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11/wKhkGWellt2AFdceAAFU1YdJqhg961.jpg)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11/wKhkGWellt2AFdceAAFU1YdJqhg9612.jpg)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11/wKhkGWellt2AFdceAAFU1YdJqhg9613.jpg)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11/wKhkGWellt2AFdceAAFU1YdJqhg9614.jpg)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9/11/wKhkGWellt2AFdceAAFU1YdJqhg96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要想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应该使()。A.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紧密接合在一起B.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接合在一起C.接穗和砧木的木质部紧密接合在一起D.接穗和砧木的输导组织紧密接合在一起2、如图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3、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水C.温度D.土壤4、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喉和气管B.鼻腔和气管C.肺D.支气管和鼻腔5、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一组是()
A.维生素;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脂肪;蛋白质、糖类。
D.蛋白质;无机盐、水。
6、下列各项中,不是器官的是A.根毛B.花C.叶D.种子7、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狗鸡响尾蛇金枪鱼小麦酵母菌氨基酸差别(个)01111314213544A.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C.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D.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他们的原始祖先不同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生理上表现为A.产生精子B.不产生精子C.其他性别特征不改变D.其他性别特征改变9、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C.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10、下列关于保护听力和视力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B.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越大越好C.看书时书与眼的距离越近越好D.看书一段时间后应远眺几分钟1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生物的是()A.牛和松树B.细菌和病毒C.珊瑚和汽车D.水和石头12、下列哪组养分不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
A.维生素。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13、下列植物中;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是()
A.银杉。
B.水杉。
C.珙桐。
D.桫椤。
14、【题文】为了保护环境,在购买下列生活用品时,你将优先选择哪些?()A.电子贺卡B.节能荧光灯C.一次性筷子D.塑料包装袋15、【题文】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语言是人猿的分界的标志C.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个重要因素D.人类具有动物的特征,所以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______.(判断对错)17、______是我国控制人中增长的有效办法.18、怀孕后5周左右发育成胎儿一一开始呈现出人的形态.____.19、馒头、米饭,在口腔中充分咀嚼后变甜,是由于变为的结果。20、【题文】请根据所学的人体生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人饮酒后酒精进入人体,主要被消化系统最膨大的器官____和小肠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人体最大的消化腺____,使酒精分解,长期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最大。
(2)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时大汗淋漓;以汗液形式排出体内的一些代谢废物。除此之外,人体还具有__和__两条排泄途径。
(3)足球运动员剧烈的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外界氧气进入表演者组织细胞需经过的过程是: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_____、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_____。
(4)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因为白细胞具有____作用。
(5)义务献血时,用止血带结扎上臂后,使前臂血管隆起的结构是____;为病人输血时应以输____为原则。
(6)正常人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1、如果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应该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22、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则可能是图2所示的步骤______(填字母)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2)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动图3中标号____所示结构,使图4中标号_____所示的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角,欲使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后才能达到好的效果。(4)下图方框内为神经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但缺少细胞核。请在图中画出细胞核。
(5)下图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为相同点。则图中B区和C区分别含有下列括号中①~⑤所示的哪些细胞结构?
B_______C______。(填标号)(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大液泡)23、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图甲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装置,图乙为种子结构及植株图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其环境温度为25℃,此实验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组(填字母),本实验装置的不足是________。
(2)从构成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种子属于______。(3)为了延长种子的寿命;应将种子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4)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5)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探究实验:①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乙组浸泡在____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②将浸泡后的两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放置在同一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③随时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预测实验结果: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____(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反之亦然。24、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条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A,B和C),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B中的种子萌发。
(1)比较A和B装置;可以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___。仅比较A装置和C装置能否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2)我们知道:种子埋在泥土里能发芽。请问:如果把C装置中的不透光箱取走;种子能不能萌发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
(3)C装置实验中设计的油层主要作用是什么?______。
A;反射阳光;使C装置内温度较低B、防止水分蒸发。
C、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D、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水中。25、(1)实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2)实验“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中,将装有新鲜菠菜的A袋和不放任何材料的B袋放到黑暗处的原因是;在甲、乙两广口瓶中分别放入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和新鲜菠菜的目的是形成。(3)实验“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中,将保温瓶倒置的目的是。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1题,共5分)26、【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宁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置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字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的环境中(4)根据小字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掌握嫁接的知识,了解形成层的特点,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2、C【分析】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②→③→①.
故选:C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解析】C3、C【分析】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落叶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红松林适于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冷杉林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落叶阔叶林;红松林、冷山林.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解析】C4、C【分析】试题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温暖、湿润和畅通,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呼吸系统的组成。【解析】【答案】C5、C【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都是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它们只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为甘油、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的物质后才能被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要消化就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故选:C
【解析】【答案】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只有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通过各种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6、A【分析】试题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作用。根毛是成熟区的根毛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结构,不是由组织构成的,故A选项符合题意。花、叶、种子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形成的器官,所以B、C和D选项不合题意。考点:考查的知识点是器官概念的运用和判断,只要学生理解器官的概念即可作答。【解析】【答案】A7、D【分析】【解答】A;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A正确.
B;C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金枪鱼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是21,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BC正确.
D;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因此动物植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能够说明动植物有共同的祖先.D错误.
故选:D
【分析】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C【分析】输精管只是起输送精子的作用,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并产生精子。所以输精管被结扎后,精子照常产生,雄性激素维持的性别特征不改变。【解析】【答案】AC9、AD【分析】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A、D符合题意。
故选:A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的知识;思考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人类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解析】AD10、A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视的形成和预防、耳的卫生与保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保护听力和视力的方法。【解答】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能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耳朵的卫生和保健,如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尽量不用耳机,如果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防止对鼓膜造成危害。故AG符合题意。
故选AD。【解析】AD11、C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解答】生物具有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由上可知,水、石头、汽车、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都不是生物;而牛、松树、细菌、病毒是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或部分特征。故CD符合题意。故选CD。【解析】CD12、AB【分析】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也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人体需要量很少,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可见AB符合题意.
故选:AB
【解析】【答案】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3、ABC【分析】
A;B、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水杉是20世纪40年代,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从古代植物下来的“活化石”.水杉的发现轰动一时,风靡全世界.它与动物中的大熊猫一样,在植物中,它是只有中国才有生长的古代的孑遗植物,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国的国宝”、“植物界的熊猫”.符合题意;
C;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珙桐树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和平使者”,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树最初由法国的神父戴维斯于1869年在四川穆坪发现,并采种移植到法国.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里,全世界广泛引种,大量栽植,成为世界十大观赏植物之一.符合题意.
D;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解析】【答案】解答时可以从各植物的特点;意义、分布以及称号等方面来切入.
14、A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森林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湿度,能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贺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提倡“电子贺卡”的出发点是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A正确。
B;节能荧光灯;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B正确;
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大量的木材;造成森林的大量减小,C错误;
D;塑料包装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D错误;
故选:AB.
考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解析】【答案】AB15、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而不是人类起源于类人猿,故符合题意;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故不符合题意;C.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故符合题意;D.人类虽然具有动物的特征,但人和动物有本质区别,人类具有思维语言能力,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C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重约1.5kg,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能够分泌胆汁,首先将胆汁储存在胆囊内,然后胆汁从胆管进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故答案为:√
人体内的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胰腺;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是中考的重点,应重点掌握.【解析】√17、少生【分析】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故答案为:少生。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做这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要求,以及每项要求的意义.【解析】少生18、略
【分析】
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
19、略
【分析】试题分析:馒头和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能够消化淀粉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唾液腺位于人体的消化道外,与口腔相连,其分泌的唾液经过导管流入口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在口腔内充分咀嚼馒头和米饭会感觉甜.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消化酶【解析】【答案】淀粉;麦芽糖.2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胃是消化系统中最膨大的器官;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是被胃和小肠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人体,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在此处分解酒精,因此,长期饮酒对肝脏伤害最大。
(2)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3)人体的呼吸包括: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几个过程。
(4)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5)在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身体各部流回心脏,当用止血带结扎上臂后,血液无法从身体各部流回心脏,所以止血带的下方的血管会隆起,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6)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外部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正常人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排泄的方式,呼吸的过程,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的类型和特点,输血的原则,尿液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解析】【答案】(1)胃;肝脏。
(2)排尿(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呼吸(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4)吞噬病菌(其它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5)静脉瓣同型血。
(6)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四、判断题(共1题,共4分)21、×【分析】解: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假设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
实验数据是实际测量出来的;不能随便修改.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此题考查了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坚持的态度,特别是在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时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解析】×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6分)22、(1)C
(2)②⑤
(3)右下
(4)
(5)②③④①⑤【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等。掌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等是解答的关键。【解答】(1)图1所示的物像中出现了气泡,这可能是图2所示的步骤C盖盖玻片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盖盖玻片时应该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清水滴,然后慢慢放下,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2)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应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图4中有螺纹的是物镜,无螺纹的是目镜,物镜镜头长的放大倍数大,目镜镜头短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动图3中【②】转换器,使图4中标号⑤所示的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若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欲使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后才能达到好的效果。(4)神经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如图所示:(5)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包括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大液泡;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包括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故图中B区表示两者有相同的细胞结构,都含有②③④,C区表示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的结构,即植物细胞还含有①⑤。
【解析】(1)C(2)②⑤(3)右下(4)(5)②③④①⑤23、(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B种子数量太少,有偶然因素
(2)器官
(3)低温干燥
(4)太阳能(或光能)
(5)①清水③甲>乙【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和植物的呼吸作用、能量的来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有关内容。掌握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步骤、器官的概念、种子萌发和生长需要的能量来源及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可知本实验的对照组是B组。由图甲装置可知,A、B、C三处的菜豆种子只有B处的种子能萌发,A处缺少水分不能萌发,C处缺少空气也不能萌发,根据它们的萌发情况,温度同在25℃下,这一条件为不变量,A和B形成对照,变量为水分;C与B形成对照,变量为空气。因此,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其环境温度为25℃,此实验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为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本实验的对照组是B组。进行实验时,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种子的数量不宜太少,少了有偶然性,多了增加实验难度。因此,本实验装置的不足是种子数量太少,有偶然因素。(2)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由一种或几种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直接构成植物体,可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有六大器官,其中种子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因此,从构成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种子属于器官。(3)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含水量多,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含水量少,种子的呼吸作用弱;种子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氧气多呼吸作用强,氧气少呼吸作用弱。根据温度、水、氧气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种子应该在低温、干燥、少氧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种子寿命;在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呼吸作用最强,种子的保存时间最短。因此,为了延长种子的寿命,应将种子保存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可知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种子中的有机物就储存了化学能提供给种子萌发时所使用。因此,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或光能)。(5)①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因此,实验时,把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乙组浸泡在清水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水,其它条件都相同。③实验中,要随时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可预测实验结果: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反之亦然。
【解析】(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B种子数量太少,有偶然因素(2)器官(3)低温干燥(4)太阳能(或光能)(5)①清水③甲>乙24、水分不能,A和C装置的种子都不能萌发,无法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不能种子是否萌发跟光照情况无关,即使把C装置中的不透光箱取走,由于种子缺少空气,不能萌发C【分析】解:(1)将装置A和装置B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存在唯一变量是水分。装置A中没有水分种子不萌发;装置B中有水分种子萌发,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题能力提升八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小学新教师个人转正工作总结
-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 航天梦主题征文
- 班主任教师研修计划
- 幼儿园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 康辉战略合作协议
- 企业职工劳动合同范本
- 抵押车辆协议书范本
- 清代文学绪论
-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PPT
- 阿里云数字化转型生态介绍课件
- 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考试测试题库含答案
- 《控轧控冷》课件
- KET词汇表(英文中文完整版)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Section B Learning about Language(教案)
- 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使用说明
- 黄恕伯:必修教材教学建议
- 19年国际龙奖总部荣誉体系2.0意愿启动方案宣导职场版3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