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3/3B/wKhkGWelX9SACeAtAAJlA9_ST8s636.jpg)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3/3B/wKhkGWelX9SACeAtAAJlA9_ST8s6362.jpg)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3/3B/wKhkGWelX9SACeAtAAJlA9_ST8s6363.jpg)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3/3B/wKhkGWelX9SACeAtAAJlA9_ST8s6364.jpg)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3/3B/wKhkGWelX9SACeAtAAJlA9_ST8s63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2025年春)从《易经》对“天人合一”的阐述,到《诗经》对山光水色的欣赏;从孔子“乐山乐水”的山水观,到庄子“物我两忘”的审美观;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友谊,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山水之乐……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深厚的山水情结。下面让我们跟随文学小组一起进行一场山水之旅吧!第一站:文化之山水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山水·情怀】人类与山水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傍山而栖,近水而居。我们瞭望那连绵不绝的山峰,倾听那__①__(震/振)耳欲聋的涛声,崇拜那喧腾奔流的江河……我们爱看山品水,却不滞于山水。正如清代作家张潮所言:“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我们__②__(弛/驰)骋于山水间,将所闻、所见、所感诉诸笔端,进行艺术开掘,使“眼前江山”与“心中山水”融合为一。山水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又赋予山水更丰富的内涵。江山多娇,我们得用心体味,方能游得深广、见得瑰奇。1.依次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xīzǎiB.xīzàiC.qīzǎiD.qīzài2.给上面语段横线处选择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震②弛B.①振②弛C.①震②驰D.①振②驰【山水·园林】从古至今,自然山水思想广受推崇。有山水者,加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参天古木、嶙峋怪石融为一体,修建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林。门墙装饰中的匾额、对联、雕刻及绘画等文化元素,给园林提升了古朴的韵味。山水园林如果少了文学的烘托和渲染,将索然无味。3.文段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对其病因的分析及修改意见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句语序不当,要将“雕刻”移至“匾额”的前面。B.此句重复啰嗦,“文化”和“元素”删掉其中一个。C.此句搭配不当,应该把“提升”一词换成“增添”。D.此句成分残缺,需在第二句“给”的前面加“门墙”。【山水·诗文】4.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更是心灵寄托。下面是以“山水”为主题的古诗文名句积累卡,请你把其中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8分)我们跟随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①________________”感受远离尘世的快乐;跟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②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体验牧歌式的田园生活;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寂寥无人,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感受竹林幽深冷寂的氛围;从《关雎》中的“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感受相思之情;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感受旷达的豪情之美。5.文学小组挑选读过的山水诗编辑为《山水览胜》集,小文同学为诗集写了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如何填写。请帮他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将序号依次填在上下联横线处。(5分)上联:携清风,________山河景,________入胸臆;下联:伴________,唱日月歌,________________古今。①赏②传③流水④天地⑤诗文【山水·名胜】6.小组想为云台山和嵩山的简介材料各配一幅宣传图。你认为哪个配图较好?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选择一幅图,简要说明理由。(4分)云台山,位于焦作市境内北部太行山东端,主峰为茱萸峰,海拔1300米。因山岳高峻,群峰间常见白云缭绕而得名。云台山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嵩山是五岳之“中岳”,位于郑州市登封市。嵩山有72峰,主峰峻极峰海拔1491.7米。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群众多。其中的少林寺佛塔林立,是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第二站:纸上之山水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读山水之文】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家在黄山下赵焰①童年里,印象最深的事就是第一次登黄山。②我家住在安徽旌德县城,离黄山只有六十公里左右。那一次去黄山,还是20世纪70年代初,我只有五六岁,那时黄山游客很少。③我们一家四口搭乘便车来到黄山脚下,先是在温泉一带玩了一会儿。印象特别深的,是桃花溪的溪水格外清,幽幽地泛着翡翠绿。第二天一早,我们从“大好河山”摩崖石刻处拾级上黄山,才走了一两里路,我就走不动了。父亲无奈,只好将我背在身上。我伏在父亲背上东张西望,感觉山中的清风可以吹进我的身体。那时我就注意到,黄山的空气真好闻,有一种独特的芬芳,隐隐约约,好像是松针的清香。④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来到了半山寺。半山寺附近,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青鸾峰上的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每一个字都如磨盘般大小,悬在半空之上,极有气势,让我极受震撼。⑤行至天都峰下,抬眼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峦,我一激动,就从父亲的背上滑了下来。那山真高啊!我看得头晕目眩。山尖早已掩没在云层之中,石阶像天梯一样铺下来,经阳光照射泛着白光。我不敢爬天都峰,但抖擞着精神翻越了“一线天”,来到了闻名天下的迎客松下。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就簇拥在迎客松附近招待所走廊的小床上,和衣盖着两件租来的军大衣,在黄山的清风明月中睡了一夜。⑥第二天晨曦乍起,是一个大晴天。我们请摄影师为我们在迎客松下拍了一张“全家福”:我和哥哥站前排,父亲和母亲站后排。我们昂首挺胸看着莲花峰,吐纳黄山之云雾,感觉五湖四海尽入胸中。⑦此后,我又去过几次黄山。每一次去,都很激动,我轻嗅着黄山亲切撩人的松针清香,感觉记忆深处有花朵绽放。有一次,我从北大门乘缆车上山。大雨初晴,碧空如洗,空气湿润而芬芳。那些巍峨兀起的山峰、苍翠奇崛的松树,还有高高飞翔的鸟儿,全来到了我的脚下。我在一阵阵飘来荡去、忽有忽无的云层之中穿梭。阳光明媚的时候,我甚至可以看到脚底的山谷之中,有一只梅花鹿飞驰而过,一对华丽的犄角若隐若现。⑧奇松是黄山“五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黄山松的生长方式很奇特,它们都扎根在岩石缝隙里,枝丫都向一侧伸展。不错,漫山遍野的黄山松就是生长在这样的一种环境。它们的根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随风摇曳着,为的是能够更好地迎接雨露,拥抱阳光。这里山峰陡峭,土少石多,无法留住很多水分,但它们却都能长得那么苍翠挺拔、隽秀飘逸!是谁在滋养着这些无本之木?是云,是雾,还是黄山独有的自然环境?为了生存,黄山松别无选择。它们以惊人的坚韧、刚强突破了生命的极限,创造了奇迹。生命能够承受的底限到底是多少?也许十分,也许百分,谁也无法具体地回答这个问题。而黄山松却以它们的隽秀飘逸告诉世人:生命的承受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太轻易地放弃了我们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很悲哀地丧失了我们应有的坚韧和刚强。⑨自写作以来,每次写到黄山,我总是匆匆带过,感到词不达意。其中原因,是黄山难以表述,世间的形容词似乎都不足以表现黄山之美。⑩黄山是一个巨大的“谜”。它就像我的家,很多年来,我一直一厢情愿地认定:黄山给我的滋养,体现在方方面面。是黄山之霞光,打开了我对美好事物的孜孜追求,也是黄山的澄明气息,让我通透和自在。(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25日,有删改)7.根据作者儿时游黄山的经历,把下图补充完整。(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清代魏源曾在游黄山时写下“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的诗句。根据你的理解,如果把这两句诗作为宣传语,你认为可以加在下面哪一处景物的附近?请说明理由。(4分)A.天都峰下B.迎客松9.作者家距离黄山有六十公里左右,为何说黄山“就像我的家”?(6分)10.选文中作者由黄山“五绝”之首的黄山松联想到人,获得生命的启示。请结合文章第⑧段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二)【观山水之画】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1~13题。(共11分)文本一走进宋代名迹《千里江山图》①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出场,从社交媒体到微信朋友圈,都迅速被刷屏。而“舞绘”的渊源来自宋代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②《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染天染水,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它是宋代至长的画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我国山水画美学巅峰之作,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不仅是“近千年来青绿山水画第一神品”,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是地地道道的国宝级画卷,一曲锦绣山河的颂唱。③《千里江山图》还是北宋版的“航拍中国”,采用大型长卷式构图,以游走观看山水的方式表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将视觉移动过程中的连续画面统一在想象的空间中,描绘了千山万壑、江河交错的壮丽河山。④全画景物丰富,布置严整有序。依据构图的变化,可以将画面大致分为6个部分,几个部分之间以水面、游船、沙渚、桥梁相衔接。每一帧随意截取都是极美的,连碧绿澄澈的水波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⑤在艺术上,《千里江山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⑥首先是其空前的长度,且长得完整和谐统一。中国古代画家普遍喜欢长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长近5.3米,《富春山居图》现存两段相加约为6.9米,而《千里江山图》达到了11.9米,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⑦作为真正的绘画艺术作品,《千里江山图》解决了山水长卷的布局。既言“千里江山”,画面自然必须开阔,整幅画构图景象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像一首交响乐。七组群山长短不一、疏密有致。画面里有连绵大气的江河交错、烟波浩渺,也有水车、渔村、寺观、农舍、酒馆、书院等细节。如果把画面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⑧其次是其青绿艺术的运用,在解决宫廷山水画设色问题的同时,建立了“丰亨豫大”的审美意识。⑨《千里江山图》赋予了青绿山水一种清秀的贵气。⑩作为代表皇家气质且是皇帝本人亲自指点的作品,《千里江山图》的绘制无疑是“不惜成本”。这幅画所用的绢价值不菲,而青绿颜料更是十分昂贵。这也是为什么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原因。eq\o(○,\s\up1(11))《千里江山图》是青绿山水的巅峰,溥光曾经评价其“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它让青绿设色这种绘画表达方式成熟且固定下来,后世更发展为金碧山水。水墨固然是中国艺术、中国气质的瑰宝,但青绿则是大自然的本真颜色,更有一种清丽灵秀。虽然青绿山水不如水墨山水那样润泽有韵、境在形外,但直到今天依然得到传承并受到人们喜爱。文本二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就是雅俗共赏。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可谓宋韵的典范之作。黄公望生于宋末,深受宋韵熏陶。他们笔下的山水,并不全然一派高远清逸,而是在山水间蕴含着村落、楼阁、渔船,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这种典范在2022年央视春晚上被演绎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和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在节目中,古画转化为了文艺节目,平面转化成了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层峦叠嶂是高高的发髻与轻盈的身姿;行者、樵夫、渔父并怡然自得,行旅、担柴、垂钓与吟诵之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这种文艺范不离世俗味,又超越了世俗味。特别是《忆江南》中,以当代文艺大家扮演古代文艺大家,让今人熟悉的两岸影视明星出现在一个画框之中,由俗入雅。平淡间有无限深情,日常生活中蕴藏人生真趣,令人不禁拍手:这就是宋韵的文艺范。(摘编自《雅俗共赏》,作者:林玮)11.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准确有力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长的画卷之一。B.文本一第⑩段的加点词语“十分”表示程度很深,说明青绿颜料非常昂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C.文本一第⑩段介绍设色山水的诞生早于水墨山水,但唐代后期逐渐让位于后者的主要原因是所用的绢价值不菲。D.文本一最后一段引用溥光曾经对《千里江山图》的评价,突出说明此画是青绿山水的巅峰。12.文本一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13.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写到了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二者作用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第三站:心中之山水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理想之地】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7题。(共11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①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②,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③乎?衔觞④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⑤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注释】①吝情:留意,挂念。②穿结:形容衣服破烂,到处是洞,补丁连接。③俦:同类。④觞:酒杯。⑤无怀氏:与“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部落,其民安居乐业,无忧无虑。14.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不求甚解语境推断法(1)____________________或置酒而招之词语迁移法:或隐或现(2)____________________便要还家通假(3)____________________晏如也查阅词典法晏:①晴朗。②鲜艳的样子。③安宁,安逸。④晚。(《古代汉语词典》)(4)____________(填序号)15.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6.【甲】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请结合“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作简要分析。(3分)17.【乙】文中陶渊明写“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请联系两文内容,简要分析陶渊明的“志”是怎样的。(2分)(二)【意中之人】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4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8.请你从“意境美”“含蓄美”中任选一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第四站:案头之山水四、名著阅读(5分)19.清代文人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本学期班级开展了“和名家一起‘谈’经典”的阅读交流活动,请你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共5分)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经典常谈》(1)《经典常谈》是作者朱自清在著名学者杨振声的鼓励下写成的。上面文段所在篇章主要介绍的经典名著是《____________》。(1分)(2)读前“谈”:你对上面文段出自的经典原本的认识是什么?(2分)(3)读后“谈”:阅读完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所“谈”的,你对上面文段出自的经典的新认识是什么?(2分)第五站:山水之启示五、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山水之间,自有道理蕴藏。云卷云舒,如同人生起伏无常;山川万千,启示着时间无尽的变幻;山水相映,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高水长,教导我们坚韧不拔……山水之间,蕴藏着许多的人生智慧与精神的力量。(1)请以“山水告诉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中心明确,层次分明;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一、1.D2.C3.C4.①潭影空人心②阡陌交通③凄神寒骨④悄怆幽邃⑤关关雎鸠⑥在河之洲⑦海内存知己⑧天涯若比邻5.①④③⑤②6.示例一:图一较好。图中浓密的云朵之上,耸立着代表山峰的高台,描绘“云台山”山岳高峻,群峰间常见白云缭绕的独特景观。图案优美,契合云台山“丰富的水景”“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等特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图二较好。图案上面的“山”字和下面的“高”字,组成“嵩”字。构图巧妙,既像一座山的形状,又包含“嵩山”二字,还像少林寺佛塔的形状。契合嵩山具有的“五岳之‘中岳’”“禅宗祖庭,功夫圣地”等传统文化特色。(4分,言之有理即可)二、(一)7.①黄山脚下温泉一带②在半山寺附近看到青鸾峰上的大字,这些字极有气势③觉得山高,看得头晕目眩,不敢爬天都峰(每空1分)8.这两句诗可以加在天都峰下。(1分)理由:天都峰高耸入云,石阶如天梯般铺下,山峰、云雾、石阶给人以动态的感觉,(1分)“峰奇”“石奇”“云飞”“山亦飞”能形象地描绘出天都峰的雄伟、奇险和动态之美,让人感受到其磅礴的气势。(1分)而迎客松主要体现其姿态优美、迎接宾客的特点,这两句诗与其特点不太相符。(1分)9.①距离较近,感觉亲切。(2分)②黄山给作者滋养,让作者对美好事物有追求,使作者感到通透自在。(2分)③作者多次游览黄山,对黄山有深厚的感情。(2分)10.示例:生命的承受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要坚韧刚强,突破生命的极限,创造奇迹。我们不应轻易放弃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要保持应有的坚韧和刚强。(3分)(二)11.C12.逻辑顺序,(1分)首先由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引出说明对象《千里江山图》;接着介绍《千里江山图》画的着色、材质、尺幅、价值、构图及景物布置;(1分)然后介绍其艺术上的两个最大特点;(1分)最后再次强调《千里江山图》画的价值和影响。(1分)13.作用不同。(1分)文本一从央视虎年春晚《只此青绿》写起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千里江山图》,文本二写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为了说明借由舞蹈的演绎,《千里江山图》“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3分)三、(一)14.(1)很,非常(2)有时(3)同“邀”,邀请(4)③(每空1分)15.(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16.渔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不是作者要重点描述的,故而只说“一一为具言所闻”。后半句“皆叹惋”只三个字,但从中可以充分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问题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
- 2025年度文化教育产业合作合同
- 现代写字楼电梯运行分析与高效调派策略
- 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应用与创新能源发展
- 现代艺术与工业设计的交融
- 2025年度回迁房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脚手架工程承包及高空作业人员培训合同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1.1《三角形的边》听评课记录
- 现代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环保认证与绿色营销的相互促进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设技术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DB50-T 867.25-2021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高中语文日积月累23
- 弹簧分离问题经典题目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程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课件希沃的课件
- 高端公寓住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项目定位 发展建议)
- 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