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01(解析版)_第1页
期末押题卷01(解析版)_第2页
期末押题卷01(解析版)_第3页
期末押题卷01(解析版)_第4页
期末押题卷01(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期末冲刺卷01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陆半球(如下图)指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个地球,该半球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80%,图中

甲点是陆半球的中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

B.乙点所在的纬线与甲点所在的纬线平行

C.丙点所在的经线长度为4万千米

D.丁点所在的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在陆半球上()

第1页共15页.

A.可以看到七大洲的轮廓B.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所有大洲均以发达国家为主D.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3.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冰洋被亚、欧、非三大洲包围B.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C.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地区D.甲点所在的大洲人口稠密,人口增长快

【答案】1.B2.D3.C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甲点的纬度在30°N-60°N之间,乙点位于赤道上,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因此

甲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短,A错误;在经纬网上,所有的纬线都互相平行(除极点外),因此

乙点所在的纬线与甲点所在的纬线平行,B正确;在地球仪上,所有的经线都一样长,丙点所在经线长约2

万千米,C错误;读图可知,丁点所在的经线为30°E,并非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

B。

2.读图可知,在陆半球上看不到南极洲,A错误;任何半球都是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B错误;欧洲以

发达国家为主,不是所有大洲均以发达国家为主,C错误;在陆半球上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D正确。依

据题意,故选D。

3.读图可知,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A错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B

错误;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地区,C正确;甲点所在的欧洲人口稠密,人口增长慢,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如果演示地球自转,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绕灯泡水平移动地球仪B.始终保持地轴竖直状态

C.同时移动灯泡和地球仪D.自左向右匀速拨动地球仪

5.日常生活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①一日约24小时②一年约365天③青岛四季分明④白天工作夜间休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4.D5.B

第2页共15页.

【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绕灯泡水平移动地球仪,演示的是地球的公转运动,A错误;地球自转时地轴

是倾斜状态,B错误;地球自转是绕地轴运动,不需要移动图中的灯泡,C错误;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

东,因此在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自左向右匀速拨动地球仪,D正确。故选D。

5.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为1天,即24小时,①正确;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即365天,

②错误;四季分明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③错误;白天工作夜间休息,即昼夜的变化,是地球

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

2023年9月23日20:00,钱塘江畔。杭州(31°N,120°E)用一场以“潮起亚细亚”为总主题的盛

大开幕式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启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照射在()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赤道D.南回归线

7.开幕式开始时,杭州的夜空流光溢彩,而家在(31°N,87°E)的小撒同学在收看节目时,天还亮着呢。

这是因为()

A.纬度差异B.地球公转C.气候差异D.地球自转

【答案】6.C7.D

【分析】6.2023年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照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C正确。北极圈没有太阳直射

现象,A错误。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错误。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D错误。故选C。

7.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不同经度间产生了时间差异,开幕式开

始时,杭州(20:00)的夜空流光溢彩,而家在(31°N,87°E)的小撒同学在收看节目时,才是下午的

16:00,天还亮着呢,D正确。跟纬度差异、地球公转和气候差异无关,ABC错误。故选D。

徐州某中学学生步行前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加清明祭扫活动。图1为该学生途中迎面看到的道路

指示牌,图2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学生看到道路指示牌时的位置可能位于图2中的()

A.①B.②C.③D.④

9.从该位置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大致行进方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B.先向南再向东C.先向北再向西D.一直向东行走

【答案】8.B9.A

第3页共15页.

【分析】8.读图1指示牌可知,现在的位置向南行驶即将到达淮塔东路,左边(东边)是迎宾路,右边

(西边)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读图2,由②位置向南可到达淮塔东路,左边(东边)是迎宾路,右边

(西边)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所以该学生看到道路指示牌时的位置可能位于图2中的②处。故选B。

9.上题分析可知,该位置是指图2中的②位置,结合图2中的指向标判断,从图2中②位置先向南到达淮

塔东路,然后再向西到达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琴图里佩小镇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人形小镇”之称。左图为空中拍摄的琴图里佩小镇景观图,

右图为琴图里佩小镇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小镇最高处的海拔可能为()

A.700米B.730米C.750米D.780米

11.小镇主要坐落在()

A.高原B.盆地C.山脊D.山谷

【答案】10.B11.C

【解析】10.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叫做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不变。读图可知,

此图等高距为50米,山峰海拔范围应在最里面等高线的海拔之上,但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图中中间部位为

山峰,该山峰最里面等高线海拔为700米,故山峰海拔在700~750米之间,即小镇最高处在700~750米之

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左图中颜色明亮部分表示该小镇的建筑面积,俯瞰像一个平躺着的人,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人

形小镇的“四肢”和“头”,等高线均凸向低处,表示山脊,即小镇坐落于山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白令海峡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他于1728年穿过白令海峡。下图为白令海峡周边区域

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4页共15页.

12.维他斯·白令自南向北穿越该海峡进入北极圈,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大西洋B.太平洋和北冰洋C.大西洋和北冰洋D.印度洋和大西洋

13.白令海峡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答案】12.B13.C

【解析】12.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

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与大西洋和印度洋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以20°W和160°E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白令海峡大致180°经线经过,故A错误。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故B错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故C

正确。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白令海峡无关,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四地间气温差异及产生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第5页共15页.

A.①地高于②地——纬度位置B.②地高于④地——距海远近

C.③地低于②地——地形因素D.④地高于③地——海陆分布

15.据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北半球等温线分布更平直B.气温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C.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D.年均温最低区域在北半球

【答案】14.C15.C

【解析】1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①地气温高于②地——海陆因素,A错误;

②地高于④地——纬度因素,B错误;③地低于②地——地形,C正确;④地低于③地——纬度因素,D

错误。故选C。

1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气温从高纬向低纬逐渐升高;南半

球的等温线分布更为平直;年均温最低区域在南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龙血树通常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它的枝叶上翘形成一个倒伞形状的树冠,树干和树枝厚实而粗壮。

读龙血树景观图及其生长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龙血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气候

17.对龙血树生长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少雨,水资源匮乏D.年均日照时间短,蒸发旺盛

【答案】16.B17.C

【解析】16.据材料“龙血树通常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及气候资料图中全年高温、降水稀少的信息可

知,龙血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应为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据上题可知,龙血树主要生长在热带沙漠气候区,该气候的主要特征为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水

资源匮乏,而且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区纬度较低,晴天多,年均日照时间长。故选C。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6页共15页.

18.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因素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

19.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热带沙漠景观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8.B19.B

【解析】18.读图可知,剖面图方向为东——西方向,可知甲、乙、丙位于同一纬度;图中未呈现海陆特

征,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因素,B正确,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人类活动无关,排除ACD,故选B。

19.读图可知,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是典

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不一定是沙漠景观,A错误;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

终年积雪,B正确;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C错误;三地中

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西部的诸葛八卦村,是诸葛之后痊的聚居地,该村地形中间低平,四周渐高,诸葛

从寺料的中间是形如太极图状的钟池,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直通村外的八座小山,村庄平面酷似八

卦图。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朴而宁静,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读“诸葛八卦村平

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7页共15页.

20.诸葛八卦村座落的地形是()

A.山地B.丘陵C.平原D.盆地

21.近几年来,来诸葛八卦村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针对其开发与保护,我们应该()

①传承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②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及古建筑

③在古村落大力修建酒店,发展旅游④向古村落迁入大量的人口,扩大规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20.D21.A

【解析】20.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诸葛八卦村座落的地形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从地形类型来看是盆

地地形,丘陵和山地都是中间高、四周低,平原地势平坦,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21.据题中图文可知,诸葛八卦村保存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古朴而宁静,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针

对其开发和保护,我们应该传承号古村的历史文化,不能任意破坏;要对古村的古建筑加以保护。不能过

度的商业化和大量迁入人口而使古村失去原有的宁静,①②选项符合题意;③④错误。所以选A。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人类大陆”的分布特点是()

A.非洲比亚洲多B.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C.北半球比南半球多D.高纬度比中纬度多

23.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8页共15页.

A.甲地的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B.乙地附近地区人口增长过慢

C.丙地的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D.丁地的居民主要讲英语

【答案】22.C23.B

【解析】22.依据题意可知,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人类大陆”的分布特点即是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特

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具有不均衡性,表现在: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

亚洲比非洲多,中纬度比高纬度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根据所学知识,乙位于亚洲南部、该区域人口密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B符合题意;

甲位于亚洲东部、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丙位于欧洲、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丁位于北美洲、居民主要讲

英语,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建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决议,发达国家承诺每年提供资金,以补

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损害。图左示意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资料,图右示意中国,英国

和美国碳达峰时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达峰到碳中和所经历的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据图可知()

A.发达国家均已实现碳中和B.中国将于2060年实现碳达峰

C.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为零D.节能减排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25.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

①基础设施落后,应对灾害能力弱②资金短缺,受灾后重建困难

③排放二氧化碳多,应负主要责任④技术落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4.D25.B

【解析】24.由图可知,发达国家还没有实现碳达峰,A错误;中国将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B错误;碳

中和意味着碳排放与碳吸收相等,可以互相抵消,即相对“零排放”,C错误;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有

利于增加碳吸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故选D。

25.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基础设施落后,应对灾害能力弱,①

正确;资金短缺,受灾后重新建设困难,②正确;技术落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④正确;发达国家人

均消费水平高,人均碳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③错误。故选B。

第9页共15页.

第Ⅱ卷

二、解答题(50分)

26.图1为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丁地的坐标是。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四季变化明显的是。

(2)方向判断:甲地在乙地的方向,丙地在丁地的方向。

(3)甲乙丙丁四地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此时,乙地看到的景象是(日出或日落)。

(4)图1所示节气为,此时太阳直射(纬线),正好位于图2地球公转轨道的(填序号),此后

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此日后丁地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甲地处于当地的(季节)

(5)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的环保电器,一般安装在屋顶以便于更好地集热。日照市居民安装热

水器,一般将集热管朝向(方向)。当太阳光线与真空管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好,为了达到最好的集热效

果,冬季可以把支架A调(高/低)一些。

【答案】(1)23.5°N,120°E丙甲

(2)西南东南

(3)丁日出

(4)夏至北回归线①南昼变短夜变长冬季

(5)南高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经纬网的定位和定向、地球公转轨道

图的判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

第10页共15页.

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可得,丁地的坐标是23.5°N,120°E。甲

乙丙丁四地中,丙最靠东,最早迎来日出的是丙。四季变化明显的是甲,该点位于南温带。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得,甲地在乙地的西南方向,丙地在丁地的东南方向。

(3)图1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越往北,白昼越长。甲乙丙

丁四地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丁,此时,乙地看到的景象是日出,该地位于晨线上。

(4)图1所示节气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位于图2地球公转轨道的①处,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南移动。丁地位于北半球,该地昼长夜短,此日后丁地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昼渐短,夜渐长。甲地处于

当地的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5)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日照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日照地区安装热水器,一

般集热管的总体朝向南。当太阳光线与真空管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好,冬季太阳高度小,为了达到较好的集

热效果,冬季可以把支架A调高些。

27.“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假期,家住北京的

小雨同学去颐和园踏青春游,下左图为颐和园导游图(局部),右图为此时她面前的指示牌。读图,完成下列

问题。

(1)小雨的家位于东城区,在去颐和园之前,她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______查看路线。

A.北京市政区图B.北京市交通图C.北京市地形图D.颐和园导游图

(2)根据右图判断,小雨应到达了左图中的(填数字)地,位于东宫门方向。

(3)若左图的比例尺为1∶10000,测得①地到④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4)游览颐和园时,小雨利用手机提供的电子地图导航,可以______。

A.监测园区客流及变化B.查询亭台楼阁的建筑特色

C.体会牌匾楹联的意境D.查找景点间最优游览路径

(5)根据北京市昼夜长短的情况,请说出选择清明假期出游的理由。

【答案】(1)B

(2)②西北

(3)300米

第11页共15页.

(4)D

(5)清明期间,北京市昼长夜短,白天时间较长,利于出行。

【分析】本大题以清明假期去颐和园踏青春游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选择适用的地图、判断方向、比例尺

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小雨应选择北京市交通图,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据图可知,小雨所在位置距东宫门329m,德和园162m,景福阁243m,佛香阁405m,长廊600m,

可判断出小雨应到达了颐和园中的②乐寿堂。该图是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向,可判断出②

乐寿堂位于东宫门的西北方向。

(3)根据比例尺公式,可计算出①地到④地的实际距离为300米。

(4)利用电子地图进行导航,可以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查找景点间最优游览路径,A、B、C错误,

D正确。故选D。

(5)每年的清明节,一般在4月5日前后,此时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选择清明假期出游,是因为北京市昼长夜短,白天时间较长,利于出行。

28.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沿线国家

的经济发展也因此受益。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结合图文

资料,回答问题。

(1)图中“一带一路”参与国主要位于(南或北)半球和(东或西)半球。

(2)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代中国长安(现西安),西安的经纬度是。

(3)“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铁路实现了货物从中国连云港直达荷兰,完成“中欧联运”,相比以往的海路运输,

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这条铁路线等同于连接了洋和洋。

(4)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E处是运河,该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亚、欧之间的航海里程。

第12页共15页.

(5)由图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将亚洲、C洲和欧洲三个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

【答案】(1)北东

(2)(109°E,39°45′N)

(3)太平大西

(4)苏伊士

(5)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上主要的海峡、运河、中东的地理特征、我国的铁路干线、“一带一路”的概况

等,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地图分析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一带一路”参与国,如印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等,主要位

于亚洲和欧洲,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代中国长安(现西安),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西安的经纬

度是(109°E,39°45′N)。

(3)读图可知,“中欧联运”的铁路从中国连云港(太平洋),直达欧洲西部的荷兰(大西洋)。所以,这

条铁路线等同于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4)读图可知,E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缩短了亚、欧之间的

航海里程。

(5)由图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将亚洲、C非洲和欧洲三个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

29.我国北方沿海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图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2)同学们从甲村出发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纪念碑。行程中,同学们发现路边立有一个凸面镜(如

图),你认为凸面镜最大可能位于图中A、B两点中的点。若图上甲乙两村间的公路长为4cm,

则其实地长度为千米。

(3)瞻仰烈士纪念碑后,同学们沿着山路登上青山。沿途,大家发现山下的槐花已经盛开,但是山上的槐花

却含苞待放,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4)青山山顶与黑山山顶的温差大约是℃。

第13页共15页.

(5)山顶植被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同学们感觉心旷神怡。有同学认为可以在山顶建一座疗养院,但是,绝

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合理,请你说出此处不适宜建疗养院的理由

(6)野外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绘制了图中沿m线的地形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单项选择)

A.B.C.D.

【答案】(1)山地

(2)A2

(3)山上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槐花开花时间较晚

(4)1

(5)山顶交通不便,地形较狭窄

(6)B

【分析】本题以我国北方沿海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的判读,在把握地形类型的判读方法、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

解解答即可。

【详解】(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地形以山地为主。

(2)读图可知,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