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8/0D/wKhkGWemzfeAFwK7AAE1ljmA1OY101.jpg)
![2025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8/0D/wKhkGWemzfeAFwK7AAE1ljmA1OY1012.jpg)
![2025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8/0D/wKhkGWemzfeAFwK7AAE1ljmA1OY1013.jpg)
![2025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8/0D/wKhkGWemzfeAFwK7AAE1ljmA1OY1014.jpg)
![2025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18/0D/wKhkGWemzfeAFwK7AAE1ljmA1OY1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4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宋朝时期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出宋朝()A.鼓励人民参军B.大力发展科举制C.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2、下列朝代按出现前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B.汉两晋三国南北朝隋朝C.汉南北朝两晋三国隋朝D.汉两晋南北朝三国隋朝3、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4、唐僧取经的故事发生在()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唐玄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5、哈哈感冒了,到县中医院去看病,医生看了看他的脸色,又用听诊器听了听他的肺部,问了问病情,然后把了一下脉。历史上,最早总结出这套诊断疾病方法的是()A.张仲景B.扁鹊C.李时珍D.华佗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历史成语折射时代故事;彰显古人智慧。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故事与成语配对,并将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
①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见秦王时,假称要向秦王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②秦楚两大国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厉害所重;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条件下,各集团的态度动摇多次,反复无常的成语。
③禹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派遣使者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④春秋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发奋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以激励自己。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⑤秦赵对战;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效果卓著。秦军散布廉颇要投降秦国的谣言,赵王上当。任用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带兵,赵国大败。
⑥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魏军回救,中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⑦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曾受楚国恩典;承诺晋楚交战将退让90里报恩。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相遇于城濮。晋军避退,楚军紧追不放。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大败楚军。
⑧公元前356年;秦国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张贴告示:“将此木扛至北门,赏十金。”无人响应。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后来,一名壮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扛木杆至北门,果然得到了赏赐。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
(1)卧薪尝胆____(2)纸上谈兵____(3)图穷匕现____(4)朝秦暮楚____
(5)退避三舍____(6)城门立信____(7)问鼎中原____(8)围魏救赵____7、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南起____(今属____),北至____(在今____西南),全长2000多千米。8、隋文帝是______;唐太宗是______。9、【题文】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建者是____________。10、阅读图片资料;按要求答题。
同学们准备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请你将它们的字母代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秦汉时期成就:____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____11、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一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法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要了解他可以通过《道德经》。()13、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14、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______(判断对错)15、秦朝和商朝共同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暴政。______(判断对错)16、黄河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17、秦朝派蒙恬北击犬戎,并修筑了东起临洮西至辽东的万里长城。()18、唐朝诗人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因此享有“诗圣”美誉。。A.正确B.错误19、秦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导致了它迅速灭亡。()20、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3题,共12分)21、对1000年前的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持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第二种主要持肯定。认为签订这个协定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事,谈谈自己的看法。22、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这个说法正确吗?请写出理由。23、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分封制。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1题,共7分)24、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文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文物1是哪个朝代高度发达文明的代表?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⑵据文物2和文物3,指出商鞅变法与秦始皇巩固统一均采取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铜权上文字的字体。
⑶文物4中的“廿六年”指的是公元哪一年?该文物主要反映了哪些史实?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8分)25、中国历史成语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越王______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材料二________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1)把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充完整(人物),与材料相关的成语是哪一个?(2)把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充完整(人物),与材料相关的成语是哪一个?(3)2016年,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讲好中国故事”越来越成为我国向世界展现文化自信、沟通与各国情谊的重要手段。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成语故事,以“讲好中国成语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不能写材料中的成语)。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6分)(2)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3分)(3)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27、【题文】评说历史(14分)
西周建立以后;实行了分封制。这种制度使西周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除了分封制,西周统治者还实行了哪些制度?(6分)28、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被许多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假如你是《科技文化》报的记者,准备撰写一篇关于科举制度有关的文章,请你结合如下主题的三个构想来完成。(1)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呢?(2)请你在文章中简单介绍科举制度在隋、唐、明三个时期的发展情况?(3)结合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请你简要谈谈科举制度的利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可知,此内容反映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解析】D2、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时期,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秦汉起止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公元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汉献帝被曹魏篡位,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两晋时期是从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立,建立西晋,到420年东晋灭亡。南北朝时期,从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称皇帝建立宋朝,南朝开始。589年隋灭陈,全国统一,南朝历史结束。581年,北朝的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北朝结束。因而,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3、B【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史实。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我国出现了黄河流域人口向长江流域迁移的趋势,古代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已经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题干关键信息“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南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江南地区,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据此可知,ACD不符题意,故选B。【解析】B4、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史实。结合教材可知,玄奘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是在贞观初年,贞观末年回到长安,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由此可以看出,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B5、B【分析】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法;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正式传记而记载的古代医学家。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扁鹊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扁鹊的相关史实。【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④⑤①②⑦⑧③⑥【分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末年,出现了吴越争霸的局面。在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夫差强迫勾践赴吴国为其驾车养马,打扫宫室。勾践遭耻辱后,三年后回国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睡觉睡在柴薪上,以此明志,最后灭吴雪耻,并问鼎中原,称霸一时。
(2)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成语纸上谈兵就出自该战役。从此之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3)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图穷匕见。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县东)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阳。临行时,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献两样他最需要的东西,非常高兴。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在后面。秦舞阳在上台阶时,紧张得双手颤抖,脸色变白。荆轲赶紧作了解释,并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剑自卫,却又一时拔不出来。于是两人绕着柱子转。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将医袋抽打荆轲,并提醒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秦王顿时醒悟过来,迅速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结果未中,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
(4)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从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或西抗秦是为合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秦国在战国后期通过变法逐渐强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而东方六国为抗击秦的攻势,曾一度“合纵”攻秦,使秦国受挫,放弃了一些占领地。但“合纵”却不能善始善终,最终被秦的“连横”政策各个击破。“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时而追随秦,时而又追随楚,反复无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朝秦暮楚”故事的由来。
(5)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他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打败楚军,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
(6)本小题考查的是城门立信。城门立信也叫徒木立信。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开展变法,新法公布以后,为了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商鞅命人在都城南门立了木头,张榜公布说谁要是搬到北门就赏十金。很多人看到后都议论纷纷,不敢相信。商鞅就增加赏金到五十金。这时候,有一个年轻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木头搬了过去。结果可想而知,那位年轻人轻而易举就获得了五十金。于是商鞅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人民的心中树立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威信,最终使得变法措施很好地得到落实。
(7)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问鼎中原。问鼎中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8)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围魏救赵。战国初年;晋国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稍后齐国大夫田氏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各国间的战争更为频繁,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历史上有名的战役。而围魏救赵就出自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部队在攻打邯郸,魏国都城大梁内一定空虚。如果我们直接攻打大梁的话,魏国一定会撤兵回大梁的,这样既可解救赵国,又可给魏国很大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救大梁,途中在桂陵遭到齐军的伏击。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点评】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7、洛阳余杭杭州涿郡北京【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大运河的南北两点以及中心点;识记基础知识,也是考查的重点。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8、略
【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隋文帝统治时期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因为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史称开皇之治.唐太宗吸取隋朝兴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选贤用能.推行贞观新政,轻徭薄赋,完善三省六部制.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故答案为:开皇之治;贞观之治.
本题考查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解题关键是知道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本题掌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析】开皇之治;贞观之治9、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在秦始皇时期建立起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基础概念的理解,难度不大。【解析】【答案】秦始皇(嬴政)10、A、C、D、HB、F【分析】【分析】A是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B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C是反映汉代发明造纸术。D是秦始皇兵马俑,F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H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点评】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1、略
【分析】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故答案为: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诸侯争霸;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准确识记春秋五霸.【解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分析】【分析】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老子与《道德经》。经》。1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点。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故题目正确。故选T。【解析】T14、√【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15、√【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商朝的暴政,导致了商朝的灭亡。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秦朝和商朝共同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暴政。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相关史实。【解析】√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而河姆渡遗址在长江流域,种植的是水稻。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1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长城。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他派蒙恬在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8、×【分析】本题考查李白的相关知识。李白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像《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人们称他为“诗仙”。题干说法错误,故选B。
【解析】B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灭亡的相关知识点。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秦始皇时期实行暴政,他的儿子继位后,更加残暴。他和宦官赵高狼狈为奸,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由于秦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20、√【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铁农具与牛耕使用的时间。【解析】√四、辨析题(共3题,共12分)21、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方面来讲,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确实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双方在边境上开展贸易,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辽所统治的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从而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分析】【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用历史唯物之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要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的方法。全面的就是要一分为二的看法人的一生,既要看主流又要看缺点或不足;历史的就是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当时起的作用如何?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过,一分为二对待他们。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上述材料的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方面来讲,澶渊之盟确实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确实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北宋和辽之间保持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稳定,双方在边境上开展贸易,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辽所统治的我国北部和东北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从而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2、错误,“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形成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分析】【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而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答案为:错误;“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形成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
【点评】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开创的盛世局面。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区别。23、秦始皇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实行分封制是西周【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故答案为:错误:秦始皇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理由: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实行分封制是西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五、识图题(共1题,共7分)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甲骨文。根据所学知识,文物1是商朝的甲骨文。目前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它记载了商朝政治、军事、祭祀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代。(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秦朝的统一。根据文物2和3内容可知,商鞅变法和秦朝统一共同的经济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秦铜权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秦始皇统一的文字小篆。(3)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文物4中的“廿六年”指的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并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解析】(1)朝代:商朝。历史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或:它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及商朝的历史,便于后人研究商朝历史)。(2)措施:统一度量衡。字体:小篆。(3)时间:公元前221年。史实: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确立了“皇帝”制度(或:中央集权制度)。六、综合题(共4题,共8分)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践的相关内容。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卧薪尝胆)。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2)本题主要考查了项羽的相关内容。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巨鹿一战,项羽用破釜沉舟的办法大破秦军。(3)本题主要考查了以“讲好中国成语故事”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例如: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是指祖逖。【解析】(1)勾践。卧薪尝胆。(2)项羽。破釜沉舟。(3)例如: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是指祖逖。26、略
【分析】试题解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2)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成功的变革,他让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他进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扩大了亩制,重农抑商,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鼓励垦荒,这就促进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他普遍推行了县制,制定了法律,统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他禁止私斗,奖励军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这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他打击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并且“燔《诗》《书》而明法令”,使变法令得以贯彻执行。由于这一切,秦国很快富强起来,奠定了此后秦统一全中国的基础。(3)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商鞅变法取消了贵族的特权,规定重新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贵族由此失去了无功受禄的特权,对商鞅十分不满,但商鞅有秦孝公支持。贵族虽怀恨在心,仍然毫无办法。秦国经变法以后,很快强盛起来,生产率大大提高,国库充盈,将士作战勇猛,威震六国。商鞅因变法有功,受封商地十五邑,号商君,人们从此称公孙鞅为商鞅。变法过程中,太子的老师触犯了法律,商鞅为了新法能得以实施,请示孝公,依法严厉地作了公正处置。太子对商鞅开始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手快。孝公在位二十二年驾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人关-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 园林养护人员雇佣合同范文2025年
- 2025年伙伴合同终止协议
- 2025年企业办公用品综合供需合同
- 2025年官方物流配送协议书高清
- 2025年企业设备抵押担保贷款合同
- 2025年动物收养协议版式
- 2025年粮食供需双方合同策划大纲
- 2025年智能交通项目提案报告模式
- 2025年企业维修保养年合作协议
- 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和明码标价法律法规价格欺诈知识
- 中外历史纲要上大事年表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计划
-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练习题-A4直接打印
- 采购行业的swot分析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振荡指标MACD(波段操作精解)
- 儿科常见病的病例讨论和诊断思维培训课件
- 越野车改装方案
- 无线电监测系统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铸造熔炼炉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