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听说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语文听说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语文听说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语文听说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语文听说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听说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A.贾宝玉

B.林黛玉

C.王熙凤

D.哈姆雷特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谁的名言?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之涣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篇作品?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登鹳雀楼》

C.《滕王阁序》

D.《静夜思》

4.《呐喊》的作者是谁?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冰心

5.“满城春色宫墙柳,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哪首诗?

A.《春晓》

B.《江南春》

C.《咏柳》

D.《登高》

6.《庐山谣》的作者是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静夜思》

B.《登鹳雀楼》

C.《庐山谣》

D.《望庐山瀑布》

8.《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首词?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青玉案·元夕》

D.《长恨歌》

10.《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哪个时期的诗歌?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西周时期

1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哪首诗?

A.《登高》

B.《望庐山瀑布》

C.《静夜思》

D.《绝句》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首诗?

A.《望庐山瀑布》

B.《登高》

C.《静夜思》

D.《庐山谣》

13.《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作者是谁?

A.鲁迅

B.曹雪芹

C.郭沫若

D.茅盾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

A.《静夜思》

B.《登鹳雀楼》

C.《庐山谣》

D.《望庐山瀑布》

1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首词?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青玉案·元夕》

D.《长恨歌》

16.《庐山谣》的作者是谁?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之涣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篇作品?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登鹳雀楼》

C.《滕王阁序》

D.《静夜思》

18.《呐喊》的作者是谁?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冰心

19.“满城春色宫墙柳,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哪首诗?

A.《春晓》

B.《江南春》

C.《咏柳》

D.《登高》

20.《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唐宋八大家?

A.《庐山谣》

B.《岳阳楼记》

C.《醉翁亭记》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下列哪些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下列哪些诗人属于“诗仙”?

A.李白

B.杜甫

C.王之涣

D.白居易

4.下列哪些作品属于《红楼梦》?

A.《黛玉葬花》

B.《宝钗扑蝶》

C.《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D.《林黛玉进贾府》

5.下列哪些词牌属于宋代词人苏轼?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青玉案·元夕》

D.《长恨歌》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2.《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3.《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4.《庐山谣》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词人苏轼所作。()

6.《岳阳楼记》是唐代诗人范仲淹所作。()

7.《醉翁亭记》是宋代词人欧阳修所作。()

8.《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9.《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词人苏轼所作。()

10.《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答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性格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对诗词歌赋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次,他性格中的叛逆性极强,不拘小节,敢于挑战封建礼教;再次,他感情丰富,对黛玉、宝钗等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最后,他心地善良,对贫苦人有着同情之心。

2.题目: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答案: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深沉悲怆为主,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被誉为“诗史”。代表作品有《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其中《春望》尤为著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3.题目:分析《庐山谣》中的意象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庐山谣》中的意象丰富,以庐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感慨。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象最为突出,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庐山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题目: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追求自由、向往仙境,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其次,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再次,他的诗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在文学史上,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因此,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五、论述题

题目:试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关系的复杂性及其对小说主题的体现。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也是小说主题的重要体现。

首先,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和情感基础之上。两人都对诗词歌赋有着深厚的爱好,在性格上也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如对封建礼教的反感和对世俗的厌倦。然而,由于林黛玉身世凄凉,性格敏感多疑,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悲剧色彩。林黛玉的早逝,不仅给贾宝玉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也使得小说的主题——“情”与“理”的冲突更加突出。

其次,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关系则更多地体现了封建礼教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薛宝钗出身名门,是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她温柔贤淑,知书达理,与贾宝玉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在小说中,贾宝玉对薛宝钗并无真正的感情,这种关系更多地是建立在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教的要求之上。这种关系的复杂性,反映了小说中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以及个人情感在其中的挣扎。

最后,三人关系的复杂性在小说主题的体现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二是展现了个人情感在封建礼教压力下的无奈与挣扎,三是反映了社会现实与理想追求之间的矛盾。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关系的描写,小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D解析思路: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均为《红楼梦》中的人物,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不属于《红楼梦》中的人物。

2.B解析思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言,强调文学创作应与时俱进,服务于现实。

3.A解析思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友情不受距离限制的情感。

4.A解析思路:《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早期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5.C解析思路:“满城春色宫墙柳,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丽。

6.A解析思路:《庐山谣》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7.A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夜晚思乡的情感。

8.A解析思路:《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作品,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争霸故事。

9.A解析思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10.D解析思路:《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11.C解析思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江边雪景的荒凉。

12.A解析思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俯瞰众山的豪情壮志。

13.B解析思路:《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14.A解析思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夜晚思乡的情感。

15.A解析思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16.A解析思路:《庐山谣》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17.A解析思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友情不受距离限制的情感。

18.A解析思路:《呐喊》的作者是鲁迅,这部短篇小说集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19.C解析思路:“满城春色宫墙柳,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丽。

20.A解析思路:《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争霸故事。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BCD解析思路:唐宋八大家包括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王之涣、李商隐和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

2.ACD解析思路:杜甫的诗歌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代表作品有《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3.AC解析思路:“诗仙”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歌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被誉为“诗仙”。

4.ABCD解析思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包括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黛玉进贾府等。

5.ABCD解析思路:苏轼的词作以豪放派著称,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青玉案·元夕》等。

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思路:《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2.×解析思路:《庐山谣》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而非白居易。

3.√解析思路:《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诗人夜晚思乡的情感。

4.×解析思路:《庐山谣》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而非杜甫。

5.√解析思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