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选修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18/wKhkGWellUOAZnBjAAHNNXPUsPc291.jpg)
![2025年新科版选修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18/wKhkGWellUOAZnBjAAHNNXPUsPc2912.jpg)
![2025年新科版选修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18/wKhkGWellUOAZnBjAAHNNXPUsPc2913.jpg)
![2025年新科版选修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18/wKhkGWellUOAZnBjAAHNNXPUsPc2914.jpg)
![2025年新科版选修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18/wKhkGWellUOAZnBjAAHNNXPUsPc2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选修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50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主要内容:男丁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授田。据此可知,均田制A.加速了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B.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C.导致了中原地区租佃关系盛行D.限制了官僚贵族利益2、梭伦改革时强调,“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影响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A.雅典公民国家观念增强B.全民平等的民主制度C.财产等级制的严格限制D.改革初衷和阶级地位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D.颁布均田令4、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尽管改革的动机;方式和目的不尽一致;但都大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改革。
①打击了封建势力。
②剥夺的教会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资产阶级手中。
③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加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催化”主要是指日本A.中下级武士破产B.天皇不掌握实权C.受到西方殖民侵略D.资本主义基础薄弱6、王安石在关于风俗的论议中谈到:“兼并之家多。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造成当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井田制遭到破坏B.均田制的实施C.均田制开始遭到破坏D.“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7、1792年4月反法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9月2日,法国军队在凡尔登附近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最终把敌人赶出法国领土,法国革命得救了,材料旨在强调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B.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进程C.法国消除了君主复辟危险D.外国武装势力的力量强大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明、清C.隋、唐D.宋、元9、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B.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11、(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由秦汉的郡县两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增加了中央到基层的中间环节,且州郡随意增设,地方官僚队伍膨胀,豪家大族把握地方大权。为了解决这一弊端,隋文帝加大了对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设计了以整顿地方为核心;以致治安民为主旨的整体改革方案,并很快付诸实践。
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又裁并一些州县,取消了地方官署选用属吏的权力,缩减行政支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州县官吏的选拔;考课、职权等有关制度。隋文帝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完全由中央任命,州县长官不得自行选用属吏,县佐也不得用本地人,避免其凭籍权势横行地方。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约束与考核,要求他们每年年终到中央政府汇报工作。隋文帝曾派出巡视使者,一次罢免贪官污吏200多人;隋文帝注意对地方官吏的教育和引导,提倡节俭政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路德始写小册子;包括《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怒!教皇将路德事件在枢机会议上提出来,经过深长讨论之后,在1520年6月对路德颁布诏谕,正式宣判路德,并且限定他在六十天内悔过自新,否则就要遭到开除教籍的处分。
材料二路德在还没有得到罗马当局的这种决定之前;曾写信给朋友说:“我已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这段时间内,他所散布的著作和言论中,声明他的理论是: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等等。
材料三当教宗的诏谕送到了他手上时;他为了表示轻视,就在威丁堡大学的教堂内,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将诏谕烧毁。1521年1月,教会正式开除路德的教籍。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丁·路德》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引起“教皇大怒”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来自天主教会的压力;概括材料二中路德的态度与主张。(不得抄袭原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支撑马丁路德敢于轻视教宗诏谕的力量是什么?路德的举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
材料四:王安石: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1)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4分)
(2)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4分)
(3)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4分)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随着辽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尤其是得到燕云十六州后,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民族地区事务,辽太宗确立了一种“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则,形成了南北两套行政体系,南北面官。北面官使用契丹族官制,官员基本为契丹族人担任,掌握军、政事务,是辽朝最高权力机构。由于官署住地在皇帝御帐北面,所以称北面官。北面官是辽的最主要机构,下又分南北两个不同的部门,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北南枢密院是辽朝最高行政机构,也称南北衙。南面官是效仿唐朝设立的三省六部等一套官署机构,用以管理汉族人事务。南面官多为汉人主事要职,又称汉官,官员多穿汉服。他们的办公地点位于皇帐南面所以称南面官,下设汉枢密院、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及御使台、翰林院等。随着辽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尤其是得到燕云十六州后,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民族地区事务,辽太宗确立了一种“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则,形成了南北两套行政体系,南北面官。北面官使用契丹族官制,官员基本为契丹族人担任,掌握军、政事务,是辽朝最高权力机构。由于官署住地在皇帝御帐北面,所以称北面官。北面官是辽的最主要机构,下又分南北两个不同的部门,北枢密院管兵部,南枢密院管吏部。北南枢密院是辽朝最高行政机构,也称南北衙。南面官是效仿唐朝设立的三省六部等一套官署机构,用以管理汉族人事务。南面官多为汉人主事要职,又称汉官,官员多穿汉服。他们的办公地点位于皇帐南面所以称南面官,下设汉枢密院、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及御使台、翰林院等。——摘编自《漫谈辽代官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官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辽朝官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朝官制改革的影响。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宋代随土地买卖合法化及商品经济繁荣,善讼之风初露端倪。五代时期,地方长官独揽司法大权,造成政权更迭动荡。因此,宋沿唐制,重视立法,并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司法制度。宋人将审判过程切分为十个环节:推勘、录问、检法、拟判、连署判决书、宣判、翻异别勘、上诉复审、复核、疑狱奏谳等,环环相扣,相互制衡,形成了独到的鞫谳分司制、翻异别勘制、死刑覆核制、法官回避制、司法检验制等一系列司法原则,其周密的判决制度在中国古代首屈一指。在司法及监督机构上,宋朝在中央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各路设中央派出机构提点刑狱司,定期巡视州县:地方州县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宋代司法注重证据和现场勘验,并产生了《洗冤集录》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宋代司法制度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成熟时期和顶峰。宋代随土地买卖合法化及商品经济繁荣,善讼之风初露端倪。五代时期,地方长官独揽司法大权,造成政权更迭动荡。因此,宋沿唐制,重视立法,并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司法制度。宋人将审判过程切分为十个环节:推勘、录问、检法、拟判、连署判决书、宣判、翻异别勘、上诉复审、复核、疑狱奏谳等,环环相扣,相互制衡,形成了独到的鞫谳分司制、翻异别勘制、死刑覆核制、法官回避制、司法检验制等一系列司法原则,其周密的判决制度在中国古代首屈一指。在司法及监督机构上,宋朝在中央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各路设中央派出机构提点刑狱司,定期巡视州县:地方州县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宋代司法注重证据和现场勘验,并产生了《洗冤集录》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宋代司法制度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成熟时期和顶峰。——摘编自《宋代司法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司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司法制度的内容,简评其影响。16、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500斗级。
年收入500斗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担任骑兵的公民。年收入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
有两头耕牛;可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年收入200~300斗,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
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的诗歌体现出其怎样的政治理念?(3分)
(2)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2分)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1分)这一措施反映出的实质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8分)其中哪一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2分)
(4)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各自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3题,共15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0、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海外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1)根据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怎样的政治权利?(3分)
(2)如何评价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6分)
(3)除此之外,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又进行了哪些改革?(6)21、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3分);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3分)。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22、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著《论李鸿章》
材料二(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洋务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举措?
(2)材料二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认识?
(3)试结合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简要评析中日两国“富国强兵”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详解】
孝文帝推行均田制将大量的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得鲜卑族从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逐渐成为了农耕民族,故A项正确。均田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租佃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均田制无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均田制是在不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占有利益的前提下实行的土地制度,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2、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证平民的荣誉同时也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得出他主张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体现了其中庸的思想特点,这与改革前,梭伦的上台主要得益于贵族的支持,而改革也主要维护了贵族的阶级利益,正是因为梭伦亲贵族的立场,才使得改革没有改变雅典政治的贵族性质,故与梭伦的改革初衷和阶级地位有直接关系,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提问的是影响梭伦在改革中兼顾平民和贵族利益的主要因素,与雅典公民国家观念增强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不主张全民平等,故B选项说法有误;财产等级制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与梭伦在改革中体现的中庸思想没有直接关系,故C选项错误。3、D【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均田令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D项正确。迁都洛阳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不符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排除A。整顿吏治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的清明,与题意不符,排除B。移风易俗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但不符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排除C。4、A【分析】【详解】
加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力,从根本上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④,故排除BCD;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打击封建势力,剥夺的教会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资产阶级手中,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①②③正确,故选A。5、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外因。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不能起来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只能由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领导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来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这里的外部因素是指西方列强的侵略,故答案选C。ABD三项均是内部原因。
点睛: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外因。解答因果关系型选择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6、D【分析】“兼并之家多”是导致“富者财产满布州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的原因,而造成“兼并之家多”的原因则是北宋时期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故选D;A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BC中的均田制在唐朝中期已经不再实行,故排除A、B、C。7、B【分析】【详解】
由材料“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可知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进程,故选B;这是并未确立共和政体,排除A;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外国武装力量最终被人民赶跑了,排除D。8、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因此秦汉;隋唐、宋元时期君权、相权,互为节制,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权战胜相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与之相背离的朝代”。9、B【分析】【详解】
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井田制下奴隶集体劳作,封建小农经济下农民个体劳动以及田庄经济中的租佃经济中进行劳作的阶层的称谓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土地经营制度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对农民称呼的变化。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夏商西周时期不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赋役制度指的是赋税和徭役的征派,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根据材料中农民的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未体现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排除。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11、略
【分析】【详解】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又裁并一些州县”,可以看出减少地方区划层级和行政区的数量;根据材料“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州县官吏的选拔、考课、职权等有关制度”,可以看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州县官吏制度;根据材料“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约束与考核,要求他们每年年终到中央政府汇报工作。隋文帝曾派出巡视使者,一次罢免贪官污吏200多人;隋文帝注意对地方官吏的教育和引导,提倡节俭政治”,可以看出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和教育。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从当时角度来看,减少地方区划层级和行政区的数量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安定;长远来看,则为唐及以后各朝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
整体分析:本题引用隋文帝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材料,设置两个问题,涉及改革“内容”“历史意义”的考查,难度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关于改革史的内容,常见题型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比较不同、说明特点、指出原因、评述/评析观点、思考启示等等。对策:熟悉考点是基础;多记诵,滚瓜烂熟;阅读材料有技巧;首尾句、标点符号;组织答案须谨慎;审清题、简单草稿;要点序号不能忘。序号化、书写清楚。【解析】(1)内容:减少地方区划层级和行政区的数量;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州县官吏制度;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和教育。
(2)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安定;为唐及以后各朝提供了借鉴。12、略
【分析】【详解】
(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路德始写小册子”信息结合所学可从路德的活动对教会在政治;经济和信仰上的影响等方面说明“教皇大怒”的原因。
(2)态度:依据材料二中“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信息可概括得出路德的态度。
主张:依据材料二中“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信息可概括得出路德的主张。
(3)力量:依据材料二中“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及材料三中“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将诏谕烧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内心对上帝的虔诚信仰;世俗力量的支持等方面说明支撑的力量。
影响:依据材料二中“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信息结合所学从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推动新教的大量出现等方面说明其影响。【解析】(1)路德的活动在政治上挑战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在经济上损害了教会在德意志的盘剥;在信仰上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2)态度:不在乎天主教会的处罚;反对教会的态度更加坚决;主张:教会成员一律平等;人人可以读圣经;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3)力量:一是来自内心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或者他依据因信称义,感到自己得到上帝的支持);二是有来自世俗力量(或诸侯、学生、民众)的支持;影响:在欧洲信仰领域掀起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欧洲开始了广泛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新教的大量出现。13、略
【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信息“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概括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信息“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说明梭伦强调中庸和不偏不倚公平;“我制定法律”说明法律至上。根据材料四信息“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说明商鞅讲求诚信,取信于民,“商君能令政必行”说明商鞅令政必行,雷厉风行。
(3)根据所学知识;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解析】(1)问题:等级制度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限制贵族的权利等。(任答2点给4分)
(2)特征:梭伦:中庸和不偏不倚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商鞅:讲求诚信;取信于民,令政必行,雷厉风行。(2分)
(3)影响: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14、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随着辽统治区域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处理各种民族地区事务”的信息从辽代疆域不断拓展;境内民族关系复杂、契丹族和汉族的交流日益密切以及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因俗而治”“南北两套行政体系”等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缓和民族矛盾,推动民族交流与融合、稳定社会秩序以及巩固辽朝对汉地的统治角度分析回答。【解析】(1)原因:辽代疆域不断拓展;境内民族关系复杂;契丹族和汉族的交流日益密切;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汉地经验缺乏。
特点:贯穿因俗而治;形成契丹;汉两套行政体系;契丹文化与汉文化并行交叉,以契丹族行政系统为主;官僚体系设置较细致,分工明确。
(2)影响:缓和民族矛盾,推动民族交流与融合;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辽朝对汉地的统治,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宋代司法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宋代司法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宋代土地买卖合法化及商品经济繁荣,善讼之风初露端倪”“五代时期,地方长官独揽司法大权,造成政权更迭动荡”“宋沿唐制,重视立法”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宋代司法制度的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宋人将审判过程切分为十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制衡,形成了独到的鞫谳分司制、翻异别勘制、死刑覆核制、法官回避制、司法检验制等一系列司法原则”“各路设中央派出机构提点刑狱司,定期巡视州县”“宋代司法注重证据和现场勘验”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宋代司法制度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成熟时期和顶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从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司法制度的影响来回答。【解析】(1)原因:经济上;宋代土地兼并和商品经济繁荣,民事纠纷增多;政治上,为改变五代时期的司法混乱,稳定宋朝统治;社会思想上,继承唐代司法思想和制度,社会上诉讼之风形成,诉讼意识增强。
(2)内容:审判过程严密;创制了一系列的司法制度和原则;设置了中央派出机构提点刑狱司;重证据勘验。
影响: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发展,使中国封建司法制度走向成熟,达到顶峰。16、略
【分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梭伦改革的特点;主要是中庸的原则,从材料一中的诗歌中明显可以看出。(2)材料二中说的是梭伦改革中按照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每一个等级可以承担不同的人职位,这一划分方法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这次改革的实质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3)从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等可以看出答案。(4)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而商鞅变法则是逐渐的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考点: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点评:梭伦改革是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推动了雅典的进步,也为人类创造了政治文明遗产,其改革中有很多是倾向于平民的措施,如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制,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问题而沦为奴隶,发展工商业等这些措施也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涉及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影响等都需要掌握。【解析】(1)节制;中庸或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分)
(2)财产等级制度。(2分)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1分)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2分)
(3)实行什伍连坐制;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实行县制;(8分)重农抑商(2分)
(4)西方形成民主政治,东方形成中央集权政治(4分)四、论述题(共3题,共15分)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来看,不难发现,传统节日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相关。就中国传统节日来看,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家族观念和“忠”“孝”“仁”义”,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道。而西方传统节日则宗教色彩浓厚,同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亲情的表达,同时体现了对个体劳动的尊重。【解析】论题:中西方传统节日是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阐述:中国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同时受宗法制度、儒家思想、地域风俗、民间信仰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家族观念和“忠”“孝”“仁”义”,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道。西方传统节日宗教色彩浓厚,同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亲情的表达,同时体现了对个体劳动的尊重。五、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0、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问;练习课本所学的梭伦改革中所实施的财产等级制度回答即可,根据财产等级制度可知,克里埃尼图斯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等级享有的权利主要是担任低级官吏(或除执政官外各级职官选举和任职资格);第(2)问,对于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在评价时要注意辩证的评价,既要看到其进步性又要看到其局限;第(3)问,联系课本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梭伦改革的评价。1.历史意义: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新教师个人转正工作总结
-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 航天梦主题征文
- 班主任教师研修计划
- 幼儿园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 康辉战略合作协议
- 企业职工劳动合同范本
- 抵押车辆协议书范本
- 股权激励协议书范本
- 事故车委托拆检协议书范本
- 中建八局分包入场安全指导手册v2.0111
- AutoCAD 202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标准版)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紧固件常用标准件汇总图
- 人教版初二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英语单词表
- 《红色经典》校本课程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章动作技能的指导与示范
- 车辆委托保管合同 车辆委托保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