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统编版(2024)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人类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有这样一位巨匠,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万象与人性幽微。他出身贵族,却心系底层人民;他一生笔耕不辍,用文字抒发对世界的深刻洞察。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他的人生,探寻他笔下那波澜壮阔的文学世界,领略这位文学泰斗的独特魅力。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的特点。
2、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也是翻译语种最多的现代德语作家。他擅长细腻心理描写,尤擅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作品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性的关怀。其代表作丰富,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茨威格对托尔斯泰满怀崇敬,以生动笔触为我们勾勒出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与深邃的精神世界,展现出这位文学巨匠非凡的人格魅力。人物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贵族。其文学成就斐然,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这些巨著深刻反映社会矛盾与人性挣扎,描绘出宏大的历史画卷和细腻的人物情感。托尔斯泰的思想深邃复杂,一生都在探寻道德完善与社会正义,其精神内涵对世界文学和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堪称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写作背景
本文写作背景处于19世纪后半叶的俄国。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封建农奴制走向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崛起,同时,贫富差距悬殊,底层人民生活困苦。托尔斯泰身处这样动荡变革的时代,其贵族身份使他目睹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这些经历促使他用犀利的笔触批判社会现实,在文学创作中深入探讨人性、道德与社会问题,展现出时代的沧桑巨变。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方面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体。它以真实为基础,运用多种文学手法展现人物形象,如本文就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其犀利目光和丰富精神世界的描写,展现伟人独特气质,使读者能全方位了解人物,感受其人格魅力与历史贡献,兼具文学性与历史性。
字词积累
粗糙()愚钝()
蒙昧()缰绳()
胆怯()
盎然()
cāodùnmèijiāngàngqiè成语解释黝黑:
崎岖:愚钝:器宇:蒙昧:
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山路不平。愚笨迟钝。度量;胸怀。气概,风度,仪表。指昏昧;愚昧;犹朦胧;迷糊。1、细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6—9):重点描写托尔斯泰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展现他深邃的精神世界。
2、作者为什么要着力刻画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粗鄙?
作者先抑后扬,用外貌的平庸、粗鄙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眼睛的犀利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正如“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外貌的平凡更能突出其眼睛所展现的精神光彩。整体感知3、文中是如何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运用了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眼睛。如“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写出眼睛的敏锐、犀利;还从眼睛所展现的情感角度描写,“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表现眼睛能洞察世事。整体感知4、托尔斯泰的眼睛所展现的精神世界有哪些特点?
托尔斯泰的眼睛犀利,能洞察到最细微的事物,像“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有愤怒的审视,也有同情的关注;并且展现出他思想的深邃,仿佛能看穿一切事物的本质。整体感知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托尔斯泰的外貌和他的精神世界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外貌的平凡甚至丑陋与精神世界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外貌如同一个粗糙的外壳,而精神世界是其内核。其平庸的外表包裹着一颗拥有敏锐洞察力、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的伟大灵魂,这种反差更凸显了他精神的崇高。例如作者在描写完其平凡的面部轮廓后,通过眼睛展现出他的智慧和精神深度。整体感知6、从全文看,作者对托尔斯泰怀着怎样的情感?
作者怀着崇敬的情感。尽管先对托尔斯泰的外貌进行了看似“不敬”的描写,但这是为了更有力地衬托出他精神的高尚。文中通过对托尔斯泰眼睛所展现的精神世界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如对他眼睛犀利洞察和情感丰富的描写,都体现了作者的赞美与崇敬。整体感知课文赏析(一)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皱似树皮”这个比喻把脸膛的粗糙质感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历经沧桑的感觉。“一根根迎风飘动”这一细节描写,赋予长髯动态美,让托尔斯泰的形象更加鲜活,“颇有长者风度”则体现出他的一种威严气质。课文赏析(二)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目光比作钢刀,“刺”“击中要害”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仿佛能够穿透事物的表象,直达本质,具有很强的威慑力。课文赏析(三)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是夸张的写法,强调了托尔斯泰眼睛观察的丰富性和敏锐性。说明他能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体现出他眼睛的神奇之处。深入探究
1.在文中,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几乎是“丑化”,这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对伟人的赞美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作者先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这种写法更能突出托尔斯泰灵魂的高贵、精神世界的伟大。外貌只是躯壳,作者通过这种反差,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托尔斯泰内在精神的震撼力,使读者把注意力从外在形象转向他的精神品质,如他犀利的目光所展现的洞察世事的能力和内心深处的人道主义关怀。深入探究
2.文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表现托尔斯泰这个人物有什么重要意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是他精神世界的体现。作者通过描写眼睛的犀利,如“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展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能看透社会的黑暗和人们内心的复杂。同时,从眼睛里还能看到他丰富的情感,包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等诸多情感,这双眼睛象征着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的深邃思想和高尚情怀,是展现其内在精神的关键所在。深入探究
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可能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当时俄国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中可能蕴含着对贵族阶级腐朽生活的批判,他看到了贵族们的虚伪和堕落;也包含着对贫苦农民悲惨生活的同情,他目睹了农民在社会底层挣扎的惨状;还有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他期望社会能够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这些情感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而目光的犀利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深刻的思考。深入探究
4.从文中对托尔斯泰的描写,我们可以推测出托尔斯泰的作品可能具有哪些特点?
从对他敏锐目光和深邃精神世界的描写可以推测,他的作品可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能够洞察社会问题的本质。如对社会阶层矛盾的揭示,就像他看到社会中贵族和平民之间巨大的差距一样。他的作品或许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批判社会的不公、人性的弱点等。同时,因为他内心有着丰富的情感,作品可能充满人道主义关怀,对底层人民的遭遇表达同情,就像他眼中流露出的对贫苦大众的情感一样。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学习,我们先领略了作者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勾勒的托翁外貌,那平凡甚至粗鄙的外表下,藏着一双锐利而富有情感的眼睛。这双眼睛是托翁精神世界的窗口,从中我们看到他的睿智、犀利与悲悯。托尔斯泰用这样的眼睛观察世界,写出了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伟大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巨匠的魅力与力量。当堂检测
1、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作者在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A.夸张和比喻B.拟人和平铺直叙C.对比和象征D.白描和抒情A当堂检测
2、下列对《列夫·托尔斯泰》中关于托尔斯泰眼睛的描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洞察世事,像“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体现了这一点。B.他的眼睛富有情感,文中通过描写眼睛能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并放射出频波来展现其丰富的情感世界。C.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只是为了说明他的视力很好,能够看到很细微的东西。D.眼睛是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窗口,通过眼睛能展现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深邃思想。C当堂检测
3、在《列夫·托尔斯泰》里,作者先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镁锰电池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辣椒制品行业运行动态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蒿甲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与前景规模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高压蒸汽灭菌器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育发水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预测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粉针类头孢制剂行业需求分析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移动电源车产业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石棉板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3年高中音乐课件阳关三叠(琴歌)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公司资产情况说明范文百度
- 医疗器械中有害残留物检验技术
- 2015-2022年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初始清单(示例)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中)13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 GB/T 14643.4-2009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土壤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 DL-T 5190.1-202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附条文说明)
- GA/T 914-2010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