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有()A.放风筝B.举起250千克的杠铃C.植树造林D.开露天音乐会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B.

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C.

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D.

墙上的手影3、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A.B.C.D.4、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A.B.C.D.5、“以卵击石”导致卵破,此情境中的施力物体是()A.人B.手C.石D.卵6、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B.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C.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D.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转动,证明地球里面有一根旋转轴7、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对于这一现象的微观解释,可用选项中的哪个图表示()

A.B.C.D.8、将7.5t换算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A.7.5t=7.5t×1000kg=7500kgB.7.5t=7.5×1000kg=7500kgC.7.5t=7.5t×1000=7500kgD.7.5t=7.5×1000=7500kg9、下列有关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经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B.经度最大值是360度C.东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少D.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分别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____(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厘米3。

11、人类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周围的感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12、天平的使用:(1)使用前:放____,调____;(2)使用时:左盘放____,右盘放____。砝码放置先放质量____的,后加质量____的。再移游码。读数是左盘砝码的____加游码所对应的____。(3)使用后:砝码回盒,游码回零。(4)使用时注意不要超过其____。13、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___(填“靠近”或“远离”)鲜花。14、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①比较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③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

15、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此液体密度为____kg/m3(ρ水=1.0×103kg/m3)16、湖面如镜,划桨泛舟.以划船的人为参照物,小船是____的;水鸟掠过湖面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方,翅膀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形成升力.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人体有八大系统,这些系统独立工作,互不相干。()18、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判断对错)19、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20、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21、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22、取口腔上皮细胞前要先漱口,因为漱口后口腔上皮细胞易脱落。23、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指幼叶变绿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种子干重。24、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25、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结构。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7分)26、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3分)27、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像A′B′;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确定该透镜焦点F.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3分)28、小月同学平常眼睛近视;却一直没配戴眼睛,致使近视得越加厉害.通过这次探究,她感受到戴眼镜的重要性,于是就在同学的陪同下到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竟然500度!她走出眼镜店,戴上眼镜刚下台阶,猛地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小马问她:“你怎么越戴眼镜越看不清路了?”她说:“你不知道,我一戴眼镜猛然发现地面似乎变高了!”

请你帮她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根据月球的概况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而就谈不上有什么风,也听不到声音;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也就没有生命生存的物质基础;物体在月球表面会变得很轻(约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l/6),所以宇航员有可能举起250千克的杠铃。故正确答案是B。2、C【分析】【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A;蜡烛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应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铅笔好像“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3、A【分析】【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解答】细绳下端挂一重物,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在重力的作用下,细绳拉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通过检查相框边缘是否与细绳平行来判断相框是否挂正。故选A4、D【分析】【解答】A;图中物质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熔化的规律: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凝固的规律:虽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C;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图象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D;图中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不再变化了,这与水的沸腾规律相符,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水的沸腾是温度先不断升高,达到沸点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5、C【分析】【解答】解:“以卵击石”;卵对石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石头对卵施加反作用力,两个力大小相同,卵承受力的能力差,石头承受力的能力强,所以卵碎了石头没什么变化.此情境中石头是施力物体;

故选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D【分析】【分析】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解: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故A正确.

地球仪上;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故B正确.

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故C正确.

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是地轴,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方便而假想存在的一根轴.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D.7、B【分析】【分析】物质分为三态:固态;液体、气态;固态分子间的距离最小;气态分子间的距离最大,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A;煮沸后;主要体现的是分子变大,所以A错;

B;煮沸后;主要体现的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所以B正确;

C;煮沸后;分子的个数不变,所以C错;

D;煮沸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所以D错。

故选B。8、B【分析】【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答】解:

A;“7.5t×1000kg”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B;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C;“7.5t×1000”≠7500kg.此选项错误;

D;“7.5×1000”缺少单位.此选项错误.

故选B.9、D【分析】【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解答】解: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依据题意.

故选: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AC5【分析】【分析】因为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用悬重法测出石蜡的体积,即在石蜡下方系一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

【解答】解:悬重法测石蜡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并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1,再用铁块将石蜡坠入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V2,则石蜡的体积V=V2-V1=59cm3-54cm3=5cm3;据此分析;测量石蜡的体积只需要B和D两次测量,A和C可以省去.

故答案为:A和C;5cm3.11、眼耳鼻舌皮肤【分析】【分析】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等。

【解答】解: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的一类器官。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等。12、水平平衡物体砝码大小总质量刻度值测量范围【分析】【分析】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是进行质量测量的重要基础。

【解答】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5.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6.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

7.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8.使用时不能超过其测量范围。

故答案为:水平;平衡;物体;砝码;大;小;总质量;刻度值;测量范围13、会聚靠近【分析】【解答】因为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因此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照景物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若要把鲜花的像拍得更大一些,则应使照相机镜头靠近鲜花。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上;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14、甲、乙受力面积越小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解:①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分析图乙和图丙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泡沫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①甲;乙;②受力面积越小;③控制变量法.

【分析】①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的大小是相同的,压力不同,泡沫的凹陷程度不同,由此得出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关系;

②比较乙;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压力的大小是相同的,受力面积不同,泡沫的凹陷程度不同,由此得出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关系;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需要用控制变量法.15、0.8×103【分析】【解答】解:(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瓶=2.0kg﹣0.5kg=1.5kg;

由ρ=可得,瓶子的容积:V=V水===1.5×10﹣3m3;

(2)瓶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1.7kg﹣0.5kg=1.2kg;

另一液体的体积:V液=V=1.5×10﹣3m3;

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

故答案为:0.8×103.

【分析】(1)根据空瓶的质量和装满水后的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由于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因此根据V=即可求出瓶的容积;

(2)根据瓶装满另一种液体的总质量和空瓶的质量求出液体的质量,最后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16、静止大于【分析】【解答】解:

(1)以划船的人为参照物;船与划船的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船是静止的;

(2)水鸟飞翔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所以翅膀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从而形成了翅膀的升力;

故答案为:静止;大于。

【分析】(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2)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在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B【分析】【解答】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18、A【分析】【解答】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19、B【分析】【解答】在画生物图时;一般用3H的绘图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像,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而不能涂阴影。较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故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图画法的注意事项是否了解,生物图与其它图的画法稍有差别,应予以特别注意。20、B【分析】【解答】只有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才有叶绿体的存在,比如叶肉细胞。而在非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没有叶绿体的,比如根部的细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叶绿体关系的理解,极易犯错。21、B【分析】【解答】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因为血液呈液态,因此只能制成涂片来进行观察,而不能制成切片进行观察,故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种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和装片的理解。22、B【分析】【解答】漱口的作用是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所取的细胞纯度。而不是因为漱口后口腔上皮易脱落,因此这句话是错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中漱口的原因,关注于实验的细节。23、B【分析】【解答】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的根不断的吸收水和无机盐,使植株叶内的水不断增多,而种子里面的有机物不断的被分解,所以使幼叶鲜重大于种子干重。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24、B【分析】【解答】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就是生物。机械也是可以运动的;都算是运动的物体,但是机械不是生物,如太阳是运动的物体,但太阳不是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25、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