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专题七上《论语》十二章思维导图一、练文学文化常识关于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字(),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家,()创始人。他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他创办私学,广收弟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被后世称为“圣人”“至圣先师”。其学说以()为核心。丘仲尼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儒家学派“仁”关于作品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由()编写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本书,共20篇。集中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合称为“四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大学》《中庸》《孟子》关于文体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就是个人讲话或者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对话的辑录。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论语》首创语录体的写法,语言精警生动,充满智慧,格言警句,美不胜收。二、练文言字词积累(一)练课下注释。1.时习:
时:2.不亦说乎:
说:3.愠:
。4.君子:
。5.日:
。6.三省:
。7.为人谋:
。8.忠:
。9.信:
。10.传:
。11.十有五:
有:
12.立:
。13.惑:
。14.从心所欲:
。15.逾矩:
逾:矩:
(一)练课下注释。16.温故而知新:
。17罔:
殆:
。18.堪:
。19.好:
。20.乐:
。21.饭疏食,饮水:
。饭:疏食:水:22.于:
。23.如浮云:
。24.焉:
。25.善者:
。2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27.夺:
。28.笃志:
。笃:29.切问而近思:
。30.仁:
。
(二)练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动词,成为,做介词,替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动词,了解动词,得到,懂得(二)练一词多义。之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代词,指学问和事业乐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快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二)练一词多义。其仁在其中矣()人不堪其忧()代词,它的代词,这样的而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博学而笃志()
连词,表转折,然而,却连词,表顺承,然后连词,表并列,又(三)练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饭疏食饮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时:名词作状语,按时)(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爱,爱好;
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三、练重点句子翻译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四、练课文内容要点(一)孔子及其弟子在个人修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个人修养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加强自我反省、提升自我修养。自我反省就是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益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优点的人,也往往是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孔子无常师,从每一个人学习他们的优点。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只要抱定“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态度,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人,都可从中得到提高。学习方法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提倡的学习,不只是纯知识的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人”的学习。“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自觉学习,不断实践。再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二)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
孔子认为,读书学习时,“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可偏废其一。(三)第六章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
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受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的品质。塑造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四)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流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表达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五)《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
首先,《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例如本课所选的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讲如何提升个人修养,这些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于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论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阅读《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五、练中招考试真题
(2022·山西·中考真题)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
4.辨其音·走进文本: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好语似珠 B.好学不倦5.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也很快乐吗?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6.悟其理.丰富思想:《礼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摘抄下面诗中告诉了我们“至道”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批注在相应位置。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批注: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要用乐观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
7.取其精·学以致用:《论语》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一句作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温馨提示:①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论语》中的其他语句。
示例一:座右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理由:我以此句为座右铭是为了警醒自己学习时要边读书边思考。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只有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扎实深刻。
示例二:座右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理由: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我以此句为座右铭是为了激励自己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坚守气节,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
(2020·海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甲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二则》)
(乙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选自《<论语>十二章》)
12.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2)《兑命》曰:“学学半”(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4)传不习乎味美教导喜爱,爱好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
14.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15.班级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写在横线上。
示例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示例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示例①:甲段画线句是从反面论述不学习的后果;乙段画线句从正面论述要向他人学习。示例②:甲段画线句强调要自主学习,乙段画线句强调要善于向他人学习。(2020·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论语》八章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②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③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④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⑤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⑦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⑧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16.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1)博学而笃志(2)即之也温17.翻译下面的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 我们离不开呼吸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粤教粤科版
- 21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3《做个“开心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场地宣传合同范本
- 2 祖父的园子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 Module 5(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下册
- 2 百分数(二)成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运输支架合同范本
- Module 4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with Dami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公路工程节后复工安全教育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T-CHTS 10021-2020 在役公路隧道长期监测技术指南
- AQ/T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版)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培训2022年
- 新概念二册课文电子版
- 道路桥梁实习日记12篇
- 第十章运动代偿
- 氩弧焊机保养记录表
- 《企业经营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