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6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真题速递1.(2024·天津高考·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题干中的两幅青铜器插图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属于三星堆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题干地图中表示为③,故选C项;①为山东省,解除A项;②为河南省,解除B项;④为湖南省,解除D项。2.(2024·北京高考·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推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沟通广泛,生活方式趋同【答案】A【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驾驭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解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肯定,解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解除D项。3.(2024.4·浙江高考·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A.粉彩瓷 B.黑瓷 C.青花瓷 D.白瓷【答案】D【解析】唐朝,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汲取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行销海内外,故选D项;粉彩瓷是清代典型的瓷器类型,解除A项;唐代黑瓷多见于山西河南一带,如浑源窑、交城窑、鲁山窑,解除B项;青花瓷是元代彩瓷的典型瓷器类型,解除C项。4.(202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中后期,大运输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输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变更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据材料“大运输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输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D项;大运输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解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照旧以地主土地全部制为主,解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更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解除C项。5.(2024·北京高考·13)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相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供应了条件④曲辕犁起先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南宋时期随着北民南迁,导致南方大量种植小麦,这主要与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关,故①正确;《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的著作,与题目时间不符,故②错误;南方稻麦兼种的技术有利于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故③正确;曲辕犁是南方地区的耕作工具,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6.(2024·江苏高考·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起先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C【解析】鸦片斗争后起先瓦解,与材料中“明清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利,厚于稼穑”是指利,并未涉及农耕技术,故B项错误;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蚕罢米”是催收田租的时间变更,但没有涉及“地主催收田租”数额削减,因而无法说明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故D项错误。7.(2024·海南高考·3)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浇灌,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化开发须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答案】C【解析】新航路的开拓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化开发,故C项正确;材料人口南迁推动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8.(2024·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觉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觉地分布状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运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材料铁器实物并非就是铁制农具,故A项错误;图中新疆地区出现铁器实物,但不能推断它与中原地区铁器实物的关系,故B项错误;图中铁器实物并没有广泛分布,可见冶铁技术还未普及,故C项错误;当时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因此图中黄河流域分布较其他地区更加广泛,可见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D项正确。9.(202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纳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足,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推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雇佣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推断,C错误。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的结论无法得出,D错误。10.(2024.4·浙江高考·3)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起先于()A.战国B.西汉 C.南北朝D.北宋【答案】B【解析】汉代冶铁起先运用煤炭做燃料,A、C、D都不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11.(2024年北京卷12).2024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觉,有助于探讨()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 ④大运输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可以探讨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故①正确;依据材料中“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可用于探讨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手工业、商业状况,故②③正确;通往通州的大运输河是元代修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2.(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讪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起先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样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讪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推知,北朝时,南茶已在北方出现,而不是唐代才起先北运,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仅是喝茶习俗在北方的影响,不能得出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样,故B项错误;由“北方人常常讪笑南方的喝茶习俗”到北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北方城市中有很多南方的饮食习俗,无法体现经济水平的凹凸,更无法作出南北方的比较,故D项错误。13.(2024年北京卷12).2024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觉,有助于探讨()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 ④大运输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可以探讨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故①正确;依据材料中“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可用于探讨这一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和手工业、商业状况,故②③正确;通往通州的大运输河是元代修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4.(2024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6).表1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状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峻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依据表1可知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户数比例达到74.1%,说明当时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拥有300亩以上土地的农户仅有2家,而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有103家,说明当时该地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峻,故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此时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并且材料无法推断当地是否实行均田制,故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推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D项错误。考纲解读考点内容说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水利浇灌、经营方式的演化。原始社会以来土地制度的演化过程。手工业发展的过程、成就、影响。是高考必考点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问梳理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运用石刀、石斧、石犁,依土地肥力变更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运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②两汉:西汉赵过独创耦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③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犁耕技术日渐完善。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运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2)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纳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3.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4.水利浇灌(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浇灌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5.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全部,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缘由: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二土地制度的演化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全部。2.夏、商、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全部制(1)条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大量出现。(2)确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税制改革,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②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结果:地主大量兼并农夫的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由官府垄断。(2)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1)经营方式:由政府干脆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产品质量:凭借国家权力,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致。3.成就(1)冶金业:商朝青铜铸造旺盛;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东汉杜诗独创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独创灌钢法。(2)制瓷业时期成就商周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秦汉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魏晋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隋唐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元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3)丝织业时期成就商周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秦汉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隋唐汲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汲取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二民间手工业1.特点(1)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2)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早期状况:经验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遇摧残。(2)隋唐时期: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3)宋元时期: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4)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三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西汉: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誉。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西方称中国为“瓷器大国”。考点精讲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2)从生产力发展看:运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全部制看:实行以地主土地全部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5)从国家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供应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典例.(2024·课标全国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推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状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解除A;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解除B;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解除C。[概念解读]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运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总目标。其作用是变更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2.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主动因素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和推广:如筒车的出现,铁犁牛耕的推广。②个体小农的生产主动性:农夫拥有肯定的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的生产主动性。③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持续推行重农政策,修缮水利,减轻赋税等。(2)消极因素①个体小农经济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抵挡天灾人祸的实力有限。②小农经济的低效性,限制了小农生产者扩大再生产的空间。③历代王朝的专制统治、沉重剥削,加上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学问拓展]自耕农的出现及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封建国家干脆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都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实行激励垦荒等政策,主动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常常分化。典例.明朝皇帝每于郊祀上报皇天牧养有成时,都把全国的户口簿籍陈于祭台之上,即表示上天赐予他对人民、土地的全部权。这一做法反映了()A.明朝天人合一思想仍很盛行B.封建统治者对农业生产重视C.土地国有仍是主流土地制度D.明朝的人口户籍管理较严格【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天人合一更多体现的是君权神授,与题意不相符,故A项错误;B项表述符合题目中“把全国的户口簿籍陈于祭台之上,即表示上天赐予他对人民、土地的全部权”,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学问,从秦到明清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表示上天赐予他对人民、土地的全部权”不相符,故D项错误。考点精练1.(2024·山东淄博模拟)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农夫生活的殷实富足 D.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答案】B【解析】图片反映了耕作技术(牛耕)和纺织技术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模式的特点,故B项正确。2.(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这表明()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渐渐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D.自然条件确定经济发展水平【答案】C【解析】据材料“‘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可知,材料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关系,故C项正确。3.(2024·江西赣州调研)《汉书·食货志》:“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生产的产量低 B.农夫赋税负担沉重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土地兼并现象严峻【答案】C【解析】“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反映了小农经济规模小和产量低;“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夫赋税负担的沉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的是土地兼并。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C项正确。4.(2024·广东肇庆模拟)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很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A.自然经济起先解体 B.抑商观念发生变更C.经济结构发生变更 D.区域经济旺盛发展【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可知,经济作物种植扩大,这对传统的农业结构有所突破,故C项正确。5.(2024·河南高考诊断A卷)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江苏部分地区普遍种植棉花,说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故B项正确。6.(2024·广东惠州模拟)《便民图纂》是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其插图中竹枝词为:“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农业经济结构得到变更C.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 D.家庭经营模式仍未打破【答案】D【解析】材料“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只是没有男耕女织那么明确的分工界限,故D项正确。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整体地位:是农耕经济的补充,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2)发展趋势: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不断细密。(3)经营方式: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历史局限: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转型和发展。典例.(202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试验调研)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万钱以上。这反映出汉代()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超群 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 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答案】C【解析】“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表明官营手工业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故C项正确。[概念解读]工商食官“工”即官府限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限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考点精练1.(2024·河北承德模拟)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探讨汉代()出处铭文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餐饮业财务分析报告
- 2023-2028年中国饮料零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折叠式会议桌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船制造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螺杆挤出造粒机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5G网络基站建设与维护合同
- 白酒品牌授权及区域代理合同范本(2025年度)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广场门面房租赁及商业运营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地下车库智能监控系统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无息旅游推广资金合作合同
- 《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手册》
- 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1000吨-年气相白炭黑项目环评报告
- -11体育单招核心 1700 单词
- 大学课件-工厂化育苗(全套)
- SB/T 10843-2012金属组合货架
- 最佳科主任上台发言稿(5篇)
- 整套教学课件《特殊教育概论》
-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清单(路面工程)
- 最新医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学校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
-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防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