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生殖细胞B.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差C.是在细菌发育的初期形成的D.是细菌的一种休眠方式2、下图是在抢救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救措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①②A.①图表示病人呼吸、心跳突然停止后救护者采取的急救方法B.①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C.②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D.某人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②图位置止血3、如图是一台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该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4、下列不属于群落的是()A.热带雨林B.温带森林C.苔原D.生物圈5、把流经周身以后含氧较少的血液送往肺部的血管是()A.肺动脉B.主动脉C.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6、下列叙述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B.维持生态平衡。

C.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7、下类植物中不能够产生果实的是()A.杨树B.花生C.银杏D.小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中数字表示叶片不同结构,分析回答:

(1)植物可以通过图一中所示的[C]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图二中的结构[③]____中进行.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这是因为植物幼苗进行____作用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

(3)将图三装置置于阳光下,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二中叶片的[⑤]____通过[A]____作用散失出来的.

(4)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大雨成水涝,久晴变酷暑”的局面,形成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

①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②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

③城市绿化面积大④城市绿化面积少。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9、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因该好好保护它.线面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结构3是蚯蚓的____,由此可判断4是蚯蚓的____端(填“前”或“后”).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____构成,它属于____动物.

(3)用手轻摸蚯蚓腹面,有一种____(填“光滑”或“粗糙”)感,这种小突起叫____.

(4)在以蚯蚓为材料的实验中,为保证它能从空气中得到充足的氧气,必须保持____.

(5)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____

A、放归大自然B、养在玻璃瓶中C、处死扔进垃圾箱D、拿回家钓鱼.10、人体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发生明显的变化,为探究“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请据表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②]____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2)呼吸系统中气体交换的器官是[⑥]____.

(3)图中1,2,3,4,5合称为____.

(4)血液流经器官⑥后血液的变化情况是____.(选填)

A;静脉血变动脉血B、动脉血变静脉血C、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加D、没有明显变化。

(5)动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正确的流动途径是____.

A;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右心房→右心室→上腔静脉。

C;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D、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

(6)下列关于泌尿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

A;肾小球-重吸收B、肾小管-滤过作用C、尿道-排出尿液D、膀胱-输送尿液。

(7)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同成分是____.

①水分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蛋白质⑤葡萄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⑤11、(2015秋•太仓市期中)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内容):

(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____(填数字).

(2)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____]____的____作用和[____]____的____作用.

(3)若验尿时发现尿液里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图中标号为[②]的结构发生了病变,也有可能是____分泌不足引起的;须进一步诊断治疗.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____的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12、(2014•如东县校级模拟)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②____⑥____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标号____处进入叶内,所需水分通过图中标号____所示部分运输而来.

(3)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主要是因为图中标号②所示部分含有较多的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树林宜作为人们清早锻炼的场地,因为这时植物释放氧气是一天中最旺盛的.____.(判断对错)14、植物生活只要有氮、磷、钾三种无机盐,缺少其它无机盐,照样正常生长.____(判断对错)1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____.(判断对错)16、细菌和病毒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了食物的腐败.____.(判断对错)17、表哥和表妹在法律上是允许结婚的____(判断对错).18、“试管婴儿”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____(判断对错)19、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____(判断对错)20、缺乏维生素A的人容易患夜盲症____(判断对错).21、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现代人可分为四个种族.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22、把构成植物体的几种重要组织与他们的主要分布用线连接起来。⑴保护组织A根尖的分生区、芽的生长点、茎内的形成层等⑵营养组织B.根、茎、叶、花、果实内的导管、筛管等⑶输导组织C.根、茎、叶的表皮等⑷分生组织D.果肉、叶肉、幼嫩茎等23、将下列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各组织的主要功能用线连接起来。上皮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肌肉组织保护和分泌结缔组织收缩、舒张神经组织连接、支持、保护、营养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2题,共8分)24、(2014春•武威校级期中)如图是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各器官的排列顺序.请据图回答.

(1)曲线甲是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_的消化,曲线丙是____的消化.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2)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____.

A.食道B.胃C.小肠D.大肠。

(3)蛋白质在____中进行消化,其终产物是____.

(4)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从____进入消化道.

(5)消化的终产物几乎全部在____处被吸收.25、(2014秋•东明县期中)据图回答:从如图可以看出,生物遗体通过____分解成____、水、无机盐,回归大自然,被____再利用制造____,由此可见,腐生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____起着重要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1)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2)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萌又会变成一个细菌.【解析】【解答】解:A;芽孢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形式;不是生殖细胞,A错误;

B;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B错误;

C;当环境不利于细菌时才形成芽孢;C错误;

D;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D正确;

故选:D2、D【分析】【分析】【解析】【答案】D3、D【分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所以应该是①和④.

故选:D.

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之间的关系.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目镜和物镜的区别方法以及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的关系.【解析】D4、D【分析】【分析】1;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解析】【解答】解:A;从生物来说;热带雨林的所有生物组成群落群落,不符合题意;

B;温带森林的所有生物组成群落;不符合题意;

C;冻原又叫做苔原;主要指北极圈内以及温带、寒温带的高山树木线以上的一种以苔藓、地衣、多年生草类和耐寒小灌木构成的植被带,不符合题意.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故选:D5、A【分析】【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从图中看出,把流经周身以后含氧较少的血液送往肺部的血管是肺动脉.【解析】【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把流经周身以后含氧较少的血液送往肺部的血管是肺动脉.

故选:A.6、C【分析】

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供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是绿色植物;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消费者.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7、C【分析】【分析】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解析】【解答】解:ABD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ABD不符合题意;

C;银杏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C符合题意.

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光合叶肉浑浊呼吸气孔蒸腾A【分析】【分析】(1)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其反应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4)图一中:A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图二中:①是叶脉,②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③是叶肉,⑤是气孔;图三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蒸腾作用释放水蒸气的实验装置.【解析】【解答】解:(1)图一:A表示蒸腾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③叶肉含叶绿体,主要进行光合作用.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就避免了塑料袋内的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结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手挤压塑料袋,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进入了澄清的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3)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水珠主要是经图二中叶片的[⑤]气孔通过[A]蒸腾作用散失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表皮.

(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①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不到位,②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④城市绿化面积少,使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大雨成水涝,久晴变酷暑”的局面.因此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大雨成水涝,久晴变酷暑”的局面,形成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①②④,故选A正确.

故答案为:(1)光合;叶肉;

(2)浑浊;呼吸。

(3)气孔;蒸腾。

(4)A9、环带前体节环节粗糙不平刚毛体壁湿润A【分析】【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用刚毛协助身体运动,在蚯蚓离前端较近的地方有一个环带.【解析】【解答】解:(1)蚯蚓的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3环带,据此判断4是前端.

(2)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相似体节组成.这样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又因为体内无脊柱,因此蚯蚓又属于无脊椎动物.

(3)在蚯蚓的腹面处的有小突起;用手抚摸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蚯蚓的刚毛,可以协助运动,配合身体的肌肉的不断收缩向前蠕动.

(4)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以蚯蚓为材料的实验中,为保证它能从空气中得到充足的氧气,必须保持体壁湿润.

(5)实验完成后;本着爱护生物的原则,我们应该把蚯蚓放归到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环带;前。

(2)体节;环节。

(3)粗糙不平;刚毛。

(4)体壁湿润。

(5)A10、咽肺呼吸道AACB【分析】【分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图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解析】【解答】解:(1)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然后依次是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通道.所以②咽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2)⑥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3)呼吸道包括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

(4)血液流经器官⑥肺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可见A符合题意.

(5)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

因此动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血管的途径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可见A正确;

(6)A;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而不是肾小球,A错误;

B;肾小球具有过滤作用;而不是肾小管,B错误;

C;尿道排出尿液;C正确;

D;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D错误.

(7)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三者的成分如下表:

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故选:C

故答案为:

(1)咽;

(2)肺;

(3)呼吸道;

(4)A

(5)A;

(6)C

(7)B11、略

【分析】【分析】(1)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③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②肾小球和①肾小囊组成.【解析】【解答】解:(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③肾小管和肾小体;肾小体由②肾小球和①肾小囊组成.

(2)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②]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若验尿时发现尿液里含有葡萄糖;则可能是图中标号为[②]肾小管的结构发生了病变,也有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须进一步诊断治疗.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1)①②③

(2)②肾小球;过滤;③肾小管;重吸收。

(3)胰岛素。

(4)无机盐12、略

【分析】【分析】由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可知,图示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栅栏组织、③叶脉,④是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气孔.【解析】【解答】解:(1)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②是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含有叶绿体数量较多,⑥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

(2)⑥气孔在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是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③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枝,其中同样包括导管和筛管两种管道,形成叶片内的运输通道,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3)叶的大多数内部组织分化成富含叶绿体的薄壁组织;如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保卫细胞,使叶呈现绿色,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叶绿体数量关系: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保卫细胞.这也是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的一方面原因.

故答案为:

(1)栅栏组织;气孔;

(2)⑥;③;

(3)叶绿体.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分析】【分析】早晨没有那么多的汽车排放尾气,没有那么多的噪音、污水、烟雾、废气污染.而且植物还能净化空气,吸附一些尘埃和废气,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在夜间绿色植物几乎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蒸腾作用也很微弱,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也很少,但是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在早晨的树林中,空气中的含氧量低,含二氧化碳多.但是树木能起到防风固沙;吸附尘埃和有毒气体的作用,能净化空气,使人感觉空气新鲜,所以“树林宜作为人们清早锻炼的场地,因为这时植物释放氧气是一天中最旺盛的”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

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解析】【解答】解: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因此,植物不仅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还需要其它多种无机盐,缺少其它无机盐,植物也不能正常生长,例如油菜的“花而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苹果的缩果病、萝卜的心腐病等都是缺硼造成的.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解答】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食物中细菌真菌数量大量增加繁殖,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解析】【解答】解: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从食物中获得有机物,并用来生长、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食品不具有活细胞,因此病毒不是导致了食物的腐败的原因.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解析】【解答】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表哥和表妹属于旁系血亲,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结婚的.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解析】【解答】解: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析】【解答】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蜘蛛结网.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解析】【解答】√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其功能和缺乏症如图所示。维生素种类主要功能缺乏症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可见;缺乏维生素A,会患有夜盲症;皮肤粗糙.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把智人划分: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4个人种.【解析】【解答】解: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形、鼻形等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类划分: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高加索人;澳大利亚人4个人种.人种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种的外部差异不影响人的智力优劣.他们的脑容量、骨骼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没有优劣人种之分.

故答案为:√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构成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