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8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著名人物B.出现时间C.文明名称D.文明类型2、下列不属于民国时期社会习俗方面的巨大变化的是()A.强令男子剪掉辫子B.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C.废除封建科举制度D.革除“”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3、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4、下图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幅漫画——《来自家乡的喜讯》;画中人发自内心的微笑,主要得益于。

A.解放战争的胜利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实现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5、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解放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6、【题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领土l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7、“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南昌起义8、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邻人”是指()A.台湾B.朝鲜C.越南D.苏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题文】2007年9月,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的价格,购入原圆明园海晏堂12生肖“水力钟”喷泉的马首铜像,并决定将其捐赠给国家,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一精美的艺术珍品是在________(战争)中流失海外的。10、【题文】1917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错误:

理由:1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经济上____;

____12、1950年10月____(人名)率领____(军队名称)跨过鸭绿江,取得了抗美援朝的重大胜利。13、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希望,也是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重要社会经济民生问题。为此建国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土地政策,促进三农的健康快速发展。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轰轰烈烈的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制度的确立。

(3)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14、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15、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上甘岭战役中,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

(2)心系人民,鞠躬尽瘁,带领河南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T.正确F.错误17、判断题(正确为A;错误为B)

洋务运动中废除了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18、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19、1894年黄海战役后,日本取得了黄海战役的制海权。______(判断对错)20、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左宗棠临危受命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击败了外国侵略者,成功收复了新疆。判断对错: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6分)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图1拔除地主界碑图2农民的土地所有证材料二。

图3农业实现合作化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项目1957年1960年下降(%)粮食(亿公斤)1950.5143526.4棉花(万担)3280212635.2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图1中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的土地界碑,请问农民这种做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经过此次运动,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有什么变化?(2)材料二中“农业实现合作化”是通过什么方式?(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结合材料四,分析“大包干”对我国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写出两点)(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2、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2)哪一外交成就,让图2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3)图3中“历史性的”握手所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4)请最少列举两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请写出我国取得这些外交成果的原因。23、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请结合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两个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

(2)上述两个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落实性各自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30分)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何时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材料二这十年中(1956~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材料均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材料一中“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主要是指:①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________制度。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7月取得了________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③1953年开始执行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l954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指出材料二中“严重失误”的事例名称。(3)联系所学知识,列举邓小平同志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至少回答四点)26、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开启并铭刻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进步史。据此回答:

①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统治危机;以谁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作出了怎样的抗争?其纲领性文件有哪些?

②哪一不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③面对民族危机,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掀起了二场什么运动,怎样认识或评价这一运动?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9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美国总统杜鲁门1950年6月27日讲话材料二“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950年周恩来讲话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的讲话材料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敌对政策的两例具体史实。(2)材料三的内容被总称为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3)指出材料四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据此概括中美关系发展历程。(4)综上所述,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准确识记。结合学习卡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属于古代希腊雅典城邦的著名人物,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西方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解析】【答案】A2、C【分析】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所以从时间上来说不属于民国时期社会习俗方面的巨大变化,废除封建科举制度属于教育方面的措施.

故选C.

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社会习俗.

本题掌握民国时期社会习俗方面的巨大变化.【解析】C3、C【分析】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故选:C。

本题以“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为切入点;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解析】C4、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以及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题文中的漫画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漫画中其中一位人物说“咱老家有自己的地种了!”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D。

【解析】D5、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抗战的识记能力,分析题目,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表述错误,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表述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表述错误,平型关大捷才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D项表述正确,本题选D。考点:中华民族的抗战的史实【解析】【答案】D6、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俄国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解析】【答案】D7、A【分析】【分析】“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民主、科学,又称“德先生”、“赛先生”,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故选A。

【点评】关于新文化运动,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该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8、B【分析】略【解析】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所以该空中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所著,其主张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而鲁迅于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是《狂人日记》。,据此分析题干的表述是错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探索·新文化运动【解析】【答案】错误:鲁迅。

理由: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2分)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是《狂人日记》。(2分)11、相互促进互补互利【分析】本题考查海峡两岸恢复交往后二十多年来形成的可喜局面;依据教材内容: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点评】掌我海峡两岸恢复交往后二十多年来经济上初步形成的可喜局面12、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的有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3、略

【分析】(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2)1953年-1956年;我国决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村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2)合作化;社会主义.

(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本题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2)本题以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合作化形式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3)本题以“包产到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建国后我国在农村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的相关史实.重点识记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史实.【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合作化;社会主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略

【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故答案为:

林则徐。

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学习林则徐国家利益至上、无畏无惧的精神品质。【解析】林则徐15、略

【分析】(1)据所学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邱少云.

(2)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坚持工作,人们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故答案为:

(1)黄继光;邱少云.

(2)焦裕禄.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黄继光、邱少云、焦裕禄主要事迹.【解析】黄继光;邱少云;焦裕禄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了学生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本题错误。所以选F。【解析】F17、×【分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在文化方面,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恢复了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而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可见题目表述是错误的,所以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的废除。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新式教育的开端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因为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缺乏活力,所以城市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此题正确,故选T。【解析】T19、√【分析】邓世昌牺牲;日本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的战役。黄海大战中日双方损失大致相当,日本人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

孤单我:

√。

本题以“日本取得了黄海战役的制海权”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

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0、×【分析】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占领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势处在危机中。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题考查学生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应总结说明,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首领。一生经历了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解析】×四、识图题(共3题,共6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图1中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的土地界碑,请问农民这种做法的法律依据是195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本题考查对农业的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材料二中“农业实现合作化”是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实现的。(3)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等原因,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4)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材料四内容可知,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5)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本题的材料内容可知,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是我们制定的政策要符合国情。【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我国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2)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3)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4)提高农民劳动热情或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增加;农村富裕起来了。(5)启示: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图一是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讲话的情景。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又称万隆会议。中国政府派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团出席。万隆会议期间,美国利用亚非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挑拨各国与中国的关系,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倡议,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本题考查我国重返联合国的相关知识。由于美国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操纵联合国,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被台湾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逐步提高,联合国内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声日益高涨。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恢复我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得知此消息后,不禁仰天大笑。

(3)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的相关知识。图三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周恩来总理“历史性的握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并与周恩来总理会谈,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20多年的对抗状态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收回香港和澳门;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世界贸易组织,并承办2001年APEC会议等。取得这些外交成果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实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解析】(1)亚非会议;求同存异。(2)重返联合国。(3)尼克松访华。(4)港澳回归、加入APEC、WTO;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等等。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根据所学知识,本题的图一反映的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本题图二反映的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1936年的西安事变的爆发,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联合抗日;1945年的重庆谈判避免内战、和平建国。(2)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1945年的重庆谈判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和平,内战爆发,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在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的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都应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解析】(1)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图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停止内战、联合抗日;避免内战、和平建国。(2)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3)启示: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五、简答题(共3题,共30分)24、略

【分析】

解题应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人物及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本题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及影响.【解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答案为: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5、略

【分析】(1)不同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我国开始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为:①封建土地;②抗美援朝战争;③第一个五年计划;④社会主义改造。

(2)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根据材料中“1956-1966年”、“严重失误”,联系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故答案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历史贡献。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指导思想;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人民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创建并发展经济特区;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等。故答案为: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指导思想(主题报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人民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建并发展经济特区;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等。【解析】(1)①封建土地;②抗美援朝战争;③第一个五年计划;④社会主义改造;(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指导思想(主题报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领导人民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建并发展经济特区;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等。26、①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统治危机;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895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面对民族危机;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掀起了戊戌变法,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①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②《马关条约》;史实: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分析】

本题以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开启并铭刻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进步史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和戊戌变法,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解析】①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统治危机;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895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