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9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物理学家往往在已有理论的启发下提出新的观点,从而使物理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请根据这种发展规律,判断以下量子物理学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玻尔的原子模型B.玻尔的原子模型、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C.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玻尔的原子模型、爱因斯坦的光子说D.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玻尔的原子模型2、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首先提出能量量子化的观点,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玻尔提出的原子能级结构假说,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C.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楞次定律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电子3、如图甲所示为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其光谱线是由的能级向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四条可见光谱线的波长已在图甲中标出。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乙所示,其中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如表所示。已知可见光的能量范围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金属钨钙钾铷4.543.202.252.13A.用光照射时可让表中的两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大于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C.谱线对应的光子是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发出的D.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属于红外线4、沙尘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假设一团沙尘暴中所含物质种类及每种物质质量均不变,关于这团沙尘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沙尘暴的内能是其中所有空气的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其他物质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B.该沙尘暴从温度较低的地区吹到温度较高的地区,温度逐渐升高、风势逐渐减弱,则其内能逐渐减小C.沙尘暴中的沙尘颗粒具有波动性D.沙尘暴中的所有沙尘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5、在增殖反应堆中,铀238吸收快中子后变成铀239,铀239很不稳定,经过两次衰变后变成钚239,与上述反应过程无关的核反应方程式是()A.B.C.D.6、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为m1、的质量为m2、的质量为m3、X的质量为m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是B.X是C.X是D.X是7、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首次实现利用核聚变放电。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核聚变反应方程是()A.B.C.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裂变的方程式为:则核反应前的比结合能小于核反应后的比结合能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C.衰变中产生的电子来源于原子核的内部,故半衰期会受元素化学状态的影响D.汤姆逊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B.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不能估算出气体分子的大小E.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从外界吸热2.5×104J,并对外界做功1.0×104J,则气体的温度升高,密度减小E.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从外界吸热2.5×104J,并对外界做功1.0×104J,则气体的温度升高,密度减小10、云室能显示射线的径迹,把云室放在磁场中,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和半径大小就能判断粒子的属性,放射性元素A的原子核静止放在磁感应强度B=2.5T的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放射出粒子并变成新原子核B,放射出的粒子与新核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测得两圆的半径之比R1:R2=42:1,且R1=0.2m,已知α粒子质量mα=6.64×10-27kg,β粒子质量mβ=9.1×10-31kg,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J﹒s,电子带电量e=1.6×10-19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原子核B的核电荷数为84B.放射性元素A原子核发生的是β衰变C.衰变放射出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2.4×107m/sD.如果A原子核衰变时释放出一种频率为1.2×1015Hz的光子,那么这种光子能使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内能跟温度成正比。在初始状态A时,体积为压强为温度为该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一系列变化,最终还回到原来状态A,其变化过程的p—T图线如图所示,其中C延长线过坐标原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到B的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B.状态B气体的体积为C.由C到A的过程,气体向外界放热E.从B经过C到A的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为E.从B经过C到A的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为12、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较大、相互作用力微弱的缘故B.一定量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C.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13、一辆运输瓶装氧气的货车,由于某种原因,司机紧急刹车,最后停下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机械能减小,氧气内能增加B.汽车机械能减小,氧气内能减小C.汽车机械能减小,氧气内能不变D.汽车机械能减小,汽车(轮胎)内能增加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为了研究原子的结构,卢瑟福和他的同事做了如图所示的________实验,显微镜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C”或“D”)15、拔罐是中医传统养生疗法之一,以罐为工具,将点燃的火源放入小罐内加热,然后移走火源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假设罐内封闭气体质量不变,可以看作理想气体。与刚压在皮肤上的时刻对比,火罐“吸”到皮肤上经一段时间后,火罐内气体的内能___________,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___________。(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幅图象分别表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减小,F增大,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影响分子平均动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18、如图甲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在A处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后,验电器指针保持一定偏角。
(1)验电器带______(选填“负电荷”或“正电荷”)。
(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黄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橙光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______(选填“有”或“无”)偏转。
(3)某同学利用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图乙中A为光电管的______(选填“阴极”或“阳极”)。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电流计中有示数;保持光照条件一定,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图示位置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计的示数______(选填“逐渐增大到某值不变”或“逐渐减小到零”)。19、夸克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1)夸克、夸克模型: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等人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作___________。
(2)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一整套关于___________的理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组成物质的几类最基本的粒子。20、在研究光电效应现象中,发现钠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ax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图中ν0、E0已知,则钠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普朗克常量h=________.
21、实验探究思路:_______、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_______或衍射现象。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20分)22、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3、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8分)24、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纸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
(2)每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______25、(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溶液中有纯油酸6用注射器测得1上述溶液有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则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个正方形方格,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m。(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________,让油酸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___________。26、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若要使发生光电效应的电子不能到达A极,则电源的a极应为_____极(选填正;负)
(2)用频率为v的普通光源照射K极,没有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K极,则立即发生了光电效应;此实验说明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_______.
(3)若KA加上反向电压U,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_____(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
A.
B.
C.U=2hν﹣W
D.27、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结构如图(a)所示的温度计.一端封闭的轻质细管可绕封闭端O自由转动,管长0.5m.将一量程足够大的力传感器调零,细管的开口端通过细线挂于力传感器挂钩上,使细管保持水平、细线沿竖直方向.在气体温度为270K时,用一段水银将长度为0.3m的气柱封闭在管内.实验时改变气体温度,测得封闭气柱长度l和力传感器读数F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实验中大气压强不变).
(1)管内水银柱长度为______m,为保证水银不溢出,该温度计能测得的最高温度为_____K.
(2)若气柱初始长度大于0.3m,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将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若实验中大气压强略有升高,则用该温度计测出的温度将____(选填:“偏高”,“不变”或“偏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详解】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是将能量量子化;在1900年提出;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是1905年发布的;玻尔在1913年提出氢原子模型,创造性地将量子学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结合起来,成立了他自己的玻尔模型。
故选D。2、B【分析】【分析】
【详解】
A.普朗克首先提出能量量子化的观点;故A错误;
B.玻尔提出的原子能级结构假说;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故B正确;
C.楞次定律是由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来的;故C错误;
D.汤姆逊发现了原子中存在电子;故D错误。
故选B。3、A【分析】【详解】
根据图甲可知谱线对应的光波长最长,谱线对应的光波长最短,根据
可知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最小,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最大。代入四条可见光谱线的波长,得到四种光的光子能量分别为
此能量恰好与氢原子分别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对应的能量相符。
A.发生光电效应为光子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根据上述结果可知用光照射时可让表中钾和铷两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A正确;
B.根据上述解析可知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小于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故B错误;
C.谱线对应的光子是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发出的;故C错误;
D.氢原子从能级向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能量为此能量大于可见光的能量范围,故此光属于紫外线。故D错误。
故选A。4、C【分析】【详解】
A.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不是物体宏观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A错误;
B.从低温到高温;内能增加,内能的宏观表现是温度,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B错误;
C.任何运动的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C正确;
D.沙尘暴的运动是气流运动形成的;而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运动,只能用显微镜观察,肉眼是看不到的,D错误。
故选C。5、B【分析】【详解】
铀238吸收快中子后变成铀239
选项A有关;铀239很不稳定,经过两次衰变后变成钚239
选项C、D有关;
是钚239的衰变方程;选项B是与上述反应过程无关的核反应方程式;
故选B。6、B【分析】【详解】
根据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X的质量数核电荷数:所以X为氦核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所以释放的核能为B正确.7、A【分析】【详解】
核聚变反应是两轻核反应变成中等质量的核。
A.是轻核聚变,故A正确;
B.此核反应反应物只有一个原子核且生成物由氦核,属于衰变;故B错误;
C.此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中子,构成链式反应,且生产物至少有两个中等质量的核,故属于重核裂变,故C错误;
D.此反应是用粒子轰击生成了同位素磷;是人工核转变,发现同位素磷和正电子的方程,故D错误;
故选A。8、A【分析】【详解】
A.重核裂变;质量亏损,释放核能,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稳定,故核反应前的比结合能小于核反应后的比结合能,故A正确;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故B错误;
C.衰变中产生的电子来源于原子核的内部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半衰期不会受元素化学状态的影响,故C错误;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D错误。
故选A。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B:C:E【分析】【详解】
A.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故A错误;
B.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在外界的影响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故B正确;
C.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摩尔体积,将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形,立方体的边长等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由摩尔体积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可求出每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从而能求出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能估算出气体分子大小,故C正确;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容升温,气体的压强增大,因体积不变,则气体分子数密度不变,气体的平均动能变大,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力变大,故D错误;
E.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从外界吸热2.5×104J,并对外界做功1.0×104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E正确。
故选BCE。10、A:C:D【分析】【分析】
考查原子核的衰变;动量定理和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需熟练掌握。
【详解】
A.两圆半径之比为42:1,根据
可得新原子核的核电荷数为84;选项A正确;
B.两圆轨迹外切;放出的粒子应该带正电,发生的是α衰变,选项B错误;
C.由可求得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2.41×107m/s;选项C正确;
D.金属钨的逸出功为7.26×10-19J,根据可求得这种光子的能量为7.92×10-19J;能量大于逸出功,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正确。
故选ACD。11、B:C:E【分析】【分析】
【详解】
AB.由图可知,A到B的过程为等温变化,则
可得
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即
气体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得
可知气体对外界放热;故B正确,A错误;
C.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代入数据可得
C到A的过程;体积不变,即对气体外界做功为零,气体温度降低,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热,故C正确;
DE.由图可知,B经过C到A的过程,气体的温度升高后降低,则内能先增大后减小,整个过程气体的内能不变,由C项可得,C到A的过程气体放出的热量为
则可得B到C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为故E正确,D错误。
故选BCE。12、A:B:E【分析】【详解】
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是因为分子间距较大,相互的作用力很微弱,而且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气体分子可以自由扩散,故A正确;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分子动能之和不变,由于吸热,内能增大,则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大,故B正确;
C.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的运动是扩散现象,属于分子运动,故C错误;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气体温度升高,若同时体积增大,由
可知压强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故E正确。
故选ABE。13、C:D【分析】【分析】
【详解】
D.司机紧急刹车到停下来;汽车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内能,选项D正确;
ABC.刹车过程中;因氧气温度不变,体积没变,故氧气内能不变,选项AB错误,C正确。
故选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详解】
为了研究原子的结构,卢瑟福和他的同事做了如图所示的α粒子散射实验,A装置产生α粒子,然后α粒子穿过金箔,也就是B装置,发生散射现象,从D装置也就是显微镜观察.【解析】α粒子散射D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把罐扣在皮肤上;气体经过热传递,温度不断降低,气体的内能减小;
[2]罐内封闭气体质量不变,总分子数不变,但是火罐“吸”到皮肤上经一段时间后,部分皮肤会进入火罐,则气体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解析】减小增大16、略
【分析】【详解】
[1][2]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一直增大;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减小,F增大,增大。【解析】增大增大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
[2]影响分子平均动能的因素是温度。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解析】做功和热传递温度18、略
【分析】【详解】
(1)[1]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锌板中打出光电子,则锌板带正电,即验电器带正电荷。
(2)[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黄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说明黄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橙光的频率小于黄光,则改用强度更大的橙光照射锌板,也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即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无偏转。
(3)[3][4]某同学利用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图乙中A为光电管的阳极。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eV的光照射阴极,电流计中有示数;保持光照条件一定,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图示位置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负向电压变大,则光电流变小,则电流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到零。【解析】正电荷无阳极逐渐减小到零19、略
【分析】【详解】
[1]夸克;夸克模型: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等人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作夸克;
[2]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一整套关于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
[3][4][5][6]其中强子、轻子、规范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组成物质的几类最基本的粒子。【解析】夸克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强子
轻子规范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20、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设备出售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水泥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房东装修合同标准文本
- oa办公软件合同样本
- 入围拆除合同标准文本
- 公路画线合同范例
- 主场合同标准文本
- 乐高乐园合同标准文本
- oem订单合同样本
- 倒算房屋租金合同样本
- 035-花篮螺杆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交底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件
- 10以内数字的分解和组成
- 课堂教学技能讲座课件汇编
- SAP各模块常用表清单
- 湖北2022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中学初中学生学籍卡片(一)
- 德语四级真题2023
-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征求意见稿)
- 2023年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学习研讨会发言稿报告(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