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绪论(一)选题的意义及目的跟随时代经济的快速增长,现阶段黎民百姓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逐渐提高,税收问题已经深入渗透到人民的生活当中,体现在人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中关于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已经是当今社会人民相当热衷关注的热点了。个人所得税不仅可以使个人所得差距缩小化,而且还能营造社会公平风尚,对公民们依法缴税意识也起到了一定的提高作用,这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其次还能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更好地治理国家。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增加我国财政收入,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对我国的宏图大略发展发挥着积极的用处,再者是还能充当调节功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甚至是可以一定有效阻止通货紧缩。除此以外,同样重要的是还有利于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个人所得税既是我国的直接税,与此同时还是我财政收入的重要收入来源,它在我国税种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目前,虽然我国个人所得税已有改进,但是仍旧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例如我国的分类所得税制度无法凸显出一定的公平性,且费用扣除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偷税漏税也较为严重。相对比较国外税收模式和其征收范围和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亟需借鉴国外优秀个人所得税制度。故此本文从个人所得税税率、纳税范围和费用扣除等方面来和西方优秀国家进行对比探究。从国内和国外两者对比中分析出彼此的差异,借鉴国外优秀税收制度来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怕。以此来达到促进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完善。(二)相关文献综述 本文是在拜读了中外个人所得税比较研究,促进创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等相关文献后,结合现如今我国最新一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状和借鉴国外一些先进国家个税政策来研究个税改革后产生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张莉等(2016)指出我国目前实行采用分类所得税制,无法根据每个纳税人的自身负担情况进行纳税,容易造成税收不公现象;我国对纳税人身份申报采用一年标准,在现在这个人员一再走动的时代里,对税收收入极其容易造成损失。作者对此提出了对策,一是调整纳税人认定标准,保障我国税收收益,调整居住时间标准,以家庭为单位确定纳税人;二是适时调整课税模式。陈舒(2018)认为我国目前的个税制度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在他的论文研究体系中得出了一些他个人认为我国需要借鉴的一些国外优秀模式,例如是适时引进家庭支出申报制度;在费用扣除项目当中应当引入家庭生计费用扣除一项。胥玲(2019)在对日本个税制度进行了研究后,认为我国有必要对日本的一些较好的制度进行借鉴一下,一是个人所得税变革除了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之外还应该兼顾到国家财政所得;二是个人所得税变革应在保障收入水平基础上坚持“宽税基,低税率”原则;三是不断完善源泉扣缴的征税方式,提高纳税效率。李旭红(2019)等认为目前我国关于人力方面的税收激励措施仍旧欠缺,激励制度尚存不足,相关领域依旧存在着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对此提出我国需完善创新奖励优惠制度,加强创新成果转化优惠。李平(2019)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下,合理利用数字技术,有利于提高纳税征管效率和降低纳税成本,所以我国当下应该着眼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创造新型个人所得税信息征管系统,夯实税收征管基础。综上所述,都是对于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分析研究,可见我国个税如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没有涉及到我国目前个税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课税模式不太适应国情,没有做到适应国情,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以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没有做到因地制宜,覆盖率不够全面;再者就是税收体制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一些灰色地带没有涉及到纳税层面;最后但同样重要的就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设计较为繁琐,税收负荷不利于公平。由此我国个税存在的种种问题,仍需要不断的进行修改。就比如可以试着从单一的分类个税制度逐渐过度到分类综合个税制度,再由此循环渐进,最后可以实行综合个税制度;针对高收入人群家庭和普通工薪阶级家庭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体系,对特殊情况的家庭给与部分补贴,调节过高收入和过低收入之间的差距等。(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现行制度依旧是无法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个税当前尚存许多不足之处,由此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变革是亟需的。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来对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差异比较。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阐述选择此课题的缘由以及选择这个课题的想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并将与本课题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第二章则是对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等相关理论进行概括性描述。第三章则是分别对国内国外的个人所得税进行一定的比较从中得出的研究启示;第四章根据从国内外个人所得税中得出的差异,对国外先进国家的优秀个人所得制度进行相关借鉴,由此提出对我国个税制度进行改革的些微建议。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理论(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公民在我国境内依法在征税部门内交纳税款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应行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选民、栖身在本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二)个人所得税的范围1.个人所得税纳税对象(1)在我国境内栖身且有收入的个人。(2)不在中国境内栖身但是从中国境内取得个人所得收入的选民。(3)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国内有容身之处,或者无容身之处但是在中国国内栖身已有一年的公民个人。(4)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国内无容身之处又不居住或者无容身之处又在境内栖身不够一年的公民个人。2.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1)薪酬收入:指个人因上班而取得工资、加薪、年终奖、劳动分成、补助和与工作相关的个人收入。(2)劳务报酬收入:个人付出劳务而取得的个人收入。(3)稿酬收入:以书本、报刊等形式出书、发表作品取得的个人所得;(4)使用特许权所得:商标权、著作权等各种特许权使用而取得的所得。(5)营业收入:从事经营生产等取得的收入;从事其他有酬劳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个人承转包租之类取得的收入。(6)息金、股利、红息收入:个人拥有股权、债权取得的股利、息金、红息所得。(7)财产出租收入:个人出租财产或者转租而取得的所得。(8)财产转让收入:对有价证券、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和其他财产的转让而取得的收入。(9)偶然收入:个人中奖、得奖、中彩和其他巧合性质的收入。三、中外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情况简介(一)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基本情况1.中国个人所得税模式我国现行的个税制度是分类所得税制度,即对于不同类型的所得进行分开征收,并对此各自采取不同的税率。目前我国的分类所得税制度是以个人为单位,没有考虑到家庭的税收负担。且这种模式对来源收入比较单一的的中低收入者来说缴税压力较为沉重,而对于收入渠道比较多样化的高收入阶层来说缴税压力则相对较低。故此这种分类课税模式不有利于既做到公平又富有效率。2.中国个税扣除方面的规定(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交税人的儿女接受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相关费用可依据标准每年扣除一万两千元。接受教育子女的家长们每人可以依照条例各自扣除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经父母双方共同商榷后,亦可以选取由任意一方按扣除标准的百分百扣除。确定扣除方法后在一年内不可以更改。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相关支出,可以在进行教育期间按照每年四千八百元的标准进行规定扣除。纳税人进行技能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技术学历继续数育费用,在获取相关职业文凭的年度里,按照每年三千六百元规定标准扣除。(3)抚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抚养六十岁(含)以上父母和其他法定抚养人的抚养支出时,可以依照法律条例来进行扣除;当纳税人为独生孩儿时,可按照每年两万四千元元(每月两千元)的标准进行规定扣缴。倘若缴纳税款者不是独生子女的话,应该与其他兄弟手足共同分担每年两万四千元(每月两千元)的金额,分担方式包括抚养人约定分担、被抚养人指定分担或者是平均分担,一年内都不可以更改详细分担方式。无论是指定分摊亦或者是协商分配,每个缴纳税款者平摊的扣除金额都不可以超过每年一万两千元(每月一千元)。若果指定平摊与约定平摊两者不一致的,则采取指定平摊。倘若缴纳税款者抚养人数有两个或者是超过的,不依照老人个数进行加倍扣缴。(二)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情况1.美国课税模式美国现行的是将纳税者整年所得加总完以后再进行相应的扣除的综合所得模式。其基本内容是:(1)各种方式的所得都需要进行纳税。(2)各种渠道的所得都需要进行纳税。其中含有出租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资金红息所得和接受遗产捐赠所得等等。(3)为表现公平,美国综合所得制度允许在税基的基础上再进行一些相应的扣除。2.美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及其义务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选民、非居民和居民。其中,居民和选民承担无尽的纳税义务,他们全球范围内的所得都需要进行缴税。而非居民则承担有限的纳税义务,仅征收他们来源于美国境内的收入。3.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基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十分之广泛,除开法律条文中规定的免税项目外,剩下的其他渠道收入都要计入个人所得,缴纳个人税款。其中免税的所得项目有:州和州政府的公债息金,馈赠的礼物、遗产、以及特殊状况造成的残疾、病痛损害的保险赔偿费等。4.美国个税扣除、宽免、抵减范围美国的费用扣除项目里主要包括“个人扣除”和“商业扣除”。若是每项扣除分别列举出来,即“分项扣除”,抑或者可以列举详细项目只采取一个固定额度作为标准,即“标准扣除”。正常情况下“分项扣除”在高收入人群中较为适用,而收入相对较为低者则采用“标准扣除”相对有利。“个人宽免额”是对纳税人最低生活标准的那部分生计开支或生存开支的免收。5.税率及结构美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六级超额累进税,税率分别为35%、33%、28%、25%、15%和10%。美国对缴纳个税者具体划分成了四类:“户主,未婚,佳偶、丧偶人”,不同身份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税率。同时美国国税局会根据每年的物价指数从而对个税税率进行一定的调整。后四种最为普遍,其中夫妻合报在美国家庭报税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三)英国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情况1.英国课税模式目前英国采取的个税模式是综合纳税模式,就是将不同所得进行分开扣除,然后加总为应纳税所得,然后用统一的纳税模式来进行纳税。2.英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英国纳税人分为经常在国内栖身的居民、非经常在国内栖身的居民、以及非居民三种。居民指:(1)在英国纳税年度里在英国国内容身六个月以上;(2)一年里连续有三个月以上栖身在英国;(3)在英国有居住地,并在英国栖身,不管其停留时间长或短。但自身所有时间都在外国从事营业、其他职业或受雇劳动者等除外。居民正常情况下要按照其在全球内的收入交税,但若果居民是合法英籍人,可以享有在计算应纳税收入时基本生活扣除优待。非居民则仅对其在英国国内收入进行纳税,倘若具有英国人资格的相关人员可依照其在英国境内的所得占其在全球范围内所得的比例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扣除优惠。3.英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英国目前实行的是四级超额累进税率,个税的征税标准是应税收入,就是所有来源所得除去必要支出再减去可扣除项目后的所得进行纳税。其中允许扣除的支出项目有:
老人扣除、基础扣除、抚养扣除、劳务所得、伤残疾病患者扣除、丧偶未亡人扣除和捐钱扣除等,这些扣除项目的总额,依照法律明文规定每年需要根据物价的变动从而进行调整。四、中外个人所得税的对比分析(一)中外个人所得税的占比差异目前就西方一些先进国家,个人所得税在其国家税种当中占据着重要席地,是它们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渠道,对国家宏观发展,经济运行发挥着相当积极的用处。在美国,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总额中占比相当大,占比大概在45%-50%左右,其2019年个税占比为48.4%[来源于前瞻数据库。]。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例如英国,个人所得税占比仍然在国家税收总额中占比较大,一般占比都有30%[来源于旗讯网]左右。而我国个税占比在总税收中占则比较小,例如我国财政部公布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全国税收收入157992亿元,同比增长1%,个人所得税10388亿元,同比下降25.1%,个税占比约为6.58%[来源于前瞻数据库。来源于旗讯网来源于中新经纬(二)中外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差异纵观全球,相当大一部分国家在所得税税制体系方面都会使用分类所得税制度,混合所得税制度和综合所得税制度来对国家的税制进行管理。其中综合所得税制度是受到大部分国家的追捧,许多国家都是使用综合所得税制度为主。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地区发展部不平衡,征管体系不严格等一系列的国情致使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发展得还不够完善。我国要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并且完善好体系,就得亟需借鉴国外等先进国家的税款征收管理经验,然后与我国的国情结合一起,与时俱进,创造出真正适合我国的,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个税体制。(三)中外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差异所谓累进税率就是依照缴税人的所得金额的数量大小,依次来划分等级逐渐升高的多级税率。现如今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采用七级累进税率。而美国目前实行的则是统一的六级超额累进税,并划分成四种不同的申报方式,根据不同的申报方式并与此实行不同等级,同一级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相同。美国国税局每年并会根据物价指数的不同从而对个税税率进行一定的整调。英国的个人所得税则是推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根据中外税率差异对比得出,我国个税税率太高且税率层次多,故此我国应继续优化个税税率结构,简化税率档次。(四)中外个人所得税税基的差异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十分之广泛,除开法律条文中规定的免税项目外,剩下的其他渠道所得都要计入个人所得,缴纳个人税款。其中免税的所得项目有:州和州政府的公债息金,馈赠的礼物、遗产、以及特殊状况造成的残疾、病痛损害的保险赔偿费等。英国个税中要求居民所有来源于国内外的所得都要进行税收缴纳;而非居民仅需要缴纳在英国境内所得的税款。相对比,我国税基除了基本薪资征税以外,还忽略了许多可征税方面,例如忽视了一些财产税征收和忽视了一些福利所得还有农民所得,税基范围可谓是窄小。五、中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不足(一)个税征税范围不全面,覆盖率不高我国税基范围太狭小,导致我国征税范围认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美国等国外优秀国家个税缴纳的范围比中国要宽广得多,除开基本的酬劳以外,许多国家仍对福利方面的一些收入进行征收,而我国就忽略了许多福利方面的收入,除此之外还忽略了资本利得等方面的收入,由此导致了税收出现了较大的流失,不公平现象也与日俱增。(二)统一个税起征点忽略了地区差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人口众多,故此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严重忽略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例如我国目前就东西部地区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发展状况比较缓慢落后,而东部地区发展则比较繁荣,从而导致西部地区人们平均收入偏低,而东部们平均收入则较高,因而彼此之间经济消费差异较大。而且目前虽然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统一起征点已经上调到5000元,总体上是减少了低收入者的税后负担,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状况不断攀升,通货膨胀也出现日趋严重的现状,故此工资上涨幅度远远慢于通货膨胀的速度,因此统一个税起征点暂时是无法为低收入者降压,减低税负的。(三)费用扣除存在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费用扣除一概采取的是规定的扣缴标准,没有斟酌到因人而异和地区区别,且忽略了通货膨胀的情况。其次费用扣除以个人为单位,没有做到引进家庭生计费用扣除项目。且专项附加扣除存在不合理性,不够灵活,比如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高等教育方面却做得不够到位。其次是大病医疗方面,要求达到15000以上才能够扣除,有些达不到就不能扣除,没有考虑到15000以下对许多家庭来说也属于比较大的支出了,所以这算是没有做到深入了解到群众的负担。再者就是关于老人抚养方面的,抚养两个老人和以上的就不按照老人人数加倍扣除,这对于一些赡养老人较多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重担。(四)公民纳税意识薄弱,存在偷税漏税行为随着现如今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一日千里,人民收入水平日趋提高,收入渠道也林林总总。比如许多高收入群体收入来源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愈来愈多元化的。像这样子的一些多元化收入的高收入人群就比较容易去钻法律漏洞,企图少征或者漏征个人所得税,此种现象普遍出现的原因归根究底是因为公民们纳税意识的薄弱,对国家税收促进作用的不了解,只想到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总体大局的利益。其次就是我国对税收宣传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再者是税收征管方面不够严格且惩罚制度不够严厉,故此致使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六、完善我国个税的建议(一)采用个税分类综合所得制目前我国采用较为单一的分类所得税制度,这种模式对来源收入比较单一的的中低收入者来说缴税压力较为沉重,而对于收入渠道比较多样化的高收入阶层来说缴税压力则相对较低。此种课税模式不利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故此种课税模式不符合我国国情,需要根据国情来重新制定适合我国的个税模式。应当结合借鉴其他国外优秀国家课税模式,采取个人所得税分类综合制度。即对纳税人从不同渠道所获取的收入进行分类征收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终止时,把本年的全部收入进行汇总,根据累进税率进行税款缴纳,以往交纳的个税款项,可以在会计年度结束时应交纳的综合所得税中扣除。(二)进一步完善扣除费用要根据纳税人的个人情况进行充分考虑,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负担情况和正常开支的费用支出,对费用扣除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积极体现出税收的平衡。应扩大费用扣除的范围,并借鉴英国费用扣除标准每年定时调整的方法,根据当前物价现状进行周全考虑的调整,对费用扣除实行自动调节功能,结合国情,基本扣除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完善和规范费用扣除税法制度。(三)对个税目标差异进行周全考虑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异进行充分的思考斟酌,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具体情况设立多个个税起征点,充分实现个税平衡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充分考虑到各个家庭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应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设立统一的费用扣除标准。(四)扩大个税征税范围,提高覆盖率我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定义还不是十分的明确,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并没有对工资以外的所得给与足够多的关注,因此我国应该除了对基本的薪资纳税以外,还要扩大税基范围。可借鉴英国实行征收资本税,充分认识到“高收入”,和“多收入”之间的区别,开征资本税,可以减少多收入群体的借机偷税漏税,也可以为中低收入者降低税负,减轻压力。还可以借鉴美国,对福利方面的一些收入进行征收。我国忽略了许多关于福利方面的所得,例如工作单位所给与分配的住房和汽车等没有进行纳税征收,以此导致了税收不公平,税款流失等现状存在。故此我国应该从多方面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五)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加强纳税宣传力度,激化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制定有效的惩罚与激励措施,让公民碍于法律的制度而对自我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与此同时,各部门应当加强相关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健全税收监管体系。(六)调整税率层级结构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是实行七级累进税率,由于末尾两级税率实属有些高,对于很多人而言是用不到这两个层级的,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故此我国可以考虑把这两个税率降低一点,以此来使税收更贴切民生。结论个人所得税在我国财政收入中占据着重要席地,其在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方面,缩小贫富差距和调节收入分配演绎着不容小觑的角色。但是根据我国现状与国外先进国家个税制度进行比较得出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仍旧尚存不足,好比纳税范围不够全面,费用扣除方面不合理,统一的个税起征点不适合国情,再者是国民纳税意识薄弱。故此我国需要对个税进行改革优化,实行采用个税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度,完善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税率,扩大纳税范围等。个税改革道路任重道远,有待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改造和完善。
参考文献[1]张莉,张虹,沈君怡.中外个人所得税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6(13):114-117.[2]陈舒.中外个人所得税存在的差异与借鉴——以中美两国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03):85-87+123.[3]Kai-ruiLIU,Yue-ruiHUANG.TheInternationalExperienceofPersonalIncomeTaxReformandChina'sPractice[P].DEStechTransactionsonSocialScience,EducationandHumanScience,2018.[4]王卓辉.当前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8):202-203.[5]李红斌,郭建晓.浅论当今经济趋势下的个税改革[J].现代商业,2019(23):157-158.[6]胥玲.日本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践与启示[J].国际税收,2019(09):29-34.[7]马珺.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基本逻辑:中美比较分析[J].国际税收,2019(09):20-28.[8]戴雅琴,吴力佳.个人所得税改革现状及发展研究[J].西部财会,2019(09):16-20.[9]李平.丹麦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及启示[J].税务研究,2019(10):62-65.[10]李旭红,方超.促进创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9(10):36-39. [11]杨婉霞.新个税改革后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82-83.[12]李思杰.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与健全研究[J].法制博览,2019(30):109-110.[13]JianghongYao.ThoughtsandAnalysisontheReformofNewPersonalIncomeTax[P].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temporaryEducation,SocialSciencesandEcologicalStudies(CESSES2019),2019.
致谢流年不待细数,岁月忽已老。大学四年生涯就这样子开始逐渐落幕了,内心夹杂着许多不舍与感恩,感恩家人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一路上帮过我的人。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周蕊老师。从论文选题开始到论文的完成,整个过程当中我都得到了周蕊老师的耐心悉心指导,对我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再者是周蕊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一丝不苟的态度着实让我心生佩服和致敬。在这里我要向周蕊老师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周福萍老师,李克茹老师,吴飞等老师在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所讲授的《中级财务会计》、《税法实务》等课程给我思想的启迪,从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中我学到了有关税务方面的知识和运用会计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些方法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衷心感谢黄馨平、张楚慧给予的帮助!同时我还要感谢彭斯琪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张金寿老师、张小才老师等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和教辅人员的辛勤工作!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本文的有些句子或段落引自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向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Word常用快捷键由于Word有定义快捷键的功能,在重新指定快捷键后,不能再使用该组合完成以前的操作。例如,按快捷键Ctrl+B可将选定文本改为加粗格式,如果将Ctrl+B重新指定给一个新的命令或其他命令,则不能通过按Ctrl+B为文本应用加粗格式,除非将快捷键指定恢复到初始设置。下面的列表使用说明如下:(1)表中出现的(F)、(E)、(V)、(I)、(O)、(T)、(A)、(W):分别代表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和窗口菜单。(2)(切换方式):表示重复按该键还原操作。(3)Num?:表示小键盘上的数字键。(4)Ctrl+A:表示Ctrl键和A键的组合,其余类推。A.1常规快捷键Ctrl+A(E)选取整篇文档(Ctrl+Num5)Ctrl+R可使段落右对齐Ctrl+B(E)加粗文本(Ctrl+Shift+B)Ctrl+](O)按磅值增加所选定内容的字号Ctrl+C(E)复制所选内容Ctrl+[(O)按磅值缩小所选定内容的字号Ctrl+D(O)修改选定字符格式Ctrl+=(O)将选定内容设为下标(切换方式)Ctrl+E(O)段落居中Ctrl++(O)将选定内容设为上标(切换方式)Ctrl+H(E)查找并修改指定文字或格式Ctrl+*(V)显示/隐藏所有非打印字符Ctrl+I(O)倾斜所选文字(切换方式)Ctrl+Tab(A)在单元格中插入制表符Ctrl+M(F)调整整段缩进Ctrl+L(O)段落左对齐Ctrl+N(F)创建新文档或模板Ctrl+Enter(O)在插入点插入一个分页符Ctrl+O(F)打开已有的文档或模板Ctrl+Up(E)将插入点上移一个段落Ctrl+P(F)打印文档(=Ctrl+Shift+F12)Ctrl+Down(E)将插入点下移一个段落Ctrl+Q(O)删除段落格式Ctrl+Home(E)将插入点移到文档开始Ctrl+S(F)保存当前活动文档Ctrl+End(E)将插入点移到文档结尾Ctrl+T(O)设置悬挂式缩进Alt+/(A)快速选定整个表格Ctrl+U(O)给所选内容添加下划线Shift+F1(W)有关命令、屏幕区域的帮助信息或文字属性Ctrl+V(E)在插入点插入剪贴板内容Ctrl+Alt+I打印预览Ctrl+W关闭文档Ctrl+K(E)插入超级链接Ctrl+X(E)剪切所选内容并将其放入剪贴板Ctrl+Shift+Space-bar创建不间断空格Ctrl+Y(E)重复上一步操作(=F4=Alt+Enter)Ctrl+连字符创建不间断连字符Ctrl+Z(E)取消上一步操作(=Alt+Backspace)Ctrl+Spacebar删除字符格式A.2Ctrl与光标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上一个英文单词或中文词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英文单词或中文词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上一个段落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段落A.3Ctrl与部分数字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0可迅速在段前增加或删除12磅的行距Ctrl+1改变段落的行距为单倍行距Ctrl+5改变段落的行距为1.5倍行距Ctrl+2改变段落的行距为双倍行距A.4Ctrl与Shift+字母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Shift+P再通过按“↑”和“↓”键改变字号Ctrl+Shift+>增大所选文字的字号Ctrl+Shift+<减小所选文字的字号Ctrl+Shift+A将所有选定的字母设为大写Ctrl+Shift+C复制选定内容的格式Ctrl+Shift+D段落最后一行文字占满全行Ctrl+Shift+E打开或关闭任务栏上的“修订”标记Ctrl+Shift+F再通过按“↑”和“↓”键改变字体Ctrl+Shift+H应用隐藏文字格式Ctrl+Shift+K将所选字母中的小写字母设成大写,但字母字体大小不变Ctrl+Shift+L应用“列表”样式Ctrl+Shift+M取消左侧段落缩进Ctrl+Shift+N选定段落变为“正文”样式Ctrl+Shift+Q将所选英文字母变为Symbol字体Ctrl+Shift+S再通过按“↑”和“↓”键改变样式Ctrl+Shift+T减小悬挂缩进量Ctrl+Shift+V对选定内容粘贴格式Ctrl+Shift+W只给字、词加下划线,不给空格加下划线Ctrl+Shift+*显示非打印字符Alt+Shift+D插入“日期”域Alt+Ctrl+L插入ListNum域Alt+Shift+P插入页数域Alt+Shift+T插入时间域A.5Ctrl与Alt+字母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Alt+D在文章末尾插入尾注Ctrl+Alt+F在当前页插入尾注Ctrl+Alt+K启动“自动套用格式”Ctrl+Alt+LListnum域Ctrl+Alt+M创建批注Ctrl+Alt+N切换到普通视图Ctrl+Alt+O切换到大纲视图Ctrl+Alt+P切换到页面视图Ctrl+Alt+T输入【™】Ctrl+Alt+Z返回到光标先前位置Ctrl+Alt+1对当前段落应用“标题1”样式Ctrl+Alt+2对当前段落应用“标题2”样式Ctrl+Alt+3对当前段落应用“标题3”样式Ctrl+Alt+PageUp将插入点移到窗口开始处Ctrl+Alt+PageDown将插入点移到窗口结尾处Ctrl+Alt+连字符然后单击要删除的命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试题及答案
- 多媒体设计的市场需求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记者证考试常见问题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的科技前沿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省考全面解析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松原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珠宝鉴定师考试的全面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税务师答题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珠宝鉴定师考试转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电力行业动态试题及答案
- 一到六年级语文词语表人教版
- 2024年浙江杭州地铁运营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学生营养膳食
- 《质量检验培训》课件
- 2023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新课标卷)含解析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二、问题解决型(指令性目标)QC成果案例
- 精益改善周五阶段
- 加强区域管理推进学区建设
- 2022年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参考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