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_第1页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_第2页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_第3页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_第4页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疮的防范管理制度一、总则1.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及各类医疗机构对压疮的防范管理工作,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住院患者以及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门诊患者。

二、压疮相关定义及危险因素1.定义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2.危险因素力学因素: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主要力学因素。如长期卧床患者身体与床面的摩擦力,半卧位时身体下滑产生的剪切力等。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皮肤长期受汗液、尿液、粪便等刺激,会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皮肤弹性降低、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使机体对压力等损伤因素的耐受性降低,易发生压疮。年龄: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感觉功能减退,血液循环减慢,是压疮的高发人群;儿童皮肤娇嫩,也相对容易发生压疮。疾病因素:昏迷、瘫痪、恶病质、骨折、大小便失禁、水肿等患者,由于自主活动能力受限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压疮。

三、防范管理组织与职责1.压疮管理小组成立:医院设立压疮管理小组,成员包括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骨干以及相关科室主任等。职责制定和修订压疮防范管理制度、流程和质量标准。组织开展压疮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压疮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定期对全院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协调解决压疮防范管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指导科室开展压疮护理工作。2.科室职责科室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压疮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本科室护士进行压疮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评估和护理能力。对本科室发生的压疮及时进行上报,并组织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伤口愈合。管床医生负责患者病情评估,关注患者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时与护士沟通,共同制定防范措施。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压疮发生风险。责任护士对所负责患者进行全面的压疮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协助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压疮早期迹象,如皮肤发红、水疱等,并及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防范意识。

四、压疮风险评估1.评估时机患者入院时应进行首次压疮风险评估,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对病情发生变化、转科、手术前后等患者应及时重新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当患者使用特殊治疗或护理措施(如使用约束带、翻身床等)时,应增加压疮风险评估次数。2.评估方法采用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如Braden量表等,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将各方面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总分越低,提示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越高。3.评估结果判定及处理低风险(1518分):每周进行再次评估。中风险(1314分):每3天进行再次评估。高风险(1012分):每天进行再次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增加翻身次数、使用减压装置等。极高风险(≤9分):除上述措施外,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由护士长组织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进行会诊,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五、防范措施1.体位管理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制定合理的翻身计划。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翻身时应遵循轴线翻身原则,保持患者身体呈一条直线,避免脊柱扭曲,防止加重损伤。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气垫床、水垫、减压床垫等减压装置,减轻局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避免床头抬高角度过大(一般不超过30°),如需半卧位,可在足底部垫软枕,防止身体下滑产生剪切力。2.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应及时清理排泄物,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和床单,防止皮肤受尿液、粪便刺激。保护患者皮肤,避免摩擦和损伤。如为患者更换床单、衣物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使用便器时,应选择合适型号,避免硬塞硬拉,必要时可在便器边缘垫软纸或涂润滑油。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如发现皮肤发红、水疱、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营养支持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鼓励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给予鼻饲、胃肠造瘘等肠内营养支持或静脉营养支持,以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促进皮肤修复。4.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的发生原因、危害及预防方法,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防范意识。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配合护理工作,如翻身、保持皮肤清洁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如发现皮肤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如关节屈伸运动、肌肉收缩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减少压疮发生风险。

六、监控与持续改进1.监控指标压疮发生率:统计每月全院新发生压疮的患者人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压疮愈合率:统计每月压疮患者中愈合的人数占同期压疮患者总数的比例。压疮风险评估准确率:评估压疮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的符合程度。2.监控方法护理部定期对全院各科室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相关数据,同时深入科室检查压疮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科室护士长每天对本科室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情况、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及皮肤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数据分析与反馈护理部每月对监控指标进行分析,绘制图表,直观展示压疮发生趋势、愈合情况及风险评估准确率等。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落实。4.持续改进各科室根据护理部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部定期对科室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持续改进效果显著的科室进行表彰和经验推广,对整改不力的科室进行督促和指导,确保压疮防范管理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七、教育培训1.培训目标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压疮的认识和防范能力,规范压疮评估和护理操作,降低压疮发生率。2.培训内容压疮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压疮的定义、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分期等。压疮风险评估方法:如Braden量表的使用及评分标准。压疮防范措施:体位管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教育等。压疮护理技术:伤口清洁、换药、敷料选择与应用等。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压疮的识别和处理能力。3.培训方式集中培训:护理部定期组织全院性的压疮知识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讲解压疮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防范要点。科室培训:各科室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结合科室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网络培训:利用医院内部网络平台,上传压疮相关培训资料,供医护人员自主学习,同时设置在线考试,检验学习效果。专题讲座:针对压疮防范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举办专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讲解,拓宽医护人员的知识面。4.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内容涵盖培训所学的压疮相关知识;技能操作考核主要考核压疮风险评估、翻身操作、皮肤护理等技能。考核成绩纳入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考或再次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八、压疮上报与处理1.上报流程责任护士发现患者发生压疮后,应立即报告管床医生和护士长。科室护士长在24小时内通过医院压疮上报系统进行网络上报,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压疮发生部位、分期、面积、处理措施等。如压疮情况严重或涉及多学科问题,科室应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并将会诊情况及处理结果在上报系统中补充完善。2.处理原则局部治疗:根据压疮分期,采取相应的局部治疗措施。如I期压疮应去除危险因素,保护皮肤,避免继续受压;II期压疮可使用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促进伤口愈合;III期和IV期压疮应进行伤口清创、换药,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等。全身治疗: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促进压疮愈合。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跟踪随访科室对发生压疮的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责任护士定期对患者压疮愈合情况进行跟踪随访,记录伤口变化情况和处理措施。护理部对全院压疮患者进行定期抽查随访,了解科室压疮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情况,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督促科室整改。

九、奖惩制度1.奖励对于压疮防范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医院给予表彰和奖励。如评选年度压疮防范管理先进科室,给予科室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在压疮护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护士,给予个人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等。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开展压疮相关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对取得显著成果的给予科研奖励和经费支持。2.惩罚对压疮发生率超过规定指标的科室,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并要求科室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期降低压疮发生率。对于因护理不当导致压疮发生或压疮病情加重的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