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C.改用X射线照射D.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物体加速运动时,其内能一定增加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先减小后增大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小颗粒受到各个方向液体分子的冲击力就越不平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D.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3、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满足(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动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一个中子和一个氘核相向对撞,撞后结合成一个波长为λ2的氚核,则氘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可能为()A.B.C.D.4、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现用发出紫外线的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锌板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B.将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验电器指针偏角变大C.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偏角变大D.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偏角变大5、铂是贵金属之一,较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已知铂的摩尔质量为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把铂原子看成球体,球体的体积公式其中r为球的半径,则铂原子的直径是()A.B.C.D.6、在近代物理学中,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黑体热辐射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B.当光子静止时有粒子性,当光子传播时有波动性C.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那部分物质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原子的核电荷数不是它的电荷量,但质量数是它的质量7、中国的“人造太阳”在1.2亿摄氏度下;成功“燃烧”101秒,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也为人类获得可控核聚变能源奠定了商用的物理和工程基础.下列关于核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反应前后满足电荷与质量守恒B.太阳释放的巨大能量是核聚变产生的C.是聚变反应D.原于弹释放的能量是核聚变产生的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B.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弓|起其他变化D.因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不能制成的机械称为第二类永动机9、关于核力与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力是短程力,与核子间的距离有关,可为引力也可为斥力B.核力具有饱和性和短程性,重核的中子数多于质子数C.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释放核能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10、下列是小明吃砂锅粥时碰到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米粒在水中上下翻滚B.粥滚时,香味四处飘逸C.盐块放入水中,水变味道D.砂锅上方热气腾腾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B.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最早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实现的C.电子电荷的数值约为1.602×10-19CD.电子质量与电荷量的比值称为电子的比荷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B.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C.玻璃与水银不浸润,因为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银内部分子密集D.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13、当分子间距离为时,二者间分子力为零,则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从逐渐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B.两个相距很远的分子逐渐靠近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C.不论还是只要两分子间的距离向趋近,分子势能就逐渐增大E.分子势能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可能同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E.分子势能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可能同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14、目前,地球上消耗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内部核聚变时释放的核能。如图所示,太阳能路灯的额定功率为光电池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为用表示太阳辐射的总功率,太阳与地球的间距为地球半径为真空光速为太阳光传播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的能量损耗,电池板接收太阳垂直照射的等效面积为则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路灯正常工作消耗的太阳能约为B.因释放核能而带来的太阳质量变化约为C.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总能量约为D.路灯正常工作所需日照时间约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卢瑟福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C.汤姆孙在研究γ射线时发现了电子D.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同一种物质也可能以______和______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______.17、如图为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其中图___________为晶体状态变化过程,而图________________为非晶体状态变化过程。

18、把熔化的蜂蜡薄薄地涂在两种材料所做的薄片上,用一根缝衣针烧热后用针尖接触蜂蜡层的背面,熔化区域的形状如甲、乙两图所示,___________图中(填“甲”或“乙”)的薄片一定是晶体;液晶的分子排布与液体和固体都有区别,这种排布使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具有各向异性,下面___________图(填“丙”或“丁”)是液晶分子示意图。

19、镭核()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变成铅核(),则其中经过α衰变的次数是___________,镭核()衰变成铅核()的过程中损失了___________个中子。20、大量事实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__________有关,故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的无规则运动__________热运动。(选填“是”或“不是”)21、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同时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月球土壤里存在大量两个原子可以发生核聚变产生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填相应粒子的符号),的比结合能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的比结合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8分)22、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3、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8分)24、在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

(1)某同学计算出的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多记了20滴。

(2)在做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5cm,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5、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笔记上所记的简要步骤如下:

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B.将一滴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用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D.取一定体积的油酸和确定体积的酒精混合均匀配制成一定浓度的酒精油酸溶液。

E.根据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F.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制好的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G.由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d。

(1)设计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2)若所用酒精油酸的浓度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描出的油酸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27分)26、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汽缸竖直放置,用截面积为S的轻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体积为V0的气体,此时气体密度为.在活塞上加一竖直向下的推力,使活塞缓慢下降到某位置O,此时推力大小F=2P0S.已知封闭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大气压强为P0,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环境温度不变.求活塞下降到位置O时:

①封闭气体的体积V;

②封闭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

27、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气缸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横截面积为小活塞的质量为横截面积为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气缸外大气压强为温度为.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现气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求:

(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28、硼中子俘获疗法是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其原理是进入癌细胞内的硼核()吸收慢中子后变的不稳定,会转变成一个新核和一个()粒子,同时释放出射线。一个硼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发生核反应,此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释放的核能一部分转化为新核和粒子的动能,另一部分以射线的形式放出,射线的能量为已知真空中光速为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粒子的动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知紫外线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要能发生光电效应,需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如X射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知道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2、C【分析】【分析】

【详解】

A.物体宏观的动能和微观的内能没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宏观的动能增加,内能的变化不能确定。所以A错误;

B.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所以B错误;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对颗粒冲力的平均效果互相不平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所以C正确;

D.根据麦克斯韦统计规律可知;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3、C【分析】【分析】

【详解】

中子的动量。

氚核的动量。

由于碰后氚核方向不确定;故氘核的动量。

所以氘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或。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4、C【分析】【详解】

A.发生光电效应时;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验电器也带正电,故A错误;

B.因为发生光电效应时;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用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验电器电量要减小,故B错误;

C.改用强度更大的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则所带的正电增多,验电器指针偏角增大,故C正确;

D.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频率减小,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验电器指针不动,故D错误。

故选C。5、A【分析】【详解】

1mol铂原子的体积

每个铂原子的体积

解得铂原子的直径

故选A。6、C【分析】【详解】

A.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黑体热辐射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错误;

B.光子是运动的;不存在静止的光子,大量光子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故B错误;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那部分物质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C正确;

D.原子的核电荷数不是它的电荷量;核电荷数乘以质子电荷量才是原子核的电荷量;原子核质量数也不是它的质量,质量数乘以单个核子的质量才是原子核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C。7、B【分析】【详解】

A.核聚变反应属于热核反应;会出现质量亏损。电荷守恒,质量不守恒,A错误;

B.太阳释放的巨大能量是核聚变产生的;B正确;

C.是人工转变;C错误;

D.原子弹释放的能量是核裂变产生的。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C【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机械能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选项A正确;

B.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要引起其他的变化,选项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弓|起其他变化,选项C正确;

D.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只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D错误。

故选AC。9、A:B:C【分析】【分析】

【详解】

A.由核力的概念知;核力是短程力,与核子间的距离有关,可为引力也可为斥力;选项A正确;

B.核力具有饱和性和短程性;重核的中子数多于质子数,选项B正确;

C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发生质量亏损释放核能,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BC。10、B:C【分析】【分析】

【详解】

A.米粒在水中翻滚是米粒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A错误。

B.香味四处飘逸;是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是扩散现象,B正确。

C.盐块放入水中;水变味道是盐分子运动到水中,是扩散现象,C正确。

D.砂锅上方热气腾腾是对流现象;而不是扩散现象,D错误。

故选BC。11、A:B:C【分析】【分析】

【详解】

A.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A正确;

BC.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其测得电子电荷的值约为1.602×10-19C;BC正确;

D.电子质量与电荷量的比值称为电子的质荷比;D错误。

故选ABC。12、A:B【分析】【分析】

【详解】

A.浸润和不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故A正确;

B.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故B正确;

C.玻璃与水银不浸润;因为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银内部分子稀疏,故C错误;

D.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是因为水对油和沥青和不浸润的,会阻止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故D错误;

故选AB。13、A:D:E【分析】【详解】

A.分子间距离从逐渐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

B.两个相距很远的分子逐渐靠近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到0,在逐渐增大,故B错误;

C.不论还是只要两分子间的距离向趋近;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就逐渐减小,故C错误;

DE.分子间距离从逐渐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而势能一直增加,故DE正确。

故选ADE。14、B:C:D【分析】【详解】

A.路灯正常工作消耗的太阳能约为

故A错误;

B.根据

因释放核能而带来的太阳质量变化约为

故B正确;

C.以太阳为球心,为半径的球面积为

到达地球单位面积功率为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总能量约为

故C正确;

D.路灯需要的总能量为

路灯正常工作所需日照时间约为

故D正确。

故选BCD。15、A:D【分析】【详解】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A正确;

B.波尔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故B错误;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故C错误;

D.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故D正确;

故选A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晶体非晶体晶体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图A是晶体状态变化过程;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图B是非晶体状态变化过程。【解析】①.A②.B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甲图传热各项同性;乙图传热各项异性,故乙图一定是单晶体,甲图可能是非晶体;

[2]丁图分子排列杂乱无章,不是液晶,而丙图分子排列有规则,是液晶。【解析】①.乙②.丙1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解得m=5,n=6

因此经过α衰变的次数是5次。

[2]在核中,中子的个数个

在核中,中子的个数个

因此镭核()衰变成铅核()的过程中损失中子个数为个【解析】516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大量事实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故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的无规则运动不是热运动【解析】温度不是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核反应方程前后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得

[2]比结合能的大小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的比结合能小于的比结合能。【解析】小于四、作图题(共2题,共18分)22、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3、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2题,共8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A.根据可知,油酸未完全散开,则S的测量值偏小;则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大,选项A正确;

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则油膜散开时面积偏大,则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小,选项B错误;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则面积的测量值偏小,则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大,选项C正确;

D.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多记了20滴,则计算得出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V偏小;则分子直径的测量值偏小,选项D错误。

故选AC。

(2)[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为

油膜的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