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剂与中成药
药品食品系中药教研室王秀枝第十七章祛痰剂
某患者,男,37岁。咳嗽气粗,痰黄稠,咯痰不爽,鼻流黄涕,发热恶寒,汗出口微渴。讨论:1.请思考该患者是什么类型的咳嗽?2.作为执业药师的你可以为该患者推荐哪些中成药?案例分析
第十七章祛痰剂
通辽职业学院系部:药品食品系教研室:中
药主讲教师:王秀枝第十七章祛痰剂咳嗽经历,有哪些主要症状?
——如何解决?第十七章祛痰剂
何谓咳嗽?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
病机:肺失宣降病位:主脏在肺,并与肝、脾、肾有关第十七章祛痰剂病因病机外感六淫脏腑功能失于调节肺脏虚弱痰湿蕴肺肝火犯肺肾脏亏虚风寒暑湿燥火肺卫功能失调外邪袭肺内邪干肺咳嗽口鼻皮毛外感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内伤与脾、肝、肾密切相关第十七章祛痰剂咳嗽分类咳嗽
外感咳嗽(1)风寒咳嗽(2)风热咳嗽(3)风燥咳嗽内伤咳嗽(1)痰湿咳嗽
(2)痰热咳嗽
(3)阴虚咳嗽
第十七章祛痰剂概念药物--化痰止咳平喘药作用--化痰、止咳、平喘主治--痰证及咳喘
适应证
湿痰证--燥湿化痰热痰证--清热化痰燥痰证--润肺化痰风痰证--治风化痰咳喘证--止咳平喘分类
第十七章祛痰剂使用注意
1.辨别痰证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的不同。2.有咳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血。3.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4.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治痰宜先治气,又脾为生痰之源,故祛痰剂中常配伍理气药和健脾祛湿药。第一节燥湿化痰第十七章祛痰剂药物组成:燥湿化痰药功效:燥湿化痰主治:湿痰证方剂:二陈汤健脾药—白术、茯苓理气药—陈皮燥湿化痰药半夏【配伍特点】配第一节燥湿化痰二陈汤第一节燥湿化痰【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五两,汤洗七次(15g)橘红五两(15g)白茯苓三两(9g)甘草一两半,炙(6g)【主治】湿痰证。【病机】脾失健运,湿聚成痰,阻滞气机。【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第一节燥湿化痰二陈汤【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方解】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等量合用,臣橘红--理气行滞,燥湿化痰增强燥湿化痰之力佐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
生姜--既制半夏之毒,又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乌梅--收敛肺气,与君臣相伍,散中兼收,防燥散伤正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二陈汤第一节燥湿化痰临床应用用方要点: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现代应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使用注意: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第二节清热化痰
第十七章祛痰剂药物组成:清热化痰药功效:清热化痰主治:热痰证方剂:清气化痰丸中成药:羚羊清肺丸、蛇胆川贝散、橘红丸、急支糖浆、川贝枇杷糖浆理气药—陈皮、枳实健脾药—茯苓清热药—黄芩清热化痰药
瓜蒌、川贝母、浙贝母、胆南星【配伍特点】配第二节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第二节清热化痰
【来源】《医方考》【组成】陈皮一两,去白(30g)杏仁一两,去皮尖(30g)枳实一两,麸炒(30g)茯苓一两(30g)黄芩一两,酒炒(30g)瓜蒌仁一两,去油(30g)胆南星一两半(45g)制半夏一两半(45g)【主治】痰热咳嗽。【病机】痰阻气滞,气郁化火,痰热互结壅肺。【功效】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症状】痰稠色黄,咳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方解】君胆南星--清热豁痰臣瓜蒌仁--清热化痰制半夏--化痰散结助君药清热化痰黄芩--清泻肺火佐杏仁--宣利肺气止咳陈皮--理气燥湿化痰枳实--破气化痰以宽胸茯苓--健脾渗湿使姜汁--化痰和胃,又制半夏之毒第二节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清气化痰丸第二节清热化痰临床应用用方要点:咯痰黄稠黄,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现代应用: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属痰热内结者。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风寒咳嗽,痰湿阻肺者慎用。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羚羊角粉、浙贝母、桑白皮(蜜炙)、前胡、麦冬、天冬、天花粉、地黄、玄参、石斛、桔梗、枇杷叶(蜜炙)、苦杏仁、金果榄、金银花、大青叶、栀子、黄芩、板蓝根、牡丹皮、薄荷、甘草、熟大黄、陈皮清肺利咽,清瘟止嗽肺胃热盛证。症见身热头晕,四肢酸痛,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口服。小蜜丸一次6g(30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孕妇慎用;风寒咳嗽,痰湿阻肺者慎用①小蜜丸每100丸重20g;②大蜜丸每丸重6g。羚羊清肺丸【来源】《中国药典》第二节清热化痰蛇胆川贝散第二节清热化痰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蛇胆汁,川贝母
清肺,止咳,祛痰肺热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黄
口服。一次0.3~0.6g,一日2~3次孕妇慎用;痰湿犯肺或久咳不止者慎用每瓶装①0.3g;②0.6g【来源】《中国药典》橘红丸第二节清热化痰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清肺,化痰,止咳痰热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每丸重6g),或4丸(每丸重3g),一日2次孕妇慎用;气虚咳喘及阴虚燥咳者慎用1.水蜜丸每100丸重10g2.大蜜丸每丸重3g,6g【来源】《中国药典》急支糖浆第二节清热化痰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
口服,成人一次20~30ml,一日3~4次;儿童一岁以内一次5ml,一岁至三岁一次7ml,三岁至七岁一次10ml,七岁以上一次15ml,一日3~4次孕妇及寒证者慎用;运动员、心脏病、高血压病者慎用每瓶装①100ml;②200ml【来源】《中国药典》川贝枇杷糖浆第二节清热化痰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清热宣肺,化痰止咳风热犯肺证。症见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每瓶装150ml【来源】《中国药典》第三节润肺化痰
第十七章祛痰剂药物组成:润肺化痰药功效:润肺化痰主治:燥痰证中成药:养阴清肺膏、二母宁嗽丸、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热药—地黄、麦冬理气药—陈皮润肺化痰药
川贝母、瓜蒌【配伍特点】配第三节润肺化痰养阴清肺膏第三节润肺化痰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阴虚肺燥证。症见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口服。一次10~20ml,一日2~3次孕妇慎用;咳嗽痰多者慎用每瓶装100ml【来源】《中国药典》二母宁嗽丸第三节润肺化痰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川贝母,知母,石膏,炒栀子,黄芩,蜜桑白皮,茯苓,炒瓜蒌子,陈皮,麸炒枳实,炙甘草,五味子清肺润燥,化痰止咳肺燥咳嗽。症见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蜜丸一次6g,一日2次风寒咳嗽者慎用1.大蜜丸每丸重9g2.水蜜丸每100丸重10g【来源】《中国药典》蜜炼川贝枇杷膏第三节润肺化痰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川贝母,枇杷叶,桔梗,陈皮,水半夏,北沙参,五味子,款冬花,杏仁水,薄荷脑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肺燥咳嗽。症见咳嗽,有痰,胸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口服。一次22g(或15ml),一日3次风寒咳嗽者慎用每瓶装①75ml;②100ml。【来源】《部颁标准》第四节治风化痰
第十七章祛痰剂药物组成:化痰药配平肝息风或疏风解表药功效:息风化痰或疏风化痰主治:内风夹痰之风痰或外风生痰证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定痫丸、止嗽散疏风解表药—荆芥化痰药
半夏、胆南星【配伍特点】配第四节治风化痰配化痰药
桔梗、白前、紫菀平肝息风药—天麻、僵蚕半夏白术天麻汤第四节治风化痰
【来源】《医学心悟》【组成】半夏一钱五分(4.5g)天麻一钱(3g)白术一钱(9g)橘红一钱(3g)茯苓一钱(3g)甘草五分(1.5g)【用法】水煎服。加生姜一片,大枣二枚。【主治】风痰上扰证。
【病机】脾湿生痰,引动肝风,肝风挟湿痰上扰清窍。【功效】化痰息风,健脾祛湿。【症状】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方解】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治风痰之要药天麻--平肝息风,止头眩臣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佐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使甘草--和中调药第四节治风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用方要点: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现代应用: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半夏白术天麻汤第四节治风化痰使用注意:阴虚阳亢、气血不足之眩晕,不宜使用。定痫丸第四节治风化痰
【来源】《医学心悟》【组成】明天麻一两,姜汁炒(30g)川贝母一两,姜汁炒(30g)半夏一两,姜汁炒(30g)茯苓一两,蒸(30g)茯神一两,去木蒸(30g)胆南星五钱,九制者(15g)石菖蒲五钱,杵碎,取粉(15g)全蝎五钱,去尾,甘草水洗(15g)麦冬二两,去心(60g)真琥珀五钱,腐煮,灯草(15g)辰砂三钱,细研,水飞(9g)陈皮七钱,洗,去白(21g)远志七钱,去心,甘草水泡(21g)丹参二两,酒蒸(60g)僵蚕五钱,甘草水洗,去咀,炒(15g)
第四节治风化痰定痫丸【用法】用竹沥一小碗,姜汁一杯,再用甘草四两煮膏,和药为丸,如弹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一丸。【主治】痰热蕴结之痫病。【病机】风痰蕴热,上蒙脑窍。【功效】涤痰息风,清热定痫。【症状】忽然发作,眩仆倒地,目睛上视,口吐白沫,喉中痰鸣,叫喊作声,甚或手足抽搐,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第四节治风化痰定痫丸方解君
竹沥--清热滑痰,镇惊利窍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止痉天麻--平肝息风臣半夏--燥湿化痰石菖蒲、远志--除痰开窍
陈皮--燥湿化痰涤痰息风
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清热定痫佐川贝母--化痰散结清热全蝎、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丹参、麦冬--清心除烦辰砂、琥珀、茯神-安神定惊姜汁--化痰涎使
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用方要点:风痰蕴热之痫证常用方。痫证发作之时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为辨证要点。现代应用:癫痫病发作期属风痰蕴热者。定痫丸第四节治风化痰止嗽散第四节治风化痰【来源】《医学心悟》
【组成】桔梗二斤,炒(1000g)荆芥二斤(1000g)紫菀二斤,蒸(1000g)百部二斤,蒸(1000g)白前二斤,蒸(1000g)甘草十二两,炒(375g)陈皮一斤,水洗去白(500g)【用法】
上为末,每服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主治】风邪犯肺证。【病机】表邪未尽,肺气失宣。【功效】宣利肺气,疏风止咳。【症状】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方解】君紫菀、百部-温润入肺,理肺化痰止嗽臣桔梗-宣肺止咳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白前-降气化痰佐荆芥-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佐使甘草-利咽止咳,调和诸药第四节治风化痰止嗽散临床应用用方要点:咳嗽咽痒,微恶风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现代应用: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止嗽散第四节治风化痰使用注意: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第五节止咳平喘
第十七章祛痰剂药物组成:止咳平喘药功效: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主治:咳喘证中成药: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治本之品【配伍特点】第五节止咳平喘配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蛤蚧、麦冬、百合-肺肾阴虚党参、白术、补骨脂-脾虚痰盛,肾气不固蛤蚧定喘丸第五节止咳平喘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蛤蚧,瓜蒌子,紫菀,麻黄,醋鳖甲,黄芩,甘草,麦冬,黄连,百合,紫苏子,石膏,炒苦杏仁,煅石膏滋阴清肺,止咳平喘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虚劳久咳,年老哮喘。症见咳嗽气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口服。水蜜丸一次5~6g,小蜜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武清区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幼儿园工作总结
- 山西太原五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年智能交通项目发展计划
- 叉车安全操作培训教材
- 2025年光通信计量和监测仪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届河南省周口市扶沟高级中学高三(最后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南安市2南安一中018年7月高三(最后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出版物发行零售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热轨(热风棉)非织造布生产线项目合作计划书
- 保安证考试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中考必考名著:《革命诗抄》考点及中考真题
- 安徽省 2025 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2024-2030全球动态细胞分析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临床试验数据保密协议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X射线管原理与应用》课件
-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第五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 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与练习
- 医疗二次报销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