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7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如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转化关系图AFeCuAgBCaCO3Ca(OH)2CaCl2CCuOH2OO2DNaClNaNO3NaOHA.AB.BC.CD.D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烧碱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1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的水的内能大于烧杯(b)中水的内能B.烧杯(c)中的水的内能大于烧杯(d)中水的内能C.烧杯(a)中的水的内能大于烧杯(c)中水的内能D.烧杯(d)中的水的内能大于烧杯(c)中水的内能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汽油溶解油脂的方法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适量的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支架锈蚀D.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5、血液经过体循环后,其成分变化主要是()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C.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6、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A.B.C.D.7、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随血浆过滤成原尿,又能全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A.血细胞B.大分子蛋白质C.水和无机盐D.葡萄糖8、小强乘坐竖直电梯上楼过程中,他相对于地面向上的“速度v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他所受电梯水平地板的“支持力F与时间t”的图像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若将乙图补充完整,选项所示四个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时,可将适量的____加入土壤。10、风能作为一种的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其蕴量巨大,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大10倍.我国陆地上一天的风能如果能全部用来发电,可发电5×109kw•h,这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吨热值为3×107J/kg的煤所放出的能量.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____.发电机是利用____原理来工作的,发电时,把____能转化为​____能.11、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含碳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具有极强的____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用炭黑墨汁所绘的画和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这是由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

(3)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可由富含淀粉的谷物发酵产生.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获得乙醇汽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

A.乙醇属于有机物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D.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空气污染.12、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图①:从微观角度看,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

(2)图②: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____.

(3)图③:一个C60分子是由____构成的.

(4)图④: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13、烟草中含有____、____和____等多种有害物质。14、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的一个含染色体的卵细胞。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动中可排出上亿的精子,从含性染色体来说有____种,一种是含____染色体的,一种是含____染色体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3题,共21分)16、骑自行车下坡时,人不蹬脚踏板,车速也会越来越快,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该现象。17、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哪些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18、只要人活着,心脏就不断地跳动。因此有人说:在有的一生中心脏是从不休息的。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为甲能生成乙;丙能生成甲,乙能生成丙;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解答】解: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银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铁,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错误.

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符合图中转化关系,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NaNO3与气体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故选:C.2、C【分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加,错误;

B;氯化钠敞口放置质量不会改变;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正确;

D;烧碱具有吸水性;质量会增加,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烧碱具有吸水性,据此解答.3、D【分析】【解答】相同状态的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故此题选D。

【分析】该题考查内能概念的理解,内能是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越大,内能越大。内能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含有的物质越多,分子数量越多,内能也越大。本题中的(a)、(b)两烧杯中水的质量相等,但烧杯(b)中水的温度高,内能大;烧杯(c)、(d)中水的质量也相等,烧杯(d)中水的温度高,内能大;烧杯(c)、(d)中水的质量比烧杯(a)、(b)中的大,所以温度相等的情况下,内能也较大。4、D【分析】【解答】A;汽油能溶解油污;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故选项A说法正确;

B;用适量的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用喷漆的方法能防止自行车支架锈蚀;利用的是隔绝氧气和水的原理,故选项C说法正确;

D;食盐中含有杂质;不能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应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熟石灰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D、根据食盐中含有杂质,进行分析判断.5、C【分析】【解答】解: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各级动脉,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再由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摄入主动脉的动脉血,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这样,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因此体循环结束后血液的变化是二氧化碳增多,氧减少.

故选:C

【分析】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6、B【分析】【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解答】解:A;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错误.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正确.

C;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错误.

D;由一块骨骼肌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错误.

故选:B7、D【分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尿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经过了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完成后的产物是不一样的。熟记被肾小球过滤的物质和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D8、C【分析】【分析】此类问题的知识点是合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如果能深刻理解,则此类问题都迎刃而解。人和电梯一起做向上的加速运动,则加速度方向向上,则人受到的合力向上,合力就是重力(向下)和支持力(向上),显然支持力大于重力;人和电梯一起做向上的匀速运动,则加速度为零,则人受到的合力等于零,则重力等于支持力;人和电梯一起做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则人受到的合力向下,显然支持力小于重力;

【解答】根据图可以分析,电梯分三个状态(1)0~t1:电梯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2)t1~t2:匀速运动,加速度为0;(3)t2~t3: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合力F合=ma,(1)0~t1:合力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F>G;(2)t1~t2:合力等于0,支持力等于重力,F=G;(3)t2~t3:合力方向向下,支持力小于重力,F1~t2之间,支持力恒等于重力;支持力的大小介于0~t1与t2~t3的支持力,故选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氢氧化钙或熟石灰或消石灰【分析】【分析】pH为5的土壤为酸性土壤不利于作物生长;可通过加碱性物质的方法使其变为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

氢氧化钙为常见的碱;可与酸中和,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解答】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pH为5的土壤为酸性土壤,可使用氢氧化钙中和土壤中的酸,改良酸性土壤该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氢氧化钙或熟石灰或消石灰10、可再生6×105清洁无污染电磁感应机械电【分析】【解答】风能是一种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无污染;

由题知,Q放=W电=5×109kw•h=1.8×1016J;

∵Q放=mq;

∴需要标准煤的质量:

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

发电机是通过运动产生电能;即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故答案为:可再生;6×105;清洁无污染;电磁感应;机械;电.

【分析】(1)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2)知道1kw•h是3.6×106J,故先把5×109kw•h的电转化为焦耳,后结合热量公式Q=qm变形可以求解质量m=(3)利用发电机的制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发电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11、吸附稳定(或不活泼)B【分析】【解答】(1)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形成的多孔性材料;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填:吸附;

(2)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用炭黑墨汁所绘的画和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故填:稳定(或不活泼);

(3)A.乙醇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C.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成;使用乙醇汽油能节约石油资源,故正确;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填:B.

【分析】(1)竹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2)根据碳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3)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制成的,属于混合物.12、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CaO+H2O=Ca(OH)260个碳原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解答】(1)根据反应可以知道;中和反应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

(2)根据题意,该干燥剂的成分为生石灰,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它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4)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1)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2)CaO+H2O=Ca(OH)2;(3)60个碳原子;(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分析】(1)根据反应可以知道;中和反应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

(2)根据题意可知该干燥剂为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解答;

(3)根据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4)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3、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分析】【解答】因为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故禁止吸烟。

【分析】考查吸烟的危害14、两XY【分析】【解答】在体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中;常染色体有22对,性染色体只有1对,人的性别是由这一对性染色体决定的。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动中可排出上亿的精子,从含性染色体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

【分析】人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一类是性染色体,决定生物的性别。

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