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_第1页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_第2页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_第3页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_第4页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危急值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临床医护人员,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危急值报告的相关科室和人员,包括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以及临床各科室。

三、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是指某些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具体危急值项目及数值如下:

(一)检验科1.血液学白细胞计数:<2.0×10⁹/L或>30×10⁹/L血红蛋白:<50g/L或>200g/L血小板计数:<50×10⁹/L或>1000×10⁹/L凝血酶原时间:>30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00秒纤维蛋白原:<1.0g/L2.临床生化血钾:<2.5mmol/L或>6.2mmol/L血钠:<120mmol/L或>160mmol/L血糖:<2.2mmol/L或>22.2mmol/L血肌酐:>707μmol/L尿素氮:>30mmol/L总胆红素:>342μmol/L谷丙转氨酶:>1000U/L肌酸激酶:>5000U/L3.微生物学血液培养出致病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二)影像科1.X线检查大量气胸,肺组织压缩>50%大量胸腔积液,伴或不伴有纵隔移位急性心肌梗死表现2.CT检查急性颅内出血急性脑梗死主动脉夹层3.超声检查心脏骤停,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形成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肿大,回声不均匀,周围大量渗出

(三)病理科1.冰冻切片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2.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调整的情况

(四)心电图室1.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2.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3.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晕厥(心室率<40次/分钟)4.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四、危急值报告流程

(一)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1.检验、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危急值结果时,应立即复查,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若复查结果仍为危急值,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危急值"字样,并迅速通知本科室负责人。2.科室负责人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安排专人将危急值结果通过电话通知临床科室。通知时应准确告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危急值项目及结果、报告时间等信息,并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通知时间、通知人、被通知科室及人员、危急值项目及结果等。

(二)临床科室接收危急值1.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通知后,接听人员应立即在危急值登记本上进行记录,并复述危急值内容,确认无误后签字。2.接听人员应迅速将危急值信息报告给本科室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查看患者病情,分析危急值结果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不在科室,接听人员应立即通知科主任或上级医生,并做好交接工作。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接到通知后,应及时指导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进行处理。

(三)处理记录与跟踪1.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在采取治疗措施后,应在病历中详细记录危急值结果、处理措施及处理时间等信息。记录应客观、准确、完整,能够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2.科室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执行医生的治疗医嘱,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体征等信息。3.临床科室应跟踪患者病情,直至危急值情况解除或病情稳定。若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新的危急值情况,应及时再次报告,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四)反馈与沟通1.临床科室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对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医技科室。反馈内容包括危急值结果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处理措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2.医技科室收到临床科室的反馈后,应认真分析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医院定期召开危急值报告管理协调会,由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心电图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共同讨论分析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持续优化危急值报告管理流程。

五、危急值报告相关人员职责

(一)医技科室工作人员职责1.检验、检查人员严格遵守检验、检查操作规程,确保检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发现危急值结果时,应立即复查,并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配合临床科室做好危急值报告的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解释和咨询服务。2.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接到危急值报告通知后,应立即安排专人通知临床科室,并确保通知信息准确无误。定期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危急值报告意识和能力。对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质量。

(二)临床科室工作人员职责1.接听人员负责接听医技科室的危急值报告电话,认真记录危急值信息,并复述确认。及时将危急值信息报告给本科室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做好交接工作。协助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跟踪患者病情变化,记录相关信息。2.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查看患者病情,分析危急值结果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病历中详细记录危急值结果、处理措施及处理时间等信息,确保记录客观、准确、完整。负责跟踪患者病情,直至危急值情况解除或病情稳定,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3.科室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执行医生的治疗医嘱,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体征等信息。协助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做好危急值报告相关工作,提供患者的最新病情信息。参与科室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的讨论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六、危急值报告管理要求

(一)报告时限1.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后,应在[X]分钟内通知临床科室。2.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在[X]分钟内将处理情况反馈给医技科室。

(二)报告准确性1.检验、检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危急值结果的准确性。复查结果与首次结果不一致时,应重新评估并报告准确结果。2.科室负责人在审核危急值报告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检验检查结果等,确保报告信息准确无误。3.临床科室在接收危急值报告时,应认真核对报告内容,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技科室沟通核实。

(三)记录完整性1.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应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危急值报告的时间、患者信息、危急值项目及结果、通知人、被通知人、处理措施及处理时间等内容。2.病历中应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危急值结果及处理过程,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措施及效果等。3.记录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按照医院病历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四)培训与考核1.医院定期组织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急值定义、报告流程、相关人员职责、处理原则等。2.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培训效果。3.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危急值报告管理流程和要求。

(五)质量控制1.医院成立危急值报告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2.质量控制小组检查内容包括危急值报告流程的执行情况、报告时限、记录完整性、报告准确性等方面。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质量。

七、监督与考核1.医务科负责对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抽查。2.对于违反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的科室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警告、扣罚绩效奖金等处理。3.对在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激励广大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八、制度修订本制度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医疗卫生政策的变化以及医院实际工作需要,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制度经医院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发布实施。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