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
【2020•备考】
最新考纲: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2.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
程式。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原电池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多
角度、动态地分析原电池中物质的变化及能量的转化。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通过原电池装置的应用,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
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
考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频数:难度:★☆☆)
各既课堂要点校理夯基固本
>>名师课堂导语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的延伸,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
用,是高考热点,对于本考点的主要考查知识点有:(1)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
(2)原电池的原理应用;(3)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特别是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是高
考重点,应给予关注。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概念和反应本质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
电解质溶液反应)。
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
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
CuSO,r-----@
Q彳溶液7f电流
ZnT0fli守
工」乩
Znr
装置图、三;^Cu桥
也ZnSj溶液
h液原电iCuS4溶液
双液原电池
电极名称负极正极
电极材料锌片
电极反应Zn-2e=Zr>2:Cu2++2e=Cu
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由集片沿导线流向钢片
离子迁移
阴离子向负极迁移阳离子向正极迁移
方向
方程式Zn+Cu2+^=Zn2*+Cu
(4)原电池中移动方向及闭合同路形成原理图示
I名师课堂实录I
1.原电池仍然体现的是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守恒,是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延伸,是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2.原电池反应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但自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一定是电极
与电解质溶液反应,也可能是电极与溶解的氧气等发生反应,如将铁与石墨相连
插入食盐水中。
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例如,在Zn与
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3)设计制作化学电源
①首先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
②根据原电池的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I名师课堂实录I
1.在理解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速率时,要注意对产物量的理解,Zn与稀H2s。4
反应时加入少量CuS04溶液,锌足量时,不影响产生H2的物质的量,但稀H2s。4
足量时,产生H2的物质的量要减少。
2.把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拆写成两个电极反应时,首先要写成离子反应,要注意通
过电荷守恒与原子守恒把H+、OH,H2O分解到两个电极反应中。
[速查速测]
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J)
(2)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X)
(3)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
(X)
(4)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
生(X)
(5)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X)
2.(教材改编题)下列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H,SO,AgNO、
AB
CuSO,ZnSO,
解析A、B、D项都具有①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④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能构成原电池;C项中酒精为本电解质,不能构成
原电池。
答案C
3.(动手能力培养)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以镁条、铝片为电极,以稀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设计原电池。给你一只电流表,请你画出该原电池的示意图,
并标出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A1+40H--3e-=A10i+2H2O
正极2H2O+2e-==H2t+20H-
题组诊断扣点专练通法悟道
[A组基础知识巩固]
1.(2019・聊城三中月考)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
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电极]上电极b
UUP橙汁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图中电极a为铝条、电极b为锌片时,导线中会通过电流
D.图中电极a为锌片、电极b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解析D项,电极a为负极,电子由负极(锌片)流出。
答案D
2.(2018•合肥质检)用a、b、c、d四种金属按表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的b金属是原电池的负极
B.装置乙中的c金属是原电池的阳极
C.装置丙中的d金属是原电池的正极
D.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d>a>b>c
解析甲中a溶解说明a是负极,活泼性a>b,A错误;原电池一般用正极或负
极命名电极,B错误,由乙中现象知活泼性b>c;丙中d是负极,活泼性d>a,C
错误;综上可知D正确。
答案D
3.(2019•潍坊上学期统考,12)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设计如图原电池装置。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1匕我丁
光催化剂质子交换膜金属电极
A.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外电路电流方向是a-*b
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
D.a电极上每生成1molO2,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2mol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电极上H2O转化为H卜和02,发生氧化反应,则a电极
为原电池的负极,A项错误;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流方向应从
正极到负极,即b-a,B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b电极上Ch得电子转化为H2O2,
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ZO2,C项正确;a电极上每生成1mol。2,转
移4moi电子,则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4mol,D项错误。
答案C
【方法技巧】
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5种方法
[B组考试能力过关]
4.(2017・上海化学)对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
B.比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
C.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正极
解析在原电池中正极为电子流入、性质不活泼、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负极为
电子流出、性质较活泼、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故D错误。
答案D
5.(天津理综)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
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D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解析A项,由锌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铜电极为正极,在正极上C/+得电子发
生还原反应生成Cu,错误;B项,由于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
故甲池的c(SCT)不变,错误;C项,在乙池中CU2++2L=CU,同时甲池中
的ZM+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中,由于M(ZM+)(CM+),故乙池溶液
的总质量增加,正确;D项,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电池工
作过程中ZM+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正极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阴离子是不能通
过交换膜的,错误。
答案C
6.(新课标全国I)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
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
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解析本题要注意运用“电化学原理”这个关键词,由题干信息中Ag、Al、食盐
溶液构成原电池的条件,Ag2s是氧化剂,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C
项忽视了Al2s3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的双水解反应,正确的方程式应为2A1+
3Ag2S+6H2O=6Ag+2Al(OH)3I+3H2sf0D项中黑色褪去的原因是Ag2s
被还原成了Ago
答案B
考点二化学电源
(频数:★★★难度:★★★)
名师课堂要点模理夯基固本
>>名师课堂导语化学电源知识是电化学中的难点,是我们高考热点题型新型化
学电源的知识源头,特别是燃料电池与充电电池更是重中之重,要熟练掌握介质
对半反应的影响及充电电池四个电极的关系。
1.一次电池
(1)碱性锌锦干电池(图一)
负极材料:Zn
电极反应:Zn+2OH—2e=Zn(OH)2
正极材料:碳棒
电极反应:2MiQ±2IiQb2£^2MnQQH±2QIE
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2)锌银电池(图二)
浸了KOH(aq)的隔板
图二
负极材料:Zn
电极反应:Zn+2OH-2e==Zn(OH)2
正极材料:Ag2O
电极反应:Ag2Q±H2Q±2e2^JAg±2QBL
总反应:Zn+Ag2O+H2O=Zn(OH)2+2Ag
2.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总反应为
放电、
Pb(s)+PbO2(s)+2H2SO4(aq)充电2PbsCh(s)+2H2O(1)
I名师课堂实录I
可充电电池充电时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负极的连接应符合:
电池的负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电池的正极与外加电源的正
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如下图(板书)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
种类酸性碱性
负极反应式2H4e^=4H-2H2+4OH-4e==4H2O
正极反应式6±4旦+±4©-=2H2。O2+2+O+4e==4(汨一
电池反应式2H24-O2=2H2O
I名师课堂实录I
1.在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时,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介质的酸碱性对半反应
及总反应书写的影响。
2.书写电极反应时应注意:“一〃e一”相当正电荷,“+讹一”相当负电荷,依据
电荷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系数。
3.根据移动方向,阳离子趋向正极,在正极上参与反应,在负极上生成(如H+);
阴离子趋向负极,在负极上参与反应,在正极上生成(如OH,cP-、coDo
[速查速测]
1.(教材基础知识填空)(1)氢氧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工作一
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将(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下同),溶液的pH。
(2)氢氧燃料电池以H2s0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时,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
液的浓度将(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下同),溶液的
pHo
答案(1)减小减小(2)减小增大
放电
2.(课后习题改编)某蓄电池反应式为Fe+Ni2Ch+3H2O充电Fe(OH)z+2Ni
(OH)2o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①放电时,Fe为正极,Ni2O3为负极
②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2e=Fe+20H
③充电时,Ni(OH)2为阳极
④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碱性溶液中
A.①②③B.①@④
C.①®®D.®®®
答案D
3.(思维探究题)微型燃料电池是采用甲醇(质子交换膜)取代氢作燃料设计而
成的,性能良好,有望取代传统电池,说出此微型燃料电池的优点,并写出电池
的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优点:①电池设计简单;
②和传统充电电池比电池的能量密度高。
+
负极反应:CHaOH-6e+H2O=CO2+6H
JS组诊断扣点专练通法悟道
[A组基础知识巩固]
1.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废电解质
氢
、*-0^0-/
巧谭就T化
FT%i电极
干电池示意图铅蓄电池示意图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moi电子,负极质量减轻207g
解析干电池是一次电池,铅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
池属于燃料电池,故A正确;在干电池中,Zn作负极,被氧化,故B正确;氢
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且工作的最终产物是水,
故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故C正确;铅蓄电池工作过程
中,硫酸铅是在负极上析出,该极质量应该增加而非减小,故D错误。
答案D
2.(2019・烟台模拟)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
2H20,研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K闭合时,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PbSO4+2e=Pb+S04
B.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mol
C.K闭合时,II中SOH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负极
解析根据图示,K闭合时,I为原电池,a为正极,b为负极,II为电解池,c
4
为阴极,d为阳极。d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PbSO4-2e+2H2O=PbO2+4H
+SOi,A项错误;根据铅蓄电池的总反应知,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1
中消耗0.2molH2so4,B项正确;K闭合时,II中SOK向阳极(d极)迁移,C
项错误;K闭合一段时间后,c电极析出Pb,d电极析出PbCh,电解质溶液为
H2s04溶液,此时可以形成铅蓄电池,d电极作正极,D项错误。
答案B
3.(传统锌镒干电池的改进)(2018•北京大联盟联考)由我国科学家研发成功的
铝镒电池是一种比能量很高的新型干电池,以氯化钠和稀氨水混合溶液为电解质,
铝和二氧化镒一石墨为两极,其电池反应为Al+3MnO2+3H2O=3MnO(OH)
+A1(OH)3。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锌一石墨为电池正极
B.负极反应式为Al—3b+3NH3-H2O=Al(OH)3+3NH:
C.OFF不断由负极向正极移动
D.每生成1molMnO(OH)转移1mol电子
解析由电池反应方程式知,铝为电池负极,铝失去电子转化为Al(OH)3,A、
B正确;阴离子移向负极,C错误;由反应中镒元素价态变化知D正确。
答案C
【归纳反思】
书写电极反应式时的三个原则
1.共存原则:因为物质得失电子后在不同介质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所以电极反应
式的书写必须考虑介质环境。碱性溶液中CO2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H+参加
反应;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不可能有OFT参加反应。
2.得氧失氧原则:得氧时,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为酸性时)或OFT(电解
质为碱性或中性时):失氧时,在反应物中加H2O(电解质为碱性或中性时)或H
+(电解质为酸性时)。
3.中性吸氧反应成碱原则: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通过金属吸氧所建立起来的原
电池反应,其反应的最后产物是碱。
出组考试能力过关]
4.(2015•课标全国I,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0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l2。6+6O2=6CO2+6H2O
解析由题意可知,微生物电池的原理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02与C6Hl2。6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项正确;氧气在正极反应,由于质子交
换膜只允许H'通过,则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没有CO2生成,A
-
项错误;负极发生反应:C6H12O6-24e+6H2O=6CO2+24H\H卡在负极区生
成,移向正极区,在正极被消耗,C项正确;总反应为:C6Hl206+602=6(X)2
+6H2O,D项正确。
答案A
5.(2018•课标全国H,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Ch
二次电池。将NaCK)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钠米管的银网分别
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0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放电时,C101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r+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4-e-=Na
解析电池放电时,C104向负极移动,A项正确;结合总反应可知放电时需吸收
CO2,而充电时释放出C02,B项正确;放电时,正极C0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单
质C,即电极反应式为3co2+4e-=2COl+C,C项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
化反应,即C被氧化生成CO?,D项错误。
答案D
6.(2015•全国卷H,26节选)酸性锌锦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
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
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5分钟,理论上消耗锌go(已知产=
96500Cmol-1)
解析酸性锌镒干电池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该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MnOOH,
则正极反应式为MnO2+H++b==MnOOH。金属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Zn21,则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电池反应式为
+2+
2MnCh+2H+Zn=2MnOOH+Zno电流强度为/=0.5A,时间为f=5min=
300s,则通过电极的电量为Q=〃=0.5AX300s=150C,又知尸=96500Cmol
故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丽黑eg^O.0016mol,则理论上消耗Zn的
质量为65gmol-1X0.0016molX1/2=0.05go
++2+
答案MnO2+H-Fe==MnOOH2MnO2+Zn+2H=2MnOOH+Zn0.05
出层课时作业I即时巩固
[A级全员必做题]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金属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g
氢气生成
解析一般普通原电池中负极必须是金属,正极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导体,A错
误;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正确;原电池二作时,正极上发生
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
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有0.2g氢气生成,D错误。
答案B
2.各式各样电池的迅速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可以用KOH溶液作电解液
B.锌镒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上被还原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解析锂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液,A错误;锌辕干电池中锌失去电
子生成Z/+为负极,B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C错误;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为硅,D错误。
答案B
3.(2019•深圳模拟)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
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会LED灯
锌科咨片
三具好酸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一电能一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解析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
以Cu上有气泡生成,故A正确;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
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正确;柠檬汁显酸性也能作电解质溶液,所以将硫酸换成
柠檬汁,仍然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动,故C错误;金属性Cu比Zn、
Fe弱,Cu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故D正确。
答案C
4.(2019•山东滨州月考)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某燃料电池用熔融碳酸盐作电解质,两极分别通入CO和02,则通入CO的一
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O-2e-+CO?=2COz
B.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可在反应过程中滴加几滴
CuSO4溶液
+2+
C.根据自发氧化还原反应CU+2NOJ+4H=CU+2NO2t+2H2O设计原电
池,可在常温下用铜和铁作电极,使用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
D.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出发,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从正极经电解液回到负极构
成闭合回路
答案D
5.(2019•福建厦门第一次质量检测)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酸性
污水的一种工艺,装置如图。若上端开口关闭,可得到强还原性的(氢原子);
若上端开口打开,并鼓入空气,可得到强氧化性的・OH(羟基自由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无论是否鼓入空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
B.不鼓入空气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e-=H•
C.鼓入空气时,每生成1mol-OH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D.处理含有草酸(H2c2。4)的污水时,上端开口应打开并鼓入空气
解析根据铁碳微电解装置示意图可知,Fe为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
-2e=Fe2+,故A正确;由题意可知上端开口关闭,可得到强还原性的H・,则
不鼓入空气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e——H・,故B正确;鼓入空气时,正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e-=2.OH,每生成1mol-OH<1mol电子发生
转移,故C错误;处理含有草酸(H2c2。4)的污水时,因C2O1具有很强的还原
性,与氧化剂作用易被氧化为CO2和H2O,则上端开口应打开并鼓入空气生成强
氧化性的QH,以氧化H2c处理污水,故D正确。
答案c
6.(2018•安徽“江南十校”第一次联考)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03,
K2c03为电解质、以CH4为熟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CH4,b为C02
B.C0歹向正极移动
C.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h+2coz+4e一=2CO3
解析由图可知a为负极,发生反应:CH4-8e--C02,电池中传导的是C01,
利用COM平衡电荷得:CH4-8e-+4COr=5CO2+2H2O,b极通入空气,发生
反应:202+4CO2+8e-=4COF,A、B错误,D正确;熔融碳酸盐,在常温下
不能进行,C错误。
答案D
7.(2019・山东济宁期末)H2s废气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反应原理为:2H2s(g)+O2(g)=S2(s)+2H2O(1)△”=—632kJ-mo「
,o下图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s2------------------
H2S
电极a—^麻]
项:子固体电解质膜捻
H..07[0.
电极b|___________
A.电路中每流过2moi电子,电池内部释放316kJ热能
B.每34gH2s参与反应,有2moi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C.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
+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
解析A项原电池中能量转换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项错误。
答案A
8.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一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
放电、
式为:4Na+3c02充电2Na2c03+C,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碳酸
钠固体储存于碳纳米管中)。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CIOq的TEGDME溶液
(注:TEGDME是•种有机溶剂)
A.充电时,Na卡从阳极向阴极移动
B.可以用乙醇代替TEGDME作有机溶剂
C.放电时,当转移1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减轻23g
+-
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3CO2+4Na+4e=2Na2CO3+C
放电、
解析已知4Na+3co2、充电2Na2cCh+C,放电时Na为负极,充电时Na金属片
连接电源的负极为阴极;A.充电时是电解池,Na.从阳极向阴极移动,故A正确;
B.Na能与乙醇反应,不可代替TEGDME做有机溶剂,故B错误;C.放电时,当
转移1mol电子时,负极氧化的钠为1mol,即质量减轻23g,故C正确;D.放
+-
电时,正极上C6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发生的电极反应为3CO24-4Na+4e
=2Na2cO3+C,故D正确。
答案B
9.(2018•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
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下列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浓度[Wf含高浓度
布■机废水I离子交换膜INO,的废水
A.C1由中间室移向左室
B.X气体为CCh
C.处理后的含N09废水的pH降低
D.电路中每通过4mol电子,产生标准状况下X气体的体积为22.4L
解析该电池中,NO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装置中右边电极是正极,电极反
应为2NO3+10e-+12H+=N2f+6H20,装置左边电极是负极,负极上有机物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X,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放电时,电
解质溶液中阴离子C「移向负吸室(左室),A项正确;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
成二氧化碳,所以X气体为C02,B项正确;正极反应为2NO1+10e-+12H+
=N2t+6H2O,H+参加反应导致溶液酸性减小,溶液的pH增大,C项错误;
根据负极上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有机物在厌氧菌作月下生成二氧化碳,
电极反应为C6H1005-24e-+7H2O=6CO2t+24H+知,电路中每通过4mol电
4
子,产生标准状况下X气体的体积为五X6X22.4=22.4(L),D项正确。
答案C
10.蓄电池是一种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
放电、
应如下:NiO2+Fe+2H2。充电Fe(OH)2+Ni(OH)2。
(1)此蓄电池在充电时,电池负极应与外加电源的极连接,电极反应式
为o
(2)以铜为电极,用此蓄电池作电源,电解以下溶液,开始阶段发生反应:
CU+2H2O=CU(OH)2+H2f的有o
A.稀硫酸B.NaOH溶液
C.Na2s04溶液D.CUS04溶液
E.NaCl溶液
(3)假如用此蓄电池电解以下溶液(电解池两极均为惰性电极),工作一段时间
后,蓄电池内部消耗了0.36g水,则:电解足量N(NO3)X溶液时某一电极析出
了。g金属N,则金属N的相对原子质量R的计算公式为R=(用含八
x的代数式表示)。
(4)熔融盐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C%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
土金属材料为电极的新型电池。已知该熔融盐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
--
8e+4COJ=5CO2+2H2O,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解析(1)此蓄电池在充电Bf,电池阴极应与外加电源的负极连接,发生氢氧化
亚铁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Fe(OH)24-2e==Fe4-2OHo
(2)以铜为电极,用此蓄电池作电源,则阳极铜失去电子,根据总电极方程式可
知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铜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稀硫酸溶液
显酸性,不能生成氢氧化铜,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阴极氢离子放电,
可以产生氢氧化铜,B正确;铜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阴极氢离子放电,破坏水
的电离平衡,产生氢氧化铜,C正确;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开始阴极铜离子
放电,D错误;铜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氢离子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产生氢氧化铜,E正确。
(3)假如用此蓄电池电解以下溶液(电解池两极均为惰性电极),工作一段时间
后,蓄电池内部消耗了0.36g水,即0.02mol水,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中转移0.02
mol电子。电解足量N(NCh)x溶液时某一电极析出了4g金属N,则根据电子
得失守恒可知,金属N的相交原子质量R的计算公式为R=儒=50以。
(4)已知该熔融盐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8e-+4COr=5CO2+2H2O,
则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根据负极反应式可知,正极电极反反式为2O2+4CO2+
8e-=4COro
答案(1)负Fe(OH)z+2e==Fe+2OH—
(2)B、C、E(3)50ax(4)O2+2CO2+4e-=2COr(或2O2+4CO2+8e
=4CO?)
11.(2018•天津静海一中等五校期末联考)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
(1)图I为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装置,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则导线中通过
mol电子。
(2)如图I,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b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的反
应式为,
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
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
(3)如图H,其他条件不变,将图I中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形,则
乙装置中石墨(1)为(填“正”“负”“阴”或“阳”)极,乙装置中
与铜线相连的石墨(2)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反应式为
(4)将图H乙装置中CuCb溶液改为加入400mLe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若
电极质量增重1.28g,则此时溶液的pH为
(不考虑反应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解析(l)Fe是活泼电极,失电子被氧化生成Fe2+,石墨是惰性电极,溶液中
Cu?+在石墨电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Cu,故该原电池的反应为Fe+Cu24=Fe2++
Cu0工作过程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铁电极质量减少;
石墨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2广=01,石墨电极质量增加;设两电极质量
相差12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为xmol,则有xmolX/X56g-moli+xmolX]X64
gmor,=12g,解得x=0.2o
(2)NH4Cl溶液中NH:发生水解反应:NH:+H2O^NH3-H2O+H*,使溶
液呈酸性,故石墨电极(即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t。
(3)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形,则甲装置为原电
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乙装置为电解池,则石墨(1)为阴极,石墨(2)
为阳极,溶液中CV■在阳极放电生成CE电极反应式为2c「-2e—==C12f。
(4)若将乙装置中电解质溶液改为加入400mLeuSCh溶液,则阴极反应式为Cu2
++2e-=Cu,当电极质量增重1.28g(即析出0.02molCu)时,电路中转移0.04
通电
mol电子。电解CuSCU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uSO4+2H2O2H2s04+
2Cu+O2t,则转移0.04mol电子时生成0.02molH2SO4,贝I有c(H')=当署2£2
=0.1mol-L-1,pH=-1g0.1=1,故此时溶液的pH为1。
答案(1)Fe+Cu2+=Fe2++Cu0.2
(2)2H++2e==H2t酸性NH4+H2O^NH3»H2O+
(3)阴2CF-2e-=C12t(4)1
[B级拔高选做题]
12.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12=2AgClo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一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
解析根据电池总反应为2Ag+Cb=2AgCl可知,Ag失电子作负极,氯气在正
极上得电子生成氯离子。正极上氯气得电子生成氯离子,其电极反应为:Ch+2e
=2C1~,故A错误;放电时,交换膜左侧银为负极失电子形成银离子与溶液中
的氯离子结合成AgCl沉淀,所以左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氯化银生成,故B
错误;根据电池总反应为2Ag+C12==2AgCl可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电池
的总反应不变,故C错误;放电时,当电路中转移0.01mol”时,交换膜在左侧
会有0.01mol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同时会有0.01molAg失去
0.01mol电子生成银离子,根离子会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较沉淀,所以氯离子
会减少0.01mol,则交换膜左侧溶液中共约减少0.02mol离子,故D正确;故选
Do
答案D
13.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Li
、Li•快肉子导体
、聚合物电解股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i—xMmCh+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从b向a迁移
解析图示所给出的是原电池装置。A项,由图示分析,金属锂易失电子,由原
电池原理可知,含有锂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即b为负极,a为正极,正确;B
项,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式为原电池反应的逆反应,正确;C项,放电时,
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Mn元素,锂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不正确;D项,放电时为原电池,锂离子应向正极(a极)迁移,正确。
答案C
14.(1)高铁酸钾(KzFeCh)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
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图।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A,电池工作10min,理论消耗Zng(已知F=96500
C-mol')0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1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移动(填“左”或
“右”):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移动(填“左”或
“右”)o
③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
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
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
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是________
rMb
HiCI
心置||口辛7%稀的A溶液
1分;rA
11:..
浓的A溶液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
池中CP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的移动方
向(填“从a至ijb”或“从b至lj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多孔电极a
|传感器|
NASICON
|多孔电极b|
解析(1)①放电时高铁酸钾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OF
+4H2O+3e=Fe(OH)3I+5OH;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A,电池工作十分钟,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IX10X60:96500=0.0062176(mol)。理论消耗Zn的质
量0.0062176mol+2X65g-mor,^0.2g(已知尸=96500Cmori)。
②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盐桥中氯离子向右移动;
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左移动。
③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
点有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2)该电池的本质反应是合成氨反应,电池中氢气失去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
应,氮气得电子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正极反应式为N2+8H++6e一=2NH1
氨气与HC1反应生成氯化镀,则电解质溶液为氯化核溶液。
(3)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2一由电极b移向电极a;该装置是原电池,通入一
氧化碳的电极a是负极,负极上一氧化碳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O+O2_2e=CO2o
答案(1)①FeO1+4H2O+3e==Fe(OH)3I+5OH0.2
②右左
③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2)N2+8H++6e-=2NH4氯化钱
(3)从b到aCO+O2-2e-=CO2
培优训练14:有机合成与推断
1.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可用于防治脊椎麻醉及治疗低血压。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可由
化合物E制备得到,E的合成路线如下:
CH3OCH2CH2OCH2OCHO
C7I16O2CH30cH2cH20cH2cl
ANaOH水溶液
B
(CH)S=O+1-CH30cH2cH20cH2。
-NaH,DMSO
C
OHOH
CH3OCH9CH9OCH,OCHCH,NHCH3HO(JHCaNHCH.
V一
DE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CH30cH2cH20cH2cl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o
(3)设计A―B,D-E两步的目的为。
(4)F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氨基化合物,不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且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F共有种,写出其中一种同
分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发电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出售不动产房屋合同样本
- 公积金借款合同样本样本
- 入学合同标准文本
- 第18讲 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的多样性 2025年会考生物学专题练习(含答案)
- ups买卖合同样本
- 2025茶叶区域销售代理合同样本
- 出租合租店铺合同样本
- 人员转运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减水剂代理合同样本
- 燃煤发电厂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完整版】
- 办公耗材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全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全文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课件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1研学课程学生手册设计
- 法学概论(第七版) 课件全套 谷春德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法
-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上海杨浦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家长会培养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
- 沟通中的共情和换位思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