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中山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中山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中山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中山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11月九年级物理科期中测试试卷

说明:L本试卷共六大题,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解答选择题时,须将选项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字母框涂黑,其他题的答

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材料中,通常能导电的是()

A.干燥的木材B.食盐溶液C.玻璃D.陶瓷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干燥的木材导电性很差,是绝缘体,不能导电,故A不符合题意;

B.食盐溶液导电性好,是导体,通常能导电,故B符合题意;

C.玻璃导电性很差,是绝缘体,不能导电,故C不符合题意;

D.陶瓷导电性很差,是绝缘体,不能导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电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C.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在电源的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在电路中提供电能,故A正确;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一

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是通路,故B正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它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

C错误;物理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沿

着“正极-用电器一负极”的方向流动,故D正确,故选C.

3.人们对事物进行比较,经常要引入相应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行做功多少的比较,引入“功率”

B.进行物质吸热能力的比较,引入“比热容”

C,进行燃料完全燃烧放热能力的比较,引入“热值”

D.进行热机对燃料利用率的比较,引入“热机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反映的是做功的快慢而不是做功的多少,故A错误,符

合题意;

B.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越大,说明物质吸热能力

越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热值指的是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料优劣的比较标准有很多种,例如是否对环境造

成污染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热机效率表示热机在工作过程中,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百分比;进行热机对燃料利

用率的比较,引入“热机效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图由关于物理过程及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B.乙图,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内能转换为机械能,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加

C.丙图,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D,丁图,抽掉玻璃片,下方瓶中的二氧化氮扩散到上方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也不能使两个铅柱分开,说明分析间存在引

力,故A错误;

B.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外界对筒内的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空气的内能会增

加,故B错误;

C.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

的内能会减少,故c正确;

D.抽掉玻璃片,下方瓶中的二氧化氮扩散到上方瓶中,为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

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o

5.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自制了火箭模型,演示时从瓶口喷入雾状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从瓶子侧面小口

点火,纸筒立即飞出,关于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锥形纸筒内雾状酒精的热值会变大

B.纸筒飞出,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下降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演示后闻到没燃烧完酒精的味道,这些酒精的比热容会变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所以酒精

的热值不变,故A错误;

B.瓶内气体对纸筒做功,纸筒飞出,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内能转化为纸筒的机械能,故

B正确;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去,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也将内能转化机械能,因此燃气推

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C错误;

D.由于比热容是物质的性质,所以酒精的比热容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分别将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条银铝合金线和CD接入电路,通过较长的银铭合

A,温度有关系B.导体的材料有关系

C.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系D.导体的长度有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实验中导体AB和均为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的银铝合金线。即研究物体的材料和横截面

积均相同,而长度不同,所以该实验研究的是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

题意。

故选D。

7.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V?的示数分别是IV和3V,则小灯泡L]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

为()

A.IV3VB.3VIVC.IV2VD.2VIV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i测量L2两端电压,电压表V]的示数分别是IV,则L2

两端电压为IV,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灯泡Li两端电压

q=U—。2=3V—1V=2V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图所示,鸽子饭是一种传统的中山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闻名,闻到浓郁的香气是由

于分子不停做造成的;烹饪过程鸽子吸收热量,内能;烹饪好的鸽子变凉之后香气没有那么

浓郁,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答案】①.无规则运动②.增大③.温度

【解析】

【详解】[1]鸽子饭中带香味的分子在空气中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能闻到浓郁的香气,这是扩散现

象。

⑵烹饪时给鸽子饭加热,鸽子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引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所以烹饪好的鸽子变凉之后香气没有

那么浓郁,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9.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加热、锻打和淬火都可以改变铁器的内能,其中加热、淬火过程是

利用的方式改变铁器内能的,锻打过程是利用的方式改变铁器内能的,淬火过

程中铁器的内能会变。

【答案】①.热传递②.做功③.小

【解析】

【详解】口][2]用火对铁器加热,铁器从火中吸收热量,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铁器向水中放热,所以加

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⑶把烧红的铁器放到冷水中“淬火”,铁器放出热量,铁块的温度会降低,内能变小。

10.如图所示,小明用神湾菠萝点亮了发光二极管,铜片、锌片以及菠萝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铜片是

极。若将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发光(选填“会”或“不会”),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

导电性。

【解析】

【详解】[1]图中二极管发光,说明二极管的连接是正确的,铜片与LED正极相连,因此铜片是水果电池

的正极。

⑵[3]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此时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极流向正极,说明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性。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A】示数为0.5A,电流表A?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的电

A,干路电流是A„

【解析】

【详解】“北2北3]分析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i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L2的电

流,电流表Ai示数为0.5A,则干路中电流为0.5A,电流表A2示数为0.3A,则通过L2的电流为0.3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Li的电流

4=/—A=0.5A—0.3A=0.2A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V。当开关断开时,开关a、6两端电压是V;电源c、d两端电压是V;

灯泡e、/两端电压是Vo

【解析】

【详解】口]当开关断开时,将电压表接在开关两端,此时电压表与灯泡串联,因电压表内阻较大,因此

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为3V。

⑵断开开关,电源仍然存在,电源两端电压仍为3V。

⑶将电压表接在灯泡e、/两端,断开开关,则整个电路断路,电压表示数Oo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L2正常发光,甲、乙两表示数之比11:

6,小灯泡LpL2的连接方式是联,通过LpL2的电流之比是,乂、L2两端电压之比是

【解析】

【详解】口]⑵假设两灯并联,则要想两灯都正常发光,甲乙两只电表必须都为电流表,且甲为支路电流

表,乙为干路电流表,甲示数大于乙,与题目所说甲、乙两表示数之比11:6不符合,假设不成立;假

设两灯串联,甲乙两只电表必须都为电压表,则甲测电源电压。乙测灯泡L2两端电压,与题目所说甲、

乙两表示数之比11:6符合,假设成立,则两灯串联,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通过Li、L2的电流之

比是1:1O

⑶甲测电源电压。乙测灯泡L2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则两灯电压之

比为:

耍£^=与=5:6

6

14.如图所示,是自动监测油箱内油量的装置,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

浮标随油面上下移动带动杠杆绕支点转动,观看油量表指针就可以知道油量的多少,电路中油量表其实是

表,给油箱加油时,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油量表的示数变.

浮标

金属滑片

【答案】①.电流②.小③.大

【解析】

【详解】口]由电路图可知,R与R串联,油量表串联在电路中,由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可知,油量表为电

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2][3]给油箱加油时,浮标上浮,在杠杆的作用下滑片下移,R'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变短,接入电路的电阻

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油量表的示数变大。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图2分,共6分)

15.作图题:

(1)如图所示,将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要求开关3控制灯泡L1、S2控制灯泡L2;(连线不能交

(2)如图所示,是儿童玩耍灯笼结构图,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断开开关后灯泡熄灭,请方框内画出这

个灯笼的电路图;

(3)居民楼的楼道灯,为了节约用电,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让灯在天黑且有人走动时才发

光。光控开关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

动时自动断开。请将图中元件按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连线不能交叉,图中0表示接线柱)

O_0——OO~OO~~O

电源

楼梯灯

220V

(2)

——0

-O-------®--------O--------O_oo-o-

光控开关声控开关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将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则灯泡L]与制灯泡L?在两条支路中;开关S1控制灯泡L1,则

开关S[与灯泡L1串联在一条之路中;S2控制灯泡L?,则S?与灯泡L2串联在一条之路中,如下图所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断开开关后,灯泡熄灭,所以电源、开关、小灯泡串联,如下图

所示: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可知,只有当“光控开关”、“声控开关”都闭合了灯才能亮,故这两个开关与灯串联,所以将

电源、灯泡和两个开关串联,如下图所示:

)---0_OO_0—1

光控开关声控开关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题7分,共21分)

16.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将水和花生油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

再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图丙是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加热器工作时各项参数稳定,忽

略液体散失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水=4.2xl()3j/(kg.。。)]

温度/久

45

40

35

30

25

23456时间/min

(1)实验前,应选取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实验中通过判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

多少;

(2)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的温度升高得比较快;若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比较多;

(3)汽车散热箱应选用作为冷却剂,因为它的较大,冷却效果更好;

(4)此实验所用花生油的比热容为J/(kg.℃)o

【答案】(1)①.质量②.加热的时间

(2)①.花生油②.水

(3)①.水②.比热容

(4)2.1X103

【解析】

【小问1详解】

⑴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前,应选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实验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

热,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根据转换法,可以通过比较加热的时间比较甲、乙两种液体

吸收热量的多少。

【小问2详解】

口]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如初温相同的A和B,加热3min,A的末温比较大,所以A的

温度升高得比较快,因此A的比热容较小,是花生油,B是水。

⑵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当它们温度从20℃升高到45℃时,A用时3min,B用时6min,所以升高相同的

温度时,B(即水)的加热时间更长,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吸热本领更强。

【小问3详解】

由于B(即水)的吸热本领强,比热容大,根据Q=c〃z。,升高相同的温度,与同等质量的A相比,B吸

收的热量更多,因此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冷却剂,B(即水)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小问4详解】

B(即水)的吸热本领强,比热容大,温度从20℃升高到45℃时,B用时6min,A用时3min,则A吸收

的热量为B的一半,根据。=。巾加可知质量和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成正比,所以A

的比热容为B的一半,即另一种液体(花生油)的比热容为

3

,花生油=;%=gx4.2义IO?j/(kg,℃)=2.1xl0J/(kg.℃)

17.如图所示,甲图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A、8、CS

个位置,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A点电流B点电流C点电流

〃/A及/A//A

0.260.260.52

甲乙

(1)某同学发现还没接入电路的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纠正方法是;将纠正过的电流表

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还是如图乙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O

(2)测A点电流时不接“3A”量程,而使用“0.6A”量程,理由是;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这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就这样得出结论的不足之处是;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另一个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相等。这结论是(选填“正

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答案】(1)①.调零②.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2)分度值小(读数更准确)

(3)①.正确②.没有多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4)①.不正确②.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山还没接入电路的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指针不指零,所以纠正方法是调零,让指针指在零刻

度线处。

⑵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反接指针就会反偏。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还是如图乙

所示,指针偏向没有刻度的一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小问2详解】

测A点电流时不接“3A”量程,而使用“0.6A”量程,理由是:电流值小于0.6A,选择小量程指针偏转

角度更大,且小量程的分度值小(读数更准确)。

【小问3详解】

⑴⑵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这结论是正确,但只进行了一次实验,数据

有偶然性,所以就这样得出结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多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小问4详解】

山⑵实验中,应该选择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这样才能得出普遍规律。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另

一个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相等。这结论是不正确,原因是: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

18.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3V、定值电阻R

(D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闭合开关前,图中的滑片P应置于最端(选填“左”

或“右”),这样做的目的是;此实验使用的定值电阻为Q,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首先把5。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确定定值电阻

R两端的电压值UR,当定值电阻R由5。换成10。时,应______(选填“保持”“减小”“增大”)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使电压表示数仍为。尺。当定值电阻R的阻值换接为20。时,发现无论怎

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都无法达到UR,这是因为开始时对UR的取值偏(选填

“大”或“小”)。此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o

【答案】(1)①.右②.保护电路③.5④.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①.增大②.小③.控制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解析】

【小问1详解】

山⑵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

[3]根据表格数据中,当电压是0.5V时,电流是0.1A,则定值电阻阻值为

-3=5。

I0.1A

⑷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即结论: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正比。

【小问2详解】

山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不变,当定值电阻R由5。换成10。时,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

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会变大,因此应将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至电压表

的示数与定值电阻更换前的电压相同。

⑵⑶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当定值电阻阻值变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会变大,因此需要调节滑动变

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小为原来的数值,而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均无法达到

UR,原因是开始设定的电压UR偏小,或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抢压能力不够,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

器的作用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五.计算题(共2小题,7分+6分=13分)

19.如图所示,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盒10℃、200g的牛奶,要用60℃的热水给这盒牛奶加热到40℃,这

个过程热水放出2.1x104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xl()3j/(kg.℃),牛奶的比热容为

2.1xlO3J/(kg.℃),燃气的热值为4.2x107J/kg,燃气灶的热效率为25%。求:

(1)牛奶吸收的热量;

(2)至少需要60℃热水的质量;

(3)热水放出的热量,相当于用燃气灶至少燃烧多少千克的燃气?

【答案】(1)1.26X104J

(2)0.25kg

(3)0.002kg

【解析】

【小问1详解】

牛奶吸收的热量

Q奶吸=。奶%&=2.1xlO3J/(kg-℃)x0.2kgx(40℃-10℃)=1.26xl04J

【小问2详解】

由。水加水。=。放得热水的质量

2.1X1C)4J_________

=0.25kg

4.2x103J/(kg.℃)x(60℃-40℃)

【小问3详解】

由〃=得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1X104J

=8.4X104J

25%

根据。放'=m"q可得,需要燃气的质量

8.4xlO4J

=0.002kg

q4.2xlO7J/kg

20.如图甲所示,是某活动小组自制肺活量测试仪的原理图,人体吹出的气体使波纹鼓胀大,进而推动滑

片P向左移动。图乙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与肺活量V的关系图象,当测试仪测量最大肺活量为

5000mL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电源电压9V,定值电阻R为10。。求:

(1)不吹气时,电流表的示数;

(2)测试仪显示最大肺活量时滑动变阻器RP两端的电压。

【答案】(1)09A

(2)75V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乙可知,当不吹气时,滑动变阻器Rp接入电路阻值为0,此时电路为只有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因

此电路中的电流为

9V

=0.9A

10Q

【小问2详解】

由图乙可知,当测试仪测量最大肺活量为5000mL时,滑动变阻器以接入电路阻值为50Q,此时定值电阻

与滑动变阻器Rp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所以测试仪显示最大肺活量时滑

动变阻器品>两端的电压

Up=I-Rp=0.15Ax50。=7.5V

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21.某实验小组对“盐水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有:两端接有金属接线

柱的水槽、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灵敏电流表、大号注射器,有以下猜想:A.盐水电阻的大小可能

与盐水的浓度有关;B.盐水电阻的大小可能与盐水的横截面积有关。

利用上述有关器材组装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并进行实验(向水中加盐时忽略盐水体积的变化)。

(1)将适量盐水倒入水槽中,闭合开关后,观察到小灯泡发光,说明盐水是(选填“导体”或

“绝缘体”),盐水电阻大小可以根据进行判断;

(2)探究猜想A时,为了改变盐水的浓度,应该向水槽中添加适量的(选填“盐”或“清水”)

并搅拌均匀。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变化不明显,说明电阻变化(选填"大”或“不大”),为了

更好地判断盐水电阻的变化,你的做法是;

(3)要探究猜想B,最简单的做法是在探究猜想A的实验后,,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答案】(1)①.导体②.导体灯泡亮度

(2)①.盐②.不大③.串联一个电流表或将灯泡换成电流表

(3)用注射器从水槽中抽取适量的盐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⑴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将适量盐水倒入水槽中,闭合开关,观察到小

灯泡发光,所以盐水是导体。

⑵串联电路,电压一定,电阻变化时,灯泡亮暗会随之发生变化。盐水电阻大小可以根据灯泡的亮度来

判断。

【小问2详解】

山向盐水中增加盐的质量,可以增加盐水的浓度,因此为了改变盐水的浓度,小明应该向水槽中添加适

量的盐。

⑵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越大,灯泡亮度越暗;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变化不明显,

说明电阻变化不大。

[3]灯泡亮度的微小变化不容易观察到,因此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通过电流表指针变化情况来

判断电阻大小。

【小问3详解】

要探究猜想B,即盐水电阻的大小可能与盐水的横截面积有关,可以向外抽取盐水后,容器内盐水减

少,盐水的体积减小,盐水的横截面积也会减小。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效应、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也称光伏效应)。

光电子发射效应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

现象,如图甲所示,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就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

效应发生在物体内部,统称为内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

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太阳能电池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光伏产业正成为国际

上继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度而改变的电阻器。如图乙所示,电

源电压恒为4.5V,蜂鸣器(视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当光敏电阻正对光源,通过灵敏电流表来显示

光照强度E(单位lx),电流表的示数/随光照强度E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E/

100200300400500600

(lx)

灵敏电流示数

160240280310330350

//mA

可见光

S1/蜂红橙黄绿蓝靛紫

-i।——।低►高

灵敏电流表可见光频率

甲乙丙

(1)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______逸出于表面;

(2)太阳能电池是依据(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

(3)如图丙所示是可见光光谱图,蓝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能产生外光电效应,那么照射该金属一定能产

生外光电效应的光还有;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敏电阻器的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加而0当光照强度为3001X时,光敏电

阻的阻值是Q(保留整数)。

【答案】(1)电子(2)内

(3)靛、紫⑷①.减小②.6

【解析】

【小问1详解】

外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物质表面时,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又称光电子发射效应。

【小问2详解】

太阳能电池在工作时,受到光的照射,在物质内部产生电流,即电子未逸出物质。故太阳能电池应用的

是内光电效应。

【小问3详解】

从红光到紫光,光的频率是逐渐升高的。照射到物质表面能够产生光电效应,而比蓝光频率大的有靛、

紫光,则靛、紫光照射该物质也一定能够产生光电效应。

【小问4详解】

,U

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光照强度增加,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根据/==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

R息

小,又蜂鸣器(视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故电阻器的电阻变小,则光敏电阻器的阻值随光照强度

增加而减小。

⑵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