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防水卷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TOC\o"1-2"\h\u18542摘要 423174第1章绪论 4138801.1编制过程概述 478171.2编制目的 5205631.3编制依据 520400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6102022.1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 6289662.2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1427462第三章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156450第四章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23364第五章预防与预警机制 25204195.1环境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 25319815.2预警行动 2917449第六章事故报告与通告 30222396.1报告程序 30148646.2报告内容 31285806.3二十四小时报警 3228245第七章应急响应 33225637.1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33255477.2基本应急程序 3413705第八章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35128938.1应急物资装备 35136088.2应急处理措施 354765第九章应急监测 3950379.1监测点布设 3990589.2监测频次的确定 40240679.3监测项目 42272469.4监测方法 42213859.5监测人员的防护措施 4210551第十章现场清洁净化和恢复 421339410.1事故现场的保护 43354510.2事故现场的消洗 443078010.3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 44541110.4净化和恢复的方法 4411131第十一章应急终止 45摘要广西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连锁、销售、施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技公司,项目总面积35262.11平方米,此项目的总体投资为1亿元。分为期建设此项目。第一期工程用地面积为36260.01平方米,投资8500万元。建设用地包括了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第四车间、1仓库、大型建筑、防水卷材生产线、建筑涂料生产线、3t/h热油锅炉。防水卷材生产能力2000万m2/A,建筑涂料生产能力150万T/A。本次毕业设计以符合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则为基础。为防止或减少环境灾害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故的中长期影响,项目实施前应制定应急预案,对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对人类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最高保护水平,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法,以及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应当提出适当可行的措施和建议。关键词:应急预案;防治措施;防治措施;环境风险绪论1.1编制过程概述收集公司相关信息,为公司走现场检查的道路,审核环境和环境目标,收集周边敏感点信息,检查公司基本情况等;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论证,对公司现有应急物资进行评审,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危险品储备及相关特点,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提出应急预案框架,提出与公司现有应急能力相适应的应急预防措施和应急准备要求,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并对预案进行初步评审。1.2编制目的为适应和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事故的综合能力,需要贯彻落实“以安全为原则,预防为辅,综合整理治理”的方针,推进公司应急预案的规范化架构,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事故预防和处置中的作用,有效提高公司环境条件下的应急响应能力,为加强公司各部门应急工作职能,有效率、科学、及时按时地停止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各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确保各总类型的环境污染事故得到有效、高速的处理,实施“快速、可靠”的应急救援,将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和环境损失降到最低,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空气污染降到最低,防治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1.3编制依据1.3.1有关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文件《关于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崇环发〔2012〕17号)1.3.2相关法律法规(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1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2.1.1生产工艺一、防水卷材再生产工艺及污染部分防水卷材原材料主要是丰满材质的轮胎布、沥青和辅助剂。防水材料是将防水材料(沥青)浸湿在布上进行涂抹。具体工艺流程如下:90#将沥青放入油箱,油箱内加热热导油管,沥青呈液体状态,温度为170~180℃。与辅剂混合后,进入研磨机研磨,再与10#沥青混合,用变性沥青送至渗出的材料罐中,干燥的轮胎布经过渗出的材料罐,将沥青贴在轮胎表面,然后盖上PE膜进入压延机后,测量长度,切成音量后,经过检查后可以入库。图2.1-1防水卷材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二、建筑涂料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整个生产过程是封闭的,将丙烯酸树脂乳液、水、分散剂、增塑剂等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同时加入搅拌器中,搅拌均匀,过滤得到液体产品;将钙粉、二氧化钛和添加剂同时加入到粉体合成装置中,通过振动和搅拌得到粉体产品;将液体和粉末混合搅拌得到建筑涂料,粉末在混合时会产生粉尘。
图2.2-2建筑涂料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2.1.2生产主要设备生产主要设备详见表2-2。1、原糖生产设备表2-2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型号1胎基展卷机套1最大开卷直径1.5m2浸涂装置套1配套烟气收集罩3胎基烘干机套1导热油供热4正面撒砂机套15压花装置套26滚筒式冷却机套1间接冷却,水冷7自动卷毡装置套160m/min8测厚装置套19三辊牵引系统套110胶体磨台120m113t/h导热油锅炉台1天然气燃料12沥青储存罐个83个500m3,5个130m313沥青搅拌罐套6每个罐15m314空压机台111KW15高速分散机台916过滤小车台2袋式过滤器17提升机台318空压机台130KW19搅拌机台1420卧式研磨机台121半自动罐装机台22.1.3原辅材料来源及消耗原辅材料需要量详见表2-3。表2-3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实际数量110#石油沥青t/a800290#石油沥青t/a33803芳烃油t/a1204滑石粉t/a505聚酯胎布万m/a10006卷材用膜(PE膜、PET膜)t/a60007高分子乳液t/a6008分散剂t/a89消泡剂t/a810重钙粉t/a50011润湿剂t/a312钛白粉t/a20013高岭土t/a10014增稠剂t/a1015防霉杀菌剂t/a516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t/a1017乙酸-乙酸乙烯共聚树脂t/a1018天然气燃料(导热油炉)万m/a4520电万kW/a1202.1.4给排水项目每年用水平衡图见图2-1。图2-2-3水平衡图(t/a)2.1.5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为防水卷材2000万m2/a,建筑涂料15000t/a,每年生产300天。本项目生产规模见表24。表2-4项目生产规模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产量备注1防水卷材2000万m2/a2建筑涂料15000t/a2.1.6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见表2-5。表2-5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汇总表类别污染源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mg/m3)处理措施及去向排放量执行标准废气天然气导热油锅炉出口烟气量/经一根20m高的烟囱排放。569万m3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限值。烟尘1560.072(t/a)氮氧化物1300.744(t/a)SO200防水卷材生产线烟气量/经喷淋除尘塔+静电捕焦器+喷淋吸收塔+深度净化塔+光催化氧化器处理后经一根30m高的排气简排放。2271.5万m3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限值非甲烷总烃6.51/沥青烟10.80.24(t/a)苯并[a]芘002.2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崇左市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崇左工业园区。据调查,评价区内没有任何饮用水以及重点保护区、景点、和自然动物保护区,不属于生态敏感区,主要环境目标是村庄。本项目敏感目标分布图见附图2,敏感目标情况见表2-6。表2-6保护目标分布情况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性质/规模饮用水保护等级声渠干屯南980m居住,156人井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大气濑湍镇北2000m居住,25000人自来水《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陇丰村东南2100m居住,1200人井水渠弄屯东南1300m居住,40人井水岜羊村西2100m居住,1616人井水新地屯西北1200m居住,81人井水渠干屯南980m居住,156人井水地表水响水河东4000大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地下水以项目用地为中心,西侧以分水岭为界,北部以左江为界,南面、东面以卜江、桃子、陇丰至濑湍河西岸一线为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第三章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3.1危险源危险性判定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重大危险源头识别》、《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的指标,以及崇左市豫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防水材料及建筑涂料项目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公司的风险等级为:一般[一般-大气+一般-水]。3.2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源情况公司生产、储存过程中可能引起突发性事故的因素主要有:3.3.1沥青储罐及管线①运行中发生附件损坏、储罐破裂、安全装置失灵、阀门、管道破裂等,导致沥青泄漏,挥发的沥青烟随风飘移,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泄漏的沥青造成土壤及水环境污染。②沥青泄漏引发火灾、由于爆炸事故,消防废水和沥青进入了工厂外的雨水管道网,到了下雨的天气,可以往东进入约4km的河流。3.3.2导热油循环系统导热油循环系统法兰密封损坏,主载热管焊缝脱落,在过热状态下,大量气化引起的管道振动导致导热油排出,造成溢油,火灾和爆炸危险以及空气和水污染。3.3.3废气处理设施废气超标排放,危害厂区及下风向人体的健康。3.3.4建筑涂料成品罐当成品容器损坏并排放时,废水收集在竹屋中。储藏室采用防腐层和安全层,一般不会穿透地下,如果仓库内的储存容器发生泄漏,一个桶的最大储存量为15t。由于多个塑料蛋同时离开的可能性很小,当一个桶完全离开时,废水会在方形的树状巴士中积聚,形成一个液体罐,正常情况下不会流入附近的水、水泥库和工厂街。泄漏事故发生后,用泵抽出整个空桶,并使用适当的吸收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不会穿透地下。如果不能及时清理,事故条件下的泄漏物可能进入地面,最终进入地下水,可能成为地下水污染源。3.3.5天然气储罐泄漏煤气储罐破损泄漏时会发生泄漏物,发生材料泄漏的直接结果是泄漏物质通过蒸发扩散到外部环境,如果泄漏地区周边有火种,可能会发生爆炸。爆炸后,设备储存的材料在短期内释放,瞬间形成浓度高的区域,对周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3.4事故源项分析根据项目原辅助材料、生产过程、产品等分析,项目风险源为沥青、导热油、天然气储罐、废气处理设施、建筑涂料成品罐。根据项目原辅助材料用量及储存措施分析,最大可信事故为沥青泄漏、导热油泄漏、天然气储罐泄漏。3.5环境风险评价3.5.1沥青泄漏风险分析本企业沥青泄漏主要环境危害表现为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焦油烟可分为蒽基邻苯二甲酸和苯甲酸,在焦油烟雾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的工人可能会受到有害成分的刺激,这些有害成分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或急性伤害。尤其是对烟雾敏感的人,他们很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急性伤害。沥青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灭火废水和沥青进入厂区西北部的城市雨水管网,下雨时会进入河流,沥青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进入水体,沥青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被植物根部吸收,导致严重抑制植物生长。3.5.2导热油泄漏风险分析热导油加热系统通过天然气锅炉加热热导油,通过热导油循环泵将热导油在管道中循环。该系统由循环泵、管道、天然气锅炉、高炉主机、热导油储存罐、控制系统等组成。使用导热油时,由于内部加热系统局部加热,热分解反应容易产生,容易蒸发,然产生一些低聚合物,低电辐,不溶性聚合物化合物被聚合物形成,不仅阻碍了热导游油的流动,同时也降低了管道的导热系数,造成管道过热变形。当仅剩的空气被加热时,热油、溶解的空气和输送系统储存单元中的热量被氧化,容易产生有机酸和胶体,这不仅会还会堵塞管道,造成管道酸腐蚀,增加系统运行的泄漏风险还会影响传热介质的使用寿命。由于热油锅炉和输送的管线都是密不透风的结构,理论上不会有水排出,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小的排水。如果不慎发生了泄漏,加上锅炉内部的环境温度很高,碰上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产生火灾。循环泵、夹罩、电火、鼓风机等发动机附近的温度高,散热效果低,就会导致发动机燃烧。在这种情况下,木材和其他物质也会引起火灾。3.5.3废气处理设施故障风险分析沥青烟可能会发生烟雾,本工程可通过收集垃圾处理设施故障或搅拌筒爆炸时泄漏的混合废气进行组织。即加热沥青和燃烧沥青物质、松露和水蒸气所产生的空气。沥青烟通常含有一定浓度的灰尘,褐色或黑色,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沥青烟含有许多多环芳烃,苯并芘、总非甲烷烃代表性多环芳烃是致癌物。3.5.4建筑涂料成品罐泄漏风险分析成品罐破损泄漏时,流出物会积聚在房竹内,储存区使用防腐、防渗保护层,一般不会渗入地下。仓库储存容器泄漏时,一个桶最大储量为15t,由于多个塑料桶同时泄漏的可能性很小,当一个桶完全泄漏时,流出物会堆积在方竹内形成液体罐,一般不会流入附近的水,本工程生产反应区、原材料堆放区进行防渗处理,库房、厂区道路水泥全部采用地面处理,一旦发现渗漏事故。连同泵一起拆下整个空铲斗,并使用适当的吸收性材料。3.5.5天然气储罐泄漏风险分析煤气储罐破损泄漏时会发生泄漏物,发生材料泄漏的直接结果是泄漏物质通过蒸发扩散到外部环境,如果泄漏地区周边有火种,可能会发生爆炸。爆炸后,设备储存的材料会在短期内释放,瞬间形成浓度高的区域,对周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爆炸的主要原因是气体泄漏。TNT当量计算:WTNT=1.8αWfQf/QTNT式中:WTNT——蒸气云的TNT当量,kg;1.8——地面爆炸系数;α——蒸气云的TNT当量系数,α=4%;Wf——蒸汽云中燃料的总体质量,kg,本项目13810公斤。Qf——燃料的燃烧热,MJ/kg;天然气的一般燃烧热为37MJ/kg;QTNT——TNT的爆炸热,一般取4.52MJ/kgWTNT=1.8×0.04×13800×37/4.52WTNT=1001.8kg死亡半径R1(超压值90000Pa)R1=13.6(WTNT/1000)0.37R1=13.6×(1001.8/1000)0.37R1=13.6m财产损失半径R财(超压13800Pa)R财=(5.6WTNT13)/[1+(3175/WTNTR财=(5.6×1001.813)/[1+(3175/1001.8)R财=37.5m第四章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1应急组织体系4.1.1总指挥部4.1.2总指挥部办公室: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领域,建立应急体系,执行应急任务,全面协调信息共享,对其他公司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在运营中起到关键作用。4.1.3专业抢救组:专业抢救组由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组成,按职责分工负责突发事件的抢救。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警戒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抢险救援组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警戒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抢险救援组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善后处理组善后处理组4.2.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其职责(1)与现场应急指挥部联系,传达公司应急指挥部的命令。(2)根据事故灾情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向应急救援中心报告。(3)提供技术援助,让本企业救援人员参与救援行动,协调帮助救治医疗行动。(4)发布事故结构现状的记录和资料、信息收集及救援命令。(5)动员公司的应急救援力量,部署公司的应急救援资源。(6)拨打公司基础数据和信息进行应急救援。(7)救援人员的任务和职责(8)如果公司灾情蔓延或专业救援和资源不足,应协调相关救援和设备。(1)总指挥:公司突然下达环境事故应急对策启动及终止命令,同时负责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2)副总指挥:副总指挥应当去帮助总指挥安排抢险救援具体的指挥工作。(3)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做好救援中心的应急工作,准确快速地接警,报警后给出准确的第一反应和管理命令,疏散灾区群众,避免自救和灾变,按上报程序迅速上报事故信息,持续收集处理事故信息,并通知相关部门清点危险员工人数,通知相关人员在管理室集合等待,传达总部不同的救援命令,进行不同的结构调整。(4)警戒保卫组组长:组织成员积极与当地公安机关沟通,禁止相关人士进入,进行专业警戒,禁止相关人士停留或观看。(5)抢险救援组组长:参与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负责行动方案的编制和公司救援队的行动,特别是开展公司救援队和救援队的救援工作,参加事故调查处理,进一步落实指挥部下达的救援任务。(6)救援办公室和值班员:组织对灾区人员进行调查统计,疏散灾区人员,召集有关人员到救援办公室,做好准备工作。(7)后勤保障组组长:协助其他部门负责救援物资的安排和运送,运往指定地点以满足事故处理需求。(8)善后处理组组长:负责事故善后工作。(9)医疗救护组组长: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救助,帮助外国救援队现场受伤的中毒者,并送往医院。(10)环保科长:协助总指挥掌握和报告事故情况,陪同外部救援队接收和管理事故,对事故现场和危险品扩散区域进行监控。按照批准的事故管理方案,支持和参与事故应急响应,参与应急预案的编制、修改和实施,协助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处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11)机修工段长:负责事故现场设备抢修指挥工作。(12)电修工段长:按照指挥部的命令,进行配电应急安装工程,确保公司主要电气设备停止使用和正常运行,紧急维修和安装快速应急救援和电气设备,掌握公司的停电、输电业务,完成其他相关任务。(13)各单位主管:事故发生后,根据生产管理命令,正确处理停车相关业务,做好各种事后处理。集中现场员工、救援器材、保护工具,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命令,支援现场救援工作。(14)事故区(队)、班(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1地区经理、经理(组)是公司(地区、集团)应急管理的责任人,负责公司各项工作和人员的应急管理,负责突发事件的组织和公司应急责任体系的制定,负责应急管理、公共关系和培训等方面的工作。2发生灾害时,由当地领导或组长担任自救责任人和现场指挥员,以避免灾害的发生。3.在现场工作的组长、组长和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有义务向救援办公室报告灾害情况,要注意观察灾害情况的变化,彻底调查灾区人员情况,使灾区人员进行灾害和撤除。向指挥部报告灾区情况和事故前有关现场工作情况。4.现场安全检查人员应向现场工作的区长或班长透露灾害情况,判断情况,定期检查重点危险人员的保护工作。(15)关键岗位和个人1.现场检查员、安全检查员、机修工、配电工、各种司机、监控系统管理人员、通讯管理人员等都是关键岗位和个人,以上人员必须遵守岗位责任制要求。2.灾害事故发生、相关责任职责和个人应承担向公司救助办公室最先报告的义务,判断事故的确切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并提出结构和处理。3.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根据工作经验,迅速发现和评估事故征兆,迅速上报预警信息,必要时带领工作人员从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撤离。4.发挥自己的职能,协助现场指挥,避免自救、救助和灾害,完成灾区员工的安全撤离。第五章预防与预警机制5.1环境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预防事故采取综合措施,从技术、工艺和管理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领导要以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工作为首要,增强全员责任心。使生产人员熟悉工作过程和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防止工程控制参数异常时发生事故。5.1.2沥青贮存及输送防范措施(1)运输单位来厂卸沥青前,由厂区安全负责人进行卸车安全确认,确保所有检查项合格后方可允许卸车。(2)卸沥青时运输单位人员、厂区监督人员必须到岗在职,坚守岗位。(3)每年,联合运输企业至少对一次沥青清除过程环境事件、安全事件进行应急演习,审核练习结果,迅速完善相关应急措施,补充相关救援手段。(4)卸沥青时区域周边拉警戒绳,设置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5)卸沥青时确保消防消防器材、应急物资充足可用。(6)制定日常点检表、设专人负责点检,加强储罐、输送管道的日常巡检,做好点检记录。(7)对危险源做定时定量检查,对存在的危险迅速清除和修改后进行检查。(8)对储罐设置齐全可靠的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设施,操作人员发现设施出现异常时情况时及时上报至负责人,由负责人确定解决措施。(9)各储存设施要进行经常性维护,保证阀门、管道、液位计等的灵敏可靠。(10)如发现泄漏,应停止现场作业,找出泄漏原因,及时消除泄漏点。(11)保护用品要当班保管,便于使用,管理人员和相关消防人员每月检查保护用品的情况,并迅速更换。5.1.3导热油系统防范措施(1)导热油系统所使用的设备、管线、机泵、阀门等相关部件均应质量合格且有效。(2)经常打开的阀门和经常运转的水泵设备要检查设备的泄漏状态,如果有小的泄漏或一定时间,要定期更换。(3)锅炉点火前,必须对系统进行一次泄漏安全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开始点火。5.1.4火灾防范措施(1)提供消防设备,登记管理消防设备,编制现场平面图。主要部件是适当的灭火装置(如灭火器和灭火器)。安全部负责灭火装置的维护和维修,确保各装置的有效性。(2)办公室每月要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火灾等不安全的危险并消除。5.1.5建筑涂料成品罐泄漏防范措施建筑涂料均使用储罐,储罐安全性能良好,储罐周围设防渗漏,使用防渗材料进行建设,并与事故应急水库相连,一旦发生泄漏,可立即将流出液全部储存在堰中,回收或应急措施后分批进入污染处理所进行处理。定期检查储罐跑、冒、滴、漏,保持容器完好无缺,严禁人因操作和设备损坏而产生的材料泄漏。(2)定期检查围堰是否完好无缺,泵机设备状况,保证泄漏时能正常工作防止成品扩散。(3)贮存车间做好“三防”5.1.6废气处理设施故障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废气处理设施情况,严防因人为操作及设备损坏引起的不达标排放。(2)废煤气处理设施一旦发生故障,立即停产,只有废弃处理设施排除故障,才能正常处理。5.1.7天然气储罐泄漏防范措施(1)监督中国燃气公司定期维修保养天然气储罐,并配合其工作。(2)天然气储罐一旦发生故障将立即停止生产,封锁现场并通知消防救援部门及中国燃气公司进行抢险,天然气储罐排除故障可正常处理后方可继续生产。5.1.8生产过程及操作环节防范措施专人负责生产设备、设施、水泵、连接管路、阀门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2)项目成品、物料储罐设有相应的围堰、回收的泵跟相应管道,回收泄漏的物料;(3)定期检查废气处理设施情况,严格防止人因操作及设备损坏造成的未达标排放,如果发现故障的报废处理设施,立即停止生产,将报废设施的故障清理后再正常处理。5.1.9管理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种作业人员、相关的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培训和评价,通过评估后,带资格证工作。建立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层,安排专人对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推进监督。5.2预警行动5.2.1预警的条件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公司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分为三级。以及公司内部控制能力和应急资源的调动,警告等级在低等级到高等级分成两半。5.2.1.1三级预警(1)现场有泄漏或火灾痕迹;(2)恐怖威胁电话或政府接到恐怖袭击预防通知时(3)其他异常现象。(4)可燃气体检测系统报警。(5)设备和装置故障可能导致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以及其他严重的安全事故。(6)如遭遇雷雨天气、或者极端高温、发洪水、洪涝等恶劣天气。(7)恐怖威胁电话或政府接到恐怖袭击预防通知时(8)其他异常现象。5.2.2预警的方法确认进入紧急情况后,应急指挥中心按照相关程序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警报。(1)立即启动对该事件的应急对策。(2)环境事件达到警戒级别后,警戒级别应指向整个设施和附近居民。如果潜在污染事件特别严重,应及时通知崇左工业园区,并根据崇左工业园区负责人的决定发布警戒级别。(3)将撤离、分散转移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安排好。(4)对于可能或者将会发生的危害,限制隔离紧急关闭相关场所,阻断可能扩大危害的行为和活动。(5)应急处置物资设备配置及其他应急措施落实情况。5.2.3报警和通讯联络方式(1)事故申报(2)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系方式第六章事故报告与通告6.1报告程序6.1.1公司内部报告程序(1)在企业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第一检测人员和事故部门应立即向作业阶段和救援办公室报告。(2)在作业阶段应及时查明事故发生点,生产管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采取自救措施。6.1.2外部报告时限及程序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及环境保护科发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超过等级进行申报,如果不隐瞒报告,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一旦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故,如公司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公司请求支援,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支援。总部组织工作人员到急诊室协助。必要时,总指挥、副总指挥必须到作业地点,协助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应急处理。如果事故类型低于上述事故的规定,作业单位可以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可能受污染的设施和居民,并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日期、地点和性质、数量、经济损失等情况初步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制定人员削减和污染物应急措施;事故调查后,应将事故的原因、过程、危害、措施、处理结果、潜在或间接危害、社会后果、遗留问题和预防措施书面通知崇左市环境保护办公室,附有适当的证书。6.2报告内容6.2.1事故报告方式初步发现事件后立即报告,彻底调查相关基本情况后随时报告,处理结果在案件处理结束后立即向上级报告。(1)新手应该通过电话直接报告,报告的内容是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情况、地点、污染源、主要杂质、事故、事故隐患、转化趋势等初步信息。(2)通过书写报告,可以初步准确地传达正确的数据、事件原因、过程、进度和采取的应急措施。6.2.2事故报告内容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主要污染物;(2)汇报在事故发生后各人员伤亡情况;(3)事故潜在危害程度、转换方式趋势等初步情况:(4)事故原因、过程、进展及应急措施。(5)自然保护区受损面积、濒危特殊栖息地受损情况、事件潜在程度等。6.3二十四小时报警一旦发生灾害,通讯也非常重要:一个有效的通讯网络可以迅速将灾害现场与外界联系起来,了解和了解灾情,采取行动挽救灾区。一个灵活的通信网络可以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行动,停止救灾进程,这是好事:现场与上级救援中心或救援指挥中心的通信;2、现场第七章应急响应第七章应急响应7.1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突发环境事件通过严重性和紧急程度一共分为四级,一为特别重大(Ⅰ级)、二为重大(Ⅱ级)、三为较大(Ⅲ级)四为一般(Ⅳ级)。7.2基本应急程序 公司救援指挥部制定了以下应急措施。环境损害发生后,发现事故的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一切与事故有关的电话,并通知责任人。总经理应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情况记录在案,并及时向生产部负责人、管理部负责人报告,有序通知责任公司负责人和责任部门部门负责人,立即在急诊室集合,各部门负责人迅速成立作业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做好准备,组织总部救援人员,为开展救援行动,及时向救援队报告,必要时向救援队报告。救援队要在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掌握事故情况,执行任务,等待的救援队要做好准备和事前检查。一是调查掌握公司值班驾驶员和技术专家的事故情况、事故原因和事故区域情况,对事先制定的措施和技术专家对事故处理的意见进行抢救。然后要通过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图纸,控制海难规模和遇难者分布,进入事故区域调查保存事故路线,抓取安全疏散点等。,向事故现场人员了解情况,最后对事故区域进行现场调查,为制定部署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可靠依据。指挥官在指挥事故处理时,要抓住有利的机会,在事故初期阶段寻找突破点,挽救整体情况,立即好转。7.2.1指挥与协调(1)最初应急应对组织(2)全体应急反应组织所有人员到达后,公司应急指挥官应执行所有应急措施要求,包括建立整个应急措施组织机构。根据各项应急任务,各部门人员必须向公司应急指挥员提出建议,落实应急指挥员的决定,各部门配备足够的人员,配备专门人员。与区域救援中心或救援指挥部的通信。第八章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根据公司危险源和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本预案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8.1应急物资装备应急物资储备见下表8-1表8-1物资储备表物资名称(类型)单位数量铲车辆1防毒呼吸面具个2灭火器个102对讲机部10消防水带根51消防水枪个51水泵套1胶手套、胶鞋套20安全帽个50急救药品箱个18.2应急处理措施根据项目原辅助材料、生产过程、产品等分析,项目风险源为沥青、导热油、天然气储罐、废气处理设施、建筑涂料成品罐。根据项目原辅助材料用量及储存措施分析,最大可信事故为沥青泄漏、导热油泄漏、天然气储罐泄漏等各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如下:8.2.1沥青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检查沥青渗漏区及周边是否有易燃或高温,迅速转移或温度下降时设置隔离区,严格限制出入。(2)应急救援队及时防止渗漏,及时堵住厂区雨水沟,防止沥青通过雨水沟流入厂房,利用消防队员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渗漏的沥青后,以相关资质单位交给我吧。(3)当地铁站外发生沥青渗漏到地表水时,环境部将及时通知崇左市政府,并向崇左市环保局报告渗漏污染情况,请求支持;后处理措施:泄漏成功后,对事故区地面进行清理,收集废水,转运至处理厂。8.2.2导热油泄漏应急处理措施(1)一旦发生泄漏,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有必要的个人防护组织,泄漏事件发生后,禁止动火,切断导致事故原因的物料线,关闭热电通道,停止生产。必须设置紧急警戒线。视事故情况和事态发展,事故程度、人员介绍、疏散、路线等情况而定。确定后,使用专用防护服和呼吸面罩。(2)调查热导油泄漏区域及周边是否有易燃或高温,迅速转移或降低温度,设置隔离区域,严格限制出入。(3)后支撑装置采用吸顶吸油,吸收柴油和热电柴油,防止排出的机油流入下水道和其他封闭空间,堵漏后,后支撑组组织消防人员清理地面,吸收废水中的废油,然后消防队员组织相应的资质部门进行处理。(4)抢险队伍必须及时防止泄漏,及时封堵厂区雨水采石场,防止热控油通过雨水采石场流出厂区,消防人员或其他不燃材料使用后,为了吸收或吸收排放的燃油,应对装置进行适当的鉴定。(5)如果地铁站外的地面水滴入供热控制油,环保局将适时转发崇左市城管局,并将泄漏污染情况上报崇左市环保局,请求支持;后处理措施:泄漏成功后,对事故区地面进行清理,收集废水,转运至处理厂。8.2.3废气处理设施故障事故应急处理措施8.2.4建筑涂料成品罐泄漏应急处理措施建筑涂料成品罐发生泄漏,第一个发现的人能处理就马上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就马上逃跑向生产班长报告。生产班长通知安全运行工、车间领导、维修人员进行堵漏并用泵抽回完整的成品罐回收,若建筑涂料漫过围堰或围堰破损,则抢险救援组及时封堵漏点,及时封堵厂区雨水沟,以免泄漏建筑涂料通过雨水沟流出厂界。事后将相关资质资料递交到相关单位处理。8.2.5天然气储罐泄漏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在工作时间排放气体的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或队长报告。如果确定有人在工作时间以外排放气体,立即向安全与环境部报告,并向总局和安全与环境部报告,而不是工作时间。接到报警后,有关人员应当立即作出事故评估和事故警告。在确定应急响应级别时,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预案行动,迅速抢救工作人员。如果事故不能得到高效迅速的处理,或者有发展的趋势,或与公司周围的公司有关,应迅速启动第一阶段的应急响应,即公司责任人应向当地应急救援中心询问,国家一级应急预案和火灾已经扑灭。如遇其他险情,应急指挥员应首先通知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并到案发现场进行恢复和执行、善后处理等业务。
第九章应急监测如发生环境破坏,公司不具备监测条件的,由崇左市环保局派出的监测组或我公司指定的第三方监测公司进行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体系,及时开展污染监测工作,简易仪器可对污染物的性质、浓度、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以便及时、正确地处理事故。9.1监测点布设1.原则采样间隔(点)的确定通常是根据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环境来确定的。同时,它重视人与环境,重视饮用水源、住宅空气,考虑耕地等地区的影响,合理利用参考点了解污染情况,显示事故发生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和程度。2.委托第三方采样的具体方法(1)环境空气污染事故(2)地表水环境污染事故如果工厂周围的水库发生事故,事故地下水中应该放置多少个点?在事故准备阶段,应建立一个特定的距离控制段(点)。如果水池较大,可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水域进行采样。采样断面(点)应位于事故区农业管理区的饮用水和集水区。(3)地下水环境污染事故①以事故现场为中心,根据厂区周边地下水流量,按管网法或桑拿法,观测井应布置在采样厂周围2km范围内,并标明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控制井应垂直于地下水流量设置,采样点应设置在饮用水医院的供水处。②取样时应避开喷泉壁,样品瓶应以相同的速度沉入水中,使整个垂直单层的水样能进入样品瓶。③使用抽水机或直接抽水时,应先将积水排干,再采取支护措施。同时,应在事故发生前采集控制样品。(4)土壤污染事故①以事故现场为中心,在事故现场及周围一定距离内每隔一定距离采集环形点,根据污染物特性进行深度采样,采集非污染区样品作为对比样品。②在相对较宽的污染地区,使用垂直深度10cm的表面土。一般10m。×在10m范围内使用梅花型积分或根据地形采集蛇型积分的方法(采样点数5个以上)。③从多个土样中除去石块、草根等杂质,现场搅拌,并将1~2kg土样置于塑料带中密封。9.2监测频次的确定为了测量事故发生后的污染程度和趋势,需要对污染物进行连续的实时监测和监控,整个应急监测过程应在事故发生、工作和事故发生后的不同阶段进行。但每一步的频率是不同的。应急监测频次的确定原则详见表9-1。表9-1应急监测频次的确定原则事故类型监测点位应急监测频次环境空气污染事故事故发生地初始加密(6次/天)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事故发生地周围居民区等敏感区域初始加密(6次/天)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事故发生地下风向4次/天或与事故发生地同频次事故发生地上风向对照点3次/天地表水事故发生地初始3次/天,以平行双样数据为准,第三天后,1次/周直至应急结束事故发生地下游初始3次/天,以平行双样数据为准,第三天后,1次/周直至应急结束事故发生地上游初始1次/天,第三天后,1次/周直至应急结束地下水污染事故地下水事故发生地中心周围2km内水井初始2次/天,第三天后,1次/周直至应急结束地下水流经区域沿线水井初始2次/天,第三天后,1次/周直至应急结束地下水事故发生地对照点1次/应急期间,以平行双样数据为准9.3监测项目根据公司内危险目标及危险目标发生事故类型组织污染物的环境监测,水质监测项目包括CODcr、氨氮、pH等,大气监测项目包括TPP、恶臭浓度等,对监测对象选择现场应急监测方案。9.4监测方法根据现场应急情况,根据当地情况制作和参考测量方法的检测方法有分光度法、便携式水质测定法、水质检测法、便携式气体色谱法、气体速测管、煤气色谱法等。9.5监测人员的防护措施(1)紧急监控人员到达化学污染突发事故现场,如果您不熟悉事故现场,或无法确认事故的安全性,或没有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病毒气道等),未经作业指挥员和值班人员许可,不得进入事故现场。(2)紧急监视至少应有两人陪同;必要的防护设备(如。B类在现场指挥员和警卫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应按照规定提供防护服、防毒口罩等。。(3)进入易燃易爆事故区域的应急监控车辆是否配备了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和现场防护装置(附件、,配备现场监控或安全确认,采用现场应急检测系统进行现场监控。(4)进水或上高处采样时,应穿救生衣或保护带(绳子),以应对安全事故。第十章现场清洁净化和恢复现场清洁和环境恢复,防止有害物质扩散,消除有毒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清洁和恢复设施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包括人员和现场环境的清洁,污染环境的恢复。如果企业发生危险物质事故,固体或颗粒泄漏,泄漏爆炸源附近往往会出现较高的污染。从液体中流出的化学物质可以从水泥地面的裂缝注入设备或现场工作人员的表面,也可以注入地面,渗入地表水或进入下水道,受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会对周围风机区的人和环境造成污染,当雾气溶解时,化学物质会进入多孔材料中。颜色和土壤也进入地表水。如果材料具有腐蚀性,它们可以完全中和酸性或碱性物质。稀释后排入污水系统。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其他有害物质、有毒物质移交具有特种废物安全处理资质的单位,并移交有资质的公司资料。10.1事故现场的保护(1)设置内部界线,维护现场秩序。(2)保护损坏的设备、碎片、残留物等。以及他们在现场的位置。(3)现场收集的所有物品都贴上标签,标明地点、时间及管理人员。(4)收集的物品要保持原貌,不要冲洗。10.2事故现场的消洗清理事故现场的责任人是环境保护和责任人。保安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特别是事故原因分析所需的残留物和痕迹。10.3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1)现场人员和设备清洁净化计划(2)环境恢复计划10.4净化和恢复的方法清洁净化和恢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稀释、水、洗涤剂、洗涤剂和稀释现场及环境中的污染物。(2)处理应急人员使用的衣物、工具和设备;应急人员撤离污染区域时,应将其衣物或其他物品收集起来,并按有关要求移交第三方统一处理。(3)去除物理性,用刷子或真空吸尘器去除微尘。(4)污染物可以通过吸附和吸附来吸收,但吸附剂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5)隔离、隔离要全部隔离,或者围绕现场和污染环境,防止污染扩散。污染物以后要处理。第十一章应急终止11.1应急终止的条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经降低到规定的限度,造成的损害和事件不存在再发生的可能性。(3)案发现场的各种专项抢救工作无需继续。(4)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保护国民不受伤害,使事件产生的中长期影响达到合理、最大限度的低水平。11.2应急终止的程序(1)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结束时间或事故责任部门向现场救援指挥部申请。(2)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3)现场救援指挥部向各专业急救队下达指令。(4)应急结束后,各专业应急小组应根据环境应急指挥部的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直至其他配套措施落实。11.3应急终止通知应急措施完成后,救援指挥部应立即通知本部门主管部门事故风险已消除。工厂应急指挥部通知周边市、公司和人员,事故风险已经消除。11.4应急评价过程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机构和专家对同事实施和评估人民政府组织的基本依据:(1)环境应急过程记录;(2)现场救治组和专业应急救援队对报告进行整理报告;(3)现场应急指挥部掌握的应急情况;(4)环境应受到应急支援行动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5)大众的反应等。得出的主要结论应为:(1)环境事件等级;(2)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执行情况;(3)是否符合保护群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4)采取的重要保护措施和方法是否妥当;(5)出动环境应急部队的规模、设备的使用、环境应急程度和速度是否适应任务;(6)在环境应急中,利益与成本、风险与困难的关系是科学合理的;(7)发布公告和发布信息内容真实,时机合适,对公众心理有何影响;(8)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 (9)必要的其他结论等。11.5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编制环境应急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事故等级;(2)一般和部分环境因素的实施;(3)是否符合保护群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4)采取的重要保护措施和方法是否妥当;(5)救援队伍的规模是否适合环境、设备的使用和对工作的反应程度;(6)信息的收集、统计、报告是否准确、迅速;(7)好的方法、措施或存在的问题、漏洞;(8)必要的其他结论等;事故处理应在应急结束后15天内完成,并及时向市政部、自治区环保厅报告。11.7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根据实战经验、练习情况及企业实际情况等,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对应急对策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11.8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1)在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密切关注现场调查核实工作和有关原因的证据、资料,全面赔偿事故损失;必要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涉及刑事犯罪的公安、司法机关有义务参与调查核实。(2)指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制定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责任追究意见,报领导小组。经审查批准,违法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刑事制裁的适用。11.9善后处置和保险11.9.1善后处置(1)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对生病或残疾或死亡的人给予相应的补助和安慰。(2)对所有提供固定场所、补偿给予应急物资的人。11.9.2保险建立突然环境污染事件的社会保险体制,以高风险的工作进行救助。根据所属关系,公司每年对环境保护急救人员实施意外的伤害保险,事故发生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迅速派人到救援人员和受害人处进行保险修理和赔偿工作,提供经济补偿,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社会管理服务和环境事故保险。第十二章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12.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图12-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12.2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比值的确定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中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附录A),所列的化学物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以折纯计)与其对应的临界量,计算(Q),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ω1、ω2、···ω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t;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按照数值大小,将Q划分为4个水平:(1)Q<1时,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2)1≤Q<10时,以Q1表示;(3)10≤Q<100,以Q2表示;(4)Q≥100,以Q3表示。6.3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1、评估依据值为30分,超过30分则按最高分计,具体评估依据见表12-1。表12-1企业生产工艺评分依据评估依据分值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10/每套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a5/每套具有国家规定限期淘汰的工艺名录和设备b5/每套不涉及以上危险工艺过程或国家规定的禁用工艺/设备0注a: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易燃易爆等物质是指按照GB30000.2至GB30000.13所确定的化学物质;b: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2、工艺评估本项目有一台3吨的导热油锅炉。根据表12-1中的企业生产工艺评分依据表,最后评估企业工艺分值为10分,详见表12-2。表12-2企业生产工艺评分表类别分值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1012.3评估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表12-3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划分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25M125≤M<45M245≤M<60M3M≥60M412.4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分级表12-4-1大气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物质名称存储方式与地点实际最大储存量(ω)临界量(W)ω/W天然气天然气储罐13.8t50t0.27612.4.2评估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最终评估得分为10分,属M1类水平表12-4-2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值得分生产工艺30分10分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70分)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25分0分符合防护距离情况25分0分近3年内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20分0分合计100分10分12.5.1企业大气环境风险等级确定按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的规定,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属于类型2(E2)时,按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及挑战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股票投资的问责机制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抚州一中2025年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银监会专业科目-财经类》真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测中的创新方式试题及答案
- 天津市英华中学2025年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 语文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及反思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项目推进试题及答案
- 2025医院消防安全个人工作总结(7篇)
- 2025年水稻种植农户互助合作合同3篇
-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 2025年福建泉州交通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效果研究
- 2024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能力提升)
- 中央空调施工工艺空调施工95课件讲解
- 医疗损害责任民法典
- 起重机械拆装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
- 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郑州师范学院
- 神经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