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光合作用在高中生物的整个教材中都是处于重要地位。“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三个部分,其中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实现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生物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二、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科学思维、科学探究)2.阐明光合作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保护好我们的地球。(社会责任)三、评价设计1.在了解生物学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归纳、推理等活动,自主构建光合作用过程的概念体系。2.通过达标检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教学方法本节教学过程采取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以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为主线,通过不断提出探究课题创设探究情境,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进而构建光合作用的概念。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探索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的设计思想,感悟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思考、实践和创新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学流程设计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PPT展示。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季米里亚捷夫师问:为什么季米里亚捷夫对绿色植物这么高的评价呢?师板书:光合作用的过程PPT展示学习目标。师:我们回顾一下初中学习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物、产物是什么呢?师板书反应式。师:你能想象向一台机器中加入CO2和H2O,就能制造出有机物吗?那叶绿体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把它具体化,分解为若干可以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处理复杂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学生选取一名代表有感情地朗读。生答: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学生阅读。生答:反应物是CO2和H2O,产物是糖类和O2以名人名言导入本节的内容,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加生物学的人文情怀。一.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源于CO2还是H2O师: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是:O2来源于什么?请大家推测一下,你认为O2可能有几个来源?分别是什么?师: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这一问题的。PPT展示实例1。实例1:1930年,VanNiel发现某些光合细菌在光光照下,可利用CO2、硫化氢进行细菌光合作用,在产生有机物的同时,产生单质硫,但不释放氧气。光CO2+H2S有机物+S师问:请参照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你能推测出O2来源于CO2还是H2O?师:我们是根据这2个过程有部分相同的属性,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一定是正确的吗?师:虽然类比推理的结果不一定正确,但它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这也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科学家又陆续做了多组实验来探究这一过程。PPT展示实例2。实例2: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R.Hill)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下给分离出的叶绿体溶液以光照,离体的叶绿体在没有CO2存在的条件下,放出了唯一的气体——O2。师问:通过实例2你认为O2来源于谁?师:在这一实验的基础上,1941年鲁宾和卡门又进行了一组更有说服力的实验。PPT展示实例3。实例3:1941年,鲁宾(美)和卡门(美)用小球藻进行实验:向第一组小球藻提供C18O2和H2O,向第二组小球藻提供CO2和H218O。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两组实验释放出来的O2。师问:1.鲁宾和卡门采取的科学方法是什么?2.通过实例2你认为O2来源于谁?生答:3个。①来源于CO2②来源于H2O③来源于CO2和H2O生答:来源于H2O生答:不一定。生答:可能会有2种情况。①来源于H2O②来源于CO2和H2O生答:1.同位素标记法2.H2O让学生把所有可能的情况分析出来,再借助史实进行分析,排除可能的情况,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根据实例2可以排除O2来源于CO2这种情况。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体会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二、叶绿体中,伴随H2O分解的同时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师:我们解决了O2的来源,那么伴随着H2O分解的同时还发生了哪些变化?PPT展示实例4。实例4: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农(D.I.)用离体的叶绿体做实验,同样无CO2,在给分离的叶绿体以光照时,当向反应体系中供给ADP、Pi和H受体时,发现除生成O2外,会有ATP和[H]产生。如果不提供光照的话,O2、ATP和[H]都不会产生。【思考】[H]中的H元素来源于什么?ATP生成需要的能量来源于什么?H2O分解的能量来源于什么?请总结出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师:请先独立完成思考题,然后小组统一答案。师总结:1.[H]在呼吸作用是NADH,还原型辅酶Ⅰ。在光合作用为NADPH,还原型辅酶Ⅱ。水的光解、ATP的合成需要光能才能进行,所以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合成所需的光能必须由色素吸收、传递、转化之后才能被利用。我们知道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所以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PPT展示光反应的过程。自主完成后小组讨论H2O光能光能物质变化:水的光解、ATP的合成。能量变化: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让学生学会探索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体会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三、CO2是如何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师: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水参与反应的过程,另外一位主角CO2还未登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CO2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这个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卡尔文。因为这个过程有光无光都可进行,我们称之为暗反应。为了纪念卡尔文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也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卡尔文循环。PPT展示卡尔文生平及照片。师问:1.如果你是卡尔文,你会选择什么方式来追踪CO2的去向?2.你会选择标记C元素或是O元素?原因是?PPT展示卡尔文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介绍。师:卡尔文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扁平的内含小球藻的透明玻璃容器。卡尔文选择了小球藻进行实验,前面我们介绍的鲁宾和卡门也选取小球藻作为实验材料,小球藻作为实验材料有何优点呢?师:事实上,卡尔文还选择了其他高等植物进行平行实验。在所有的植物中,机理是相同的。在实验中,通过计时,时间到了之后可以打开阀门,小球藻就进入热酒精中被杀死。然后把小球藻中的物质通过双向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再通过放射自显影进行检测。PPT展示卡尔文双向纸层析法和放射自显影的结果。PPT展示卡尔文发现的部分中间产物。师:这是卡尔文发现的部分中间产物。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植物光合作用的几分钟,卡尔文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弄清楚它的机理。卡尔文的成功得益于14C的发现和双向纸层析法的发明,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推动。但是所有的成功,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同学们也能以卡尔文为榜样,以努力作为基石,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目标迈进。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接着研究这个过程,我们把过程简化,研究里面几种物质的变化。请阅读导航中的实例5,独立完成思考题后,小组统一答案。PPT展示实例5。实例5:卡尔文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的光照,分别检测装置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如下:(1)光照30秒后,检测到了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2)将光照时间缩短到5秒时,检测到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葡萄糖中。(3)将光照时间继续缩短为0.5秒时,发现一种三碳化合物(C3)占全部放射性的90%。【思考】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什么?师:接下来科学家开始研究CO2是如何生成C3的,在这个过程中卡尔文发现当突然降低14CO2的供给时,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含量会降低,五碳化合物会积累。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组讨论。PPT展示实例6。实例6:卡尔文发现当突然降低14CO2的供给时,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含量会降低,五碳化合物会积累。思考:为什么突然降低14CO2的供给时,五碳化合物会积累?那么推测一下,14CO2是与何种物质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的?师: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是反应物,C3是中间产物,而叶绿体中原本就存在着C5,在整个暗反应过程中C5可以循环使用。这一步成为CO2的固定。接下来我们来研究C3是如何变化的?PPT展示实例7。实例7:阿尔农(D.I.)用离体的叶绿体做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只要给分离的叶绿体提供了C3、ATP和[H],叶绿体就能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同时ATP和[H]含量急剧下降。如果不提供ATP和[H],叶绿体无法产生糖类等有机物。卡尔文发现: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会升高,C5的含量会降低,有机物的含量会降低。【思考】ATP和[H]可参与暗反应的哪一阶段?2.请总结出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PPT展示暗反应的过程。学生阅读。生答:1.同位素标记法。C元素。因为C元素只参与了暗反应。生答:代谢强;培养条件容易控制;物质容易提取。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统一答案。生答:CO2→C3→(CH2O)+C5学生小组讨论。生答:14CO2+C5→C3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统一答案。生答:1.C3+ATP+[H]→(CH2O)+C52.物质变化: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让学生培养出对科学家的热爱和崇拜之情。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明白科学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四、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图解。在导航中完成,小组讨论并进行修正。使学生建立光合作用的整体观点。展示光合作用整个过程的视频。师: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如果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如果没有暗反应,光反应也无法进行,它们是和谐统一的整体。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五、光合作用情况总结及现状师: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PPT展示诺贝尔奖的获得情况。师: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清楚光合作用的机理。PPT展示C4光合碳同化途径的发现。师: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具有多样性,反映了植物对生态环境多样性的适应。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科学是无止境的,人类对科学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期待你们取得更大的成绩。师: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有氧呼吸都是吸收O2放出CO2,而维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据计算,三棵大树每天所吸收的CO2,约等于一个人每天呼出的CO2。而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我国一年人均耗纸量为1.81棵12米高的大树。我国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要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砍伐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立方米。这绝不是你想要的地球。PPT展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师:请爱护我们的地球,从点滴做起!生观看PPT。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无止境的。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的培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时间。板书设计5.4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教师精心筛选编排的典型科学研究史为切入点,以众多事实的支撑得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科学史料中的生物学事实,并开展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自主构建相关过程的概念体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探索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的设计思想,感悟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思考、实践和创新的学习习惯,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光合作用的过程》效果分析本节课以季米里亚捷夫的名言导入,学生一开始就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兴趣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从初中学过的知识逐渐过渡到高中的知识体系中,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重温了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对光合作用的过程有了更新的理解,对这个过程本质的考虑也更透彻。学生自主构建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所有小组都能完成,部分小组完成得非常漂亮。达标检测学生完成得非常好,说明光合作用的核心已经完全掌握了。《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光合作用在高中生物的整个教材中都是处于重要地位。“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三个部分,其中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实现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生物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光合作用的过程》观课记录这节课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很好的锻炼,整节课以科学史为主线进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科学发现的乐趣,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教师在本节课中精心选择各种史实,环环相扣,指令明确,让学生逐步构建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整体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光合作用的过程》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是绿色植物内细胞代谢的某一阶段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过程是指CO2的固定B.b过程是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c过程完全在线粒体内完成D.a、b、c三过程都需要酶参与CO2+H2Oeq\o(→,\s\up7(c))物质A2.有关如图所示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不产生气泡B.甲产生气泡与光有关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3.如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最准确的叙述是()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B.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大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4.下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黑暗中A将停止生理作用B.A结构能产生ATP,B结构不能产生ATPC.植物正常生长时,B结构产生的O2全部被A结构利用D.夜晚适当降温,能降低A结构的生理功能,白天适当升温,B结构的生理功能提高比A结构更显著,故白天适当升温,夜晚适当降温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5.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C.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6.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II和I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I和II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曲线I、II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7.植物光合速率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1时,植物光合速率极低,细胞中ATP的含量几乎为0B.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一定时植物光合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加快C.光照强度在5~6时,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一定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明显8.如图表示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速率将逐渐加快B.温度从5℃变为35℃的过程中,有机物的积累量(CO2相对值)先增加后减少C.呼吸作用相关酶和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不同D.温室栽培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9.右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B.适宜条件下,③过程在活细胞中都能进行C.⑤过程产生的供生命活动能量最多D.①③④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产生水1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转化过程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D.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