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搭建与管理手册_第1页
设施农业搭建与管理手册_第2页
设施农业搭建与管理手册_第3页
设施农业搭建与管理手册_第4页
设施农业搭建与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施农业搭建与管理手册TOC\o"1-2"\h\u29399第一章设施农业概述 3120591.1设施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3133131.2设施农业的类型与特点 4157841.2.1类型 4182691.2.2特点 4100391.3设施农业发展趋势 432235第二章设施农业规划与设计 539582.1场地选择与规划 5288182.1.1地理位置选择 5184202.1.2土地利用规划 5240302.2设施类型选择与布局 5254412.2.1设施类型选择 5273372.2.2设施布局 59412.3设施农业工艺流程设计 617532.3.1种植规划 6169562.3.2生产管理 6302252.3.3收获与储存 619075第三章设施农业建造技术 6224103.1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 6171023.1.1金属材料 6301253.1.2塑料材料 7153603.1.3木材 7218603.2设施结构设计与施工 7267653.2.1结构设计原则 7255403.2.2结构设计要点 771633.2.3施工要点 7240513.3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 8244893.3.1光照控制 8116103.3.2温湿度控制 837713.3.3通风换气 86203.3.4肥水管理 8149243.3.5病虫害防治 82687第四章设施农业设备选型与安装 8246714.1设备类型与功能 8167774.2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 948974.3设备安装与调试 99926第五章设施农业环境管理 10234205.1光照管理 1050115.1.1光照强度的管理 10146115.1.2光照时长的管理 10117695.2温湿度管理 10294495.2.1温度管理 10319365.2.2湿度管理 10185195.3气体环境管理 1143635.3.1氧气管理 11172725.3.2二氧化碳管理 1165925.3.3有害气体管理 1121676第六章设施农业灌溉与施肥 1159666.1灌溉系统设计与管理 11120706.1.1灌溉系统设计原则 12231876.1.2灌溉系统设计内容 1222736.1.3灌溉系统管理 1240706.2施肥技术与方法 1266456.2.1施肥原则 12244776.2.2施肥方法 12244726.2.3施肥技术 13142066.3营养诊断与调控 1321036.3.1营养诊断方法 13115166.3.2营养调控措施 1322859第七章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 1397867.1病虫害监测与诊断 1494237.1.1监测方法 14102657.1.2诊断技术 14213887.2生物防治技术 14230207.2.1天敌利用 14293307.2.2抗病虫害品种筛选 1449897.2.3微生物防治 15260017.3化学防治技术 15124267.3.1药剂选择 15115087.3.2施药方法 15319757.3.3施药注意事项 1526095第八章设施农业种植与管理 15263368.1种植模式与作物选择 1571368.1.1种植模式 16208918.1.2作物选择 16321668.2种植技术与管理 16285468.2.1种植技术 16242958.2.2管理措施 1733248.3采收与产后处理 17277428.3.1采收 17138298.3.2产后处理 1729597第九章设施农业运行与管理 17136619.1人力资源管理 17250729.1.1概述 1788149.1.2员工招聘与选拔 17315529.1.3员工培训与发展 1869339.1.4薪酬福利与激励 1843929.2生产计划与调度 18289079.2.1概述 189239.2.2生产目标设定 1835379.2.3生产计划制定 18245229.2.4生产任务分配 18127379.3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18223149.3.1概述 18317919.3.2成本控制 18224829.3.3效益分析 191414第十章设施农业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19627110.1安全生产管理 191268010.1.1安全生产责任制 191587210.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92702410.1.3安全生产培训 191149210.1.4安全生产投入 19974010.2环境保护措施 192907610.2.1废水处理 191041310.2.2废气处理 191491410.2.3固废处理 19539710.2.4农药、化肥使用管理 203106310.3应急预案与处理 201742810.3.1应急预案制定 201542610.3.2应急预案演练 201989310.3.3处理 20第一章设施农业概述1.1设施农业的定义与发展设施农业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人工构建的设施,对农业生产进行环境调控,实现农作物周年生产的一种高效农业形式。设施农业涵盖了设施园艺、设施蔬菜、设施花卉等多个领域,其核心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优化和控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设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定义起源于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在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最初的简易大棚,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温室、植物工厂等,设施农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2设施农业的类型与特点1.2.1类型设施农业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温室:包括日光温室、智能温室、连栋温室等,主要用于蔬菜、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生产。(2)大棚:分为塑料大棚、玻璃大棚等,适用于蔬菜、水果、药材等作物的生产。(3)植物工厂:采用现代工程技术,实现环境、光照、水分、营养等全方位控制,适用于蔬菜、花卉、药材等作物的生产。1.2.2特点(1)环境可控:设施农业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佳条件。(2)生产效率高:设施农业实现了周年生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3)产品质量优:设施农业能够保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水分、营养等需求,提高产品质量。(4)资源节约:设施农业实现了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的高效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1.3设施农业发展趋势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农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设施农业的智能化管理。(2)绿色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设施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3)标准化:加强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4)多元化:拓展设施农业产业链,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5)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设施农业的国际地位。第二章设施农业规划与设计2.1场地选择与规划设施农业的成功实施,首先取决于场地的选择与规划。以下是场地选择与规划的关键要素:2.1.1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是影响设施农业的重要因素。在选择场地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气候区域,保证设施农业的顺利进行。(2)交通便利:便于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及运输。(3)水源充足:保证设施农业用水的稳定供应。(4)土壤条件: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2.1.2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保证设施农业高效运行的关键。在规划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根据设施农业的需求,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仓储区等。(2)优化布局:充分考虑风向、光照等因素,保证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3)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2设施类型选择与布局设施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是设施农业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内容。2.2.1设施类型选择设施类型的选择应根据作物种类、生产规模、投资预算等因素进行。以下为常见设施类型:(1)温室:适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生产。(2)塑料大棚:适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生产。(3)遮阳网:适用于喜阴作物的生产。2.2.2设施布局设施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明确:根据生产需求,合理布局生产区、生活区、仓储区等。(2)通风良好:保证设施内部空气流通,有利于作物生长。(3)光照充足:充分考虑光照条件,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2.3设施农业工艺流程设计设施农业工艺流程设计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2.3.1种植规划种植规划包括作物种类、品种选择、种植面积、种植密度等。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土壤条件、气候因素等。2.3.2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在制定生产管理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水源质量:对灌溉水源进行检测,保证水质达标。(2)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合理施用肥料,提高产量和品质。(3)防治病虫害:采取生物、化学等手段,有效防治病虫害。2.3.3收获与储存收获与储存是设施农业生产的最后环节。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收获时间:根据作物成熟度,合理安排收获时间。(2)储存条件:保证储存环境适宜,延长产品保质期。(3)运输管理:优化运输流程,降低运输成本。第三章设施农业建造技术3.1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设施农业建造中,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设施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以下对常见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及其应用进行介绍。3.1.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在设施农业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钢材、铝材等。在选择金属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以保证设施的稳定性。(2)重量轻,便于安装和搬运。(3)价格适中,符合经济效益。应用实例:温室骨架、大棚骨架、网室等。3.1.2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在设施农业中主要用于覆盖材料,如薄膜、泡沫板等。在选择塑料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透光性好,保证植物光合作用。(2)保温性好,降低能耗。(3)抗老化功能强,延长使用寿命。应用实例:温室薄膜、大棚薄膜、遮阳网等。3.1.3木材木材在设施农业中主要用于支撑结构,如立柱、横梁等。在选择木材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强度高,耐腐蚀性好。(2)质地轻,便于安装。(3)价格适中。应用实例:温室立柱、大棚横梁等。3.2设施结构设计与施工设施结构设计与施工是设施农业建造的核心环节,关系到设施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3.2.1结构设计原则(1)满足使用功能,适应不同地区气候条件。(2)结构合理,受力均匀。(3)施工方便,便于安装和维护。3.2.2结构设计要点(1)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如温室、大棚、网室等。(2)确定结构尺寸,包括跨度、高度、长度等。(3)计算结构受力,保证安全。3.2.3施工要点(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保证结构质量。(2)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保证施工安全。(3)注重施工细节,提高设施使用寿命。3.3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是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3.1光照控制光照控制主要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质量。通过调节遮阳系统、补光系统等,实现光照环境的优化。3.3.2温湿度控制温湿度控制是设施农业环境控制的重要部分。通过安装加热系统、降温系统、湿帘系统等,实现温湿度的自动调节。3.3.3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保证设施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置通风口、风机等,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3.3.4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是设施农业环境控制的核心环节。通过安装滴灌系统、喷灌系统等,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3.3.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设施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第四章设施农业设备选型与安装4.1设备类型与功能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类型繁多,功能各异。按照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环境调控设备:主要包括温室、大棚、风机、湿帘、加热器等,用于调节设施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2)灌溉设备: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系统,用于为作物提供适量的水分。(3)施肥设备:包括施肥机、施肥泵等,用于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4)种植设备:包括播种机、移栽机、收割机等,用于实现作物种植的自动化。(5)病虫害防治设备:包括喷雾器、诱捕器、杀虫灯等,用于防治设施内病虫害。(6)监测设备:包括气象站、土壤水分仪、光照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设施内环境状况。4.2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设备选型是设施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合理的设备选型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以下为设备选型的原则与方法:(1)根据生产需求:根据种植作物、生产规模、生产目标等因素,确定所需设备的类型和数量。(2)考虑设备功能:选择功能稳定、可靠性高的设备,以满足生产需求。(3)兼顾经济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降低投资成本。(4)考虑设备兼容性:选择可以与其他设备配合使用的设备,提高整体生产效率。(5)咨询专业人士: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可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保证选型的合理性。4.3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安装与调试是设施农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以下为设备安装与调试的要点:(1)设备安装:根据设备说明书和现场条件,进行设备安装。安装过程中应保证设备安装稳固、接线正确、管道畅通。(2)设备调试: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调试。调试过程中应检查设备各项功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发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3)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保证操作人员熟悉设备功能和操作方法。(4)运行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后,定期对设备进行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5)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第五章设施农业环境管理5.1光照管理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施农业中,光照管理,其目的在于为植物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5.1.1光照强度的管理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光能量。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在设施农业中,可通过以下方法调整光照强度:(1)选用合适的光源:根据作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太阳光、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2)调整光源距离:调整光源与植物的距离,以改变光照强度。(3)使用遮阳网:在光照过强时,使用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5.1.2光照时长的管理光照时长是指植物每天接受光照的时间。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对光照时长的需求不同。在设施农业中,可通过以下方法调整光照时长:(1)调整光源开启和关闭时间:根据作物对光照时长的需求,调整光源的开启和关闭时间。(2)使用补光灯:在光照时长不足时,使用补光灯补充光照。5.2温湿度管理温湿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施农业中,温湿度管理,其目的在于为植物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5.2.1温度管理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的影响。在设施农业中,可通过以下方法调整温度:(1)调整温室结构:通过调整温室的屋顶、墙体等结构,改善温室的保温功能。(2)使用加热设备:在温度过低时,使用加热设备提高温室温度。(3)使用通风设备:在温度过高时,使用通风设备降低温室温度。5.2.2湿度管理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在设施农业中,可通过以下方法调整湿度:(1)使用喷雾设备:在湿度较低时,使用喷雾设备增加温室湿度。(2)使用除湿设备:在湿度较高时,使用除湿设备降低温室湿度。(3)调整通风方式:合理调整通风方式,保持温室湿度在适宜范围内。5.3气体环境管理气体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设施农业中,气体环境管理主要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等方面的管理。5.3.1氧气管理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在设施农业中,可通过以下方法保证氧气供应:(1)保持土壤透气性:合理调整土壤结构,保持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氧气向植物根系传输。(2)使用增氧设备:在氧气不足时,使用增氧设备提高温室内的氧气浓度。5.3.2二氧化碳管理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设施农业中,可通过以下方法调整二氧化碳浓度:(1)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在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时,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补充二氧化碳。(2)合理控制通风:通过调整通风方式,保持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适宜范围内。5.3.3有害气体管理有害气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在设施农业中,可通过以下方法减少有害气体的影响:(1)选用无毒、低毒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降低有害气体排放。(2)加强通风:及时排除温室内的有害气体,降低其浓度。(3)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在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第六章设施农业灌溉与施肥6.1灌溉系统设计与管理6.1.1灌溉系统设计原则灌溉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作物需水要求,保证灌溉均匀、充分。(2)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3)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4)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便。6.1.2灌溉系统设计内容灌溉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源选择与处理:根据水源类型、水质、水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源,并对水源进行适当处理,保证灌溉水质达标。(2)灌溉方式选择:根据作物类型、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微喷等。(3)管道布局:合理布置管道,保证灌溉系统运行顺畅,减少水头损失。(4)设备选型:根据灌溉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如泵、阀门、喷头等。6.1.3灌溉系统管理灌溉系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运行管理:保证灌溉系统正常运行,定期检查设备,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水质管理:定期检测灌溉水质,保证水质达标。(3)水量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4)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6.2施肥技术与方法6.2.1施肥原则施肥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合理利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3)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6.2.2施肥方法施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基肥:在作物播种前施用,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基础养分。(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及时补充养分。(3)叶面施肥:将肥料溶液喷施于作物叶面,快速补充作物所需养分。(4)滴灌施肥:将肥料溶液与灌溉水混合,通过滴灌系统施入土壤。6.2.3施肥技术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肥料选择:根据作物需求、土壤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肥料。(2)施肥量确定:根据作物需肥量、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施肥量。(3)施肥时期: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时期。(4)施肥方式:根据作物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6.3营养诊断与调控6.3.1营养诊断方法营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土壤养分测定: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了解土壤肥力状况。(2)作物组织养分测定:通过测定作物体内的养分含量,了解作物营养状况。(3)作物外观诊断:观察作物生长状况,判断作物是否存在营养缺乏或过剩。6.3.2营养调控措施营养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调整施肥策略:根据营养诊断结果,合理调整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时期。(2)土壤改良:针对土壤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如调整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等。(3)水肥一体化管理: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4)病虫害防治:及时发觉和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七章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7.1病虫害监测与诊断7.1.1监测方法设施农业病虫害监测是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目测法:通过人工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的部位和症状,对病虫害进行初步识别。(2)诱捕法:利用病虫害对特定光源、气味、颜色等敏感的特性,设置相应的诱捕装置,捕捉病虫害。(3)遥感监测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设施农业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和分布。(4)数据监测法:通过安装病虫害监测仪器,实时收集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规律。7.1.2诊断技术设施农业病虫害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形态学诊断:通过观察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如体型、颜色、纹理等,对其进行鉴定。(2)分子生物学诊断: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等,对病虫害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实现精确诊断。(3)生理生化诊断:通过检测植物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判断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7.2生物防治技术7.2.1天敌利用设施农业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天敌利用,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1)捕食性昆虫: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可捕食害虫,降低害虫密度。(2)寄生性昆虫:如赤眼蜂、拟寄蝇等,可寄生在害虫体内,使其死亡。7.2.2抗病虫害品种筛选通过筛选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抗病虫害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对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抵抗力。(2)具有较强的抗虫性:对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3)生长势良好:生长速度较快,植株健壮。7.2.3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拮抗微生物:如芽孢杆菌、链霉菌等,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2)病原菌的生物防治剂:如真菌病毒、细菌病毒等,可感染病原菌,降低其危害程度。7.3化学防治技术7.3.1药剂选择设施农业化学防治技术中,药剂的选择。以下为药剂选择的原则:(1)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应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较小。(2)针对性: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选择相应的药剂。(3)交替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药剂,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7.3.2施药方法设施农业化学防治技术中的施药方法如下:(1)喷雾法:将药剂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植物表面。(2)熏蒸法:利用药剂挥发的气体,对设施内的病虫害进行熏蒸。(3)灌根法:将药剂稀释后,浇灌在植物根部,防治土传病虫害。(4)涂抹法:将药剂涂抹在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部位。7.3.3施药注意事项在设施农业化学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药剂使用说明,保证用药安全。(2)避免在高温、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施药,以免药剂挥发过快,影响防治效果。(3)施药后及时清洗喷雾器等设备,防止药剂残留。(4)定期检查设施内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防治策略。第八章设施农业种植与管理8.1种植模式与作物选择设施农业种植模式与作物选择是保证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以下对种植模式与作物选择进行详细阐述。8.1.1种植模式设施农业种植模式主要包括单作、间作、套作和混作等。各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1)单作:指在同一设施内只种植一种作物。优点是便于管理,但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2)间作:指在同一设施内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作物间相互促进,提高产量和品质。如番茄与黄瓜间作。(3)套作:指在同一设施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种植。如草莓与生菜套作。(4)混作:指在同一设施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混合种植。如菠菜与胡萝卜混作。8.1.2作物选择作物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1)市场需求: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作物。(2)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3)土壤条件:选择适宜土壤环境的作物。(4)抗病性:选择抗病性强的作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生育期:选择生育期适宜的作物,保证设施内茬口衔接。8.2种植技术与管理种植技术与管理是设施农业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8.2.1种植技术(1)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速度。(2)播种: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如直播、育苗移栽等。(3)施肥:合理施用肥料,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养分。(4)灌溉: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保持土壤湿度。(5)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8.2.2管理措施(1)环境调控:通过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条件。(2)植株调整:对作物进行摘心、打顶、疏枝、整枝等操作,促进作物生长。(3)营养调控: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4)人工授粉:对需要授粉的作物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8.3采收与产后处理8.3.1采收采收是设施农业种植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应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作物。8.3.2产后处理(1)清洁:对采收后的作物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泥土、杂质等。(2)分级:按照品质、大小、颜色等指标,对作物进行分级。(3)包装: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保证作物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损伤。(4)储存:选择适宜的储存条件,延长作物保鲜期。(5)运输:采用冷链运输等方式,保证作物新鲜度。第九章设施农业运行与管理9.1人力资源管理9.1.1概述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绩效评价等方面。9.1.2员工招聘与选拔设施农业企业应根据生产需求,合理制定招聘计划,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求职者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估。9.1.3员工培训与发展设施农业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应涵盖设施农业技术、安全生产、环保意识等方面。同时企业应关注员工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晋升通道。9.1.4薪酬福利与激励设施农业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保证员工收入水平与行业水平相当。同时设立绩效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9.2生产计划与调度9.2.1概述生产计划与调度是设施农业运行与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生产目标设定、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任务分配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