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oO
【妻|标】
建J11
1.探讨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及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2.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3.通过辩论会理性地、负责任地参与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立基础知识】
一I■^基因成果
1.转基因微生物方面
①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②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即基因制药。
2.转基因动物方面
①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如转基因牛、猪、鸡、
鲤鱼、鲫鱼等。
②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
质。
3.转基因植物方面
①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②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已经达到20多个,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
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种植的转基因植物中以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4.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缺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①可能产生新病毒或新过敏原
②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
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⑤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
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
盐碱等),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的限制,使得
作物在不良的环境中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是,
抗逆作物不能固氮,不会使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增加,因此,不可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
二、转基因安全性之争
1.食物安全
观点存在安全问题不存在安全问题
①“实质性等同”只是评价的起点,而不
①反对“实质性等同”
是终点
②可能出现滞后效应
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估
论据③可能出现新的过敏原
③科学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④营养成分可能改变
④至今未发现转基因食物影响人体健
⑤侵犯宗教信仰或素食者的权益
康的实例
2.生物安全
观点引起生物安全问题不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①进入非种植区生命力很差
①可能变成野生种类或杂草
②存在生殖隔离,难与其他植物杂
②可能重组出新的有害病原体
交
论据③有可能形成用除草剂除不掉的
③花粉的传播距离和存活时间有限
“超级杂草”
④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条
④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件和配套的种植技术
3.环境安全
问题环境安全
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不必作出过度反应,转基因生物是有利于
观点
造成破坏环境保护的
(1)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了(1)转基因移入的是已存在的基因,不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理由
(2)重组微生物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2)抗虫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
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药的使用量;
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3)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
(3)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质可通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
过蜜蜂进入蜂蜜,再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
废食。
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我国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①立法监控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②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各阶段,以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法规进行严
格的监控,只有在每一阶段试验获得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
3.我国对转基因生物的态度:
(1)颁布和实施相关法规和政策: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
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2)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权威的评价机构,为保障农业转基
因生物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3)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
产品标注
转基因生物、含有转基因生物或者转基因生物成分
直接标注“转基因XX”
的产品
“转基因XX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
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
原料为转基因XX”
“本产品为转基因义义加工制成,但本产
用农业转基因生物或用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分
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标注
的产品加工制成的产品,但最终销售产品中已不再
为“本产品加工原料中有转基因XX,但
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产品
本产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
【考点剖析】
考点一:转基因的成果
1.转基因生物,就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内。当这种外源基因与受
体生物基因整合后,外源基因就能随受体生物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能表现出受体生物原本没有的性状,
且能遗传给后代。转基因牛、转基因羊、转基因鲤鱼及转基因抗虫棉等已在我国培育成功。请回答下列问
题: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基因是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2)不同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间共用一套,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一定的
(3)转基因技术将给农业、医药等诸多领域带来革命,目前取得了许多成就,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性的后果。试各举一至两个实例。0
(4)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试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o
【答案】(1)遗传物质;DNA
(2)遗传密码;亲缘关系
(3)成就:将抗病基因转移到水稻中形成抗病水稻新品种;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胰
岛素,治疗糖尿病;灾难:转基因作物通过花粉传播,再与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杂交,从而导致基因逃逸,
可能产生优势物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4)不赞成,因为基因被吃进人体后,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物质一样被消化分解,不可能以原状进入细胞,
更不可能补充或整合到人体原有的基因组中(赞成,基因被吃下去后,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
子物质可以作为DNA的原料)(开放性题目,合理即可)
考点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pT[例2.转基因食品存在“是否安全”的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比如抗草甘瞬(除草剂)转基
因农作物的种植,使喷洒除草剂的人患癌症。请用已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古就有“吃啥补啥”的说法,所以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B.严格管理好目的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C.食用转基因大米一定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D.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会导致人患癌症
【答案】B
【解析】吃了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被消化分解,因此不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A错误;严格管理好目的
基因和控制好目的基因的表达部位,则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B正确;食用转基因大米不一定会对
人的健康造成危害,C错误;抗除草剂植物生产的食品不会导致人患癌症,D错误。
考点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例3.全球的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下列有关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描述,正确的是o
①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了抗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②通过基因工程,科学家培育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新性状的作物
③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最多的是大豆和玉米;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和巴西
④由转基因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所以转基因食品
是绝对安全的
⑤我国针对转基因技术制定了相关法规,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⑥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度
【答案】①②③⑤⑥
【解析】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了抗病毒的动物新品种,①正确;通过基因工程,科学家培育了大批具有抗虫、
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②正确;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最多的是大豆和玉米,其次是棉花和
油菜;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和巴西,③正确;由转基因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
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但并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是绝对安全的,④错误;我国针对转基因技术制
定了相关法规,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⑤正确;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了标识制
度,⑥正确。
1.(2020北京生物高考题,15)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我国生物安全防
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全社会对生物安全形势的高度关注。以下选项中不会给我国带来生物
安全风险的是()
A.人类及动植物中可能爆发的重大疫病
B.保护沿海滩涂红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D.收集我国公民及生物资源的遗传信息
2.【2020年浙江7月高考卷,2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受体大肠杆菌含有构建重组质粒时用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则一定有利于该重组质粒进入受体并保
持结构稳定
B.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抗盐植物获得2个稳定遗传转基因品系,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抗盐和抗除草剂不抗
盐。表明一定是抗盐性的改变与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入无关
C.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植物获得转基因植株,其DNA检测均含目的基因,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和不抗除草
剂。表明一定是前者表达了抗性蛋白而后者只表达抗性基因RNA
D.已知不同分子量DNA可分开成不同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完全酶切环
状质粒后,出现3条带。表明该质粒上一定至少有3个被该酶切开的位置
3.【2020年天津卷,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4题。
在应用基因工程改变生物遗传特性,进而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方面,中国科学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
展。
资料一:人类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致使环境不断恶化。王成树等从黄肥尾蝎中克隆出一种神经毒素基
因AalT,将其导入能寄生在许多害虫体内的绿僵菌中,增强绿僵菌致死害虫的效应,可有效控制虫害大规
模爆发。
资料二: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内极具毁灭性的农业真菌病害。王宏伟、孔令让等从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
抗赤霉病主效基因尸协7。将Fhb7导入小麦,其表达产物可减轻赤霉菌对小麦的感染,从而避免小麦赤霉
病大规模爆发。
资料三: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按蚊通过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王四宝等从几种微生物中克隆出5种不同
抗疟机制的基因,将它们导入按蚊的肠道共生菌AS1中。在按蚊肠道内,AS1工程菌分泌的基因表达产物
可杀灭疟原虫。因AS1可在按蚊亲代和子代种群中扩散,所以在含AS1工程菌按蚊的群落中,疟疾传播一
般可被阻断。
3.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的关键要素。关于上述资料中涉及的目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来源:必须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直接获取
B.作用:上述基因表达产物一定影响防治对象的生长或存活
C.转化:均可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应用:只有将目的基因导入防治对象才能达到生物防治目的
4.在利用种间关系进行生物防治的措施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施用绿僵菌工程菌减少虫害,不改变绿僵菌与害虫之间存在寄生关系
B.引入血67增强小麦的抗菌性,目的是调节真菌对植物的寄生能力
C.AS1工程菌分泌的多种表达产物不改变AS1与按蚊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D.使AS1工程菌分泌多种表达产物杀灭疟原虫,目的是调节按蚊对人的寄生能力
5.(2021•河北高考真题)采矿污染和不当使用化肥导致重金属镉(Cd)在土壤中过量积累。利用植物修
复技术将土壤中的Cd富集到植物体内,进行后续处理(例如,收集植物组织器官异地妥善储存),可降低
土壤中Cd的含量。为提高植物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研究者将酵母液泡Cd转运蛋白(YCF1)基因
导入受试植物,并检测了相关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YCF1基因,将酵母细胞的全部DNA提取、切割后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
这个群体称为。
(2)将DNA序列插入Ti质粒构建重组载体时,所需要的两种酶是。构建的重组基因表达载体
中必须含有标记基因,其作用是。
(3)进行前期研究时,将含有YCF1基因的重组载体导入受试双子叶植物印度芥菜,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研究者进一步获得了转YCF1基因的不育杨树株系,采用不育株系作为实验材料的目的是
(4)将长势一致的野生型和转基因杨树苗移栽到Cd污染的土壤中,半年后测定植株干重(图1)及不同器
官中Cd含量(图2)。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比,转基因植株对Cd具有更强的(填“耐性”或“富
集能力”);据图2可知,对转基因植株的进行后续处理对于缓解土壤Cd污染最为方便有效。
(5)已知YCF1特异定位于转基因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据此分析,转基因杨树比野生型能更好地适应高
Cd环境的原因是o相较于草本植物,采用杨树这种乔木作为Cd污染土壤修复植物
的优势在于(写出两点即可)。
6.(2022年1月浙江)29.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二)我国在新冠疫情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统,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尤其是病毒出现了新变
异株——德尔塔、奥密克戎,更是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4)新冠病毒核酸定性检测原理是:以新冠病毒的单链RNA为模板,利用酶合成DNA,经PCR
扩增,然后在扩增产物中加入特异的,如果检测到特异的杂交分子则核酸检测为阳性。
(5)接种疫苗是遏制新冠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腺病毒疫苗的制备技术要点是:将腺病毒的复制基因敲除;
以新冠病毒的_________基因为模板合成的DNA插入腺病毒基因组,构建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在人体
细胞内表达产生新冠病毒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腺病毒的作用是作为基因工程中
目的基因的=将腺病毒复制基因敲除的目的是o
(6)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是:取免疫阳性小鼠的细胞
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使其融合,最后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植物组织培养相比,杂
交瘤细胞扩大培养需要特殊的成分,如胰岛素和o
7.(2020北京生物高考题,17)枯草芽抱杆菌可分泌纤维素酶。研究者筛选到一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枯
草芽抱杆菌菌株(B菌),从中克隆得到了一种纤维素酶(Ci酶)基因。将获得的Ci酶基因与高效表达载
体(HT质粒)连接,再导入B菌,以期获得降解纤维素能力更强的工程菌。
(1)纤维素属于糖,因此经过一系列酶催化最终可降解成单糖,该单糖是o
(2)对克隆到的Ci酶基因测序,与数据库中的Ci酶基因编码序列相比有两个碱基对不同,但两者编码出
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这是因为。
(3)Ci酶基因以B链为转录模板链,转录时mRNA自身的延伸方向为S—3、为了使Ci酶基因按照正确
的方向与已被酶切的HT质粒连接,克隆C1酶基因时在其两端添加了SmaI和BamHI的酶切位点。该基因
内部没有这两种酶切位点。图1中酶切位点1和2所对应的酶分别是。
酶切位点1酶切位点2
A链5'I
。酶基因B链3'J-20-
I酶切
%(-
)16
唧128
和-
W.
然-
盅
0,
HT质粒
(4)将纤维素含量为20%的培养基分为三组,一组接种工程菌,对照组1不进行处理,对照组2进行相应
处理。在相同条件下培养96小时,检测培养基中纤维素的含量。结果(图2)说明工程菌降解纤维素的能
力最强。对照组2的处理应为。
8.【2020年山东卷,25】水稻胚乳中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所占比例越小糯性越强。科研人员
将能表达出基因编辑系统的DNA序列转入水稻,实现了对直链淀粉合成酶基因(敝基因)启动子序列的
定点编辑,从而获得了3个突变品系。
(1)将能表达出基因编辑系统的DNA序列插入Ti质粒构建重组载体时,所需的酶是,重组
载体进入水稻细胞并在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o
(2)根据启动子的作用推测,敞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改变影响了,从而改变了敝基因的转录
水平。与野生型水稻相比,3个突变品系中血基因控制合成的直链淀粉合成酶的氨基酸序列
(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原因是。
(3)为检测启动子变化对以基因表达的影响,科研人员需要检测敝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敞mRNA)
的量。检测时分别提取各品系胚乳中的总RNA,经过程获得总cDNA。通过PCR技术可
在总cDNA中专一性的扩增出敞基因的cDNA,原因是。
(4)各品系祗mRNA量的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推测糯性最强的品系为,原因
是——O
(
闻
佞
奥
)
以
V
N
M
E
3
U
野生型品系I晶系2品系3
【过关检测】
1.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下面不是转基因成果的是()
A.抗虫棉花
B.产双乙酰少的酵母菌
C.我国的主要奶牛品种——中国荷斯坦奶牛
D.抗除草剂玉米
2.(2021•太原高二检测)以下有关基因工程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体型巨大的动物
C.基因工程可用来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抗逆性强的作物
D.科学家将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导入植物中,或者改变这些氨基酸的合成途径中某种关键酶的活性,
以提高氨基酸的含量
3.下列有关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人们面对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具有了全新特征的现实时,出现激烈的争论是正常的
B.转基因生物引发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C.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指转移的基因对接受基因的生物是否安全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引发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
4.(2021.丽水高二检测)转基因作物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精确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
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
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危害。就以上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
B.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
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5.我国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人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亨廷顿舞蹈症的模型
猪,为治疗人类神经细胞功能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
B.以猪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特异性
C.模型猪的培育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模型猪为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研发提供实验材料
6.(2021•哈尔滨高二检测)当面对日常生活中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话题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明观点和参与讨
论。下列不属于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是()
A.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影响
B.只要有证据表明某转基因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C.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的差异,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不同的看法
D.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
7.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密切关系。引起争论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
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D.DNA重组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
8.(2021•宁波高二检测)有人认为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有利,下列叙述属于支持该观点的是()
A.推广种植抗虫棉可降低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B.转基因农作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
C.转基因农作物会产生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9.下列不属于转基因食品优点的是()
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B.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环境污染
C.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附加值D.可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全新金融服务协议书合同书
- 医师进修协议书
- 合同-万科商铺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成都二手房买卖合同书范文
- 套筒扳手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20250401-223706
- 太阳能生产装备制造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20250401-223423
- 2025年电动摇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大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毛球修剪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CVD法制备的ZNS、ZNSE材料合作协议书
- 排水箱涵研究报告
- 地域的永恒魅力教案
- 体制内年度工作总结
- 2024-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联通项目管理系统总体介绍
- 新版MACSV系统手册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贵阳市招考派遣至贵州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之跨越高原期》
- 电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