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陕西版2025年春)一、积累和运用(共10小题,计24分)任务一:“点燃阅读激情,共赴书香之旅”主题活动之内容展览。【展板一:汉字博大精深】下面是主题活动展板的部分文字内容,请你帮助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光阴行色匆匆。形形色色的人行走在光阴的遂道中,有人矢志不渝,也有人朝三暮四。人们常感叹:“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面对韶光易逝,面对斗转星移,面对白驹过隙,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岁月。时光会带走一切,时光也会给予一切。就让我们摆脱人生的罚绊,感恩时光的馈赠,采撷最美的诗意。1.请选出文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韶光易逝(A.shàoB.sháo)()馈赠(A.ɡuìB.kuì)()2.校对时发现文段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遂道________罚绊________【展板二:诗文熠熠生辉】3.请你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8分)诗文绘景:诗文中有陶渊明“芳草鲜美,(1)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桃林;有柳宗元“青树翠蔓,(2)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的葱郁树木。诗文传情:《关雎》中有君子对窈窕淑女“悠哉悠哉,(3)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念之情;《式微》中在泥地里耕作的劳役者看着满身的淤泥,不禁发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愤质问;王勃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唱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诗文咏志: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巧妙设喻,用“欲济无舟楫,(6)______________”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展板三:跨文化阅读】活动期间,校报刊登了关于文化交流的相关评论文章。小秦摘录了一个段落用在展板上,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①跨文化阅读是提高跨文化能力的重要途径。②这种能力包括________能力、文化整合能力以及________的精神。③作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素质之一,跨文化能力是进行文明对话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人。④来自不同文化有助于阅读者形成对该文化的正确认知,更好地理解不同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4.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A.开放包容B.文化理解6.第④句是一个病句,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点燃阅读激情,共赴书香之旅”主题活动之经典沙龙。书籍似一杯浓香的茶,越品越甘醇,润泽我们的心田;书籍似一盏耀眼的明灯,在我们困惑的时候,为我们指明前行的航程。请你参与以下活动,完成问题。7.【拟写开场白】在“点燃阅读激情,共赴书香之旅”主题活动中,八年级(1)班举行了经典名著读书沙龙活动,请你为本次沙龙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100字)(2分)8.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小组成员查阅了古今名家关于读书的对联。下图是清代学者钱大昕关于读书的一副自撰联——柔日读经刚日读史,无酒学佛有酒学仙。对该作品的字体及特点判定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该作品的字体是楷书,排列整齐,横平竖直。B.该作品的字体是隶书,字形扁平,潇洒飘逸。C.该作品的字体是行书,笔画连绵,柔中带刚。D.该作品的字体是草书,笔画简省,一波三折。9.【设计活动】语文老师设计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2分)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活动二:举行“名著知多少”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读经典,悟成长。经典著作不乏各路读者的评价,请你从下列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原著内容谈谈对相应读者评价的理解。(2分)备选名著读者评价《骆驼祥子》处处写他(祥子)那一死儿的守常,不能应变,那股子又争又让,半推半就,含着辣又嚼着甜,软不是,硬不成的劲儿,实在很出色。——毕树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张洁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任务三:“点燃阅读激情,共赴书香之旅”主题活动之思维碰撞。(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3题。(9分)【材料一】【材料二】①近年来,一些拥有陕西特色的博物馆文创商品走出陕西,甚至借船出海,远销国外。②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化创意部主任廉钰介绍:“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文创商品,陕西历史博物馆内浩如烟海的文物是我们设计文创商品的巨大灵感库。”③自2015年开始,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IP研发团队,致力于共同打造以唐代文物粉彩仕女俑为原型的“唐妞”动漫IP形象。④“我们打造‘爆款’文创,不是简单地对文物进行仿制,而是进行再创作。‘唐妞’等文创商品之所以成为‘爆款’,是因为它背后的文物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廉钰说。⑤“唐妞”IP走红,更多的是源于“唐妞”IP创始人及其团队不断深耕、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庆梅表示:“持续开发、设计多种‘唐妞’IP文创产品。在严格考证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打造IP价值,推动‘唐妞’的国潮化、年轻化。”⑥早期的文创商品只是文化创意与商品的简单相加,如在咖啡垫、衬衫上印制图案等。后来,文创产业品牌化,如“唐妞”“秦风小子”“姗姗有礼”等一些知名文创IP出现。如今,文创产业正迈入“文创3.0”时代,文创商品与品牌依托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数字文创正成为年轻一代的新潮流。⑦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数字文创商品“春意昂首·赤金走龙”整体运用了三维建模技术,在保留原文物特色和历史感的同时,对金龙行走的形态进行了艺术加工,让金龙能真正地“走”起来。与原文物相比,数字文创商品更加生动地呈现了赤金走龙行走时的灵动姿态,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摘编自《博物馆文创热潮来袭》,《陕西日报》2024年4月15日)【材料三】①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博物馆不断丰富展览内容,策划适合青少年群体的展览,辅以形式多样的展示方式,引导青少年主动探索、发现和学习。让青少年成为展览的主角,是博物馆策展的全新视角。位于江苏南京的六朝博物馆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策划成展览在馆内公共空间展示,设计观展动线,探讨道具、展架的多样化运用,并以情景剧、汇报、相声等形式分享策展心得。③此外,博物馆和学校在共建方式上不断探索,通过策划校本课程、博物馆研学、遗址寻访等活动,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学校课后服务,使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充分利用民俗、非遗、古建等优势资源,通过非遗手工体验、民间游戏竞技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传承民俗非遗文化。这些活动满足了学生群体的需求,提升了青少年的人文素养。④博物馆里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小志愿讲解员”。“小灵星”红领巾志愿者、“梅园红”红领巾志愿讲解员、“红领巾”小小宣讲员等都是南京市博物总馆志愿团队中的重要力量。通过参观引导、讲解服务等,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将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传递给更多人,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摘编自《用青少年喜爱的方式打开博物馆》,《人民日报》2024年3月26日)【材料四】①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常设展览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涉及考古项目138个,展出考古出土标本4891件/组,利用考古成果全景式展示陕西考古和中国考古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方法。②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随处可见考古工作的数字化应用。陕西考古博物馆超过70%展项设置的数字多媒体及物理互动装置构成的“科普线”,让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了解遗址的结构,通俗易懂。同时将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古DNA等抽象科技考古手段融入考古发现实例,创新性揭示了现代科技手段在丰富历史图景方面的重要贡献,是迄今为止最系统的专题陈列。③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尾厅借助5G网络技术,通过《考古队的一天》等大型投影资料,首次将展示维度从馆内拓展到田野考古现场,实时连线呈现考古工地实景,与观众共享重要考古发现瞬间。④陕西考古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与现场保护、实验室修复、文物考古学研究,反映考古学科发展史,详细讲述人类发展史、文化发展史、文明发展史,体现不同历史阶段考古工作理念、技术、方法发展演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也正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让古老的文物通过数字化,获得了更为强大的传播力,让“过去”拥有了“未来”。(摘编自《陕西考古博物馆:数字化考古修复技术让“过去”拥有“未来”》,“西部网”,2024年4月13日)11.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得好有哪些原因?请依据【材料二】分析。(4分)12.为更好地发挥陕西考古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为博物馆提出两点切实可行的建议。(2分)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往往更愿意为文创产品“买单”,从品类来看,兼具纪念属性和实用属性的商品明显更受消费者青睐。B.“唐妞”IP之所以走红,主要是因为“唐妞”的国潮化、年轻化相比其他文创产品更能吸引人们为之买单。C.南京六朝博物馆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策划成展览在馆内公共空间展示,这种积极让青少年成为策展主角的新方式能很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D.数字化应用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内随处可见,大部分展项设置了数字多媒体及物理互动装置,让古老的文物通过数字化,获得了更为强大的传播力。任务四:“点燃阅读激情,共赴书香之旅”主题活动之美文品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21分)重回老院肖复兴①二十年来,我记不清有多少次重回老院。不知为什么,只要路过前门,脚就会往东一拐,情不自禁地走进那条老街,一直走到老院。②记得阔别多年第一次重回老院,是2003年的冬天。那时候,老街尚未改造,老院尚未拆迁,依旧是我小时候见到的模样。尽管有些破旧,老院却如风雨故人,那样亲切,在寒风中迎着我。③记忆中,二道门内的影壁在晚上会遮住月光和灯光,四周幽暗。夏天,我们把捉到的萤火虫放进小玻璃瓶里,然后拿着瓶子,绕着影壁跑。绕着影壁疯跑时的呼叫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还有院里面那三棵前清留下来的老枣树。记得从前,秋天一到,我们天天仰着脖子盼着枣红。终于等到枣熟,一帮孩子爬上树,挥动竹竿打枣,打得马牙枣如红雨从天而落,砸在捡枣的孩子的头上、身上,大家欢快地大呼小叫。枣落一地,但谁也不会私自拿回家,我们端着洗脸盆,一盆盆地给各家送去。盼枣、打枣、送枣——秋天的三部曲这才算曲终奏雅。寒冬的夜晚,秫秸纸糊的顶棚上,耗子大爷肆无忌惮地四下乱窜,咬噬着上面的干糨糊,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④老街坊不少还在,见到我很高兴。一位老街坊陪我来到这三间老屋前,告诉我现在这里住着一位外地来的画家。有意思的是,房檐下紧靠墙角挂着一个竹篮,那是当年我妈夏秋两季装菜的老物件。它灰不溜秋、破旧不堪,像一只巨大的壁虎攀附在那里,顽固地眺望着从前的时光。⑤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老院。老院仿佛有什么魔力,吸引着我。⑥有一次,我来到老院前,发现老门旁边新开了一扇大门。老门黑漆,斑驳脱落;新门红漆,鲜亮耀眼。一新一旧,一红一黑,相互对峙,如在布莱希特的话剧中,有了历史跨越的间离效果。⑦只是新门紧锁,进不去,只好叩开老门。迎我的是位老街坊,她告诉我院子大多已经拆了,盖起了新房,只有他们东跨院的几家老街坊还在,所以保留下了老门,便于老街坊出入。我进了她家,她麻利儿地把床上的褥子翻了起来,让我踩在床板上。从她家的后窗翻进老院,就像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爬上了房,踩得她家的房顶砰砰直响一样。⑧院子原来的格局没有变,只是全部翻盖成新房。人去屋空,没有任何杂物堆积的院子,显得更为幽深,仿佛比小时候的院子大了许多。没有了以往的烟火气,空旷的院子像搬空了所有道具的舞台,显得清冷。甬道最里面的东头是我家的那三间房子:灰瓦,红门,绿窗;地砖,窗台,房檐;清风,朗日,花香。房门虚掩,我推门走了进去,屋里空荡荡的。我却似乎能看到屋中央煤火炉升腾起淡蓝色的火苗,闻到母亲炝锅的葱花味儿和炉盘上烤窝头片的焦香。⑨走出家门,站在空无一人的老院里,望着四周曾经熟悉的一切,我仿佛看到岁月留下的影像,听到时光流逝的声音。多少孩提的欢乐、少年的忧伤、青春期如春潮翻滚的多愁善感,都曾在这里漫溢。多少人来人往、生老病死、爱恨情仇,都成为错综交织的老院记忆。⑩五十一年前,我离开家去北大荒的那天清早,隔壁的张大爷走到我的面前,递给我一个蓝色的小布包,里面包着黄土,嘱咐我到了那边若水土不服,就用点儿这土冲水喝。忆及此,我想起沈从文阔别故乡十五年后重回湘西时,曾经写过一段话:“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真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也软和得很。⑪去年冬天,我再一次回到老院。红漆大门紧闭,黑漆老门敞开着。但是,我没有走进去。我已经老了,腿脚不利索了,难以再从老街坊家的后窗翻进院里。在老院前,我站了好久。记得以前,老院大门西侧的外墙上,有一个报栏,邮递员每天都会用糨糊往上面贴一张当日的报纸,贴的报纸多了,便是厚厚的一层,没有人揭去卖废品。如今,新门占据了这段墙的位置。报栏留在了梦中,老院的一切都在梦中。⑫我站在那里画了一张速写。老街上,没有一个人,只有老院的两扇大门和我静静相对。有风吹过,阳光的斑点打在我的画本上。(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3月15日,有删改)14.本文围绕“重回老院”展开内容,通读全文,补全下表。(3分)重回老院的经历老院的变化老院带给“我”的感受2003年冬天,第一次重回老院。没什么改变,但有些破旧。(1)________________有一次,来到老院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慨、温暖去年冬天,再一次回到老院。红漆大门紧闭,黑漆老门敞开着,新门占据了曾经的报栏的位置。(3)________________15.作者一次次情不自禁地回到老院,老院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了作者?请结合文章内容归纳。(4分)16.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1)我却似乎能看到屋中央煤火炉升腾起淡蓝色的火苗,闻到母亲炝锅的葱花味儿和炉盘上烤窝头片的焦香。(任选一角度赏析)(2)有意思的是,房檐下紧靠墙角挂着一个竹篮,那是当年我妈夏秋两季装菜的老物件。它灰不溜秋、破旧不堪,像一只巨大的壁虎攀附在那里,顽固地眺望着从前的时光。(同学对文章中加点词“有意思”的内涵不太理解,请你解释给他听)17.作者三次重回老院都画下了速写图,但编辑在整理文本时不慎遗失了第一次的速写图。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推测这幅速写图的画面内容。(3分)18.“回归”是文学创作永恒的母题。第⑩段中,作者引用沈从文的话:“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请你结合本文,说一说“我”在回归故地后“触着了”什么,“看明白了”什么。(5分)任务五:“点燃阅读激情,共赴书香之旅”主题活动之弘扬国学。(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12分)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①,料量平②;尝为司职吏③而畜蕃息。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④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⑤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释】①季氏史:季氏家族负责管理仓库的小吏。②料量平:物资计量得很公平。③司职吏:管理畜牧的官吏。④祗:敬。⑤折中:取正,择其中。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1)尝为季氏史________________ (2)齐人称之________________(3)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__ (4)诸生以时习礼其家________________2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B.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食之不能尽其材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2)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2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孔子令人敬仰的原因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24题。(4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3.同学们对“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两句诗的重音争论不休。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24.诗歌结尾用了三处感叹号,有什么作用?(2分)任务六:“点燃阅读激情,共赴书香之旅”主题活动之妙笔生花。三、写作(50分)25.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请以“留一点__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一、1.BB2.隧羁3.(1)落英缤纷(2)蒙络摇缀(3)辗转反侧(4)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端居耻圣明4.阅读是途径。5.BA6.在“来自不同文化”后加“的作品”。7.示例: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让我们告别生活的平庸,书籍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真谛,书籍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美好。“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让“阅读经典名著”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让我们在古今中外的名著海洋中畅游吧!8.C9.示例: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举办“名著在我心中”演讲会10.示例:选择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战争中,保尔大腿中弹,病未愈就继续战斗;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艰难地进行文学创作,以此方式继续战斗,这体现了他的英雄主义。保尔始终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爱情,这是他理想主义精神的体现。此外,保尔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他曾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工作,感染伤寒及大叶性肺炎,并在双腿刚能勉强走路时就参加团中央工作,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是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这是他
?偆i献身主义精神的体现。二、11.①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物作为设计文创商品的灵感库;②对文物进行再创作,深挖文物深厚的历史底蕴,打造“爆款”文创;③不断深耕、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在考证史实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打造文创IP价值,在文创开发中融入数字技术。(每点1分)12.示例:①丰富展览内容,策划适合青少年群体的展览,引导青少年主动探索、发现和学习;②与学校共建,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学校课后服务,使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③培养“小小志愿讲解员”,让青少年参与到博物馆的讲解服务中。(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13.B点拨:与材料二“‘唐妞’等文创商品之所以成为‘爆款’,是因为它背后的文物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表述不一致。14.(1)亲切(2)老门旁边新开了一扇大门。老门黑漆斑驳脱落,而新门红漆鲜亮耀眼。(3)怀念(每空1分)15.老院如风雨故人,那样亲切;老院里发生的事情,给“我”留下深刻记忆;老院让“我”感受到老街坊的友好;老院里的物品、情景让“我”想起母亲,心里暖和。(每点1分)16.(1)调动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1分)写出了儿时老院的烟火气息,(1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深切怀念。(1分)(2)这个竹篮是当年作者的母亲用来装菜的老物件,(1分)它虽然灰头土脸、破旧不堪,却承载着过去的记忆,见证了岁月的变迁,(1分)体现了老物件对时光的坚守,因此“有意思”。(1分)17.可能展现了老院的全景,包括老街、老屋、老树等,突出老院的古老和亲切;也可能描绘了记忆中老院内的场景,如孩子绕着影壁跑、打枣捡枣、夏日捉萤火虫等,展示老院子里的快乐时光;还可能是作者与老街坊们的互动,表现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每点1分)18.作者在回归老院后,通过回忆和观察,感受到了故地重游带来的温暖和亲切。(1分)他提到了小时候在老院的快乐时光,如夏天捉萤火虫、秋天打枣、冬天听耗子的响声等,这些回忆让他感到心里“软和得很”。这表明作者在回归故地后“触着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醋酸丁酯合作协议书
- 作文学会观察生活
- 2025年压纸轮项目建议书
- 护士入职工作总结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2025年绝缘材料:绝缘套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跆拳道俱乐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西安地区八校2025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三维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全英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免疫机理图与部分鸡猪舍建筑图课件
- chap3非理想流动反应器
- 沉淀滴定法(共59张PPT)
- 2023年江苏省生物学联赛初赛预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
- 人员能力矩阵图
- 员工请假审批表模板
- 整机结构设计规范
- 种鸭饲养管理手册
- (高清正版)JJF(浙) 1137-2017《电容电流测试仪校准规范》
- 呼吸囊检测(课堂PPT)
- 损伤控制性复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