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8Ω,另有四只额定功率为2W,额定电压分别为3V、6V、12V、24V的灯泡,当把它们分别接在电路中的A、B两端时,实际功率最大的是()A.3V的灯B.6V的灯C.12V的灯D.24V的灯2、“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的.新材料的使用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新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A.“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用电器并使其效率提高B.“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都属于新材料C.“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D.“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3、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
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的很窄B.
书包带做的较宽C.
吸管一端做成斜口D.
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很小4、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的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D.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质量为5kg的水,温度从30℃降低到20℃,那么,水放出的热量是()A.2.1×105JB.4.2×104JC.1.68×105JD.3.78×105J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一条合金丝导线拉制成原来长度的二倍时,它的电阻比原来电阻____,将这段合金丝导线对折后电阻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三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合金线,在相同的温度下,甲、乙粗细相同,但甲比乙短,乙、丙长度相同,但乙比丙粗,则三根合金线的电阻R甲、R乙和R丙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应为____.8、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__态、____态和___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___.9、在空的矿泉水瓶内滴几滴水,然后盖上瓶盖.
再用力拧塑料瓶身,使矿泉水瓶内的压强增大,拧到一定程度时,用手轻轻推瓶盖,只听到“砰”的一声,瓶盖飞出,接着看到瓶口冒“白气”.
如图所示,瓶口“白气”是水蒸气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而形成的,瓶盖飞出时的能量转化为______.10、(2015秋•广州校级月考)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林的爸爸最近也购买了一辆轿车.表中列出该轿车的一些性能参数.
。单车质量/kg1600发动机排量/L2.0燃料92#汽油水箱容量/L5.0(1)当该轿车汽油机的转速为3600r/min时,则在1min内汽油机对外做功的次数是____次,压缩冲程中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
(2)“轿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3)轿车在上坡时,将档位换成低速档,以减小行驶的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A.安全B.省油C.减小摩擦D.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4)小林通过测量获得轿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对应的制动距离(即从操纵制动刹车到车停下来的距离);数据如表所示:
。速度/(km•h-1)406080100120制动距离/m8185072根据表中数据所反映的内在规律,当轿车速度为80km/h时对应的制动距离是____m.
(5)小林通过上网查到了这种轿车的输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林又向爸爸询问了一些实测数据:轿车行驶的路况好,平均车速为100km/h,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平均油耗为9L/100km,由图中数据,分析这辆汽车在这种状态下行驶时,每小时对外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J,汽油机的效率是____%.(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0.8×103kg/m3)11、太湖是无锡人民的母亲河,它可以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大的特性.当你漫步在鼋头渚公园中,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说明____.12、(2011•重庆模拟)2010年下半年,日全食、日环食双双光临重庆,在这天文地理上都属于小概率事件.如图所示是出现在重庆上空的日食照片,其实日食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我们的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能汇集光线,日食过程中光线强烈,如果用肉眼直接观测会损伤我们的视网膜,所以要用专门工具去观测.13、如图医院、饭店中常用____灯来对房间进行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密度是物体的特性,不同物质一定有不同的密度.____(判断对错)15、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____(判断对错)16、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____.(判断对错)17、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____.18、光从一种介质垂直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____.19、只要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____)20、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____(判断对错)21、幻灯机放映画面时,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必须把幻灯片倒着插在架子上.____.22、“立竿见影”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2分)23、如图所示为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40cm刻度线处,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____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24、桌上有一些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及足够的水;请用这些器材粗略测出碎石子的密度.要求:(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2)用测量值表示出石子的密度.
25、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①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
②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6、某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做了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泡沫塑料压痕的深浅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____两图,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_两图,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将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则压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有关.
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27分)27、如图所示:
(1)图1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Ω;
(2)图2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kW﹒h.
(3)图3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V;
(4)图4,AB和CD是长度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当两合金线分别接入电路并闭合开关时,可以看到通过AB合金线的电流较____,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___有关.28、在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多次实验,才能得到结果,例如: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要多次测量蜡烛和它所成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2)“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要多次测量力和力臂的值;
(3)“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中多次测量物体的温度;
(4)“研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多次改变力的方向;测量力的大小.
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归纳出普遍结论的实验是____;属于减小误差的实验是____.(均选填序号)2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克/厘米3=____千克/米3,72千米/时=____米/秒.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已知各个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求出灯泡的电阻,再利用公式I=求出电路电流;最后利用公式P=I2R比较实际功率的大小.【解析】【解答】解:由P=可得;四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R1===4.5Ω,R2===18Ω,R3==72Ω;R4===288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
I1==,I2==,I3==,I4==;
四只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为:
P1=I12R1=()2×4.5Ω=0.009U2;
P2=I22R2=()2×18Ω=0.013U2;
P3=I32R3=()2×72Ω=0.009U2;
P4=I42R4=()2×288Ω=0.003U2;
所以实际功率最大的是6V的灯泡.
故选B.2、A【分析】【分析】本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提到了“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在掌握这几种材料特点的基础上对四个选项分析,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解析】【解答】解:A;“超导材料”不可以应用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故说法错误,符合题目要求;
B;“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都属于新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C;“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这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都应用了“半导体材料”;这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3、B【分析】【分析】根据压强公式P=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即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由此可突破此题.【解析】【解答】解:A;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的很窄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符合题意.
C;吸管一端做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很小;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4、A【分析】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A选项正确.
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B、C、D错误.
故选A.
【解析】【答案】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5、A【分析】【分析】已知水的质量、比热和初温度、末温度,利用公式Q放=cm(t0-t)可以得到水放出的热量.【解析】【解答】解:水放出的热量是:
Q放=cm(t0-t)
=4.2×103J/(kg•℃)×5kg×(30℃-20℃)
=2.1×105J.
故选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材料和温度不变时,导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解析】【解答】解:
将这根合金丝拉长为原来长度的二倍后;合金丝的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
将合金丝对折后;合金丝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合金丝的电阻变小.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7、略
【分析】【分析】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①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大,电阻越大;
②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③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材料不同,电阻不同.【解析】【解答】解:甲、乙、丙是三根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甲和乙相比,它们粗细相同,甲比乙短,故R乙>R甲;
如果把乙和丙相比,它们长度相同,乙比丙粗,R丙>R乙;
那么,这三根电阻线R甲、R乙、R丙从大到小排列应为R丙>R乙>R甲;
故答案为:R丙>R乙>R甲.8、固液气铁氢气【分析】【分析】此题要从物质的三种状态和物体的固液气三态的不同特点入手来考虑.【解析】【解答】解: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的酒精是液态、氢气是气态、铁是固态.
故答案为:固、液、气;铁;氢气.9、液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分析】解:(1))
“白气”的出现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因此该现象说明发生了液化现象.
(2)
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将瓶盖冲出,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
故答案为:液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
液化是物质从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如平时我们看到的“白烟”.
(2)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一般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
本题考查了对能量的转化和液化现象的理解,要注意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解析】液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0、略
【分析】【分析】(1)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与其它液体相比;水的比热容最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改变物体内能有两个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其中做功改变内能本质是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本质是内能的转移;
(3)对于汽车来说;其最大功率是一定的,由P=Fv可知,只有减小速度,才能得到更大的牵引力,更有利于上坡;
(4)由对表格中速度和制动距离的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制动距离应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可得速度为80km/h时的制动距离;
(5)由图读出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时的输出功率;根据W=Pt求出每小时对外所做的有用功,根据Q=mq=ρVq求出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然后根据η=×100%求出发动机的效率.【解析】【解答】解:
(1)飞轮转速是3600r/min;因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做功一次,所以该汽油机1min对外做功1800次;
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热量,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的比热最大,吸收的热量最多,冷却效果最好;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传递到水,使水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3)由P===Fv变形可得F=;由此可知,汽车的最大功率一定时,减小行驶速度时,可以获得更大的牵引力,故D正确;
(4)通过对1;2、4、5的分析可知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即制动距离一定与速度有关,但明显不是正比关系;
故可以想到可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计算可知制动距离的确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则由=解得:80km/h的制动距离为32m;
(5)由发动机输出特性曲线可知: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时;其输出功率约为30kW;
每小时对外所做的有用功:
W=Pt=30×103W×3600s=1.08×108J;
行驶100km消耗的汽油是9L=9dm3=9×10-3m3;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mq=ρVq=0.8×103kg/m3×9×10-3m3×4.6×107J/kg=3.312×108J;
发动机的效率:
η==×100%≈32.6%.
故答案为:(1)1800;机械;内;(2)比热容;增加;热传递;(3)D;(4)32;(5)1.08×108;32.6.11、略
【分析】【分析】(1)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
(2)闻到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解析】【解答】解:(1)太湖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沙石、土壤等)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2)闻到阵阵花香;是香气分子运动到了我们身边,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结果,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故答案为:比热容;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12、略
【分析】【分析】根据我们对于日食的成因和眼睛的了解来作答.【解析】【解答】解:日食是由于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亮就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线,我们在地球上就看不见或只能看见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眼球的晶状体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凸透镜.13、略
【分析】【分析】紫外线的用途: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解析】【解答】解: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故答案为:紫外线,杀菌.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解析】【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通常情况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但也有不同物质密度相同,如煤油和酒精的密度都是0.8×103kg/m3;
所以不同物质一定有不同的密度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根据热值概念可得热量公式Q=mq,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可知燃料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热值有关.【解析】【解答】解:由Q=mq可知;燃料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热值有关,因此仅热值无法确定放出热量的多少,故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这里既要分清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同,同时还应注意,这种成正比的关系是有条件的.【解析】【解答】解: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量是不同的概念,而且必须是在弹性限度内,这种正比例关系才成立,所以这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析】【解答】解: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超出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解析】【解答】解:光从一种介质垂直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所以上面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没有介质声音不能传播.【解析】【解答】解:只有当发声体振动时;才会产生声音,但必须靠介质的传播我们才能听到,所以题目中描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解析】【解答】解:
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是施力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是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幻灯机成像的原理:当2f>U>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V>2f,这种情况应用于幻灯机.倒立的像与幻灯片比较,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解析】【解答】解:幻灯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放映时;幻灯片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放.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就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解析】【解答】解:“立竿见影”是说当光线照到竖直的竿子上时;就会在它的后面形成一个竿子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这句话正确;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2分)23、略
【分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分析解答: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1)蜡烛在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物距是25cm,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蜡烛在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物距是10cm,小于1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放大;(2)正立.24、略
【分析】【分析】此实验的难点在于测量石子的质量,因此可借助烧杯运用浮力的知识,用水的质量等效替代石子的质量来加以解决,最终利用密度的公式,表示出石子的密度.【解析】【解答】解:(1)实验步骤:a.取适量的碎石子放入烧杯中;把烧杯放入水面上,使其漂浮,在烧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
b.用量简测出烧杯中碎石子的体积V1;
c.让烧杯漂在水面上;向杯中加水直至水槽内水面升至记号处;
d.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2
(2)实验中体积为V2的水的质量与碎石子的质量相同,因此m石=ρ水V2;将其代入密度的公式得;
石子的密度为:ρ石=.25、70cm32.5×103kg/m3偏小【分析】【分析】(1)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我们可以根据量筒中倒水前后的示数求出倒出水的体积;
(2)根据密度公式,已知矿石质量、矿石体积,求出矿石的密度;测量矿石体积时,矿石带出一些水,使所测矿石体积偏大.【解析】【解答】解:
(1)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液面凹面底部平行,如图,量筒的分度值是10ml,量筒原有水的体积V1=200ml,量筒中剩下的水的体积V2=130ml;
则量筒中倒出的水的体积V=V1-V2=200ml-130ml=80ml=70cm3.
因为矿石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水的体积,所以V矿=V=70cm3;
(2)根据密度公式ρ=,已知矿石的质量m矿=175g,矿石的体积V矿=70cm3,所以矿石的密度ρ矿===2.5g∕cm3=2.5×103kg/m3;
在小明的方法中从图A到图B的操作过程中矿石会带出一些水;使得所测量的矿石体积偏大,所以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故答案为:(1)70cm3;(2)2.5×103kg/m3;偏小.26、略
【分析】【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2)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解析】【解答】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用泡沫凹陷的深浅来表示.
(1)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泡沫的凹陷深浅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ac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2)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大小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泡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创业陶艺吧计划书
- 品行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 农业生态建设土地流转合同
- 大学物理学 第一卷 经典物理基础 第6版 课件 9 光的干涉
- 数据设备租赁合同
- 卵圆孔未闭术后护理措施
- 工作中的电气安全
-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
- 儿科相关疾病护理带教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凤仙花开花了》参考课件
- 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汇报课件
-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重庆市两江新区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 2022年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电力焊接规程
- JCT2156-2012 纤维玻璃原料及配合料COD值的测定
- (完整版)庭审笔录(刑事普通程序)
- 安化十二中学生违纪处分登记表
- 网格絮凝池计算书
- 07J501-1钢雨篷玻璃面板图集
- 【教案】第五课+雅与俗的交流-经济、科技发展与美术作品的关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