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风险控制工作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4621企业风险控制工作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86771.1国外研究现状 118723(1)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 115066(2)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219155(3)关于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研究 2228411.2国内研究现状 227140(1)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 224283(2)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314620(3)关于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研究 3134961.3研究述评 317589参考文献 41.1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海外针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开始自1941年由Victor·Z·Brink(美国)编写的《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职能和方法》,针对内部审计的有关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指出了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财务部负责指导和实施。而之后由维克多·布瑞克与郝伯特·维特合作编写的《现代内部审计》(1982)着重点在于需要提升组织中内部审计的位置,代表着内部审计从财务主导型逐渐向着董事会主导型转变。而其后的劳伦斯B索耶(1990)把内部审计又分为了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两部分,对这两种审计进行详细的差异分析后认为,管理审计将审计所覆盖的范围进一步增加,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以及效果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所有的这些促进了内部审计的成长,使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NunoCastanheira、Lu´ciaLimaRodrigues以及RussellCraig(2010)在论文中指出,使用内部审计结合风险导向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积极作用。并且还表示,在设计详细的审计计划的时候,使用内部审计结合风险导向的方法和公司规模呈现了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并且在财务公司或是在经营企业中,内部审计通常可以展现出自身更强大的影响力。[1]LoisMunro和JennyStewart(2011)通过研究分析,内部审计与企业所在的商业环境的关系会对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依赖性产生作用。文章还指出,在测试控制方面,外部审计员倾向于选择内部审计员的工作,而不是实质性程序。[2]AbdulazizAlzeban(2015)在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后发现,审计委员会具有的特征将对内部审计和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是否保持一致产生作用,审计委员会应该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客观性,对审计事项的经验和教训。[3](2)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SitiZalehaAbdulRasid与AbdulRahimAbdulRahman(2011)在研究了企业风险管理后发现:分析财务报表能够极大的帮助企业管理风险,管理会计会对企业风险管理产生积极影响,此外,管理会计对预算的控制和企业战略规划对于风险管理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4]MaizatulakmaAbdullah、ZalehaAbdulShukor和AzlinaAhmad(2016)基于回归模型指出,主动披露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一回归研究证明为企业指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是否积极主动披露风险管理。[5](3)关于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研究LauradeZwaan、JennyStewart和NavaSubramaniam(2011)在论文中指出:内部审计人员在对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有着极高的参与度的时候,在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保证服务的同时将会导致自身客观性的下降。文章同时还表示,内部审计人员介入风险管理程度的大小将会对内部审计人员向审计委员会反馈的诚实度产生影响,由此看出内部审计在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时候需要关注自身的道德问题。[6]ModarAbdullatif,ShathaKawuq(2016)研究分析内部审计人员对约旦银行的审计项目,发现内部审计工作所牵涉到的主要风险是与银行合规性风险审计相关的项目,甚少涉及银行的文化环境及和经济相关的风险,并未发挥出内部审计的全部优势。[7]1.2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彭志国,刘琳,张庆龙(2010)经过研究后分析到,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减少企业风险是从内部审计从确认职能向咨询职能发展开始的,同时他们提到内部审计咨询职能作用无法高效地表现出来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国内民营企业组织构架不完善、内审人员不专业、内审机构形同虚设。[8]王兵、刘力云、鲍国明(2013)的研究认为不可预测多变的外部环境带来了机遇和危机,对企业造成新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很难被察觉,亦难以获得有效的控制,内部审计作为提升企业价值的主要动力,将会成为新挑战的主力军,扩大审计范围,注重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愿景,从第三方风险和安全,独立性和客观性将作为重点来提高专业内部审计师的能力。同时,企业文化和信息技术将会在审计方面有更全面的应用。[9]李建红和周婷媛(2019)将2012-2016年沪深两市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研究目标,对公司治理和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和内部审计质量在二者间所发挥的中介效应展开相应的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掌握有越强的公司治理能力的企业,其自身的成长性就越好;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审计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和企业的内部管理息息相关,与企业成长性间存在着完全中介效应。[10](2)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谢志华(2007)在概括了过去对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关系争论的种种理念之后得出这三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互相包含、相互平等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得出不同主题所涉及的相关角色将导致企业管理层职责分工模糊。结合这三者发展的背景,分析了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作为控制内容,以风险控制程序和方法、责任主体、流程环节、控制对象、控制目标四个方面,将风险控制纳入三个集成系统的全过程。[11]李强(2014)表示,民营企业处于成长阶段,他们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现金流管理缺失、融资风险较大和投资决策管理实施不完备,从公司治理结构、财务风险意识、现金流量管理三个方面创建一套基于财务风险的现金流量管理预警制度,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黄当玲和齐力人(2018)表示,财务风险管理在房地产企业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优良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推动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表现出该企业的全面经营状况。[12](3)关于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研究杨应杰(2011)在对存在于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之间的联系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后察觉,风险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企业管理办法,善于使用以正确处理企业管理中存在差异的地方,为存在于企业管理中的缺漏提供补充,推动企业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通过参与风险控制,扩大了内部审计服务的范围,有助于优化审计工作的质量,节约审计资源,同时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13]通过对中国相关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可以得出结论,企业的发展对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的改进和风险控制也在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提供从行政层面到管理层的服务方面,功能方面从识别功能向查询功能扩展范围,可以有效提高内部的质量和效益审计方面,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民营企业的进步;通过概括相关成果,促进企业成长,风险控制是必要的,完善风险控制流程是企业提高企业能力的有效渠道。1.3研究述评海内外有关于内部审计的或者是针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单独进行研究的数量比较多,重点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积极影响的数量,而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则很少。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到,在企业风险控制工作中增加内部审计可以有效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但是,内部审计是怎样实现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优化的,又是怎样将内部审计有效运用到风险管理当中,分析其发挥的作用到底是哪些方面将会是很大的难点,同时也是本文致力于解决的难点。参考文献[1]CastanheiraN,RodriguesLL,CraigR.Factorsassociatedwiththeadoptionofrisk‐basedinternalauditing[J].ManagerialAuditingJournal,2010,25(January):79-98.[2]MunroL,StewartJ.Externalauditors'relianceoninternalauditing:furtherevidence[J].ManagerialAuditingJournal,2011,26(6):464-481.[3]AlzebanA,SawanN.Theimpactofauditcommitteecharacteristicsontheimplementationofinternalauditrecommendations[J].Journal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Auditing&Taxation,2015,24:61-71.[4]RasidSZA,RahmanARA,WanKWI.ManagementaccountingsystemsinIslamicandconventionalfinancialinstitutionsinMalaysia[J].JournalofIslamicAccounting&BusinessResearch,2011,2(2):153-176.[5]AbdullahM,ShukorZA,MohamedZM,etal.Riskmanagementdisclosure[J].JournalofAppliedAccountingResearch,2016,16(3):400-432.[6]ZwaanLD,StewartJ,SubramaniamN.Internalauditinvolvementinenterpriseriskmanagement[J].DiscussionPapersinAccounting,2011,26(July):586-604.[7]AbdullatifM,KawuqS.Theroleofinternalauditinginriskmanagement:evidencefrombanksinJordan[J].JournalofEconomic&AdministrativeSciences,2016,31(1):30-50.[8]彭志国,刘琳,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专题(1)内部审计:确认服务还是咨询服务[J].会计之友,2010.[9]王兵,刘力云,鲍国明.内部审计未来展望[J].审计研究,2013(5):106-112.[10]李建红,周婷媛.公司治理、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成长性[J].财会通讯,2019(09).[11]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07(10):37-45.[12]李强.成长型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机制及风险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14(11):114-115.[13]杨应杰.企业管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15):45-47.[14]王晓霞,孙坤,张宜霞.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通过解读IIA2001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看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J].审计研究,2004(2):86-88.[15]李涛,龚璇.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再造——基于价值创造与风险管理视角[J].财会月刊,2013(12):88-92.[16]杜鹏远,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研究.财会通讯,2011,(3):60-62.[17]罗颖,柳芝.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7(22):89-92.[18]龚艳冰,丁德臣,何建敏,等.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理论、模型及应用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9):142-147.[19]郑伟,徐萌萌,戚广武.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活动有效性研究——基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耦合关系及沪市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6):100-107.[20]毕秀玲,杨舒怡.增值型内部审计对我国内审人员素质的要求[J].会计之友,20151(3):120-121.[21]陈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财会月刊,2006(36):42-43.[22]余吉安,杨斌.企业战略审计架构设计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2):89-94.[23]刘海潮,李垣.战略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研究的新前沿[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