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5五四爱国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7/3E/wKhkGWesMNWAB1_bAAITNnHzOuQ729.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5五四爱国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7/3E/wKhkGWesMNWAB1_bAAITNnHzOuQ729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5五四爱国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7/3E/wKhkGWesMNWAB1_bAAITNnHzOuQ729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5五四爱国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7/3E/wKhkGWesMNWAB1_bAAITNnHzOuQ729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5五四爱国运动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7/3E/wKhkGWesMNWAB1_bAAITNnHzOuQ7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15五四爱国运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二十八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二十九日一律罢课,宣誓救亡。发出罢课宣言,指责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颠倒’……学生联合会再发宣言,将官厅镇压学生爱国罢课运动通告全国。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学生三千人与全国同学诸君一样行动,实行罢课。”从材料内容推断,学生罢课的主要缘由是()A.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B.北洋政府尊孔复古C.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D.北京政府实行不反抗政策【解析】从材料中“学生”“宣誓救亡”“指责北京政府”“官厅镇压学生爱国罢课”“五月”等信息可推断,材料反映的事务是五四运动。联系所学学问可知,A项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缘由之一。【答案】A2.《申报》曾报道:“1919年6月北京某机关接到里昂三十日发无线电云,二十八日下午三时……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各国代表大为振动。日本代表尤为惊异云云,观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该材料说明()A.五四运动取得了完全成功B.我国代表在会议中发挥了确定性作用C.中国政府维护了国家主权D.我国代表受到了国内群众运动的影响【解析】1919年6月,此时,五四运动已经进行了接近两个月,拒绝签字应是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答案】D3.《蔡元培复政府慰留电》:“大总统、总理、教化总长钧鉴:学生举动,逾越常规,元培当任其咎。政府果曲谅学生愚诚,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维持,共图补救。1919年5月。”由此可见蔡元培认为()A.否定五四运动B.学生运动虽不合法但合情C.爱国应当理性D.五四运动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解析】材料中“逾越常规”表明学生的举动不合“法”,“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反映了学生的举动合乎“舆情”,故B项正确。【答案】B4.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寻到下房,有人发觉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牢靠B.回忆录加入个人揣测因素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解析】报刊报道和回忆录都属于二手资料,真实性相像,故A项错误;亲历者杨振声的回忆是回忆自己所见所闻,揣测性不大,故B项错误;两者都是支持学生的,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可知该报把责任推在了曹汝霖身上,故D项正确。【答案】D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解析】青岛问题即山东问题,力争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性质,曹汝霖和章宗祥是北洋军阀的代表,反对他们两人体现了反封建。【答案】C6.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救济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爆发缘由的理解。五四运动受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而爆发。【答案】D7.下列各项中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A.“扶清灭洋”B.“驱除鞑虏,复原中华”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答案】C8.1919年,闻名漫画家马星驰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了关于五四运动的题为“民气一样之效果”的漫画(下图)。对该漫画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民众团结的重要性B.体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C.褒扬了爱国学生的先锋队作用D.反映了五四运动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解析】漫画表明民众团结一样的力气效果明显,但体现不出学生的先锋队作用。【答案】C9.“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A.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解析】材料所述事务为“五四运动”。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以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的是辛亥革命,故A、D两项错误;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无视中国人民的合理诉求,将山东权益转给日本,五四运动爆发,由此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统治根基,故C项错误。【答案】B10.有人将五四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的群众运动”。这一评价表明()A.五四运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继承B.科学理性的思想渐渐深化人心C.“内除国贼”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D.是一场组织严密的民众爱国运动【解析】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符合材料观点,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外争主权”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是群众自发的爱国运动,并非组织严密,故D项说法不正确。“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体现理性思想,故选B项。【答案】B11.“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苦痛,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以上述宣言起先的运动()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C.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D.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解析】材料反映的事务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没有变更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斗争矛头主要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外来侵略者,没有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发展到上海时形成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全国爱国运动,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与五四运动无关。【答案】C12.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志向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起先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高校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化部主事的条陈材料二自北京高校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皮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充满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材料三在二十年前的今日,由学生们参与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务,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了它是不能打胜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学问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确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学问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成功,是做不到的。——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6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看法有何不同?(6分)(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缘由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6分)(4)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和毛泽东看法与主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8分)【解析】第(1)问,要留意此材料的出处“1919年北京政府教化部主事的条陈”,由此时间限定再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分析即可。第(2)问,可从材料一中的“过激”与材料二中的“爱国青年、热血青年”考虑。第(3)问,需把握孙中山这段话的意思,他强调的是革新思想的传播。第(4)问,抓住二者对工农的不同看法进行分析。【答案】(1)“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诬蔑、敌视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运动为爱国运动。(3)不中肯。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化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宏大作用。(4)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确定。异:孙中山没有相识到工农群众的力气;毛泽东则相识到了工农群众的宏大力气,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保证。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行侵扰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行以怀疑、不行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行阻挡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材料二“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日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请回答:(1)据材料一,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8分)(2)材料二中“万国和会”指哪次会议?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8分)(3)辛亥革命和五四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科学
- 江苏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测试物理试卷
-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 Module7-英语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 合肥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贫困户创业贷款申请书
- 疫情背景下的在线网络营销新策略
- 电子政务平台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与答案(B卷)
- 汉声数学图画电子版4册含妈妈手册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统计2500g早教
-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鲁教版)
- 企业组织架构表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民俗学概论 第一章 概述课件
- 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管理制度
- 搬家公司简介(15个范本)
- 典范英语-2备课材料2a课件
- 抽水蓄能辅助洞室施工方案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7 Searching
-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