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 出凝血功能的常用检测方法(共56张)_第1页
医学资料 出凝血功能的常用检测方法(共56张)_第2页
医学资料 出凝血功能的常用检测方法(共56张)_第3页
医学资料 出凝血功能的常用检测方法(共56张)_第4页
医学资料 出凝血功能的常用检测方法(共5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凝血功能的常用检测方法

第一部分:出凝血的机理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

第二部分:

常用检测方法

PTPTAINRCTAPTTACTBTBPC第三部分

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监测方法。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抵克力得、潘生丁)

抗凝血药物

(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令)

抗血栓药物(尿激酶UK、链激酶SK、t-PA、

rt-PA)

凝血因子命名国际委员会于1959年8月召开专门会议

对已发现的十二种凝血因子根据被发现的顺序

以罗马数字予以命名Ⅰ

纤维蛋白Ⅱ

凝血酶原Ⅲ组织因子Ⅳ钙离子Ⅴ易变因子Ⅶ稳定因子Ⅷ抗甲种血友病球蛋白Ⅸ抗血友病因子乙Ⅹ斯多特-柏劳因子(stuart-prowerfactor)Ⅺ抗血友病因子丙Ⅻ接触因子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Ⅵ是因子Ⅴ

的活化形式,不是独立的因子凝血瀑布内源性通路外源性通路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受损组织释放组织因子TF+VIICa2+ XaV,Ca2+PF3凝血酶原Ⅱ凝血酶Ⅱa

纤维蛋白原Ⅰ 纤维蛋白Ⅰa

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

不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共同通路表面损伤XIIXIIXVIIICa2+PF3XX凝血系统三个阶段(一)凝血活酶形成阶段(二)凝血酶形成阶段(三)纤维蛋白形成阶段VII因子激活X因子激活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磷脂纤维蛋白原的转化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肽A和B抗凝系统(一)AT-Ⅲ

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对已激活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凝血因子有抑制物作用Ⅱa、Ⅶa、Ⅸa、Ⅹa、Ⅺa、ⅫaAT-Ⅲ64,000的糖蛋白,由单一多肽链组成,它可与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的活性中心按1:1定量结合。使四种已被激活的凝血因子灭活。

AT-Ⅲ占血浆中总抗凝血酶活性的50-67%抗凝系统(二)肝素肝素作用于AT-Ⅲ的赖氨酸残基而使抗凝血酶作用增强1000倍

AT-Ⅲ肝素肝素—AT-Ⅲ复合物凝血酶凝血酶—AT-Ⅲ复合物肝素—AT-Ⅲ—凝血酶复合物游离出的肝素可循环使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溶激活物(t-PA,UK,SK)纤溶酶原纤溶酶(PL)

纤维蛋白(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FgPL

片断XPL

片断YPL

片断E

小分子多肽A.B.C片段D片断D纤维酶原(Plasminogen,PLg)纤溶酶(Plasmin,PL)凝血时间(clottingtime,CT)原理:血液离体后接触带负电荷的表面(玻璃器材)时Ⅻ被激活,激活内凝系统正常值:4-12min本试验操作简便可以用手掌保温,在床旁由医师进行,既往最为常用。应用肝素后CT延长至正常2倍左右,20-30min

KnollPharma与克赛初始的临床优势一直维持到第43天,可是并未观察到慢性期治疗有关的心脏事件的进一步降低有效性:死亡,心梗或再发心绞痛Ⅺ抗血友病因子丙7 2.ASA,acetylsalicylicacid(plasmaprotamineparacoagulationtest,3P试验)|s|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ESSENCE-1年随访至少48小时,最长8天Ⅷ抗甲种血友病球蛋白慢性期治疗中,克赛组的主要出血(病人自发的和与治疗有关的)较安慰剂组有增加,但总数值仍然很低FRIC 法安明vs.死亡,心梗或急诊血运重建原理:以白陶土等为激活剂充分激活Ⅻ之后,测定被检血浆的凝固时间安慰剂/介入v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原理:以白陶土等为激活剂充分激活Ⅻ之后,测定被检血浆的凝固时间正常值:35-45s病人结果较正常延长,超过10s有意义意义:(1)参加凝血活酶形成的因子↓,如Ⅷ、Ⅸ、Ⅺ,血友病甲、乙、丙。

(2)凝血酶原,纤维蛋白严重↓

(3)肝素抗凝治疗时其中肝素抗凝治疗期间要求APTT延长到正常值1.5-2.5,是监测肝素用量较理想的试验。常用范围75-100s阜外医院(60-80s)<75s可能抗凝不充分

>100s可导致出血活化凝血时间

(activatedclottingtime,ACT)原理:同试管法全血凝固时间(CT),但因试管内预先加入少量接触活化用凝血活酶混悬液,能充分激活血中Ⅻ,并为凝血反应提供丰富的催化表面,使凝固时间缩短,比CT更敏感,且节省临床医师床边监测的时间。正常值:59.2-117s应用肝素后的预期值180-300s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PT)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兔脑或胎盘浸液)和钙离子使迅速生成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后者能使被检血浆迅速凝固,其所需时间称为PT,主试验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检测Ⅶ、Ⅹ、Ⅴ、Ⅱ、Ⅰ含量和活性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PT)正常值:

PT11-14sPTA(%)80-120%INR1±0.15(0.85-1.15)PR(凝血酶原时间比值)=病人PT(s)/正常对照PT(s)PT延长至正常2倍时,PR值约增至2倍

INR=PR|s|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PR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s|国际敏感指数(internationalsensitivityindex,|s|)INR与PT成正比华法令抗凝治疗要求

与PTA成反比

PT11-14s20-30sPTA80-120%30-50sINR0.85-1.152-3

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计数

BPC10-30万/mm3称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

1.血小板生成↓:见于造血功能受到损害,如再障、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

2.血小板破坏↑: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

3.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粘附功能(pletletadhensivetest,PadT)

血小板所具有的能粘附于胶原纤维及其他带负电荷物质表面的特性,称为粘附功能。以粘附率表示,当一定量抗凝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珠或玻璃瓶内壁)接触一定时间后,即有一定数量的BPC粘附于异物表面,测定其粘附前、后BPC数值之差,便于计算出粘附率。正常值:男性34.9±5.95%

女性39.4±5.19%血小板黏附内皮胶原蛋白血小板黏附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pletletaggregationtest,PagT)

血小板之间相互粘着的特性称为血小板聚集聚集诱导剂: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测定:血小板聚集仪、用诱导剂ADP

正常值:最大聚集率为:62.7±16.1%有关纤溶亢进的检查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protamineparacoagulationtest,3P试验)原理:检测FDP的存在

抗凝血浆0.5ml+1%鱼精蛋白溶液0.05ml,37℃水溶15min

可见纤维蛋白丝阳性

FDP与纤维蛋白单体结合(FM)+鱼精蛋白使FDP与FM分开

FM自行聚合(副凝)正常:3P试验(一)

临床意义:1.DIC继发纤溶亢进期3P(+)阳性率68.1-78.9%2.溶拴治疗后3P可呈阳性(+)

有关纤溶亢进的检查FDP定量

(fibrinogendegradationproduct,FDP)正常值:正常人血清中FDP含量<10ug/ml意义:

1.DIC伴纤溶亢进时血中FDP↑达数千至1万ug/ml2.溶拴治疗后常见FDP↑可>5000ug/ml抗血小板治疗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阿斯匹林:抑制环化加氧酶使TXA2↓,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膜磷脂阿斯匹林花生四烯酸(-)

环化加氧酶环内过氧化物(PGG2、PGH2)TXA2合成酶

TXA2

血小板释放ADP

使环化加氧酶活化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促进血小板聚集而失活,因而TXA2↓,抑制血小板聚集水杨酸乙酰水杨酸抗血小板治疗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潘生丁(persaritin,双嘧啶胺醇)

使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血小板内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ATP腺苷酸环化酶

cAMP磷酸二酯酶5`-AMP抗血小板治疗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抵克力得(ticlopidine,噻氯匹定)

抑制ADP、胶原、凝血酶等诱生剂对BPC的聚集

1.抑制胶原、ADP、凝血酶和肾上腺素等诱发的血小板聚集

2.腺苷酸化酶↓,使血小板内cAMP↑,抑制血小板聚集

C14H14ClNS·HCl301.6剂型250mg/1片10片/和剂量250mgQg副作用:WBC↓BPC↓

胃肠道刺激抗凝血药物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

以普通肝素为原料,通过层析、化学修饰和酶解等方法制成的普通肝素由两类分子组成:Ⅰ类和Ⅱ类(ⅡA

、ⅡB)Ⅰ类与AT-Ⅲ亲和力较弱

ⅡA与AT-Ⅲ亲和力极强,并具有抗Ⅹa活性

ⅡB与AT-Ⅲ亲和力极强,具有抗Ⅱa活性

LMWH含有75%Ⅰ类,25%ⅡA,而ⅡB含量极少因此,LMWH有很强的抗Ⅹa活性和AT-Ⅲ亲和力,而抗Ⅱa活性则较低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比较低分子肝素2:1-4:12000-12000>24h+高无需++抗Xa:IIa活性比值分子量作用持续时间与内皮细胞结合能力生物利用度需aPTT监测致出血倾向对血小板抑制作用普通肝素1:13000-500004-5h++++低需要++++++++Antman1998生产制造过程肝素的来源盐的性质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子链末端的结构硫酸化程度抗Xa:IIa活性比值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性临床循证低分子肝素之间的不同点

克赛Clexane

速碧林Fraxiparine

法安明Fragmin不同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链末端结构不同通用名

Dalteparin达肝素

Enoxaparin依诺肝素

Nadroparin纳屈肝素Parnaparin*Reviparin

Tinzaparin制造工艺硝酸解聚

肝素苯甲基酯碱性解聚

硝酸解聚

过氧化氢和铜氧化解聚

硝酸解聚酶法解聚(肝素酶)商品名Fragmin法安明

Clexane克赛

Fraxiparine速碧林

Fluxum栓复欣

Clivarin诺易平LogiparinInnohep盐

钠钙

钠钠钠公司

法玛西亚普强

安万特

赛诺菲

OpocrinKnoll

Novo-NordiskLeo*来源为牛+猪肝素;其他均为猪肝素不同低分子肝素的制备:

降解方法和精确的制造过程决定不同的分子量分布

J.Fareed,J.M.Walenga,D.Hoppensteadtetal.BiochemicalandPharmacologicInequivalenceof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s.AnnN.Y.Acad.Sci.1989;556:333-353Nadroparin 速碧林Enoxaparin 克赛Dalteparin 法安明Parnaparin 栓复欣ardeparintinzaparinCY222certoparinHeparin(PM) 普通肝素%片段>7500道尔顿%片段介于2500&7500道尔顿之间%片段<2500道尔顿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分布不同R.J.Linhardt,D.Loganathan,A.Al-HakimetalOligosaccharidemappingof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s:Structureandactivitydifferences.J.Med.Chem;1990;33;1639-1645产品(通用名,商品名)平均分子量(道尔顿)梯度法Ardeparin阿地肝素6460Dalteparin达肝素法安明6100Enoxaparin依诺肝素克赛4170Nadroparin那屈肝素速碧林4470Parnaparin帕肝素栓复欣6610Tinzaparin亭扎肝素6100低分子肝素的平均分子量不同低分子量肝素(LMWH)

Anti-XaAnti-IIa 比率

(IU/mg干质)(IU/mg干质)Enoxaparin1依诺肝素(克赛)

102.8 24.9 4.1Nadroparin1那屈肝素(速碧林)

103.6

29.9 3.5Reviparin2

瑞肝素

127 363.5Dalteparin1达肝素(法安明)

167.2 64.2 2.4Certoparin1舍托肝素

106.4 44.7 2.4Tinzaparin1亭扎肝素

99.6 53.71.9UFH3

肝素193 1931.01.EuropeanPharmacopeiaCommission(March1994)2.KnollPharma3.HirshJ,etal.Chest1998;114:489S-510S4.BergqvistD,etal.BrJSurg1995;82:496-501Anti-Xaactivitywasmeasuredusinganamidolyticassay(chromogenicsubstrateS-2222).Anti-IIaactivitywasmeasuredusing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4LMWH,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UFH,unfractionatedheparin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

研究名称 低分子肝素 vs.对照组 结果FRISC 法安明vs.安慰剂 +/-FRISC-II 法安明vs.安慰剂/介入vs.非介入 -FRIC 法安明vs.普通肝素 +/-TIMI-11A 克赛(1.0mgvs.1.25mg/kg) 剂量范围研究FRAXIS 速避凝vs.普通肝素 -ESSENCE 克赛vs.普通肝素 ++TIMI-11B 克赛vs.普通肝素 ++速避凝0.1ml/10kgq12H皮下1-6天速避凝0.1ml/10kgq12H皮下速避凝0.1ml/10kgq12H

皮下7-14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低分子肝素安慰剂普通肝素静脉FRAXIS低分子肝素安慰剂N=3,46817国家179中心设计:随机,三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多中心主要临床终点:14天时的心因死亡,心梗和再梗/再发心绞痛FRAXIS有效性:死亡,心梗或再发心绞痛18.1%

0246810121416182004812169014天速避凝6天速避凝20.0%%天17.8%普通肝素26.2%22.2%22.3%MCEⅪ抗血友病因子丙原理:检测FDP的存在抑制ADP、胶原、凝血酶等诱生剂对BPC的聚集1989;556:333-353慢性期治疗中,克赛组的主要出血(病人自发的和与治疗有关的)较安慰剂组有增加,但总数值仍然很低Ⅳ钙离子PT延长至正常2倍时,PR值约增至2倍Ⅺ抗血友病因子丙PT延长至正常2倍时,PR值约增至2倍凝血酶—AT-Ⅲ复合物肝素—AT-Ⅲ—凝血酶复合物对照组 结果4 44.Anti-IIaactivitywasmeasuredusing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4使环化加氧酶活化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依诺肝素

NadroparinFRAXIS(速避凝Nadroparin)

结果主要临床终点(心因死亡,心梗,再发心绞痛)在6天和14天时,三个治疗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速避凝14天治疗组在第3个月时,明显较差延长至14天的速避凝治疗,非但没有取得附加的临床收益,而且增加病人出血的危险试验设计克赛1mg/kgq12H皮下+阿司匹林普通肝素静脉,调整剂量+阿司匹林14天14天30天30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治疗期至少48小时,最长8天随访期N=3,171ESSENCE1年1年MI,myocardialinfarctionASA,acetylsalicylicacidUFH,unfractionatedheparinIV,intravenousCohenM,etal.NEnglJMed1997;337:447-52‡GoodmanSG,etal.JAmCollCardiol2000(inpress)252015105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0普通肝素克赛入组后天数发生心脏事件的病人%14天,30天的事件累计:死亡,心梗或复发心绞痛p=0.019p=0.016ESSENCECohenM,etal.NEnglJMed1997;337:447-52结论

ESSENCE克赛明显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塞患者14-天时三重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塞,复发性心绞痛)发生率,并持续下降到第30天这种优越性是在没有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前提下取得的,但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了,主要是由于注射部位淤斑造成的CohenM,etal.NEnglJMed1997;337:447-52普通肝素克赛治疗药物事件累积发生率(%)02468101214月0510152025303540P=0.022ESSENCE-1年随访P=0.0161年时的心脏事件的累计:死亡,心梗,再发心绞痛

克赛的治疗优势在1年时依然存在结论在1年时,同普通肝素治疗组相比,克赛组患者死亡、心肌梗塞或复发性心绞痛事件发生风险明显下降(P=0.022)ESSENCE研究中克赛相对于普通肝素在第14天和30天的显现的早期治疗优势可保持到1年在1年时,同普通肝素组相比,克赛组患者医疗花费明显减少克赛组患者持续减少了住院时间、心脏手术率和30天住院治疗和占用医生时间花费美国对患者统计结果显示,克赛治疗组患者每人可节约超过US$1000ESSENCE-1年随访克赛固定剂量<65kg >65kg40mg 60mgq12h试验设计克赛30mg静注+1.0mg/kgq12h皮下普通肝素70U/kg静注

+15U/Kg/h静脉不稳定性心绞痛非Q波心梗急性期最短72h,最长8天慢性期固定剂量安慰剂皮下q12h43天N=3,910TIMI-11B延长35天发生第一次事件的时间(三重终点):急性期

克赛组48小时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10–8–6–4–2–08163240485672普通肝素克赛随机后小时发生事件病人%7.3%5.5%相对风险降低:23.8%P=0.029Tripleendpoint,death/myocardialinfarction/urgentrevascularizationUFH,unfractionatedheparinAntmanEM,etal.Circulation

1999;100:1593-1601TI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