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考语文版块四(一)史传类文言文阅读精练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五小题。
①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门了•友受《易》,乂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
当世以是砂之。
②是时,少府五鹿充宗①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晋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
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
摄衣食堂,抗首而请,音动左石。既论难,连折五鹿君。故语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玄折其
角。”由是为博士,法杜陵令。
③至成帝时,故丞相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日:"今
朝廷大臣,(1)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
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处辱师傅,罪死不
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
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卜,曰:"(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
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
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④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W,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承
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臼:“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
士。"云日:“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⑤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
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复姓。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当世以是司之一
ii法杜陵令
Hi以速直臣____
iv丛等谓云曰____
(2)卜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
A.自宣帝时普梁丘氏说单于在其节
B.华辱师傅区汉节牧羊
C.时出乘牛车丛诸生皆欲眇之
D./不呼医饮药空以身苛野草
(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i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ii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
(4)从全文看,朱云具有____、,等性格特征。
(5)根据文中对五鹿充宗、辛庆忌两个人物的具体写法,简析其对刻画朱云形象的不同作用。
2.阅读下文,完成六道小题。
①徐济,字九一,长洲人。生未期而孤。稍长限行,有时名,与同里杨廷枢相友善。廷枢,复
社诸生所称维斗先生者也。天启五年,魏大中被逮过苏州,济贷金资若行。周顺昌被逮,统骑①
横索钱,济与廷枢敛财经理之。当是时,济、廷枢名闻天下。
②崇祯元年,济成进士。中允黄道周以救钱龙锡贬官。倪元璐,道周同年生,请以己代谪,
帝不允。帝上硫颂道周元璐贤凡自请罢黜帝诘责济。济曰:“推贤让能,总臣所务:难进易退,儒
者之风。问者陛下委任之意希注外廷,防察之权辄逮阍寺②,默窥圣意,疑贰渐萌。万一士风日
贱,宸向日移,明盛之时为忧方大。"帝不听。济寻乞假归。还朝,迁右庶子,充日让官。
③十四年,奉使益王府,便道还家。当是时,复社诸生气甚盛,济与廷枢、顾呆、华允诚等
往复尤契。居久之,京师陷。福王召济为少詹事。济以国破君亡,臣子不当叨位,且痛宗社之丧
亡,由朋党相倾,移书当事,劝以力破异同之见。
④明年,南京失守,苏、常相继下。济慨然太息,作书戒二子,投虎丘新塘桥下死。临终言:
“以此不屈膝、不剃发之身,见先帝于地下!"郡人赴哭者数千人,时又有一人儒冠蓝衫而来,跃虎
丘剑池中,土人怜而葬之,卒不知何人也。
(选自《明史》)
【注】①维骑:此指明朝的锦衣卫人员。②阍寺:宦官。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生未现而孤
ii讲与……等往复尤罢一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i稍长砥行
A.磨练B.扎实C.低调D.奋进
ii间者陛卜委任之意希注外廷
A.小路B.近来C.暗中D.一会儿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济贷金资基行而余亦悔基随之
B.中允黄道周以救钱龙锡贬官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福王召洲为少詹事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D.见先帝于地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干齐
(4)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济上疏/颂道周元璐贤/且自请/罢黜帝诘/责济
B.济上疏/颂道周/元璐贤/且自请罢黜/帝诘贲济
C.济上疏/颂道周元璐贤/且自请罢/黜/帝诘贵济
D.疥上疏颂道/周元璐贤/旦自清罢黜/帝诘/责济
(5)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且痛宗社之丧亡,山朋党用倾,移书当事,劝以力破异同之见。
(6)文末专门写了一个“儒对蓝杉”者的行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六小题。
①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刘敬脱挽辂,衣其羊裘,见齐人
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刘敬日:"巨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
终不敢吊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②己而问刘敬,刘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刘敬曰:“陛下
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积德累善十々余世。凡居此者,牙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令
后世骄奢以虐民也。及周之衰也,分而为两,天卜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其德薄也,而形势弱也。
今陛下起丰沛,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画软比隆丁・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隹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寒以
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境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
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w有也。”
③高帝罢平城归,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刘敬日:
“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
久远子孙为臣耳。陛下诚能以施长公主妻之,冒顿在,固为于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
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高帝曰:“善。”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
(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终不敢晕衣()
ii滑以德致人()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林义正确的一项。
i宇然有急
A.士兵B.终干C.通“猝",突然D.死亡
ii更甚美膏腴之地
A.资本B.资助C.依托D.物产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士大夫之族
B.顾欲比隆于成康之时巾此独以钟名,何哉
C.兵可无战以渐臣也汉亦留之以相当
D.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吾尝终日巾思矣
⑷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
(5)根据第②段,概述刘敬认为汉朝小能定都洛阳的原因。
(6)刘敬的品性特征是,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五小题。
①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史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
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
至,片卷分析无留滞。乡民襄饭一包即可毕讼,口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⑦巨盗卢士八剽库金,卜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诗御史月下数卜檄。
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痕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
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袁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而已出营货以偿。十八闻,町往视妇,囚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仪两月耳。
③民有睚眦嫄,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
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
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
曰:“某盗己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
谓有神告。淳日:"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若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④擢礼部主事,历郎中,吻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
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
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政。
(选自《明史•张淳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淳用笑曰()
ii里往视妇()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i民治睚妣嫌
A.嫌疑B.猜忌C.嫌弃D.怨恨
II谢病去
A.感谢B.道歉C.推辞D.衰败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印呼为“张一包"囚醉而擒之
B.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如言迹之
C.闻淳言以告十八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
D.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收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皆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
(4)把第①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I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史民人骇服,讼浸减。
ii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5)请概括张淳生平政绩及其个性特点。
5.阅读下文,完成F列各题。
①范纯仁,字尧夫,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父
没,始出仕,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襄城民不蚕织,劝使植桑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寡除其罚。
民益赖慕,后呼为“著作林〃。
②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住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
“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
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栗保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
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移,民欢曰:“公
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己无所负。
③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以宽,恐为胜其治矣。"
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四司理院,
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替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日:“此释之,复紊,官
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世理也邪?“尽呼至
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④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
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贵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纯仁捕一人楼之一
ii擅发常平粟板贷一
iii会秋大倏
iv系囚常满—
(2)第①段画线句应有两处停顿,请用"/"线标出。
劝使植桑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彩除其罚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i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
ii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
(4)试简要概括能充分表现范纯仁“以民为本”治政理念的主要事溃.
(5)请结合你对第④段最后一句的理解,简要评价范纯仁这一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①(欧阳)公讳颍,字孝掖。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
②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
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
由万州相次九领州而治之。一再至曰鄂州。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里行:最后嘉州,
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
③其尤甚曰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
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人狸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铃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
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
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曰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鞠③之。州之吏民皆曰"是奉良
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
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F1:”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选自《欧阳修全集》)
【注】①狸(bi):监狱。②簧(ze):竹席。③鞫(ju):审讯'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公日勿捕与购一
ii是秦良子也一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i冲建宁县
A.知道B.主管C.了解D,经过
ii不举行
A.确实B.果然C.果断D.结果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一
A.以治闻B.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C.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场证D.府君至,则得之"抵法
(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F1:“公,神明也。
(5)卜列句子中最能突出体现欧阳颍治理才能的句子是
A.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B.由万州相次九领州而治之。
C.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
D.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
(6)联系全文,概括欧阳颍的性格特点。
7.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徐文长传(节选)
袁宏道
①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学异,题日"人
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①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
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②一夕,坐陶编修②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③专书,烟煤败黑,微
有字形。稍就灯前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周
望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易、隆④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
题额上有出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
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卜读且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
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③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
“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
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目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
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犀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⑤喜
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碗记,皆出其手。
④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注】①单幅:单张书幅。②陶编修: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簧,晚号歇庵居士。
少有文名。万历十七年以会试第•、廷试第三任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③楮:纸的别名。
④嘉、隆:指嘉靖、隆庆年号。⑤永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此代指嘉靖本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组片―
ii恶楮毛书―
iii屣文长代作表
iv一切事记_
(2)用为下列句子断句。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⑶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君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4)选文主要表现了徐文长一、—的特点。
(5)在《古文观止》中,本文开头两段被删去了。如果你是编者,你更赞同哪种开头处理方法,
说你的理由。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六小题。
①卢毓,字子家,涿郡涿人也。父植,有名于世。毓十岁而孤,以学行见称。时天下草创,
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亡士妻白等,始适夫家数日,未与夫相见,大理奏弃市①。毓
驳之曰:“夫女子之情,以修儿而恩生,成妇而义重。今白等生有未见之悲,死有非妇之痛,而吏
议欲肆之大辟,则若同牢合瞥②之后,罪何所加?苟以白等皆受礼聘,已入门庭,刑之为可,杀
之为重。"太祖曰:“毓执之棺也。”由是为丞相法曹议令史,转西曹议令史。
②魏国既建,为吏部郎。文帝践昨③,徙黄门侍郎,出为济阴相,梁、谯二郡太守。帝以谯
旧乡,故大徙民充之,以为屯田。而谯土地境瘠,百姓穷困,毓悯之,上表徙民就沃衍④,失帝
意。遂左迁毓,使将徙民为睢阳典农校尉。毓心在利民,躬自临视,择居美田,百姓赖之。迁安
平、广平太守,所在有惠化。
③青龙二年,入为侍中。先是,散崎常侍刘劭受诏牢候,天就。毓上论古今科律之意,以为
法宜一正,不宜有两端,使奸吏得容情。及侍中高堂隆数以宫室事切谏,帝不悦,毓进曰:"臣闻
君明则臣直,古之圣王恐不闻其过,故有敢谏之鼓。近臣尽规,此乃臣等所以不及隆。隆诸生,
名为狂直,陛下宜容之。”在职三年,多所驳争。诏曰:“官人秩⑤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
可替否。侍中毓可谓明试有功,不懈于位者也。其以毓为吏部尚书。”使毓自选代,口:“得如卿者
乃可。”乃举阮武、孙邕,帝于革用邕。
④前此诸葛诞、邓陶等驰名誉⑥,有四聪八达之谓,帝疾之。时举中竹郎,诏日:"得其人
与否,在卢生耳。若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毓对日:“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
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乂主者止以循名案常为职
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⑦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发,而以尊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
虚实相蒙。”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毓于人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黄门李丰尝以问毓,
就口:"才小/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小中器也。”干
等服其言。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弃市:与下文的“大辞”都是极刑。②合瞥(hdjin):结婚礼仪的一部分,指新郎、新娘
在结婚当天的新房内共饮合欢哂。③践祚:皇帝登基。④沃衍:肥美平坦的土地。⑤秩:评定
等级。⑥驰名誉:声名传得很远。⑦敷奏:陈奏,向君上报告。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故重士亡法,罪业妻子一
ii毓执之星也—
iii而以皇誉相进退一
才所以为善也一
iv*♦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夫女子之情,以卷?而恩生B.散骑常侍刘劭受诏足候
C.乃举阮武、孙邕,帝乎型用邕D.砂学莫取有名
(3)第④段画线句应有两处停顿,请用"/”线标出。
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营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
(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先是,散骑常侍刘劭受诏定律,未就。毓上论古今科律之意,以为法宜一正,不宜有两
端,使奸吏得容情。
(5)依据上文的相关内容,概括卢毓的为政主张,完成表格。
相关内容卢毓的为政主张
为亡人妇辩白(1)____
上表徙民就沃衍(2)____
普高堂降求情(3)____
与李丰论才德(4)____
(6)根据木文内容,皇帝曾高度评价卢毓"明试有功,不懈于位",是因为他具有—、—的品
格。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六小题。
宋太祖
①遵诲父宗木,仕汉为随州刺史,帝微时尝往依之。遵诲凭藉父势,多所陵忽。尝论兵战事,
遵诲理屈,即拂衣起,帝乃辞宗本去。及帝即位,遵诲累迁至骁武指挥使。一口,便殿召见,遵
诲伏地清死,帝令左右扶起,慰之。俄而部下军卒有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卜余事,遵诲惶恐待罪,
帝曰:"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邪!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帝问遵诲母所在,
遵诲日:"母在幽州,遭难睽隔。“帝困令人市.赂边民,窃迎其母,送于遵诲,仍加优赐。至是帝以
西蕃近边,命遵诲守通远军。遵诲尝遣其外弟刘综来贞巧,及还,帝解所服真珠盘龙衣,使赍蜴
之。
②帝尝因北汉界上谍者谓北汉主曰:"君家与周氏世仇,宜其不屈。今我与尔无所问,何为困
此一方人也?若有志下卧宜下太行以决胜负。"北汉主遣谍者复命臼:“河东土地甲兵,不足当中
国之十一,区区守此,盖惧汉室之不血食也。”帝哀其言,笑谓谍者曰:“为我语刘钧,开尔一路以
为生。”故终其世,不以大军北伐。
③壬午,以刘^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员外置,封恩赦侯,伟外别给钱五万,米麦五十斛。m
体质丰硕,眉目俱竦。性绝巧,有口辩,尝自以珠结鞍勒为戏龙之状以献。帝赏其精妙,给钱百
五十万偿其直。因谓左心曰:“束好工巧,习以成性,倘能移于治国,岂至灭亡哉!在国时,多
置酰毒臣下。一日,从帝亭讲武池,从官未集,名段先至,诏赐卮酒,短疑之,举杯泣曰:“臣承祖
父基业。违拒朝廷,劳王师致讨,罪固当诛。陛下既待臣以不死,愿为大粱布衣,观太平之盛,
未敢饮此酒。”帝笑曰:“朕推心置人腹,安有此事!“命取金酒自饮之,别酌多赐大惭,顿
首谢。
(选自《续资治通鉴》,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帝做时尝往依之(―)
ii使翁赐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i从帝卒讲武池
A.希望B.宠爱C.到达D.幸运
iiSg疑之,拳杯泣曰
A.接受B.尊重C.信仰D.捧着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帝困令人重赂边民困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今我与尔无所问我与点也
C.盖惧汉室马不血食也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D.别酌以赐铢吾以捕蛇独存
(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臣承祖父基业,违拒朝廷,劳王师致讨,罪固当诛。
(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帝令车布扶起B.若有志中国
C.开尔一路多为生D.帝赏其精妙
(6)概括宋太祖的性格特点。
10.阅读下文,完成F列六小题。
万石君罗文传(节选)
(宋)苏轼
①罗文,歙人也。资质温润,缜密可喜,隐居自晦,有终号之意。里人石工,猎龙尾山,0
窟入见,文块然居其间,熟视之,笑曰:"此所谓邦之彦也,岂得自弃於岩穴耶?”乃相与定交,磨
碧鹿强之,使从诸生学,因得与士大夫游,见者咸爱重焉。
②武帝方向学,喜文翰,得毛颖之后毛纯,为中书舍人,纯一日奏曰:“臣幸得收录,以备任
使.然以臣之愚,不能独大用.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不足以置左右,愿得召臣友人罗文以相
助。”诏使随计吏入贡。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串。使待诏中书,久之,拜舍人。
③是肘墨卿、楮先生皆以能文得幸,顼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上尝叹F1:
"是四人者,皆国宝也。"然厚重坚贞,行无瑕玷,自二千石至百石吏,皆无如文者。
④上得群才用之,诏书符檄礼文之事,皆文等狈焉。上思其功,其以歙之祈门三百户封文,
号万方君。
⑤文为人有廉隅,不可犯,然搏击非其任。喜马老成知书者游,常日:“吾与儿辈处,每虑有
玷缺之患。"其自爱如此,?是小人多轻疾之,或谗于上日:"文性贪墨,无洁白称。〃上日:“吾用
文堂书翰,取其他事耳,虽畲黑,百固知,不如是,亦何以见其才。”自是左右不敢比言。
⑥元狩中,诏举贤良方正,淮南王安,举端紫,与文并用与。紫星乏文采,通令色可喜,以
故常在左右,文逑不用。上幸甘泉,祠河东,巡朔方,紫常扈从,而文留守长安禁中。上还,见
文尘垢面目,颇怜之。文因进曰:“陛下用人,诚如汲第之言,后来者居上耳。"上曰:"吾非不念
尔,以尔年老,不能无少圆缺故也。”左右闻之,以为上意不悦,用不复顾省。
⑦文名徽苜伏地,上诏使驸马都尉金日碑翼起之。H一,周人,初不知书,素恶文所为,因
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上悯之,令宦者瘗①於南山下。
【注】①瘗:埋葬。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皆文等毯焉()
ii文逑不用()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i磨碧珍旗之
A.使......成才B.造就C.成果D.成全
ii文名舷号伏地
A.乞求尸骨B.告老还乡C.向尸骨拜D.请求饶恕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隐居自晦,有线岁之意上望见,异岁
B.印窟入见文因不复顾省
C.然以臣之愚?是小人多轻疾之
D.画四人同心晅令色尤可喜
(4)把第⑦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日碑,胡人,初不知书,素恶文所为,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
(5)造成罗文最终悲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
(6)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看似风趣幽默,实有辛酸之情。请结合文本赏析它的"别具格”。
2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七小题。
①荆罕儒,冀州信都人,少无赖,与赵凤、张辇为群盗。罟天福中相率诣范阳,委质①燕王
赵延寿,得掌亲兵。开运末,延寿从契丹主德光入汴,署罕儒密州刺史。显德初,世宗战高平,
戮不用命者,口求骁勇士。通事舍人李延杰以罕儒闻,即召赴行在,命为指挥使。
②会征太原,命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敌境。罕儒令人负累刍径趋太原城,焚其东门。耀为大
剑直都指挥使。建隆初,升郑州防御,以罕儒为使。罕儒恃勇轻敌,尝率骑深入晋境,人多闭壁
不出,虏获甚众。是年冬,复领千余骑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塞兵以退。夕次京土原,刘钧遣
人将郝贵超领万余众袭罕儒,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监、毡毯副使阎彦进分兵以御贵超。罕儒锦袍
裹甲据胡床学士,方割羊曾膈以啖,闻彦进小却,即上马麾兵径犯贼锋。并人攒戈舂之,罕儒犹
格斗,手杀十数人,遂遇害。刘钧素畏罕儒之勇,常欲生致,及闻其死,求杀罕儒者戮之。太祖
痛惜不已,迁其子为西京武德副使,因索京土原石不效命者。
③罕儒在泰州,有煮海之利,岁入钳万,诏听十收其八,月犹不足。家财入有籍,出不问其
数。有供奉官张奉珪使泰州,自言后唐张承业之子。罕儒曰:"我生平闻张特进名,幸地识其子。”
厚加礼待,遗钱五十万,米千斛。
④罕儒虽不知书,好礼接儒士。进士赵保雍登科覆落,客游海陵。罕儒问其所欲,保雍以将
归京师,且言以丝易茗有厚利,罕儒汇召主藏奴,令籍藏中丝,得四千余两,尽以与之。常欲削
平太原,志未果而及于败,人皆惜之。
(节选自《宋史》)
【注】①委质:归顺、依附。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攫为大剑直都指挥使()
ii夕多京土原()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i罕儒令人负零学径趋太原城
A.捆好行李B.捆好的粮草C.整理行装D.结束行装
II军兵以退
A.握着B.安抚C.考查D.控制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印求骁勇士国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分兵多御贵超期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因索京士原本不效命者今年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幸画识其子门虽设顶常关
(4)把第④段画(波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有煮海之利,岁入胡万,话听十收其八,用犹不足。家财入有籍,出不问其数。
(5)依据第②段、第④段画线句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衣现形象特点
罕儒锦袍裹甲据胡床享上,方割羊臂箱以啖,闻(1)_
彦进小却,即上马摩兵径犯贼锋
罕儒立召主藏奴,令籍藏中丝,得四千余两,尽(2)__、礼接带士
以与之
(6)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荆罕儒这个人物的。
1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六小题。
仁宗在东宫,鲁简肃①公为谕德,其居在宋门外,俗谓之浴堂巷。有酒肆在其侧,号仁和酒,
有名于京师,公往往易服饮其间。一日真宗急召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自仁和酒肆归,使
与公约臼:”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语以对?"公口:"以实告。"使口:"然则当得罪。"公口:"饮
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使者,丹如公对。真宗问公曰:“何
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基备,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白远来,遂与之
饮。"其宗曰:"卿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厚。”然自此奇公。毅才殳
(选自《归田录》)
鲁简肃素与曹襄悼②不妙。天圣间,口议茶法,曹力摘简肃,因得罪。上密其情,止从罚俸,
独三司使李咨谪洪州。及简肃病,有人密报简肃,但云:“今日有佳事。”鲁闻之,顾婿张显之曰:
“此必普利用去也。”试往侦之,果襄悼谪随州。简肃日:“得上殿乎?"张曰:"已差人押出门矣。”
鲁大惊日:“诸公误也,利用何罪至此?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也?利用在枢密尽忠于朝廷,但素
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H,此外无大过也。“嗟惋久之。遽觉气塞,急召医视之,曰:“此有大不如
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活。”是夕薨。李咨在洪州,闻简肃薨,有诗曰:“空令抱恨归泉壤,
不见崇山③谪去时。"事未知简肃临终之语也。
(选自《续笔谈》)
【注】①鲁简肃:宋代鲁宗道,谥简肃。曾任谕镌,为太子从官。②曹襄悼:即曾利用,谥襄悼。
③崇山:相传舜流放欢兜于崇山。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i卿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强—
ii鲁简肃素与曹襄悼不妙—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项。
i4从罚俸
A.停止B.阻止C.只是D.居住
ii廖婿张晶之日
A.但是B.顾忌C.拜访D.回头看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再如公对酒肆百物耳备
B.使嗟叹顶去掩口胡卢加笑
C.裁未知简肃临终之语也今已亭亭如蕾也
D.印议茶法口循守旧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利用在枢密尽忠于朝廷,但素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耳,此
外无大过也。
(5)第二段写李咨在洪州写诗一事有何作用?
(6)简析第一段是如何表现鲁简肃的品德的。
答案
1.【答案】
(1)i尊敬,以......为高
ii升迁、提拔
iii表彰
iv随口地、随意地
(2)B
(3)i(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的人。
ii朱云向来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得有理,就不可诛杀。
(4)洒脱不羁;不畏权势:刚直不阿
(5)采用直接叙述及侧面描写等方法写五鹿充宗深得元帝尊宠,以致在诸儒面前威重一时,唯独
朱云敢于同他分庭抗礼,反衬朱云不畏权贵的品格;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方法直接刻画辛庆忌冒
死为朱云抗争的正直形象,侧面烘托朱云刚正不阿的品格。
【解析】
(1)i"高"本为形容词,因后面带有“之”的宾语,而活用为动词,可根据语境解作"尊敬",或解作
意动用法"以......为高"。
ii"迁"字后面紧跟官职名,一般可理解为调动官职,但根据前面内容,朱云的才能受到肯定,
故解作"升迁”"提拔”更准确。
iii"旌"字有些超出现行教材,但根据前后文意和"直臣"这一对象的搭配,当用作动词,联系
“旌表"一词,便可推断为"表彰"之意。
iv"从容"为古今异义双音节梵合词,在句中用来刻画丞相薛宣说话时的态度,显然不同于今
天所指的“言谈举止从容不迫”的意思,而有"随口""随意"之意,对这类比较典型的双音节复
合词,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加以积累。
(2)从本题看,A项的“善〃和"壮”,均为形容词意动用法,分别解作”认为......好”"认为......壮"。B
项“廷”为名词作状语,解作介宾短语“当廷","杖"为名词作动词,有"手握”之意。C项"从""降"均
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解作“使……跟从”"使......投降“。D项"症""膏"均为名词作动词,分别解作
"生病""滋养"。
(3)i句中承前省略主语"朝廷大臣",首先需要将成分补足完整。翻译时需重点落实的词语有
“匡,,”亡以,,“尸位素餐”等。”匡,,即“匡扶、辅佐"之意,"亡以,,相当于“无以”即“没有用来……的办法",
"尸位素餐"今天已为成语,即“空占职位,白白吃饭”之意。
ii句中分句较多,主要包含两层假设关系,翻译时要整体把握。重点需要落实的词语有
"素〃”是,,等,其中嗦“即响来"之意,"是〃为"对的、有理的”之意,此外对"使""固"等体现语
义关系的关联词语也要翻译准确。平时训练时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
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4)第①段的木句“好倜傥大咛,当世以是高之”可知,当时的人因为他具有“倜傥大忙’的特点而
高看他;第②③段在“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的情况下,朱云敢丁当庭抨击被.皇帝宠幸的
充宗、张禹等人的举动,就可.以看出他身上具有"刚直不阿"的特点:从第④段中拒绝丞相薛喧邀
请他“留我东阁"的举动,可看出朱玄淡泊名利的特点。
(5)首先要明确文中在刻画各个不同人物时分别运用了什么具体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其次明确在刻画人物的角度方面有何不同,如正面刻画、侧面衬托、对比
反衬等分析时要能突出方法运用对刻画人物思想性格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参考译文】
朱云,字游,鲁国人,后迁居平陵。年轻时(喜欢)结交游怏,借助宾客为自己报仇。他身高
八尺多,仪容伟岸,以勇力闻名。到四十岁时,(他)才改变行羊跟从博士白子友学习《易经》,又
师从前将军箫望之学习《论语》,(他)都能传承师业。他洒脱不回而能守大节,世人因此很尊重他。
当时,少府五鹿充宗显贵,很得元帝宠幸,他治学《梁丘易》。汉宣帝在位时就赞赏梁丘氏的
《易经》解说,元帝也很喜好苴解说,树考辨梁丘氏与其他各家解说的异同,就命令五鹿充宗与
《易经》学各家辩论。五鹿充宗凭仗着贵宠和能言善辩,诸儒不能与他相抗衡,都借口有病不敢和
他辩论。有人推荐朱云,就把他召入。(朱云)提衣登堂,昂首提问,声音震动左右。开始辩论以
后,他接连驳倒五鹿充宗。所以诸儒为他编了一句词儿:“五鹿高乂高,朱云折其角。"由此朱云成
了博士,升迁为杜陵县令。
到成帝时,前丞相安昌侯张禹凭借皇帝老师的身份位至特进,(皇上)极为尊敬推崇他。朱云
上H求见成帝,当时公卿大臣都在皇帝面前。朱云说:“现在,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扶皇上,对
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的人。臣请求陛下赐一把尚方斩马剑,斩一个
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
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史拉朱云下朝堂,
朱云攀住殿上的栏杆,栏杆被他拉断。朱云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龙逢(身桀时忠臣,因谏被杀)、
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已经满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怎样?”御史便
把朱云拉了下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说:"朱云向
来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得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得不对,也应该宽容。臣斗胆以
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这样)成帝的怒气才消解,然后才饶了朱云。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
说:“不要换了!照原样修补好,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子。”
朱云从此后就不再做官。常居住在户县的颖村中,教授学生。有时带领着学生们乘牛车出来,
所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薛宣为丞相,朱云前往拜见。薛宜以宾主之礼相待,并趁机挽留朱云住
宿,很随便地对朱云说:“您在田野间也没有事,暂且留在我的东阁中,可以看看天卜.的奇士。”朱
云说:“小牛想把我当成你的屈屯么?"(一说是:我难道是想做永相的小吏么?)薜官就不敢再提
这事。
朱云七十多岁的时候,在家中去世。他病重时不请医不喝药。临终嘱咐用身上的便服入殓,棺
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可,(家人)只造个一丈五尺的小坟,(把他)埋葬在平陵东郭之外。
2.【答案】
(1)i周岁
ii密切
(2)iA
iiB
⑶B
⑷B
(5)(徐济)乂痛惜国家沦亡,是由于朋党4.相倾轧,便写信给当权者,规劝他们努力破除党同
伐异的成见(党派间不同的成见
(6)6.衬托。既表现出了徐济气节之高,声望和感召之大,又表现出了当时的士人是有民族大义的,
这个士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解析】
(1)i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句子在诗文中的含义。复习文言实词,切不可死记硬背。从本题看,
"期”应该是名词。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在《陈情表》中有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不过,这两句话中的"期"都是"一整年”的意思,而在本语段中,其意思稍微
有点变化。不过联系下文,便很容易判断出“期”应该解糅为“周岁”。
ii在汉语中,“契”即是指彼此间情感相合.如"默契""契合""契友"等,而题干中的“契”的前面有
一个副词"尤",那么可以判断"契”应该是形容词,所以便很容易判断出“契"应解释为"密切”。
(2)i本题考查词语、句子在诗文中的含义。"砥〃是个形声字,本指细的磨刀石,因为后面带有
"行”的宾语,而活用为动词,互根据语境解作"磨炼"。
ii"间者”这个词似乎有些超出现行教材,但我们如果联系《扁鹊见蔡桓公》中"立有间",再
根据前后文意,便不难判断出是“近来”之意。对这类比较典型的双音节复合词,可以在平时
的学习中有意加以积累。可见,回归教材是我们文言文学习的重要路径。
(3)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项,两个“以”都是"因为"的意思。A项,他/
自己。C项,担任/是。D项,在/到。
(4)本题考查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断句、排序、判断等。文言义的断句是近年来常见的题目。做
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其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
的句子节点找出来先行断开,这样可以逐步缩小范围,易于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最后再根据句子
的含义和文章的内容核对一遍。就本题而言,首先通观全句,明白句子是围绕徐济“上疏”来写的。
再读之后应读懂徐济上疏的内容:一是"颂......贤",一是"自请罢黜"。然后读出“帝诘责济”是上述的
结果。这样就明白了句子所写的内容依次是:徐济上疏一一徐济上疏的内容一一徐济上疏的结果。
作为选择题,如果读文段时能够搞清楚"道周/元璐”是两个人,那么很容易判断是B项。
(5)本题考查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该句由四个分句组成。前•分句成分不够完整,翻译时必须
补齐主语"徐济","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第二个分句"由”是表示原因,"相倾”是"彼此间相互倾
轧”的意思。第三个分句中“书”就是“信件”,“移书”就是递交信件,"当事"是"掌权者"的意思。第四
个分句中"劝"应是"劝告"之意。
(6)这是写作手法中的正面衬托,也就是用与所写对象相似或相近的人或物从正面衬托所写对象
的写作方法。这种正面衬托法,对所写人物有一种以高垫高、以深形深的突出强化作用,却不会喧
宾夺主,冲淡主要事物或人物。同时,运用正面衬托法写人物还要注意正衬双方的内在联系。很显
然,徐济是文章最主要的人物,他的气节是作者特别褒奖的,为了彰显其卓越,在结尾处专门补上
一笔,用一个同样气节不凡的无名英雄来衬托,同时以点带面,表现出当时的士人还是很有民族气
节的。(注意“儒冠"是士人的标志)
【参考译文】
徐济,字九一,长洲人。生下未满一岁就成了孤儿。梢为长大后他注重磨炼德行,在当时有名
声,与同乡杨廷枢相亲近。廷枢,就是电社的生员所称为维斗先生的那个人。天启五年,牌大中被
逮捕路过苏州,徐济借钱资助他上路。周顺昌被逮捕,锦衣卫的官员蛮横地索讨钱财,徐济与廷枢
筹集钱财筹划这件事。当时,徐济、廷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1 Unit 2 He's cool(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设备供货装合同范本
- 1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
- 绿化栽植劳务合同范本
-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Unit 1 My Classroom Part B. Lets talk. Lets play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3《学会反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外装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瓷砖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 跟单员工作职责与流程
- 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报告教程
- 点亮生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
- 外墙清洗成本分析报告
- 特殊作业现场监护人安全培训课件
-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第5章-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原理
- 2024年1月浙江省首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 关于新能源场站“两个细则”的影响和管理措施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中医类诊所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
- 初中语文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断句训练120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