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诗歌鉴赏形象》标准教案_第1页
2025年《诗歌鉴赏形象》标准教案_第2页
2025年《诗歌鉴赏形象》标准教案_第3页
2025年《诗歌鉴赏形象》标准教案_第4页
2025年《诗歌鉴赏形象》标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形象》标准教案PPT大纲汇报时间:20XX.X汇报人:202XCatalogue目录三、景物形象鉴赏PartThree3.二、人物形象鉴赏PartTwo2.1.一、诗歌鉴赏形象概述PartOne四、事物形象鉴赏PartFour4.五、诗歌鉴赏形象综合练习与总结PartFive5.一、诗歌鉴赏形象概述PART-202X01诗歌形象是诗歌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切入点。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是诗歌内容与情感的载体。诗歌形象的定义01鉴赏诗歌形象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通过对形象的分析,可以更好地领会诗歌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诗歌形象鉴赏的重要性02高考常从鉴赏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角度命题,要求考生能准确概括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的作用与意义。能结合诗句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分析,规范答题,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见解。高考对诗歌形象鉴赏的要求03诗歌形象的定义与重要性二、人物形象鉴赏PART-202X02即诗人自己,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性格、志向等。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了傲岸不羁、蔑视权贵的诗人形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权贵的不屑。010203抒情主人公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两类形象皆有的情况诗人在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多出现在叙事诗中。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她勤劳善良、忠于爱情,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表现出坚贞不屈的品质。有些诗歌中既包含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刻画了其他人物形象。如《琵琶行》中,既有诗人白居易自身的形象,又有琵琶女的形象,通过两者的对比与交流,展现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人物形象的分类关注他人、他物、意象、典故、环境等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如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中,通过描写“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的幽僻环境,烘托出陆鸿渐高雅的风韵和品位;通过“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的邻人叙述,侧面表现了陆鸿渐潇洒疏放的品格。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如李清照的《点绛唇》中,通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等动作描写,“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等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来把握人物形象。如陆游的《诉衷情》,结合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晚年却闲置不用的背景,可知诗中塑造的是一位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的抗金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抓正面描写抓侧面描写知人论世人物形象鉴赏方法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如“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活泼娇媚的少女”等。概括形象01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诗句如何体现其性格特点,可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形象02指出塑造该形象是为了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如通过陆游《诉衷情》中抗金英雄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愤懑,以及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与无奈。明确作用03人物形象鉴赏答题模式三、景物形象鉴赏PART-202X03景物形象的内涵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观,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与载体。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边塞图景。景物形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景物形象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元素,通过多个景物形象的组合与交融,形成具有特定情感色彩和审美价值的意境。景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可以营造氛围,烘托情感,为诗歌奠定基调。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描写一系列凄凉的景物,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出游子的思乡之情。景物形象的内涵与作用分析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动态等特征,准确把握景物形象。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无穷碧”“别样红”分别抓住了莲叶和荷花的颜色特点,展现出一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荷塘美景。抓住景物特点分析景物与情感的关系关注景物的组合与变化123注意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倾向,理解诗人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还是以景衬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描写花、鸟等景物,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思乡之痛巧妙地融入其中,使景物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研究景物之间的搭配与组合,以及景物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体会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与情感层次。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从月落、乌啼到江枫、渔火,再到夜半钟声,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使诗人内心的愁绪层层加深。景物形象鉴赏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将诗歌所描绘的景物画面描摹出来,注意语言的优美与准确性。描绘景物画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如“雄浑壮丽”“萧瑟凄凉”“清幽明净”等。概括意境特点根据意境特点,分析诗人通过景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思乡怀人、忧国忧民、热爱自然等。分析情感内涵景物形象鉴赏答题模式四、事物形象鉴赏PART-202X04事物形象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或寓意。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梅花,具有高洁、坚贞的品质,象征着诗人不屈不挠、坚守节操的精神。意象是诗歌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色彩的具体事物,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本元素。事物形象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和情感赋予,成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意象。事物形象可以表达诗人的情感、志向、理想等,起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作用。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立志要做纯洁清白之人的决心。事物形象的作用事物形象的特点事物形象与意象的关系事物形象的特点与作用抓住事物特征分析事物的外在形态、内在品质、生长环境等特点,准确把握事物形象。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竹子,其“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还坚劲”等特点,展现出竹子坚韧不拔、顽强生长的品质。分析象征意义结合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文化背景,挖掘事物形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在岁寒时节依然挺拔不凋,象征着君子的高尚品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常被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坚守节操的人。关注事物与诗人情感的关联理解诗人通过事物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和思想观点,体会诗人与事物之间的精神共鸣。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达了自己高洁清白、不为世俗所染的品格,同时也流露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事物形象鉴赏方法分析象征意义结合诗句,分析事物形象所象征的意义,如象征诗人的情感、品质、志向等。概括事物形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特点和形象,如“坚韧不拔的竹子”“高洁清白的冰心”等。指出表达效果指出诗人通过事物形象的塑造,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突出了怎样的主题等。事物形象鉴赏答题模式五、诗歌鉴赏形象综合练习与总结PART-202X05提供若干首包含不同类型人物形象的诗歌,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的作用与意义,并规范答题。如鉴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周瑜的人物形象,概括其特点为“年轻有为、雄才大略、从容闲雅的儒将”,并指出诗人通过塑造周瑜形象,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壮志难酬的情感。人物形象综合练习给出一些以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歌,让学生概括事物形象,分析象征意义,指出表达效果,并规范答题。如鉴赏于谦的《石灰吟》,概括石灰的形象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清白高洁”,分析其象征意义为诗人坚守节操、清白做人的决心,指出诗人通过石灰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崇高的志向。事物形象综合练习选取一些描写景物的诗歌,让学生描绘景物画面,概括意境特点,分析诗人情感,并按照答题模式进行作答。如鉴赏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宁静的山居秋景图,概括意境为“清幽明净”,分析诗人通过此景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景物形象综合练习综合练习对诗歌鉴赏形象的各类方法进行总结,强调抓住形象特点、分析描写手法、结合创作背景等重要方法。强调答题时要注意规范性,按照不同的答题模式进行作答,做到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分析准确。总结诗歌鉴赏形象的方法与技巧多读多背经典诗歌,积累丰富的诗歌知识,熟悉各类诗歌形象的特点与鉴赏方法。培养对诗歌的审美感受能力,学会从诗歌的整体氛围、情感基调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