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4后赤壁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4后赤壁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4后赤壁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4后赤壁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4后赤壁赋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14后赤壁赋一、读准字音临皋(ɡāo)坂(bǎn)巉岩(chán)蒙茸(rónɡ)栖鹘(hú)缟衣(ɡǎo)畴昔(chóu)惊寤(wù)翩跹(xiān)二、辨识通假(1)以侍子时常之须(“须”通“需”,须要)(2)反而登舟(“反”通“返”,返回)(3)俛而不答(“俛”通“俯”,低头)三、一词多义(1)步eq\b\lc\{(\a\vs4\al\co1(步自雪堂(动词,步行,行走),五十步笑百步(名词,跨出两脚的距离)))(2)过eq\b\lc\{(\a\vs4\al\co1(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动词,经过),故山殊可过(动词,过访,巡游)))(3)适eq\b\lc\{(\a\vs4\al\co1(适有孤鹤(副词,恰好),舟行适临汝(动词,到,往),始适还家门(动词,古代指女子出嫁)))(4)危eq\b\lc\{(\a\vs4\al\co1(攀栖鹘之危巢(形容词,高),危言危行(形容词,正直的),秋日荒芜石兽危(形容词,孤寂)))(5)顾eq\b\lc\{(\a\vs4\al\co1(顾安所得酒乎(副词,可是),道士顾笑(动词,回头),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四顾寂寥(动词,看)))(6)诸eq\b\lc\{(\a\vs4\al\co1(归而谋诸妇(兼词,相当于“之于”),臣尝闻大王好乐,有诸(兼词,相当于“之乎”),诸如此类(形容词,众,各个)))(7)乎eq\b\lc\{(\a\vs4\al\co1(顾安所得酒乎(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呢”),凛乎其不行久留也(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放乎中流(介词,相当于“于”,在)))四、词类活用(1)顾而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2)掠予舟而西也(名词作动词,向西飞去)(3)行歌相答(名词作动词,唱歌)(4)予乃摄衣而上(名词作动词,上山)(5)横江东来(名词作状语,从东边)(6)羽衣翩跹(名词作动词,穿羽衣)五、古今异义(1)而江山不行复识矣古义:江山的景象。今义: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2)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古义:形容声音洪亮悠长。今义:形容声音突然停止。(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古义:绝壁,陡峭的江岸。今义:岸边。六、文言句式(1)复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译文:又来到赤壁下面游玩。(2)步自雪堂。(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译文:(我)从雪堂动身。eq\f(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动身,准备回到临皋。)eq\b\lc\[(\a\vs4\al\co1(是岁:这一年,即《赤壁赋》中所指的壬戌年(1082)。望:阴,历每月十五日。步自雪堂:从雪堂动身。步,行走、动身。))eq\b\lc\\rc\](\a\vs4\al\co1(自,介词,从。将:副词,将要、准备。,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到”。))eq\f(二客从,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eq\f(予,过黄泥之坂。,一起走过黄泥山坡。)eq\b\lc\[\rc\](\a\vs4\al\co1(坂:斜坡。之:,助词,无意义。))eq\f(霜露既降,,(这时)霜露已经降下,)eq\f(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树叶都已落光。人影映在地面上,抬头就能望见一轮明月。)eq\b\lc\[(\a\vs4\al\co1(既:,副))eq\b\lc\\rc\](\a\vs4\al\co1(词,已经。,仰:抬头。))eq\f(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俯仰环顾,我们觉得很欢乐,于是边走边唱,相互应答。)eq\b\lc\[\rc\](\a\vs4\al\co1(顾:环视。而:连词,表并列。乐之:以之为乐。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行:走动着。歌:吟,唱。相答:相互唱和。))eq\f(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过了一会儿,我叹道:“有客人却没有酒,就算有酒又没有菜)eq\f(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肴,月光皎洁,晚风清爽,这样美妙的夜晚我们将如何度过呢?”)eq\b\lc\[(\a\vs4\al\co1(已而:过了一会儿。肴:本义指做熟的鱼肉等,这里指菜。如此良,夜何:怎么度过这美妙的夜晚呢?如……何,固定结构,把……))eq\b\lc\\rc\](\a\vs4\al\co1(怎么样、怎样,处置(应付)。))eq\f(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客人说:“今日傍晚的时候,我撒网捕了一条鱼,)eq\b\lc\\rc\](\a\vs4\al\co1(地方。安,疑问代词,什么。,所,地方。得:得到、弄到。))eq\f(归而谋诸妇。,回家后我与妻子商议。)eq\b\lc\[(\a\vs4\al\co1(而:连词,表,顺承。谋诸))eq\b\lc\\rc\](\a\vs4\al\co1(妇:找妻子想方法。谋,商议。诸,兼,词,相当于“之于”。妇,指自己的夫人。))eq\f(妇曰:“我有斗酒,,她说:“我这儿有一斗酒,)eq\f(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已经存放很久了,是为你临时的须要而准备的。”)eq\b\lc\[(\a\vs4\al\co1(斗:古代盛酒,的器具。以:))eq\b\lc\\rc\](\a\vs4\al\co1(连词,而。待:供、准备。,时常之须:随时的须要。))eq\f(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于是我与客人们带上酒和鱼,又来到赤壁下面游玩。)eq\b\lc\[\rc\](\a\vs4\al\co1(复:又,再。,于:介词,到。))eq\f(江流有声,断岸,江中流水不断地发出巨响,江岸绝壁有千尺)eq\f(千尺。,之高。)eq\b\lc\[\rc\](\a\vs4\al\co1(断岸:绝壁,陡峭,的崖岸。断,阻绝。))eq\f(山高月小,水落,山岭高峻,月亮显小;江水退落,礁石)eq\f(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露出。才过了多少日子啊,江山的景象已经不能分辨了。)eq\b\lc\[(\a\vs4\al\co1(曾:副词,,用来加强))eq\b\lc\\rc\](\a\vs4\al\co1(语气。日月:时间。之:助词,无实,义。几何:多少。识:相识,分辨。))eq\f(予乃摄衣而上,履,我于是提着衣襟上岸,踏着险峻)eq\b\lc\\rc\](\a\vs4\al\co1(种,龙。))eq\f(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直登到鹰隼筑巢的高处,俯瞰水神幽深的宫殿。两)eq\f(客不能从焉。,位客人都跟不上我了。)eq\b\lc\[(\a\vs4\al\co1(栖鹘之危巢:鸷鸟巢居的大树。鹘,,鹰之一种。危巢,筑在树梢处的))(鸟巢。危,高。俯冯夷之幽宫:俯视水神幽深的宫殿。冯(pínɡ)夷,古代传闻中的水神。幽宫,幽深的宫殿,指水神的住处。盖:发eq\b\lc\\rc\](\a\vs4\al\co1(语词,无实义。,从:跟上、赶上。))eq\f(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我放声长啸,使草木振动。山谷间发出回响,大)eq\f(风起水涌。,风骤起,波涛涌现。)eq\b\lc\[\rc\](\a\vs4\al\co1(划然:拟声词,刀突然破,物的声音。应:回响。))eq\f(予亦悄然而悲,,这时我也不由得心生忧)eq\f(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伤,感到震惊和恐惊,寒意顿生,觉得不能再在那里停留。)eq\b\lc\[(\a\vs4\al\co1(悄然:忧,伤的样子。))eq\b\lc\\rc\](\a\vs4\al\co1(肃然:肃穆的样子。凛乎:恐惊,之感。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eq\f(反而①登舟,放乎中,回转身来回到船上,在大江中)eq\f(流,听其所止而②休焉。,任其漂流,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eq\b\lc\[(\a\vs4\al\co1(反:返回,回转。①而:连,词,表顺承。乎:介词,在。))eq\b\lc\\rc\](\a\vs4\al\co1(中流:江中心。听:听凭、任凭。其:代词,船。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②而:连词,表顺承。))eq\f(时夜将半,四顾寂寥。,当时已经是快到半夜了,环顾四周,孤独冷清。)eq\b\lc\[(\a\vs4\al\co1(时:当,时。寂))eq\b\lc\\rc\](\a\vs4\al\co1(寥:冷静,空虚。))eq\f(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刚好有一只孤鹤,横过江面对东飞来,翅膀像车)eq\f(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轮那么大,就像穿着黑裳白衣,发出尖厉的长鸣,拂过我们的)eq\f(舟而西也。,小船又向西飞去。)eq\b\lc\[(\a\vs4\al\co1(适:副词,恰好、刚好。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玄裳缟(ɡǎo)衣:黑裳白衣,形容白鹤))eq\b\lc\\rc\](\a\vs4\al\co1(就睡:就寝。,就,动词,归于。))eq\f(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我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衣,飘然起舞,从临皋下)eq\f(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经过时,向我拱手施礼说:“在赤壁巡游的欢乐吗?”)eq\b\lc\[(\a\vs4\al\co1(羽衣:道士,身着羽衣。))eq\b\lc\\rc\](\a\vs4\al\co1(翩(piān)跹(xiān):飘然起舞。揖(yī)予:,即“揖于予”,向我作揖。揖,拱手行礼。))eq\f(问其姓名,俛而,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eq\f(不答。,不答。)eq\b\lc\[\rc\](\a\vs4\al\co1(俛:低头。而:连,词,表转折,却。))eq\f(呜呼噫嘻!我知之矣,,哎呀呀!我知道了,)eq\b\lc\[(\a\vs4\al\co1(呜呼、噫嘻:,均为叹词,表))eq\b\lc\\rc\](\a\vs4\al\co1(示悲伤,或叹息。))eq\f(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以前那夜里长鸣着从我们船边飞过的,不就是你吗?)eq\f(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道士回头微笑,这时我也突然惊醒了。打开门看时,他已经不知)eq\f(其处。,所向了。)eq\b\lc\[\rc\](\a\vs4\al\co1(畴(chóu)昔:以,前。惊寤:惊醒。))[资料链接]这篇赋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直、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伤和旷达心境,就是这种困难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年(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秋、冬,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赋赋,形成于战国末期,赋从诗文中脱颖而出,又兼有诗文的文体特点。赋体擅长以铺叙排比的方式对景物、事务、人物进行大篇幅的描写,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在中国古代众多文体中独具匠心,具有独特的魅力。唐宋散文家起先对赋进行创建性的革新,将散文的平易畅达引入赋的写作,形成了骈散结合、自由挥洒的文赋。欧阳修、苏轼等人在革新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本鉴赏]《后赤壁赋》是《赤壁赋》的姊妹篇。文章前面记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自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江长啸的细致描写,真实地表达了作者月夜登临的情趣。最终写梦见道士化鹤,纯属幻境幻觉,空灵奇幻,迷离恍惚,从中表现了作者内心苦闷,超尘绝世的思想。[文本深读]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件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显示情节改变波澜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顾→乐→叹→谋→游2.鹤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写梦见道士化鹤的这一情节示意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鹤的象征义:鹤形貌出众,有名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闻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示意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行分。3.如何理解作者在梦见道士化鹤后又增加醒来找寻道士一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志向、志向的迷茫,犹如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经常在儒家的主动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冲突的思想是其困难感情的真实体现。4.试从写景、抒情两方面比较《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赤壁赋》描绘了月夜的美妙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引发了作者和挚友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慨;由这些景观联想到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最终以“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豁达超脱的境界。(乐—悲—乐)《后赤壁赋》苏轼情感的改变: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又以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安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乐—悲—空)[写法借鉴]白描《后赤壁赋》胜利地运用了白描手法。“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奇妙的惊羡。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冲动。“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爽,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深厚的游兴。定义: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实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作用:运用白描手法,可使景物描写的内涵更丰富,更能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改变融合到环境中,使语言更有嚼头。用白描手法,还可使人物描写更富神韵。写法指引:白描技法要用好,需留意三点:1.要处理好与叙述的关系。假如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事物的某一动态、风貌,简练而传神,获得形象显明的描写效果,就成了白描。因此可以说,白描是用叙述进行描写的。2.要重点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3.所用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精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实、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我冒了寒冷,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家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家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家乡?”上面是鲁迅先生小说《家乡》中的一段文字,请简要说明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鲁迅不但将家乡深冬阴晦天气覆盖下的原野尽收笔下,而且字里行间流露了内心深厚的悲凉心情。[素材采撷]经验磨难方淡定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挚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宏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试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善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闲逛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满腹的经纶,满腔的热忱却被这些无耻的小人践踏得面目全非,那些治国平天下的笔墨也终变成了两行血泪缓缓地滴进了奔跃的江水。苏轼变得异乎平常,灵魂竟是如此的寂然无声,孤独中反省过去。少年得志,意气风发,才子美名家喻户晓,诗词一时间风靡神州大地,颇有一种洛阳纸贵之势。苏轼确是“潇洒”,沾沾自喜地炫耀无知,锋芒毕露。可他错就错在缺少自知之明,错就错在炫耀无知。就如树木靠瘦瘤取悦于人,石头靠晕纹取悦于人,殊不知这却是全身的弊病所在。直到酿成了“乌台诗案”的苦水,直到在生死边缘的徘徊才明白为人需淡定。【应用角度】“淡定人生”、“坚守自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等。[美文阅读]宠爱苏东坡方方好多年前,大约我还是一个初中生,有一年学校组织学农劳动,这是我们那个时候的中学生必不行少的课程,我们就去了黄州。在劳动间隙中,语文老师建议我们去四十里外的东坡赤壁去看看,然后稍稍为我们介绍了一下苏东坡。那时我们虽已上中学,可当时的教科书里并没有古代诗文,所以我们中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苏东坡其人其事。我因父亲同我讲过苏小妹的故事,终于也还知道苏小妹的哥哥就是叫这个名字。当时的黄州赤壁远没有现在这样花团锦簇,就似乎是一个废墟,一片荒芜。浩浩长江从醉仙亭下流过(我前两年去时,在东坡赤壁已看不见长江了,醉仙亭下是一个人工小湖),语文老师在“二赋堂”前为我们讲解前后赤壁赋;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碑文前为我们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师讲得很有激情,大约也是压抑了许久,这给始终阅读文革散文的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惊。劳动结束一回家,便从父亲那里要了关于苏东坡的诗文一一读来。从今也算是对中国古代的一个诗人略有所知了。因为有了这样一层缘由,每读苏子诗文就觉得比别的诗人更为亲切,亲切得就仿佛是自己的一个熟人。而当自己的书读得更深一点的时候,当自己对中国文化了解得更多一点的时候,当自己的阅历也更丰富一些的时候,就愈发觉得自己少年时相识的苏东坡尤其地让我宠爱,也愈发觉得天下文人再没有比苏东坡更宏大更潇洒更可爱的了,无论为文还是为人。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标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特别宠爱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并不行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备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宠爱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起先。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