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车载硬件行业分析:高阶智驾加速普及_第1页
2025年车载硬件行业分析:高阶智驾加速普及_第2页
2025年车载硬件行业分析:高阶智驾加速普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车载硬件行业分析:高阶智驾加速普及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车载硬件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进展机遇。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在其智驾发布会上展现了高阶智驾系统的研发成果,并宣布将这一技术下沉至10万元甚至7万元车型,标志着智能驾驶进入“平权时代”。这一战略不仅将推动全行业的智驾普及,还将带动激光雷达、摄像头、算力芯片等车载硬件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以下是车载硬件行业的进展现状与将来展望。

一、高阶智驾加速普及,车载硬件需求激增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硬件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进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已达50%,但功能配置仍在持续升级,向L2+/L3级迈进。比亚迪通过自研的“天神之眼”技术矩阵,推动高阶智驾向7万元级市场渗透,目标在2025年将L2+车型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30%。这一战略不仅降低了智能驾驶的门槛,还通过AI大模型和硬件降本实现了“加量不加价”,进一步推动了车载硬件的普及12。

依据猜测,2024年L2+(高速NOA)渗透率将达到8%,而L2+(城市NOA)则为0%。到2030年,L2+(高速NOA)和L2+(城市NOA)的渗透率估计将分别达到55%和25%。这一增长趋势将显著提升对车载硬件的需求14。

二、感知系统升级,多传感器融合成趋势

高阶智驾对感知系统的丰富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成为主流。激光雷达的价格已降至千元级别,并开头搭载于10万元级车型。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升,单车搭载的激光雷达数量有望增至3个以上。国内企业在激光雷达领域已占据83%的市场份额,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13。

摄像头方面,智驾升级推动单车搭载摄像头数量从平均4-6颗增至11-12颗,像素也从2M向5M、8M甚至更高升级。此外,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车载硬件市场的扩张16。

三、车载算力需求攀升,国产芯片快速崛起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融合对车载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英伟达Orin-X凭借210万颗装机量占据国内39.8%的市场份额,特斯拉自研芯片则以132万颗装机量占据25.1%的份额。国产芯片厂商如华为、地平线等也在快速崛起,将来有望在国产替代趋势下获得更高市场份额13。

座舱芯片方面,高通占据70%的市场份额,但国产芯片厂商如芯擎、芯驰等也在乐观布局,将来竞争将更加激烈16。

四、车端数据量增长,PCB与连接器需求扩张

随着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单车搭载的传感器数量显著增加,带动了PCB使用面积的扩大和价值的提升。智能座舱中的全液晶仪表、大屏中控系统等电子系统也大幅增加了PCB的用量16。

连接器方面,由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重构,高速连接器的需求快速增长。车载硬件行业分析指出,车端通信数据量的大幅增加,对传输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推动了连接器市场的扩张16。

总结

高阶智驾的普及正在推动车载硬件行业的快速进展。从感知系统的多传感器融合,到车载算力的军备竞赛,再到PCB与连接器需求的扩张,车载硬件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025年,随着L2+车型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车载硬件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将来,车载硬件行业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迎来更加宽阔的进展前景。

更多硬件行业讨论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硬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进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供应坚实依据。

更多具体的行业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