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学业发展质量评价鄠邑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4.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群体是A.外邦人B.成年男性公民C.奴隶D.全体居民2.年代尺是帮助学生掌握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中“?”处的内容是A.颁布《十二铜表法》B.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C.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D.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3.从但丁到莎士比亚,欧洲涌现出一批新的思想者,他们勇敢地“从内心世界感受自身”“探索自己的灵魂”,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客观地呈现主观感受”“我”“我们”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加。这一现象表明欧洲出现了A.人文主义思潮B.“君权神授”理论C.三权分立学说D.进化论的观点4.16~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新作物是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它在16世纪中后期被引种到西班牙和意大利,后来逐渐被欧洲人广泛接受。下列事件中,与马铃薯被引种到欧洲直接相关的是A.手工工场出现B.文艺复兴运动C.新航路开辟D.英国光荣革命5.“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减至123000人,到1856年时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产生了抵触情绪B.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新兴工业部门D.环境恶劣导致从事手工劳动的人数减少6.下表为近代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主题是时间事件主要内容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1787年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共和制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制定宪法基本落实《人权宣言》原则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国王“统而不治”C.君主专制统治的最终瓦解D.国家统一的实现7.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A.苏克雷和佩雷斯B.华盛顿和林肯C.玻利瓦尔和圣马丁D.章西女王和甘地8.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但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同时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一切大权”。这说明明治维新A.推动了倒幕运动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加剧了民族危机D.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9.“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需求增长刺激了新技术的发明B.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C.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10.下图是美国1922——1937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1929——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南北战争B.第二次工业革命C.经济大危机D.罗斯福新政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城市化进程加快B.贫富分化逐渐加剧C.生产力发展迅速D.环境污染日益严重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今天,全球大部分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或其他区域性的经济集团。这种情况充分说明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然形成B.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日益凸显C.各国间的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加D.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6分)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图A古埃及被称为是“的赠礼”。公元前18世纪,完成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统一事业,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以为特点的图B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了。(4分)材料二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2分)依据材料二,概括其对俄国现代化发展的影响。(1分)材料三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3)依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2分)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1分)1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860年,北方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南方。北方资产阶级的发展要求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供给,北方和南方因为奴隶制存废而在经济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最终引发了美国内战正是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捍卫了资产阶级民主,被称为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沈佳敏《浅析美国内战中黑奴解放问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1分)分析美国内战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作用。(2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材料二一战导致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3分)并指出战后建立的新的国际秩序是什么?(1分)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②材料三中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于哪一年?(1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何影响?(3分)材料四核军备竞赛是冷战的产物,并贯穿于冷战的始终,构成美苏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在核军备竞赛中处于优势地位,核武器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了明显发展。苏联也不甘落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核武器。双方剑拔弩张,不仅把美苏两国而且把整个世界带到了核战争的边缘。——赵学功、陈红《肯尼迪、赫鲁晓夫与美苏核军备竞赛》(3)杜鲁门在1947年的国会演说中出台了什么政策?(1分)依据材料四,概括美苏“核军备竞赛”的特点,(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大国争霸的历史发展中得到的启示。(1分)1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德国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他们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文献。(1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分)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原因。(2分)材料二列宁非常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运用于俄国的革命实践。列宁认为,从国家的性质来看,俄国“还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沙皇专制统治还很盛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满情绪强烈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姚永明《中俄(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研究》(2)材料二图片所示事件发生后俄国建立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1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的原因。(2分)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的关系。(1分)材料三某图书目录(节选)新经济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要求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就在于找到大工业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物质基础。——石锐杨《列宁新经济政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3)补全材料三目录中横线处内容。(1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分)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影响。(2分)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BDACB6-10ACBDCAD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1)尼罗河;汉谟拉比;庄园;租地农场(4分)(2)措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获得土地。影响: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3)内容:政府规定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定额,对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给予贷款。实质: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和调整。(3分)14.(1)根本原因:奴隶制存废问题。作用: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3分)(2)①影响:导致了帝国的瓦解,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金融中心,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分)②建立于1942年。影响:促进了国际合作,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进步。(4分)(3)杜鲁门主义。特点:长期性,双方剑拔弩张。影响: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但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3分)(4)因素:霸权主义、强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