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5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05页一、选择题1.史学家郭廷以说:“海运大开已三百年,中英的接触已两世纪,彼此互感不满。中国虽无调整之意,英国则已不耐,认为非变不行。”这里的“非变不行”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扩大商品市场B.诉诸法律,建立协调机制C.发动斗争,打开中国市场D.政治结盟,实现经济互惠解析:从材料中的“海运大开已三百年”可以看出时间是新航路开拓以后300年左右,中英之间虽然有两个世纪的接触,但中国事实上奉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能够满意当时英国对华贸易的要求,所以英国后来发动了鸦片斗争,要求打开中国的市场,这就是材料中非变不行的详细意思,故选C项。走私鸦片不属于国家层面的行为,解除A项;B、D两项不符合中英关系的史实,解除。答案:C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斗争是不能避开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快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斗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崛起,故B项正确。答案:B3.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的最严峻的后果是()A.列强强迫在沿海开放通商口岸B.大量洋货涌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法美等国借机签订不同等条约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协定关税损害中国关税主权,因此《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故D选项正确;《南京条约》中的开放通商口岸客观上推动沿海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故A选项不是最严峻的后果;《南京条约》促进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故B选项错误;材料问的是《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峻后果,C选项与材料无关。答案:D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斗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起先发生根本改变D.民族冲突取代了阶级冲突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鸦片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的性质起先发生改变,由封建社会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项。答案:C5.鸦片斗争前,清政府始终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其次次鸦片斗争后,清政府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特地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反映了()A.中国外交向近代化迈进B.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C.中国与列强走向“和好”D.近代中国外交走向了独立自主解析:由材料可知其次次鸦片斗争后清政府为处理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建立了专管外交事务的机构,说明清政府的外交起先走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故B项错误;专管外交的机构不能说明中国与列强走向“和好”,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外交走向独立自主,故D项错误。答案:A6.《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是()A.赔款白银2亿两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严峻的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记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严峻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故C选项正确;条约中的赔款2亿两白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不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最严峻的危害,故A选项错误;条约中的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客观上推动该地区的自然经济的解体,故B选项错误;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而不是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故D选项错误。答案:C7.《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记,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解析:《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帮助列强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就标记着清政府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已经完全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C项。答案:C8.近代某一不同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A.严峻侵扰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外反动势力起先勾结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限制之下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解析:从材料中的“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京师至……山海关”这些信息可知,引文应出自《辛丑条约》,C项是其影响。答案:C9.如图是法国《小日报》的插画《北京失陷》,其反映的历史事务的影响是()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人民抗拒B.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D.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斗争的影响。解读漫画内容可知,漫画中攻陷北京的有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斗争指的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斗争,这场斗争的结果是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要求清政府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与反帝斗争的官吏,严禁中国人民参与反帝活动,标记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人民抗拒是在其次次鸦片斗争之后,与材料内容不符;C选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斗争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记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选项错误,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与材料内容不符。答案:B10.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斗争”。文章说:“假如说有所谓‘神圣的斗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斗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斗争。”“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A.侵华英军B.英法联军C.甲午中日斗争中的日军D.八国联军解析:从材料中的“1900年6月19日”“民族斗争”等信息可知,“斗争”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斗争,故选D项。答案:D11.19世纪晚期,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要求“门户开放、机会均等”解析:从材料中“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何国,均为适用”可以看出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故选D项。答案:D12.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主要是因为()A.美国刚刚战胜西班牙B.帝国主义建立了瓜分中国的同盟C.该政策基本上维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D.充分利用了列强在瓜分中国问题上的相互冲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实力,B项是“门户开放”政策实施的结果,不是缘由;A、D两项与题干没有必定的因果联系;“门户开放”政策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又利于其在华进一步扩张,因此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赐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借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前其次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发晓示,以便英商接例交纳。——摘自《南京条约》材料二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其对朝鲜和中国台湾的几次侵略虽遭到抵制,其野心却愈挫愈烈。1885年6月,日本政府接受了伊藤博文等人的建议,除接着向中国渗透势力外,提出了一个以十年为期的扩军安排,作为发动对华斗争的打算。1887年,部分军国主义分子制定了《征讨清国策》。1890年,日本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逆境,更加迫不及待地想从对外斗争中找寻出路,从而加紧了发动侵华斗争的打算。——摘编自董守义等《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三第十款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四、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损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需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摘自《辛丑条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南京条约》给中国主权带来的破坏。(2)依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斗争的缘由。(3)依据材料三,简析八国联军侵华斗争后签订《辛丑条约》的危害。解析:第(1)问,依据“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赐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结合所学得出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依据“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得出五口通商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依据“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得出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第(2)问,依据所学,明治维新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快速,须要广袤的海外市场,“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提出了一个以十年为期的扩军安排,作为发动对华斗争的打算”得出日本军国主义极富侵略性,对华斗争蓄谋已久,依据“日本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逆境”得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第(3)问,依据“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损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需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得出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1)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五口通商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2)明治维新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快速,须要广袤的海外市场;日本军国主义极富侵略性,对华斗争蓄谋已久;为了摆脱经济危机。(3)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务,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切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干脆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1898年12月美国总统麦金莱国会咨文材料二现在好像是一个良好时机,由美国向英国政府表达,希望英国政府发表正式宣言,并帮助美国向在华要求“势力范围”之列强取得同样宣言,宣言内称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承认以下原则:第一,各国对于其在中国的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以及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第三,对进入上述范围内口岸的别国船只,各国所谓“利益范围”的国家,不得征收比本国船只更高的港口税。——1898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致英国公使绰特的信件材料三女王陛下政府对于威海卫租借地和英国今后在中国用其他方式得到的一切领土以及英国现在或将来保有的一切利益范围,打算发表贵国政府所希望的声明,只要其他有关国家也发表类似的声明。——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