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设施建设与维护手册TOC\o"1-2"\h\u25447第一章农业设施建设概述 3306341.1农业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349131.2农业设施建设的分类与特点 478991.2.1农业设施建设的分类 4275351.2.2农业设施建设的特点 422289第二章设施规划与设计 4321572.1设施规划原则与方法 4299352.1.1设施规划原则 470512.1.2设施规划方法 5229582.2设施设计要求与流程 5169692.2.1设施设计要求 5134702.2.2设施设计流程 5229432.3设施布局与优化 5136462.3.1设施布局原则 6179502.3.2设施布局优化方法 623618第三章设施建造材料与施工 6254883.1常用设施建造材料 6179613.1.1金属材料 6296363.1.2塑料材料 6281413.1.3木材 6115063.1.4玻璃材料 610443.1.5保温材料 7112753.2设施施工技术与工艺 7118443.2.1土建施工 7293543.2.2钢结构施工 7225193.2.3覆盖材料施工 755143.2.4电气设备施工 7178093.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7101553.3.1施工质量控制 7259843.3.2施工验收 73974第四章设施维护与管理 7304834.1设施维护的意义与任务 879394.2设施维护的方法与策略 874494.3设施维护的组织与管理 819477第五章设施设备选型与安装 9252415.1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 959155.1.1选型原则 9107765.1.2选型方法 9218905.2设备安装流程与技术 911035.2.1安装流程 926185.2.2安装技术 1044065.3设备调试与验收 107565.3.1调试内容 10263275.3.2验收标准 10267005.3.3验收流程 104931第六章设施环境控制 1082676.1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0152596.1.1温度 1176506.1.2湿度 11102646.1.3光照 11197876.1.4二氧化碳浓度 11198106.2环境控制设备与技术 1131936.2.1温湿度控制设备 1196766.2.2光照控制设备 11225246.2.3二氧化碳控制设备 112906.2.4自动控制系统 11225276.3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2266676.3.1运行管理 1257126.3.2维护保养 12228056.3.3故障处理 12116676.3.4人员培训 123171第七章设施病虫害防治 127757.1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12117917.1.1病害识别 12265097.1.2虫害识别 1253777.1.3诊断方法 1386567.2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措施 1348797.2.1农业防治 13129907.2.2物理防治 1325887.2.3生物防治 13283377.2.4化学防治 1359087.3病虫害防治药物使用与管理 1363937.3.1药剂选择 13270887.3.2用药技术 14237207.3.3药剂管理 1422834第八章设施灌溉与排水 1453298.1灌溉方式与设备选型 14319838.2灌溉系统设计与施工 14101318.2.1设计原则 1489328.2.2设计内容 1547738.2.3施工要点 15255868.3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15320778.3.1设计原则 15319088.3.2设计内容 157308.3.3施工要点 1628726第九章设施保温与隔热 16169229.1保温隔热材料与设备 16288579.1.1有机保温隔热材料 16249369.1.2无机保温隔热材料 1675259.1.3保温隔热设备 16297659.2保温隔热系统设计与应用 16287539.2.1设计原则 16221689.2.2应用实例 17161779.3保温隔热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7294479.3.1定期检查 1737919.3.2清洁保养 17217729.3.3防潮防湿 17141539.3.4防火安全 17114359.3.5检测与调整 171894第十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72278310.1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 171830910.1.1安全生产法规概述 173070410.1.2农业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标准 181661510.2安全预防与处理 181147010.2.1安全预防 182160410.2.2安全处理 18734310.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81736710.3.1环境保护原则 182219910.3.2环境保护措施 181119310.3.3可持续发展策略 18第一章农业设施建设概述1.1农业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设施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还能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下是农业设施建设重要性的几个方面:农业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建设现代化农业设施,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设施建设可以推动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农业设施建设有助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现代化农业设施的应用,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农业设施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需求,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1.2农业设施建设的分类与特点1.2.1农业设施建设的分类农业设施建设根据其功能、用途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包括灌溉、排水、蓄水、提水等设施,旨在改善农田水分条件,提高农田抗灾能力。(2)农业机械化设施: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农具、农产品加工设备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3)农业生态环境设施: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设施,旨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农业信息化设施:主要包括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发布等设施,以提高农业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能力。1.2.2农业设施建设的特点(1)投资大、周期长:农业设施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且建设周期较长,涉及政策、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2)科技含量高:农业设施建设涉及众多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对科技创新能力要求较高。(3)综合效益显著:农业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业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第二章设施规划与设计2.1设施规划原则与方法2.1.1设施规划原则设施规划是农业设施建设的基础环节,其原则如下:(1)科学性原则:规划应遵循科学规律,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及农业发展趋势,保证设施建设与实际需求相匹配。(2)实用性原则:规划应注重实用性,充分考虑生产需求,保证设施建设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3)前瞻性原则:规划应具有前瞻性,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保证设施建设在较长时期内满足农业生产需求。(4)经济性原则:规划应注重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2.1.2设施规划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现状等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为设施规划提供依据。(2)类比分析法: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农业设施规划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为本地设施规划提供借鉴。(3)系统分析法:将农业设施规划作为一个系统,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体优化。(4)预测分析法:根据农业生产发展趋势,预测未来设施需求,为设施规划提供依据。2.2设施设计要求与流程2.2.1设施设计要求(1)符合规划要求:设计应遵循设施规划原则,满足农业生产需求。(2)技术先进: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设施建设水平。(3)安全可靠:设计应保证设施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风险。(4)环保节能:设计应注重环保,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2.2.2设施设计流程(1)前期调研: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农业生产需求,确定设计目标。(2)方案设计: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制定设施设计方案,包括设施类型、规模、布局等。(3)技术论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论证,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4)施工图设计:根据技术论证结果,绘制施工图纸,明确施工细节。(5)设计审查: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保证设计质量。2.3设施布局与优化2.3.1设施布局原则(1)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设施。(2)分区明确:按照生产需求,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仓储区等。(3)便捷高效:设施布局应便于生产操作、管理及物流运输。(4)美观环保:设施布局应注重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同时注重环保。2.3.2设施布局优化方法(1)空间优化:通过调整设施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土地占用。(2)功能优化:结合生产需求,调整设施功能,提高设施利用率。(3)技术优化: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设施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4)环境优化:注重设施布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三章设施建造材料与施工3.1常用设施建造材料3.1.1金属材料在农业设施建设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钢材和铝合金。钢材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塑性和焊接功能,广泛应用于温室骨架、大棚支架等结构中。铝合金具有轻质、抗腐蚀功能好等特点,适用于温室覆盖材料、门窗等部件。3.1.2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在农业设施建设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冲击功能,可用于制作薄膜、管材等。聚氯乙烯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和电绝缘功能,适用于电线电缆、管道等。3.1.3木材木材在农业设施建设中主要应用于搭建临时设施、制作模板等。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吸湿性和抗腐蚀性,但需注意木材的防火、防潮处理。3.1.4玻璃材料玻璃材料在农业设施建设中主要用于温室覆盖材料。常用的玻璃材料有普通平板玻璃、浮法玻璃、钢化玻璃等。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耐候性和美观性,但易破碎,需注意安全防护。3.1.5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在农业设施建设中主要用于温室隔热、保温。常用的保温材料有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功能、防火功能和环保功能。3.2设施施工技术与工艺3.2.1土建施工土建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墙体施工等。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地基处理应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基础施工应保证基础稳定、牢固;墙体施工应保证墙体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3.2.2钢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包括焊接、高强度螺栓连接等。焊接施工应保证焊缝质量,避免焊接缺陷;高强度螺栓连接应保证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3.2.3覆盖材料施工覆盖材料施工包括薄膜、玻璃等材料的安装。薄膜施工应保证薄膜拉伸均匀、无缝拼接;玻璃施工应保证玻璃安装牢固、密封功能好。3.2.4电气设备施工电气设备施工包括电缆敷设、设备安装等。电缆敷设应遵循相关规范,保证电缆安全可靠;设备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3.3.1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等工作;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工艺标准进行,加强现场管理;施工后,应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互检、专检,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3.3.2施工验收施工验收分为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单位工程验收应在工程全部完成后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质量、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第四章设施维护与管理4.1设施维护的意义与任务农业设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设施维护是指在设施使用寿命内,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新,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设施维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设施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3)提高设施功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4)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设施维护的主要任务包括:(1)定期检查设施运行状况,发觉并及时排除故障。(2)对设施进行日常保养,保持设施清洁、润滑、密封等。(3)对设施进行维修,保证设施恢复正常运行。(4)根据设施使用年限和功能,进行更新改造。4.2设施维护的方法与策略设施维护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期检查: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觉并排除潜在故障。(2)日常保养:对设施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日常维护工作,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故障维修:对发觉的故障进行及时修复,避免故障扩大影响农业生产。(4)更新改造:针对设施使用年限较长、功能较差的情况,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施功能。设施维护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立健全设施维护制度,明确维护责任和流程。(2)加强设施维护队伍建设,提高维护人员技能水平。(3)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设施维护效率。(4)注重设施维护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4.3设施维护的组织与管理设施维护的组织与管理是保证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设施维护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2)制定设施维护计划,保证维护工作有序进行。(3)加强设施维护人员培训,提高维护技能和素质。(4)完善设施维护资料,记录设施运行状况和维护情况。(5)加强设施维护与农业生产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保证设施维护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6)定期对设施维护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不断提高设施维护管理水平。第五章设施设备选型与安装5.1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5.1.1选型原则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根据农业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保证设备能够满足生产要求。(2)可靠性:选择质量稳定、功能可靠的设备,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3)经济性: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降低投资成本。(4)先进性:关注农业科技发展趋势,选择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的设备。5.1.2选型方法(1)需求分析:根据农业生产目标、规模、环境等因素,确定设备需求。(2)市场调研:收集相关设备的市场信息,包括价格、功能、售后服务等。(3)比较分析:对收集到的设备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设备。(4)专家咨询:邀请行业专家对设备选型进行评估,提供专业建议。5.2设备安装流程与技术5.2.1安装流程(1)准备阶段:对设备进行验收,保证设备完好无损;熟悉设备安装图纸和技术要求。(2)施工阶段:按照安装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设备安装。(3)调试阶段:安装完成后,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验收阶段:设备调试合格后,进行验收。5.2.2安装技术(1)设备基础施工:根据设备尺寸和重量,设计合理的设备基础,保证设备安装稳定。(2)设备安装:按照安装图纸,将设备安装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固定。(3)管道安装:根据设备要求,安装相应的管道,保证管道畅通。(4)电气安装:根据设备电气要求,进行电气线路的敷设和连接。5.3设备调试与验收5.3.1调试内容(1)设备功能测试:检查设备各项功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2)设备运行测试: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保证设备运行平稳。(3)设备安全测试:检查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善,保证设备安全可靠。5.3.2验收标准(1)设备功能达到设计要求。(2)设备运行稳定,无异常噪音。(3)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安全可靠。(4)设备安装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3.3验收流程(1)设备调试合格后,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验收。(2)验收小组对设备进行现场检查,确认设备符合验收标准。(3)验收小组对设备安装资料进行审核,确认资料齐全、符合要求。(4)验收小组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和维护方法。第六章设施环境控制6.1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它们共同作用于作物生长,影响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6.1.1温度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范围能够促进作物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温度对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有重要影响。6.1.2湿度湿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分供应和蒸腾作用方面。适宜的湿度有利于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6.1.3光照光照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对光合作用、形态建成和生理代谢等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光照不足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品质下降。6.1.4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6.2环境控制设备与技术为了实现设施农业的高效生产,环境控制设备与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为常用环境控制设备与技术:6.2.1温湿度控制设备包括空气调节器、加湿器、除湿器等,用于调节设施内的温度和湿度,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6.2.2光照控制设备包括补光灯、遮阳网等,用于调节设施内的光照强度,保证作物正常生长。6.2.3二氧化碳控制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发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和控制设施内的二氧化碳浓度。6.2.4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环境因素的自动监测和调节,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6.3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保证设施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6.3.1运行管理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设备调试、参数设定、数据监测等。在运行过程中,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6.3.2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清洁设备、更换损坏零部件等。通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6.3.3故障处理在环境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针对不同故障,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设施农业生产不受影响。6.3.4人员培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对环境控制系统的认识和使用技能,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第七章设施病虫害防治7.1病虫害识别与诊断7.1.1病害识别病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生长异常现象。在设施农业中,病害识别是防治工作的首要环节。常见的病害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以下为病害识别要点:(1)观察植物外观,注意叶片、茎蔓、果实等部位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变化。(2)检查植物组织内部,观察细胞结构、细胞间隙等是否异常。(3)观察病害发展过程,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4)利用显微镜等仪器设备,观察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7.1.2虫害识别虫害是指由害虫对植物造成的危害。设施农业中常见的虫害有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地下害虫等。以下为虫害识别要点:(1)观察植物被害部位,注意叶片、茎蔓、果实等部位的症状。(2)检查害虫的形态特征,如体色、体形、触角、翅膀等。(3)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性,如繁殖规律、活动时间等。(4)利用灯光诱集、陷阱诱捕等方法,捕捉害虫。7.1.3诊断方法(1)现场诊断:通过观察植物的症状,结合病原微生物、害虫的形态特征,初步判断病虫害类型。(2)实验室诊断:利用显微镜、生物检测技术等手段,对病原微生物、害虫进行鉴定。7.2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措施7.2.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植物自身抗性。(2)加强植物检疫,防止病虫害传播。(3)合理轮作、间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4)改善栽培管理,增强植物生长势。7.2.2物理防治(1)设置防虫网、诱虫灯等设施,阻隔害虫侵入。(2)利用高温、低温等物理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害虫。(3)采用机械方法,如人工捕捉、刮除病斑等,减少病虫害发生。7.2.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控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2)施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防治病虫害。7.2.4化学防治(1)选择合适的农药,保证防治效果。(2)合理用药,避免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3)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7.3病虫害防治药物使用与管理7.3.1药剂选择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发生规律和防治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治药物。药剂应具备以下特点:(1)高效、低毒、低残留。(2)对植物生长安全。(3)对环境友好。7.3.2用药技术(1)准确掌握用药量,保证防治效果。(2)合理选择用药时机,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3)采用喷雾、灌根、涂抹等多种用药方法,提高防治效果。(4)注意药剂交替使用,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7.3.3药剂管理(1)加强药剂储存,防止变质、失效。(2)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保证农产品质量。(3)加强农药废弃物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第八章设施灌溉与排水8.1灌溉方式与设备选型灌溉是农业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在选择灌溉方式和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水源和作物需水特性等因素。灌溉方式主要有地面灌溉、喷灌和滴灌三种。地面灌溉适用于平原地区,投资较低,但易造成水土流失;喷灌适用于丘陵地区,能节省水资源,但投资较高;滴灌适用于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率高,但设备复杂,投资大。灌溉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灌溉方式和作物需水特性选择合适的喷头、滴头等设备;(2)选择质量可靠、功能稳定、价格合理的设备;(3)选择易于操作和维护的设备;(4)选择具有良好抗堵塞功能的设备。8.2灌溉系统设计与施工8.2.1设计原则灌溉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保证灌溉均匀度;(2)充分考虑水源、地形、土壤等因素,降低灌溉成本;(3)保证灌溉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4)方便操作和维护。8.2.2设计内容灌溉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源规划:根据水源类型、水量、水质等因素,确定水源位置和取水方式;(2)管道设计:根据灌溉面积、作物需水特性等因素,确定管道直径、材质和布局;(3)喷头或滴头设计:根据灌溉方式、作物需水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喷头或滴头;(4)控制系统设计:根据灌溉需求,设计自动化或手动控制系统;(5)防护措施:设置过滤、排气、排水等设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8.2.3施工要点灌溉系统施工应遵循以下要点:(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2)管道铺设应遵循直线、短距离、少弯头原则;(3)喷头或滴头安装位置应准确,保证灌溉均匀度;(4)控制系统调试应达到设计要求,保证系统正常运行;(5)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土壤、水源等的影响。8.3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8.3.1设计原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农田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2)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合理布局排水设施;(3)保证排水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4)方便操作和维护。8.3.2设计内容排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排水规划:根据地形、土壤、气候等因素,确定排水方向和排水方式;(2)管道设计:根据排水需求,确定管道直径、材质和布局;(3)检查井设计:设置检查井,便于检查和维修管道;(4)排水设施设计:根据排水需求,选择合适的排水泵、阀门等设施;(5)防护措施:设置过滤、排气、排水等设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8.3.3施工要点排水系统施工应遵循以下要点:(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2)管道铺设应遵循直线、短距离、少弯头原则;(3)检查井安装位置应准确,便于检查和维修;(4)排水设施调试应达到设计要求,保证系统正常运行;(5)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土壤、水源等的影响。第九章设施保温与隔热9.1保温隔热材料与设备保温隔热材料是农业设施保温隔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量的传递速度,减少室内外温差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保温隔热材料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9.1.1有机保温隔热材料有机保温隔热材料主要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能,质轻,施工方便,但耐久性相对较差。9.1.2无机保温隔热材料无机保温隔热材料主要包括玻璃棉、岩棉、珍珠岩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防火功能,但施工相对复杂,成本较高。9.1.3保温隔热设备保温隔热设备主要包括保温隔热板、保温隔热膜、保温隔热涂料等。这些设备可以应用于农业设施的屋顶、墙体、地面等部位,提高设施的保温隔热功能。9.2保温隔热系统设计与应用9.2.1设计原则保温隔热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保温隔热材料;(2)保证保温隔热系统与农业设施的结构安全相协调;(3)考虑施工方便性和成本效益;(4)满足农业设施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要求。9.2.2应用实例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保温隔热系统应用实例:(1)屋顶保温隔热:采用保温隔热板、保温隔热膜等材料,降低屋顶热量损失;(2)墙体保温隔热:采用保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2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桥架安装合同范本
- 4 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
- 14《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水电管护合同范本
- 墙纸施工合同范本格式
- 10父母多爱我-父母的爱默默的(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6 摸一摸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 出售搅拌混凝土合同范本
- 我的物品我做主班会
- 《外科护理学(第七版)》考试复习题库-上(单选题)
- 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 外汇行业汇率风险管理方案
- 司法考试2024年知识点背诵版-民法
- 电子产品组装工艺流程手册
- 25 黄帝的传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朝景 教案
- 幼儿园教职工开展预防性侵
- 医疗机构消毒记录表清洁消毒日检查记录表
- 2024年巴西脉冲灌洗系统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