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学-第3章-中成药的合理应用_第1页
中成药学-第3章-中成药的合理应用_第2页
中成药学-第3章-中成药的合理应用_第3页
中成药学-第3章-中成药的合理应用_第4页
中成药学-第3章-中成药的合理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汇报人:XXX主讲人:XXX日期:XXX“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WHO,1985年,内罗毕)其核心内容是安全、有效、经济。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也必须符合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合理用药的定义目录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原则贰中成药的用量与用法叁中成药的用药禁忌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原则正确选药合理配伍(一)对证用药:辨证论治--绝大多数中成药证:是对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二)对病用药:如血脂康胶囊病: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健康受到破坏,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表现出来的全部病理变化过程。(三)对症用药:如柴胡口服液、元胡止痛片症:单一的症状,是疾病的表现,是患者自身感觉到的不适,如发热、口渴、头痛等(四)辨证与辨病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正确选药(一)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增强疗效:归脾丸+十全大补丸,附子理中丸+四神丸抑制偏性:舟车丸+补中益气丸,化癥回生丹+八珍益母丸适应复杂病情:气阴不足: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二)

中成药与药引子的配伍清·张确《资蒙医经》“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龙眼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水;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得睡神归;葱白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诛邪勿住;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新养胃和脾”二、合理配伍(三)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中成药与汤剂同服:成药多含有贵重药材/大量挥发性成分/药味太多,汤剂不宜调剂。如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行军散、苏合香丸等中成药和汤剂交替使用:汤剂为主,成药为辅中成药混入汤剂中包煎同用:提高疗效、照顾兼证、扶正祛邪,如小儿遗尿用汤剂+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包煎(四)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谨慎联用合理联用:协同增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避免:增强毒性、拮抗等二、合理配伍目录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原则贰中成药的用量与用法叁中成药的用药禁忌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一)按规定用量服用按说明书规定用药,含毒性成分严格控制用量老人宜少于成人,女性可稍低于男性小儿使用非儿童专用药:3岁以内--1/4成人量,3-5岁--1/3成人量,5-10岁--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二)控制使用总量含毒性成分,如砷、汞、斑蝥、马钱子等,严格控制剂量,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持续使用一、剂量(一)内服法直接送服:露剂、合剂、乳剂、酒剂、酊剂、糖浆剂、口服液等液体制剂温开水送服:丸剂、散剂、胶囊剂、片剂等固体制剂沸水泡汁,代茶饮:茶剂、饮剂调糊、含化、烊化、吸入、鼻饲等(二)外用法撒敷法、调糊状、涂敷、吹入患处等(三)注射法皮下、肌肉、静脉、穴位、局部注射二、用法目录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原则贰中成药的用量与用法叁中成药的用药禁忌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饮食禁忌,也称“忌口”。即在服用某些中成药时应忌食某些食物,以免药物和食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影响药物的安全性。服用含人参的药物如人参养荣丸---不宜吃萝卜服用含铁离子的药物如脑立清---不宜喝茶、吃柿子服用清热药---不宜吃辛辣食物服用温里祛寒药---不宜吃生冷食物一、饮食禁忌妊娠禁忌是指在妊娠阶段的用药禁忌。根据中成药对孕妇影响的程度不同,分为忌用和慎用二类。忌用类:控涎丹、玉真散、木瓜丸、小金丸等。忌用类中成药,原则上不能使用。慎用类有清胃黄连丸、黄连上清丸、清宁丸等。慎用类的中成药,以不用为宜;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酌情使用。二、妊娠禁忌中药合用均应该避免“十八反”和“十九畏”配伍禁忌的情况出现。中成药与西药合用避免出现疗效降低或毒副作用的情况。中成药与西药合用情况不明者,不应轻率联合使用。三、配伍禁忌目录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原则贰中成药的用量与用法叁中成药的用药禁忌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一)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定义“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的药品所出现的任何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WHO)。“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中国)一、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类型(二)药品不良反应的界定应该满足下列条件:(1)必须是合格药品。(2)必须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3)必须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4)必须是有害的反应。一、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类型(三)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不良反应的表现主要有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还包括药物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异质反应,甚至可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或危及生命引起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副作用(副反应)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毒性作用(毒性反应)一、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类型(一)药物自身因素成分复杂、致敏性物质(二)个体差异

过敏体质、耐受性差(儿童、老人、妊娠期)(三)药物使用因素配伍不当:十八反、十九畏、中成药+西药配伍不当等疗程不当:含毒性成分蓄积中毒(雄黄、朱砂、马钱子等)二、引起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一)皮肤症状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二)全身症状1.神经系统的表现:强心苷、皂苷、生物碱等肢体或全身麻木,眩晕头痛、瞳孔缩小或放大2.循环系统的表现:强心苷、皂苷、乌头生物碱、山豆根生物碱、黄酮、蟾酥等心悸、胸闷、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律不齐等3.呼吸系统的表现:生物碱、氰苷、硫化砷等呼吸急促、咳嗽、咯血、哮喘、呼吸困难、呼吸麻痹三、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常见临床表现4.消化系统的表现:生物碱、益母草碱、强心苷、班蝥素等口干口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流涎、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黑便、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等5.泌尿系统的表现

:生物碱、苷类、黄酮等尿量减少、甚至尿闭或尿频量多、腰痛、肾区叩击痛、浮肿、排尿困难或尿道灼、尿毒症、急性肾衰竭等6.血液系统的表现:强心苷、黄酮苷、班蝥素等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7.其他不良反应五官功能障碍,如视力下降、耳聋、脱发、咽痛等三、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常见临床表现(一)避免药物滥用(二)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三)合理配伍(四)注意用药反应的观察与监测(五)中成药中毒的救治原则排出毒物阻碍毒物吸收解毒药物对症处理外用药中毒救治原则四、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防治原国家卫生部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