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家界市2020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共23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将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材料二《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1958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诗词记录了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诗词中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B.面对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无比坚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担负历史使命。C.在毛泽东笔下,长征途中的残酷现实,不过是“泥丸”“细浪”,这充分体现其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D.因为毛泽东诗词具有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所以随着岁月流转,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国雪霁的壮美景色,在毛泽东诗词中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体现他对革命斗争的激情。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C.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回复郭沫若的诗里提到,人们对“焚书坑儒”可能存在误解,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D.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对古代帝王进行评说,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古代封建帝王没有第二个人能超过他。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句体现了毛泽东诗词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要似昆仑崩绝璧,又恰象台风扫寰宇。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D.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4.结合材料二,谈谈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给我们的启示,请简要分析。5.请简要分析梳理材料一的行文结构。【答案】1.D2.C3.A4.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善于分辨,切忌盲从,如:毛泽东不主张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人云亦云。②应多方面结合史实对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如:以秦始皇为例,毛泽东提到不应盲目地批评秦始皇,应全面客观评价。5.总——分——总的结构安排。①第一段总说,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诗词表现出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②第二至五段分说,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抒发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主义情怀;以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③最后一段总说,以毛泽东诗篇为例,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强加因果,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并不一定是因为毛泽东诗词具有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被人们吟咏铭记的佳句很多具有其它的风格特点。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错,毛泽东在回复郭沫若的诗里提到,人们对“焚书坑儒”可能存在误解,“可能”二字说明没有肯定的结论,故“并非事实”,错。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A.由材料一第二、三自然段文章以《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为例分析了“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的观点来看,能展现这种“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的是A项“要似昆仑崩绝璧,又恰象台风扫寰宇”,这句诗告诉友人:要看到革命的前景是光明的,像昆仑山崩倒悬崖绝壁,像台风横扫整个宇宙一样。奇特的想像,大胆的夸张体现了正是浪漫主义显著的特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材料二中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元太祖等人身上。结合毛泽东对他们的具体评价,可以得到启示。对于在历史上留下“焚书坑儒”骂名的秦始皇,毛泽东提出“焚坑事业要商量”,启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的看法。对于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美名的汉武帝,毛泽东在肯定其具有雄才大略,开创了鼎盛之世的特点,也指出了其“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等方面的缺点。这启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要客观全面。对于历史上留有骂名的秦始皇,毛泽东更多地肯定其伟大功绩。【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首先要梳理文章内容,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层意,合并表达同样观点的段落,最后把概括也来的层意综合表述即可得出答案。材料一共有六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文章的开篇,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诗词表现出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接着第二、三自然分别以毛泽江的两首词为例来分析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风格。第四、五自然段则分别论述了毛泽东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最后一自然段则以《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为例总述了其作品中的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回扣第一自然段中的文章中心论点。因此,总体来说,文章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再结合对每层次内容的概括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杨遥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才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梁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下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11)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已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好处。B.“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C.“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这既写出了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D.文章写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视频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形成叙事转折。这变化的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B.父亲发来的前两段视频,都是展现了他在忙活农活儿的情景,但文章描写侧重点的选取有所不同,收到了“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C.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叙述交代背后原委,这种叙述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文章中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衬托出了父亲的传统农民形象。8.本文第⑩段细致描写父亲在微信朋友圈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答案】6.C7.D8.①既是对上文中父亲微信朋友圈的视频的详细介绍,又为下文西藏朋友打来电话做铺垫;②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为下文展开“卖小米”的故事做好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突出父亲种谷子时的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性。9.①具有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理念。“父亲”种“羊粪小米”,卖各种地方农产品,特色鲜明。②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父亲”能够熟练使用微信,展示小米的种植和优点,让“我”帮忙宣传,这都是积极学习的成果。③做事认真,不畏辛苦。“父亲”在为谷穗除害虫时,为了不打农药,不畏辛劳,不顾视力不好,亲自用水刷,做事极为认真。④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父亲”用三瓶矿泉水解决了西藏朋友的“米不好喝”的问题,售后服务到位。【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表述不正确,根据“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我”对父亲邋里邋遢不顾形象的不满。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D.“衬托出了父亲的传统农民形象”表述不正确,父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懂得用微信宣传、推广自己的农产品,已不再是传统农民了,而是具有新时代农民特点。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中某个具体情节的作用,要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去考虑答案,如果是人物行为的描写,还要考虑对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就本文来说,内容上,除了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外,还是对上文中父亲微信朋友圈的视频的详细介绍;结构上,本段中的描写既承接上文,又分别为下文西藏朋友打来电话和展开“卖小米”的故事做好铺垫,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人物形象上,本部分内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父亲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梳理和父亲有关的故事情节,针对每个故事情节,概括其人物形象特点。由“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可知,父亲玩微信,种植羊粪小米,具有新时代农民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并且让“我”转发朋友圈帮忙宣传,可见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可知,“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②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注释: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磔裂诡异:磔裂,割裂,文风不正;诡异,内容怪癖。【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B.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C.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D.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苏轼字子瞻。按照古代称谓习惯,名用来自称,而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C.壬戌,各为干支之一,是我国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文中即是以此来纪年。D.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我国古代农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12.下列对【甲】【乙】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小的时候,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诤臣之志。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C.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喜不已,以至后来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自己出人头地。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段,写作者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水波、月色、白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4.宰相韩琦阻止宋英宗让苏轼“知制诰”的理由是什么?试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答案】10.D11.B12.C13.(1)译文:(苏轼)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2)译文:(苏轼)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14.①关键朝廷要培养苏轼,让天下士人都敬畏羡慕佩服他,然后朝廷将他召来加以重用,人们便都没有异议了。②现在突然重用苏轼,不能以才服人,天下士人未必认可,反而使他受到牵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治平二年”是皇帝年号纪年法,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自藩邸”作“闻其名”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错误,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自己出人头地。”理解有误,应该是好让苏轼出人头地。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游学四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于四方游学”;亲,亲自;授,教。(2)举,举起;属,劝请;歌,名词作动词,吟诵。【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答案在【甲】文的第三段,依据“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可概括为:朝廷要培养苏轼,让天下士人都敬畏羡慕佩服他,然后朝廷将他召来加以重用,人们便都没有异议了。依据“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可概括为:现在突然重用苏轼,不能以才服人,天下士人未必认可,反而使他受到牵累。参考译文:【甲】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东汉《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嘉祐二年,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任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乙】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归梦杜甫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偷生唯一老,伐叛①已三朝。雨急青枫暮②,云深黑水遥。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③。【注】①伐叛:讨伐乱臣贼子,指安禄山、史思明等。②③“雨急青枫暮”和“不用楚辞招”均化用自《楚辞•招魂》。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前两联写历史叹身世,后两联述梦境发感叹,全诗以虚衬实,感人至深。B.诗人通过对道路时通时阻,以及江山日见冷寂萧条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灾难。C.诗的颈联写梦魂在急雨中难辨方向,难以飞越遥远的路途,隐喻着现实的艰难。D.最后两联运用典故,暗示了诗人和屈原有相似的处境、命运和相同的忧国忧民情怀。16.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A16.①感时伤世。长期战乱、江山冷寂萧条,诗人内心深感忧虑。②感叹身世。迟暮之年,孤独地四处漂泊,只能苟且求活。③思念家乡。对家乡(长安)魂牵梦绕,但归乡之路艰难、遥远。(每点2分)【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的前两联是写“现实”而不是“历史”,而且全诗是虚实结合,不是“以虚衬实”。【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抓住诗中对现实的描写、典故的运用,以及关键词如“寂寥”“偷生”“梦归”等分析思想感情即可。每条答案由两部分组成,即先归纳情感,再结合诗句作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论述道理时采用正反对比指出蚯蚓成功、螃蟹失败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表达了对军阀、官僚(权贵)的蔑视,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也表达了类似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称杜甫《登高》某联十四字含有八意。该联还采用时空变化,抒发羁旅之苦、老病孤独之情,此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用心一也(2).用心躁也(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4).使我不得开心颜(5).万里悲秋常作客(6).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重点注意的字,如“躁”“摧”“事”“作”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百度已死”的论调固然,而争议的焦点恰恰在于,百度通过提供有选择的信息结果,达到向自家产品引流的商业目的,而且内容,甚至有虚假的信息,这无疑从根本上违背了其作为公共搜索引擎的初衷。无论如何,一个已达到垄断级别的搜索引擎,已经不是哪个企业的“私家花园”,而首先是互联网的公共平台。倘若以亲近远疏为规则,那么搜索引擎只会沦为牟利的私器。曾经的教训;贴吧的公共空间标上“可售卖”的价码,寻医问诊的页面布上广告陷阱,病友的家园变成骗子的“狩猎场”。这些悲剧一再警醒我们,谁掌握了信息入口,谁就要相应地担起责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共识。不可否认,对每一个搜索引擎,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标准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方式加以布局?“按照优质内容排序”的承诺践行了吗?平台内容的把关义务尽到了吗?事实证明,那种只在乎企业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不仅失去用户,而且触犯众怒。对于直接服务亿级用户的互联网平台而言,()。平台越大,责任越大。平台的公共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似乎存在天然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正是对企业最大的考验之一。18.依次填入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耸人听闻参差不齐记忆犹新饮鸩止渴B.骇人听闻泥沙俱下历历在目扬汤止沸C.耸人听闻泥沙俱下历历在目饮鸩止渴D.骇人听闻参差不齐记忆犹新扬汤止沸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每一个搜索引擎,搜索的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B.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搜索的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C.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D.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排名总有页码,结果总有先后。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公共性和公益性是第一属性 B.公益性和公共性是第一属性C.公共性和盈利性是第一属性 D.盈利性和公共性是第一属性【答案】18.C19.B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语境有故意夸大的成分,故选“耸人听闻”。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的、坏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这里指百度引擎里的内容有好有坏,故选泥沙俱下。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语境强调教训深刻,如在眼前,故选“历历在目”。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此处强调不顾后果所以选“饮鸩止渴”。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原句“对每一个搜索引擎”后应加“而言”,排除A项;“排名”对应“先后”,“结果”对应“页码”,排除D项;就本段内容而言,“排名”并非搜索引擎的排名,而是搜索对象的排名,排除C项。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注意整体把握语段的中心,语段强调的是平台的公共性与公益性,与盈利性无关,排除CD项。“公益性”是以“公共性”为前提的,所以排除B项。故选A。21.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李清照《声声慢》中开篇三句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表达效果,写一则文学短评。100字左右。【答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词人晚年的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一生的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文学评论的写作能力。高考文学评论写作,一般是写作微型文学评论。微型文学评论写作所提供的评论文本应该比较短小,评论的文字也应该是比较短小的,抓住学生自己感觉熟悉的一点来展开即可。本题是根据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三句的表达效果进行文学评论的写作,要审清题目要求。“表达效果”,就要从手法、效果两方面进行评论,这三句的主要特点就是叠词的运用,因此,评论时要抓住叠词的使用效果,而叠词运用的好处,不只在音韵上朗朗上口,更多的是在表现情感上的效果。写作时要注意引议结合,观点明确,论证合理。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欧盟委员会主席在欧洲议会发表“盟情咨文”,其中提到的新的欧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引发外界普遍关注。根据咨文,为确保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委会决定将2030年温室气体阶段性减排目标比例从此前的40%提升至55%。西欧、北欧国家对于欧委会的政策调整普遍持支持态度,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成员国的环境部长则联合向欧委会致信,希望欧盟在制定新的气候目标时充分评估其可能对上述国家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压力。【答案】示例:①欧盟委员会主席在欧洲议会发表“盟情咨文”,②决定将2030年温室气体阶段性减排目标比例提升至55%,③各成员国反应不一。【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本题材料是新闻报道,共有三句话,主要围绕“盟情咨文”展开,第一句关键信息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在欧洲议会发表‘盟情咨文’”;第二句是咨文的主要内容,关键信息是“欧委会决定将2030年温室气体阶段性减排目标比例从此前的40%提升至55%”;第三句是“盟情咨文”对成员国产生的影响,关键信息是,有的“普遍持支持态度”,有的希望“充分评估其可能对上述国家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压力”,综合概括为“各成员国反应不一”。据此分条概括表述即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20年,我们国家经历“新冠病毒”疫情、中美贸易战,实现嫦娥五号探月采样归来;你经历居家学习、中考,迎来高中生活……此刻,回望过去,你会赋予2020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20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2020的色彩2020年,注定是奋斗的一年,努力的一年,幸福的一年,收获的一年,令人骄傲的一年。2020年是丰富的一年,是多彩的一年,若要赋予它色彩,我想它是银白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更是红色的一年。2020年是银白色的一年。无数银白色高铁驰骋在我国大江南北,驶过沙漠,草地,密林,农田。全国各地高铁建设喜讯频传,多款新型“复兴号”高铁动车组如银色飞梭穿行在中华大地上。中国高铁,正像一条巨龙,奔驰在中华大地。2020年,是银白色的一年,我深深为祖国感到骄傲。2020年,是绿色一年。我国大量的沙漠和荒地出现了久违的绿色和那看似不可能的生机。那是因为无数平凡的抗沙战士活跃在抗沙的一线,他们不求名利,不求光鲜亮丽的生活,而仅仅是想为我国的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令我国更适合居住。正因为他们的努力,我国的沙漠荒地才被披上绿外衣,使得NASA都发文感谢中国使地球更绿。这些可敬的治沙战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表现得很淡然,他们表示不要名利,只要继续治沙。他们令我肃然起敬。2020年,同样是蓝色的一年。全国雾霾情况得到极大缓解,蓝天白云的日子更多了。冬奥会的准备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部分场馆已向公众开放,这样的效率也许只能在中国看到。2020年,中国一年共下水了23艘千吨级以上军舰,是目前全世界海军中下水舰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中国2020年已经下水的23艘军舰中,有1艘075两栖登陆舰、1艘071型综合登陆舰、2艘055驱逐舰、7艘052D驱逐舰、12艘056护卫舰,光是这下水吨位就已经超过了澳大利亚整个海军。2020年,更是红色的一年。中国是第一个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家,但在严格的封锁措施下,中国的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其经济在今年7月实现反弹。当世界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公空间室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型光纤通信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学院《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体育学院《软件设计模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安2025年山东泰安市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招聘1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普通化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协和学院《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博士30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建模
- 庭院工程暂预算报价单(龙威景观)
- 2024年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投标技术服务和质保期服务计划
- 2023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真题(精校打印版)
- 音乐欣赏与实践(中职音乐)全套教学课件
- 粤语活动策划方案模板范文相关7篇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国春节ppt英文版 Chinese New Year
- 高中数学《6.2 排列与组合》课件与导学案
- 肠道健康讲座活动策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