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衰竭课件_第1页
多器官功能衰竭课件_第2页
多器官功能衰竭课件_第3页
多器官功能衰竭课件_第4页
多器官功能衰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陈颖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一)MOF死亡率4个以上脏器

4个脏器2个脏器3个脏器20%-----30%60%----70%85%---90%90%----100%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MOF发病机制1.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RIS):各种原因直接损伤细胞,内源性介质(细胞因子、血管活性肽、花生四烯酸等)释放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胞变性坏死、器官功能受损、免疫系统破坏等)。

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均可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SRIS诊断标准◆体温>38℃或<36℃◆脉搏>9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或PaCO2<4.3kpa◆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中心杆状核细胞(未成熟细胞)>0.1◆若为感染诱发,还必须具有活跃的细菌或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确实证据。SRIS的严重程度与MO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三)MODS发病机制2.氧自由基是一化学性质非常活跃的物质,机体受到损伤时产生过多或消除过少时,在体内蓄积,造成细胞“断子绝孙”,从而导致脏器功能障碍。3.其它DIC氧供需及能量代谢紊乱血管张力异常心肌抑制因子释放…….

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四)MOF脏器发生比例

根据临床病例统计:

各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以肺、肾、肝和凝血系统为最高,心功能不全最低!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MOF临床表现肾: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MOF临床表现肝: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MOF临床表现

胃肠道:

中枢系统:

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MOF临床表现凝血系统:多脏器功能衰竭概况(五)MOF临床表现心脏:心率增快、心肌酶升高、心律失常、心脏停止

代谢:血糖失衡、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基础护理

●病室环境整洁、安静

开窗通风,必要时紫外线消毒限制陪探视人员病室其他人员的管理

减少感染的风险!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基础护理●

床单元

床铺床下床头

预防不良事件!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一)基础护理●

患者

三短六洁

良好沟通的开始!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二)安全管理

认真评估及时标识采取措施随时上报注重交接警惕压疮!坠床!烫伤!自杀!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三)病情观察

●知晓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监测基础生命体征●重视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价各项仪器监测指标●熟知各管路作用

前提条件:大量的知识储备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四)掌握并熟练应用各项操作技能●CPR●人工呼吸器●除颤仪●肾替代技术(血滤、血浆置换等)●肠内营养●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各有创操作护理(深静脉管、有创血压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六)营养支持目的:供给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功能结构,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节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六)

●肠内营养(胃肠道功能衰竭禁忌)

◆营养液:配置无菌现配现用开启冰箱保存,24小时有效温度37-38℃

◆肠内营养方式:脏器衰竭患者多选用持续输注

输注护理:1.滴速:从慢到快,50ml/h滴注4-6h后,患者耐受好,则以25ml/h递增。2.监测胃残留: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潴留量≥200ml应暂停或减慢速度;潴留量≤100ml增加输注速度20ml/h3.输注浓度:从低到高初8%-10%维持可达20%-25%4.输注总量:初500ml/d3-5d达维持量2000-2500ml/d

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护理:严格出入量观察呕吐物、排泄物性状肛周清洁便秘增加粗纤维食物腹泻降低营养液浓度、速度吸入性肺炎:护理:体位(半卧位)监测胃潴留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七)各脏器功能衰竭临床护理呼吸系统护理●人工气道口咽管

清醒病人勿用!

呼吸系统护理●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呼吸系统护理气管切开呼吸系统护理呼吸系统管理

●物理检查(望、触、叩、听)

●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节律气管位置胸廓形状咳嗽咳痰患者体位呼吸困难PH值:7.35-7.45PaO2:用于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及缺氧的程度。80-100mmHg

PaO2=100-0.3*年龄PaCO2:判断肺泡通气状态。35-45mmHg

≥50mmHg表示存在Ⅱ型呼衰HCO-3:反应机体酸碱代谢情况。分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AB>SB呼酸AB<SB呼减AB=SB<正常值代酸AB=SB>正常值代减SaO2:间接反应组织缺氧。95%--98%呼吸系统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效咳嗽和深呼吸

外科病人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最有效方法是深呼吸。◆胸部物理治疗

体位引流、胸部叩击、胸部震颤。

◆吸痰

无菌操作原则。

呼吸系统护理●气道湿化

◆湿化液选择

灭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湿化量及间隔时间◆湿化标准

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出;导管内无痰栓;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呼吸道通畅,患者安静。1.湿化量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量及患者生理需求及时调整2.一般主张持续湿化200-250ml。3.间断注入间隔时间1-2h,每次3-5ml

呼吸系统护理●氧疗

◆严格掌握氧疗时间及浓度,防止发生氧中毒。

FiO2=21+4*吸入氧流量当FiO2>50%,吸氧24小时以上,即可发生氧中毒。吸纯氧时间应<4-6h,FiO2最大安全值40%。◆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肺不张。高浓度吸氧加快吸收性肺不张的形成。吸氧过程中鼓励咳嗽、深呼吸及加强排痰。干咳、恶心、呕吐、烦躁、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灼热感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七)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管理

●物理检查

●肾功能评价尿量、颜色、性状尿道口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水钠潴留体重变化尿毒症症状和体征尿素氮肌酐电解质紊乱(高血钾、高血磷、低钠、低钙)代谢性酸中毒泌尿系统●少尿期护理

控制液体入量:≤前1天的全部出量+500ml控制液体滴速利尿剂使用:多巴胺和呋塞米联合应用。密切观察使用后疗效。准确记录尿量关注可引起休克的关键指标:血钾、代酸等。泌尿系统●透析疗法、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

是抢救急性肾衰竭的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病死率。适用于:少尿或无尿2小时;尿毒症症状明显;肌酐清除率下降50%以上;血钾(6.5mmol/L);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表现如脑水肿与肺水肿等。

泌尿系统CRRT优点:1.血流动力学稳定:因其是连续缓慢等渗地清除水分和溶质,能根据需要不断地调节液体平衡,符合生理状态。2.溶质清除率高:连续长时间每天治疗24小时或接近24小时,总的清除量大。3.清除炎性介质:特别是高通量血液滤过,通过对流、吸附机制清除多种炎性介质,改善患者免疫调节功能。4.营养支持:保障患者体液平衡,为全静脉营养提供了有利条件,能满足患者的营养要求。CRRT严格无菌操作生命体征监测确保管路通畅注重患者反应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七)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肝衰竭护理●物理检查

黄疸出血倾向腹胀肝臭:烂苹果味,早于肝性脑病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短期迅速加深(最初尿色加深,2-3d后巩膜皮肤黄染)Ⅰ度:情绪改变Ⅱ度:瞌睡和行为不自主Ⅲ度:昏睡尚可唤醒Ⅳ度:昏迷不醒肝衰竭护理●监测指标

肝功凝血功能电解质、酸碱失衡肝衰竭护理●护理重点

肝性脑病防治:避免使用镇静催眠药限制蛋白摄入禁用肥皂水灌肠慎用库存血预防出血护理:食物温度侵入性操作防治血压升高因素密切观察出血倾向

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七)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心衰●物理检查

判断:左心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右心衰:脏器淤血颈静脉充盈怒张下垂性水肿循环系统●心电图●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漂浮导管

通过测量右房压、右室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等判断心脏泵血功能,对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起决策作用。

操作流程初步判断有无心律失常无创血压有创血压上肢血压下肢血压循环系统●护理要点:◆休息◆体位◆吸氧◆控制钠盐摄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