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01(测试范围:人文地理下册第五单元3-4课+第六单元)(解析版)_第1页
期末测试卷01(测试范围:人文地理下册第五单元3-4课+第六单元)(解析版)_第2页
期末测试卷01(测试范围:人文地理下册第五单元3-4课+第六单元)(解析版)_第3页
期末测试卷01(测试范围:人文地理下册第五单元3-4课+第六单元)(解析版)_第4页
期末测试卷01(测试范围:人文地理下册第五单元3-4课+第六单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卷01(测试范围:人文地理下册第五单元3-4课+第六单元)一、单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茫茫大漠豪无边,孤烟残阳映山岚。声声驼铃诗情醉,一路天籁向天山,”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如图(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是(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陕2.“沙漠驼铃”是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的独特风光,该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峻 B.经济落后 C.人口稀疏 D.距海遥远【答案】1.b2.d【解析】1.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其简称依次是新、内蒙古、藏、青、甘或陇,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地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沙漠广布,d正确;与地势、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无关,abc错误;故选d。巴丹吉林沙漠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还有144个湖泊像蓝宝石洒落在沙漠中,并隐藏着从地下涌出的万千泉眼。据观测,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每年以15-20米的速度向东南延伸。读“河西走廊示意图”和巴丹吉林“沙漠千湖”遥感图,完成下面小题。3.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交通线 D.水资源4.“沙漠千湖”奇观中,这些湖泊(

)A.属于外流湖 B.多为淡水湖C.流域内地下水较丰富 D.流域内水分蒸发微弱5.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并向东南延伸。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无关的是(

)A.过度放牧 B.大力发展旅游业C.保护“水沙共生” D.大力发展林果业【答案】3.D4.C5.C【解析】3.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对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水资源,该地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D正确,排除ABC;故选D。4.读图可知,“沙漠千湖”奇观中,这些湖泊属于内流湖,A错误;流域内水分蒸发强烈,多咸水湖,BD错误;流域内气候干旱,流域内大气降水和河流补给都很少,地下水较丰富,C正确;故选C。5.东风着陆场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并以每年15~20米的速度向东南延伸,主要是由于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度放牧,A不符合题意;为满足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当地的林果业和旅游业导致沙漠扩大,BD不符合题意;与保护“水沙共生”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宁夏是能源大省,湖南是制造业大省,互补性强。宁夏红寺堡区抢抓“宁电入湘”机遇,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产业富民的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下图为“宁夏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宁夏红寺堡区位于(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7.宁夏红寺堡区分布有丰富的新能源,可能是(

)①核能②太阳能③风能④潮汐能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宁电入湘”开创中西部省区合作新模式,对宁夏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能源紧缺 B.改善大气环境 C.促进经济发展 D.增加能源进口【答案】6.C7.B8.C【解析】6.红寺堡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北部,年降水量在200---300毫米之间,气候较干旱,属于半干旱区,C正确;我国的湿润地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A错误;半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东南部,B错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D错误。故选C。7.读图宁夏红寺堡区没有显示核能需要的矿产资源,不能说明核能丰富,①错;由于降水较少,晴天多,且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②对;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资源丰富,③对;该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没有海洋潮汐能,④错。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8.“宁电入湘”开创中西部省区合作新模式,可以将宁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C正确;缓解能源紧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对湖南的积极影响,A、B错误;宁夏多种能源资源丰富,无需增加能源进口,D错误。故选C。读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9.景观图反映了“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耕作景象,该景象多发生在(

)A.西北产区 B.东北产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流域产区10.我国新疆长绒棉优势产区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A.温带季风气候,水分热量充足 B.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C.耕地面积广阔,黑土肥力较好 D.平原面积广阔,易于机械耕作11.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城市密集,需求量大 B.土壤肥沃,产草量高C.气候暖湿,牧草繁茂 D.人口稀疏,草场广布【答案】9.D10.B11.A【解析】9.图中“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稻田耕作景象,应出现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景象多发生在长江流域产区,该地粮食作物是水稻,D正确。西北、东北和华北的主要作物不是水稻,排除ABC。故选D。10.新疆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使长绒棉品质优良,B正确;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A错误;新疆荒漠广布,耕地只分布在绿洲地区,面积小,土壤肥力差,C错误;地形起伏和缓,易于机械耕作,能提高生产效率,但不是品质高的原因,D错误。故选B。11.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的发展条件是种植业发达,饲料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其中城市密集,需求量大是社会经济条件,A正确,D错误;土壤肥沃,产草量高,气候暖湿,牧草繁茂是自然条件,排除BC。故选A。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区,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下图示意疏勒河位置。据此完成问题。12.疏勒河径流量最大的月份可能(

)A.1月 B.4月 C.8月 D.10月13.甲处河流(

)A.含沙量较小 B.径流季节变化小C.地势落差大 D.河道多分汊14.目前疏勒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符合实际的是(

)A.上游到下游流量变大 B.中游水面蒸发弱C.下游沙漠广布 D.航运价值高【答案】12.C13.D14.C【解析】12.疏勒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8月)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C正确,排除ABD。故选C。13.读图可以看出甲处河流河道分较多,这是因为其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带,由于该河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其流域的径流季节变化较大,夏季冰川融水更多,流量更大,而祁连山山前地带地形相对平缓,造成河流出山后流速减慢,易使河道分汊,D正确;甲处位于西北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径流季节变化大、地势落差不大,排除ABC。故选D。14.读图可知,疏勒河位于西北干旱地区,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沿线补给较少,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沙漠地区下渗严重,从上游到下游,流量变小,航运价值低,ABD错误。疏勒河下游地区气候干旱,河流径流量少,沙漠广布,C正确。故选C。新疆地广人稀,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产量占国内产量的87%。浙江省是我国纺织产业大省,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企业开始把部分生产环节放在新疆喀什、阿拉尔等城市。图为新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新疆棉花产区劳动生产率高主要得益于(

)A.气候温暖湿润 B.土壤深厚肥沃C.种植技术提高 D.农业机械推广16.浙江纺织企业把部分生产环节放在新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科技水平高 B.原料优质丰富C.海洋运输便利 D.市场距离近【答案】15.D16.B【解析】15.新疆棉花产区劳动生产率高主要得益于农业机械推广,故D正确。气候、土壤和种植技术与提高生产效率无关,排除ABC,故选D。16.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浙江纺织企业把部分生产环节放在新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原料优质丰富,新疆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棉花质量好,故B正确;相对于浙江,新疆科技水平不高、距离市场距离远,新疆深居内陆,海洋运输不便,排除ACD,故选B。17.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种植业发达,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热量 B.农业技术水平 C.劳动力 D.水源【答案】D【详解】图中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种植业发达,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水源,因为这里降水较少,但有黄河水灌溉,形成了著名的农业区,D正确;热量、农业技术水平和劳动力不是关键因素,排除ABC,故选D。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于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关于三江并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三条河流平行向北流C.三江中有雅鲁藏布江 D.地形利于发展耕作业19.云南省适宜种植普洱茶叶的气候条件有(

)A.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B.低温少雨,气候温和C.气候冷湿,雨热同期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20.关于普洱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可行的是(

)A.毁林开荒,发展制茶 B.扩大宣传,强化品牌C.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D.优先开发,经济先行【答案】18.A19.D20.B【解析】18.读图可知,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三江山河相间,纵列分布,A正确;三条河流大致向南流,B错误;三江中没有有雅鲁藏布江,C错误;三江并流区多山脉、山地,地形不平坦,不利于发展耕作业,D错误。故选A。19.云南省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降水丰沛,D正确。当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气候不冷湿,不低温、不干旱,ABC错误。故选D。20.普洱古茶林应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适度开发,科学规划,扩大宣传,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同时强化品牌,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普洱古茶林的价值等,毁林开荒,对环境破坏大,A错误;扩大宣传,强化品牌,B正确;禁止开发太绝对,C错误;优先保护原有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B。21.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为西北地区,为我国主要牧区,分布有三河牛、三河马等牲畜品种B.乙为南方地区,水网密集,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C.丙为青藏地区,“高寒”是其显著特点,没有种植业D.丁为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答案】C【详解】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蒙古族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牧区属于西北地区,内蒙古牧区分布有三河牛、三河马等牲畜品种,故A正确;采茶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降水多,该地区水网密集,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故B正确;牦牛是青藏地区的代表动物,青藏地区的显著特点是“高寒”,其主要发展畜牧业,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的种植业区,故C错误;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民居,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故D正确。故选C。22.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采用以桥代路的方法主要原因是(

)A.为了保护草皮B.为了不破坏冻土层C.为了野生动物安全迁徙D.防止水土流失【答案】C【详解】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采取“以桥芾路”交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通道,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C正确;与保护草皮、不破坏冻土层、防止水土流失无关,ABD错误;故选C。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殊情况的真实事件改编。下图为观影后小华查找的该航班和航线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乘客选择航空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低 B.速度快 C.运输量大 D.灵活性强24.影片中飞机在遭遇险情时,下面是绵延的雪山,该山最有可能是(

)A.天山山脉 B.太行山脉 C.秦岭 D.横断山脉25.乘客在出发时最需要准备哪种物品(

)A.棉衣 B.雨伞 C.午餐 D.相机【答案】23.B24.D25.A【解析】2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从重庆到拉萨的路程比较远,乘坐本次航班的主要原因是速度快,可以快速到达,B正确;航空运输价格高,运输量小,灵活性差,需要固定的场地,ACD错误。故选B。24.读图可得,该飞机是从重庆起飞,到达的城市是拉萨,途中经过横断山脉,横断山脉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因此,飞机在遇险时,下面的雪山是横断山脉,D正确;天山山脉在新疆,该航班不经过天山,A错误;太行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该航班不经过太行山脉,B错误;秦岭呈东西走向,是我国划分南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该航班不经过秦岭,C错误。故选D。25.据题可知,乘客到达的城市是拉萨,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乘客在出发时最需要准备棉衣进行御寒,A正确;拉萨降水较少,雨伞不是最需要准备的物品,午餐、相机也不是最需要准备的物品,BC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产区,所产番茄口感好、品质优。“红色产业”是新疆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番茄产业是其中之一。新疆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番茄酱等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世界上每四瓶番茄酱中就有一瓶产自新疆。材料二新疆主要番茄种植基地分布图、新疆某番茄种植基地气候资料图 (1)从海陆位置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省级行政中心是。(1分)(2)图中A沙漠位于(地形区),伊犁河谷被誉为新疆的“湿岛”,降水较多,主要受到自(大洋)湿润气流的影响。(2分)(3)番茄种植基地的分布特点是,新疆番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和山地降水。(4分)(4)说明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经济效益。(2分)(5)近年来,有人建议新疆应扩大番茄种植面积。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5分)【答案】(1)乌鲁木齐(2)准噶尔盆地大西洋(3)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上温差大,日照长,降雨量少高山冰雪融水(4)增加农民收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5)可行,理由: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番茄种植;扩大生产可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产品品质好(知名度大),市场需求量大;土地资源丰富等。不可行,理由:水资源紧张,灌溉水源有限(加剧用水紧张);生态环境脆弱,扩大种植易导致土地(荒漠)沙漠化;规模扩大,可能造成品质降低。【详解】(1)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省级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2)读图可知,图中A沙漠位于天山以北,为准噶尔盆地,伊犁河谷被誉为新疆的“湿岛”,降水较多,主要受西风带带来的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3)读图可知,番茄种植基地分布在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上,新疆番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温差大,日照长,降雨量少,有利于番茄生长;有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做为灌溉水源。(4)可增加农民收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5)从可行的角度分析:西北地区夏季高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番茄种植;可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等。从不可行的角度分析: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沙漠化,规模扩大,可使产品品质下降。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葡萄喜光喜暖,耐干燥、忌潮湿,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利于糖分积累。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火焰山西侧。吐鲁番种植葡萄已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葡萄沟种植上百个葡萄品种,设有葡萄主题展览馆、民俗馆、果品交易市场、度假庄园等。随着高速公路贯通、物流企业云集,当地大力引进企业,开发葡萄干等干果加工。从一颗葡萄到一个产业带,葡萄沟“甜蜜产业”蓬勃发展。下图为葡萄沟地理位置图、吐鲁番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葡萄沟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该地为气候,全年降水,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干果加工是这里的特色优势产业。(3分)(2)吐鲁番在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2分)(3)从自然和社会角度,简述葡萄沟种植葡萄的有利条件。(4分)(4)请从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方面,为葡萄沟因地制宜发展“甜蜜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答案】(1)乌鲁木齐温带大陆性少(2)绿洲高山冰雪融水(3)①光照充足,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③葡萄种植历史悠久;④有铁路、公路贯通,交通便利;⑤政府政策支持;⑥市场广阔。(4)①完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强物流运力,扩大消费市场;③利用科技加强品种研发;④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⑤加大宣传力度;⑥提高产品品质。【详解】(1)读图可知,葡萄沟位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为乌鲁木齐。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较远,又有山岭的重重阻隔,海洋上的湿润流难以到达,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沙漠广布。处于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干果加工是这里的特色优势产业。(2)吐鲁番深居内陆、地形闭塞,气候干旱,种植业方面主要发展绿洲农业,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3)从自然条件看:一方面葡萄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糖分的积累;另一方面葡萄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纯净无污染,使得该地区的葡萄品质优良。从社会经济条件看:①葡萄沟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有较为成熟的农业技术;②葡萄沟劳动力资源充足;③该地区有铁路、公路贯通,交通便利。(4)从交通看,葡萄沟需要合理规划交通线路,使交通更加便捷,方便产品的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从市场看,葡萄沟需要积极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消费市场;从科技看,葡萄沟需要依靠科技的优势,进行新品种.新工艺的研发,积极推广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葡萄产量和效益;从政策看,葡萄沟的发展应该紧跟国家政策,并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另外还需要提高产品的品质,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力争2060年前抵消自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实现碳中和。[能源低碳]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煤炭比重约占5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1)我国2030年前要实现碳达峰,除了要降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比重外,还要大力开发、等新能源。(2分)[技术创新]2021年9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利用CO2合成淀粉。收集固定工业排放CO2人工合成淀粉在未来也可以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目标助力,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思考。(2)我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可以通过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以减少CO2的排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