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孙权劝学》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孙权劝学》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马光《资治通鉴》4.孙权劝学第一课时作家作品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编年体《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1)国别体:以国家(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国语》《战国策》。(2)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如《春秋》《左传》。(3)纪传体: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创始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4)纪事本末体:以重要事件为纲,自始至终有系统地把它记载下来。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5)通史:连贯叙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中国通史》(区别于“断代史”)。(6)断代史: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史实的史书。如《汉书》《宋史》等(区别于“通史”)。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传统史书体例朗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qīng)/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shú)/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è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从前,当初对……说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当道,当权掌管政事

推托事务《孙权劝学》鼓励,劝勉疏通文意疏通文意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权曰:“孤

岂欲

卿治经为

博士

邪!

但当

涉猎,见往事耳。古时王侯的自称“怎么,难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只,只是粗略地阅读研究儒家经典通“耶”“吗”了解疏通文意历史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收获。”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谈论评议,十分惊奇地说: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阿蒙了!”谁比得上好处从事,趋向于是,就到,等到经过谈论评议才干和谋略泛指吴地不再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阿蒙!”疏通文意认为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拭目相看,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有抱负的人知晓事情泛指多日拭目相看对朋友辈的敬称语气词,相当于“呢”连词,表顺承蒙曰:“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

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疏通文意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收获。”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谈论评议,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拭目相看,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单独,孤单治: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治理博士: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2)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但是涉猎: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接触,涉及(3)见往事耳

见: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看见往事: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过去的事情(4)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更加;再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只,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另,另外。一词多义(1)当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__(2)以①蒙辞以军中多__________________②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掌管,主持。应当。介词,用。与“为”连用,译为“认为”。成语积累吴下阿蒙:

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

即读书人分别后几天,特指大有长进,面貌焕然一新,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刮目相待:

即用新的眼光看待,也作“刮目相看”。第二课时梳理情节孙权吕蒙鲁肃君臣同僚君臣好友(劝学)(就学)(赞学)劝详详略为何劝学?如何劝学?结果如何?人物档案·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吴国的创建者。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物档案吕蒙,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少年时不读书,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信赖。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名扬三国。后不久病死。人物档案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思考探究问题1: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原文内容,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公元210年,周瑜去世。权闻瑜死,放声大哭。拆视其(代周瑜)书,乃荐鲁肃以自代也。书略曰:“......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孙权即日便命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一面教发周瑜灵柩回葬。公元210年,孙权劝吕蒙学习。吴国大将吕蒙早年跟随吴王,作战勇猛,战功赫赫,却自恃武功,不爱读书。思考探究问题1: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原文内容,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三国鼎立初成,东吴急需人才。吕蒙长于带兵打仗,短于文治。而今“当涂掌事”,要做好工作,必须学习。“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思考探究问题2:本文主要运用人物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画出孙权“劝学”的语句,看孙权是怎样劝服吕蒙的?乃始就学辞以军中多务学习的目的、方法委婉批评

现身说法学习的原因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可能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学习的作用思考探究揣摩语气,分析人物语言——如何劝学?人物语言语气、神态和心理劝学艺术孙权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包含着关心、厚望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性要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隐约可见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和责备;循循善诱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性语气,指出学习目的和方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强调学习的益处思考探究问题3:劝学结果如何,课文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大惊”

神态描写,非常吃惊“才略”

才干和谋略“非复”

对比“非复吴下阿蒙”情不自禁的赞叹

感叹号赞叹之情溢于言表①鲁肃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侧面反映出吕蒙才略大有长进,学习效果显著。思考探究问题3:劝学结果如何,课文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通过吕蒙自得自豪的语言描写。

运用感叹语气,表示惊讶、赞叹,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思考探究问题3:劝学结果如何,课文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三国志•吕蒙传》鲁肃:东吴的最高军事长官。吕蒙:“偏将军”,属于中下级军官。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鲁肃主动结友,是因为被吕蒙的才略折服。③鲁肃结友的举动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吕蒙学识长进惊人角色体验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孙权“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吃惊,赞叹)(反问、不悦、责备。)(言辞恳切,语重心长)角色体验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吕蒙人物形象从刚刚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能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吕蒙虚心听劝、勤奋好学、机敏自信、胸怀坦荡、富有幽默感启示:①要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②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习,终有所成。③不能因繁忙就放弃学习,只要用心,总有办法。④人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人物形象从刚刚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能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孙权严格要求、关心下属、勤奋好学、循循善诱启示:①规劝别人要从关爱对方出发,要讲究方法策略。②作为团队领导,要考虑长远,重视人才培养。③给人提建议、指方向时要充分尊重对方,要有换位思考意识,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才能说服对方;人物形象从刚刚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能给你带来什么启示?敬才爱才、真诚待友启示:①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

②交友要交不断进步的人,要敬才、爱才。鲁肃小结主要内容: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说明:人只要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延伸拓展1.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些。2.卿今者才略。1.卿今当涂掌事。3.孤常读书。朋友间的爱称。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古代王侯的自称4.大兄何见事之往乎!对朋友辈的敬称自称:愚、仆、臣、寡人、下官、小生、晚生、不才、老朽、鄙人、敝人他称:圣上、大王、令尊、贤弟、尊上、仁兄、爱卿、泰山2.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