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古诗三首题临安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课,选取了三首经典古诗,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本课以《题临安邸》为例,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内容紧扣课本,注重实际教学,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审美鉴赏素养。通过学习《题临安邸》,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读文本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能够识别常见的文言字词,理解简单的诗句含义。他们对于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但具体到对《题临安邸》这样一首较为深情的七言绝句,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喜欢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古诗的韵味。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的初步理解和记忆上。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学习,如通过图片或视频辅助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偏好听觉学习,通过多次朗读来把握诗句的意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题临安邸》时,可能会遇到对诗句中某些字词的理解困难,如“邸”、“斜”等字可能不熟悉。此外,理解诗句背后的情感和意境也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对于诗句中蕴含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此外,将现代语境与古诗中的意象相联系,也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内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景教学法:创设诗歌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绘画等方式,直观感受诗句的意境。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古诗背景、作者生平及诗句的意境,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2.音频辅助:播放古诗朗读音频,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对古诗文化背景的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描绘美景的古诗《题临安邸》。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闭眼想象)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完后,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首诗的第一印象。(学生跟读课文,自由发言)
(教师):同学们,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学生概括)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理解诗句含义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首先,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关键词语,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学生找出关键词语,解释)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句的含义。(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
2.分析诗句结构
(教师):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七个字。这种结构在古诗中叫做“七言绝句”。请同学们观察诗句的结构,找出其中的规律。(学生观察诗句结构,找出规律)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首诗的结构特点是每句七个字,每句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两个字和后五个字。这种结构使得诗句既有韵律美,又富有节奏感。
3.感受诗句意境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诗,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学生朗读)
(教师):同学们,通过朗读,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学生回答)
(教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学生描述)
4.分析诗句情感
(教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分析)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四、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1.诗歌背诵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齐声背诵这首诗,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学生齐声背诵)
2.诗歌创作
(教师):同学们,学习了这首诗之后,你们有没有什么感受想要表达出来?请尝试用诗句的形式来创作一首小诗。(学生创作)
(教师):同学们的诗歌创作得很有创意。现在,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谈谈创作灵感。(学生分享作品,谈创作灵感)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题临安邸》这首诗,了解了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关注古诗词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后,再次阅读这首诗,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句的含义。
2.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请同学们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小诗,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教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知识点梳理1.古诗知识
-古诗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古诗的起源,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汉代的《楚辞》等,以及唐代以后诗歌的繁荣。
-古诗的分类:学习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时期的诗歌特点,以及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不同形式的分类。
-古诗的结构:掌握古诗的平仄、押韵、对仗等基本结构特点。
2.诗歌鉴赏方法
-意象解析:学习如何从诗歌中提取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情感体验:培养通过诗歌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理解诗人的喜怒哀乐。
-艺术手法: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及其表达效果。
3.《题临安邸》具体知识点
-诗人背景:介绍诗人林升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诗句含义:逐句解析诗句的意义,如“山外青山楼外楼”描绘的景色,“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的情感。
-诗歌主题:分析诗歌的主题,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事的讽刺和批判。
-诗句赏析:重点赏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诗歌学习技巧
-朗读技巧:学习正确的朗读方式,包括音调、节奏和语气的运用。
-背诵技巧:掌握背诵古诗的方法,如分段背诵、理解背诵等。
-翻译技巧:学习如何将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原诗的意境和韵味。
5.课外拓展
-了解与《题临安邸》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
-收集更多林升的诗歌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出来。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设情境教学:在讲解《题临安邸》时,我尝试通过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景,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诗歌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引导学生互动: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深度不足:尽管我在课堂上讲解了诗句的含义,但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后仍然难以深入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2.课堂时间分配不均:在讲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时,我发现时间分配得较多,而诗歌鉴赏部分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升有限。
3.评价方式单一:我主要依靠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反思改进措施(三)
1.深化古诗词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我计划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理解。
2.优化课堂时间分配:我将重新规划课堂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诗歌鉴赏,同时减少对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的讲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诗歌的韵味。
3.多元化评价方式: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我打算引入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加强课外拓展: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与诗歌相关的拓展作业,如阅读更多林升的诗歌作品,或者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加强家校沟通:我会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
《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远处青山连绵,楼阁一座接着一座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所见的杭州城外壮丽的自然风光。
例题2:
“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中的“休”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里的“休”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例题3: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两句诗,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诗人通过对比杭州的暖风和汴州的繁华,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沉溺享乐、忽视国事的不满和批评。
例题4:
请解释《题临安邸》中“白鸟青山映碧波”这句诗中的意象。
答案:这句诗中的意象是“白鸟”、“青山”和“碧波”。白鸟象征着自由和纯洁,青山代表着自然美景,碧波则描绘了西湖的清澈水面。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
例题5:
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与“山外青山楼外楼”都描绘了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体积极,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在讲解诗句含义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表达出来。在朗读诗句时,学生的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能够较好地传达诗句的意境。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他们不仅能够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讨论,还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独到的见解。例如,在讨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时,有学生提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3.随堂测试:
4.学生自评与互评:
在课堂结束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们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同时也能够提出对同伴的鼓励和建议。例如,有学生在自评中提到自己在朗读时语速过快,影响了诗句的韵味,而在互评中,其他同学则给予了积极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XX春节习俗介绍模板
- 2025年度新员工劳动合同电子样本示例
- 瑜伽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 房屋拆除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土地长期租赁合同
- 2024年伊春市铁力市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真题
- 2025财务咨询委托合同样本
- 2024年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招聘真题
- 2024年明光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酒泉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真题
- 盐城2025年江苏盐城建湖县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校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创新创业案例分析-大疆
- 50套普通话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中考模拟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科学《色彩的拥抱》课件
- 衍纸简介课件
- 入团考试模拟100题及答案
- 2025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限公司招聘1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核素暂存库建设项目报告表
- 2025年官方策划标准离婚协议书(民政局版)
- 高效团队:宁德时代的部门职责与协作模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