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04世界古代史
2024年中考三模试题汇编
精选考题45题•选择题+综合题
涉及考点
考点01古代亚非文明考点考点02古代欧洲文明
考点03封建时代的欧洲考点考点04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选择题
1.(2024・湖南.三模)雄伟的金字塔、宏大的神庙、不朽的木乃伊,这种文明之遗迹令世人如痴如醉。上
述材料描述的文明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日本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木乃伊是古代埃及的医学成就,古代埃及还
有古老的象形文字,A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古代日本与金字塔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
项。
2.(2024•辽宁辽阳•三模)它们是上古非洲文明的代表,是法老的陵墓,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
带,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请根据叙述判断这个历史遗迹是()
A.长城B.克里特岛的宫殿C.金字塔D.摩亨佐・达罗遗址
【答案】C
【解析】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
赠礼”。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被
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C项正确;长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排除A项;克里特岛的宫殿位于希腊
克里特岛,排除B项;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古印度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4.江西九江•三模)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文明成果的是()
A.象形文字B.《荷马史诗》C.基督教D.《权利法案》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最古老的文字,古埃及是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A项
正确;《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一《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
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属于欧洲文明,排除B项;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虽
然地处亚洲,但与“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不符,排除C项;《权利法案》是英国议
会于1689年颁布的,不属于古代亚非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4.河南周口•三模)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挖掘出土了一些西亚地区的法典,但这一文物的完整性仍为
我们了解古代法律形成、发展的轨迹提供了最有力的实物证据。“这一文物”出土的区域应是()
【答案】D
【解析】据材料“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挖掘出土了一些西亚地区的法典,但这一文物的完整性仍为我们了解古
代法律形成、发展的轨迹提供了最有力的实物证据”可知,古代西亚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其发现与
两河流域,两河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D项正确;古代印度与西亚的法典关系不大,排除A项;黄
河在中国,古代中国与西亚地区的法典关系不大,排除B项;尼罗河在埃及,古代埃及与西亚地区的法典
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4・甘肃白银•三模)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古代民主与法制成就简表。图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
是()
古巴比伦古希腊罗马共和国东罗马帝国
伯里克利民主政治《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
A.《新法典》B.《汉谟拉比法典》C.《法学汇纂》D.《法理概要》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古巴比伦”和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套法律汇
编,B项正确;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他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
排除A项;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
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排除CD项。故选B项。
6.(2024•江西九江•三模)若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若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这主要说明《汉
谟拉比法典》()
A.维护奴隶制度B.主张社会公平至上
C.宣扬君权神授D.体现了契约的精神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若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若自
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
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是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奴隶制度,与主张社会公平至上无关,且B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中的规定不符,排除B项;宣扬君权神
授,即君主的权力是神赋予的,材料并没有表明君主权力的来源,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契约的精
神,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4•河南驻马店•三模)埃及及其周边广大地区具有同样的干燥气候,但它有一个例外条件,就是由
一条大河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供水和一个冲击地带……这个理论在一个可以满足其要求条件的邻区得到了
验证,该邻区是()
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词“大河”,可知该文明是大河文明,根据“埃及及其周边”可知该文明与埃及相邻,
结合是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是大河文明且与埃及相邻,符合题意,A项正确;古印度属于大河
文明,但与埃及相距很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古希腊和古罗马属于海洋文明而非大河文明,与题干
信息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8.(2024.河南周口•三模)按照佛经的记载,会经常发现某某菩萨投生于婆罗门种姓或刹帝利种姓中,相
貌端正;佛经中还记载了一些作恶多端的人投生于低贱的种姓,并且佛经喜欢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等词
语来形容这些人。材料反映了佛教()
A.宣扬众生平等B.来源于婆罗门教
C.反对种姓制度D.受种姓制度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按照佛经的记载,会经常发现某某菩萨投生于婆罗门种姓或刹帝利种姓中,相貌端正;
佛经中还记载了一些作恶多端的人投生于低贱的种姓,并且佛经喜欢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等词语来形容
这些人。材料反映了佛教”结合题干可分析为菩萨多投生于高种姓;作恶多端者则多投生于低种姓说明,佛
教深受种姓制度的影响,D项正确;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但题干中佛教并未反对婆罗门教,排除A项;来
源于婆罗门教,早期的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排除B项;反对种姓制度,但题
干中佛教并未反对婆罗门教,排除C项。故选D。
9.(2024•陕西宝鸡.三模)“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希腊文明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
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佛教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因此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
文明是古印度文明,C项正确;古代埃及文明象征有金字塔等,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A项;古巴比伦文
明的象征有楔形文字等,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B项;古希腊文明的象征有希腊哲学等,与种姓制度无关,
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4•黑龙江•三模)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刹帝利,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他的双脚
生出首陀罗。这一规定出自()
A.古代印度B.古代希腊C.古巴比伦王国D.古代埃及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其
中“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是该制度中的四个主要等级。这些等级分别代表着社会的不同阶
层,具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和不同的职责,A项正确;材料中的传说反映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四个等级,
而古希腊、古巴比伦、古代埃及均与题干“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些身份等级无关,排除BCD
项。故选A项。
11.(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北纬20。-0。之间,诞生了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等。由此可以得
出古代亚非文明具有()
A.统一性特点B.城市化特点
C.多源性特点D.平衡性特点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诞生了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
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四个文明在亚非的大河流域诞生,说明其具
有多源性特点,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多源性特点,而非统一性,排除A项;四大文明都出现了城市,
但是未反映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因此城市化的特点说法错误,排除B项;四大文明发展是不平衡,有的
走向灭亡,有的一直绵延不断,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4陕西咸阳•三模)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以下古遗址能够体现爱琴海文明的是()
金字塔摩亨佐•达罗遗址
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雅典三城遗址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以下古遗址能够体现爱琴海文明的是”和所学知识可知,
爱琴海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位于地中海东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属于
爱琴海文明,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是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是古埃及文明,排
除A项;摩亨佐・达罗古城遗迹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是巴基斯坦著名的旅游胜地,不属于爱琴海文明,
排除B项;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但不能体现爱琴海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4•安徽•三模)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地区的某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
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A.投票放逐的方式激起矛盾B.投票放逐法不被认可
C.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D.拒绝参与管理被限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地区的某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
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可知,“橄榄叶放逐法”使许多公民不敢参预国家管理,造成了
国家政局混乱,由此可知,投票放逐法不被认可,B项正确;投票放逐的方式激起矛盾,不是题干材料表达
的主旨,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拒绝参与
管理被限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4.(2024.安徽.三模)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被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然而历史并没有列入
古代希腊作为第五大文明古国。这可能由于古希腊()
A.不是一个国家B.历史影响有限C.文明程度较低D.不处于大河流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都是
基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和黄河-长江流域)发展起来的。这些大河流域为古
代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交通,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而古希腊则
是基于地中海沿岸的半岛和岛屿发展起来的,并不直接依赖于大河流域,D项正确;“古国”的界定往往并不
严格基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排除A项;古希腊文明对欧洲乃至全球的文化、哲学、科学、艺术、
政治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排除B项;古希腊的文明程度是非常高的,其哲学、数学、文学、艺术
等方面的成就至今仍被世人所称赞,排除C项。故选D项。
15.(2024•山西.三模)雅典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原告和被告的发言时间都是通过水时计控制的,双方各发
言两次,且由当堂抽签产生的水时计管理员四人负责管理。据此可知水时计的运用()
A.强化了雅典公民的责任B.体现了执法过程的公正
C.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D.保证了判决结果的正确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雅典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原告和被告的发言时间都是通过水时计控制的,双方各发言两次,
且由当堂抽签产生的水时计管理员四人负责管理”可知,这反映了雅典民众法庭执法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
是公正,对原告和被告都公平,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公平,无关责任,排除A项;有计时规定时间,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排除C项;计时控制不能一定保证判决的结果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
16.(2024•河南周口•三模)参加公民大会的薪金最初为一个奥波尔,之后涨到三个奥波尔,到亚里士多德
时代涨到1德拉克马,最高会议涨到L5德拉克马,而一个普通建筑者每天的收入为2德拉克马。雅典的
这一政策()
A.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B.加速了外邦人获得公民权进程
C.遏制了希腊贵族对法律的滥用
D.动员了妇女儿童参加公民大会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参加公民大会的薪金最初为一个奥波尔,之后涨到三个奥波尔,到亚里士多德时代涨到1
德拉克马,最高会议涨到1.5德拉克马,而一个普通建筑者每天的收入为2德拉克马。”可知,公民参加
公民大会的薪金一直在提高。这有助于吸引更多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A
项正确;外邦人无法获得公民权,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排除B项;提高公民大会的薪金
与遏制希腊贵族对法律的滥用之间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雅典的妇女和儿童是被排除在公民大会之外
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7.(2024.河南周口.三模)在雅典历史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
程碑式的事件,它们推动雅典不断走向强大,直至达到全盛。可见,雅典国势强盛的原因是()
A.坚持改革B.资源丰富C.公民参政D.众邦追随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在雅典历史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
件,它们推动雅典不断走向强大,直至达到全盛”可知,雅典通过三次改革走向强盛,体现了雅典强盛的原
因是不断坚持改革,A项正确;雅典小国寡民,并不资源丰富,排除B项;公民参政是雅典强盛的原因之
一,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众邦追随说法错误,且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8.(2024・安徽淮北•三模)民主一词是由希腊语的demos(人民)和(统治或权威)派生出来的,
意为“由人民进行统治”。成为希腊“人民”的前提条件是()
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只有雅典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才能享有权利,D
项正确;从材料中的“崇拜的神祇”可知,雅典人比较关注雅典官员的宗教信仰,但这无法证明这是必要前提
条件,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演说这一内容,无法证明这是必要前提条件,排除B项;雅典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中,雅典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参政议政,不是贵族血统也可以,排除C项。
故选D项。
19.(2024・陕西榆林•三模)“公民大会每隔10天左右召开一次,与会者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
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做出决议。”这表明古代雅典()
A.坚持法律至上B.重视制度创新C.实行民主政治D.注重分权制衡
【答案】C
【解析】据题干“与会者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投票并做出决议”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参加公民大会的所有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展开辩论、
投票做出决议,这表明古代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法律至上的内容,排除A项;
题干没有提到制度创新的内容,排除B项;只是提到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并没提到分权
制衡,排除D项。故选C项。
20.(2024.江苏南通•三模)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
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在
距希腊本土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主要缘于()
A.雅典人海外移民B.波斯帝国的扩展
C.亚历山大的东征D.罗马帝国的扩张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具有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还有希腊文的“戏
剧,,“哲学’,等方面手稿,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C项正确;
希腊主要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而阿富汗位于伊朗东部,不在希腊扩张范围内,排除A项;公元
前4世纪末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所灭,排除B项;罗马帝国的扩张主要发生在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
且其文化特征与该遗址中的希腊风格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1.(2024・河南商丘•三模)观察如图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A.建立奴隶制民主政体B.从地中海沿岸开始
C.阻碍东西方文化交流D.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
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从地中海沿岸出发,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
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B项正确;亚历山大属于马其顿国王,而雅典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体,排除A项;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排除C项;亚历山大东征并未到达美洲I,排除D项。故选B项。
22.(2024•河南驻马店.三模)考古学家在阿富汗东北边境挖掘了一座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人的城市遗址,
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而且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和哲学方面的手稿。这座城市遗址体现了()
A.阿富汗文明的辉煌B.古代西亚发达的文明
C.古希腊文明的扩展D.罗马帝国的扩张影响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希腊文的“戏剧”“哲学'’等方面,体现的是希腊文明在各个方面
的影响深远,c项正确;虽然这座城市位于阿富汗,但遗址主要展现的是希腊文明的特征,而非阿富汗本地
文明的辉煌,排除A项;西亚确实拥有发达的古代文明,但这座城市遗址主要是希腊风格,与西亚文明无
直接关联,排除B项;罗马帝国的扩张主要发生在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且其文化特征与该遗址中的
希腊风格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2024•山东枣庄•三模)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
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下列古代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不正确的()
A.种姓制度一古代印度B.《汉谟拉比法典》一古代巴比伦
C.金字塔——古代埃及D.《十二铜表法》一古代希腊
【答案】D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与古代希腊无
关,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种姓制度出现于古代印度,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
是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
王的无限权力,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24.(2024・山东聊城.三模)《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十二铜表法》
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这两部法典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成文法典B.均产生于欧洲C.使用相同文字D.刻在相同材质上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己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
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公
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故两
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都是成文法典,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不是产生于欧洲,排
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使用的是楔形文字,《十二铜表法》使用的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不同,排
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并不是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排除D
项。故选A项。
25.(2024・山东济南.三模)下图是对古代某一文明的描述,据此可知该文明是()
信息一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信息二建立了最早的民主政体
信息三帕特农神庙矗立千年不倒
信息四诞生了文学巨著《荷马史诗》
A.古埃及文明B.古希腊文明C.古罗马文明D.古巴比伦文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以海洋为中心,属于海洋文明;古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之一,对后世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帕特农神
庙是希腊建筑的代表,《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所以主题是关于古希腊文化的,B
项正确;古埃及文明应是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排除A项;古罗马文明成就主要有《十二铜表法》、
凯旋门、儒略历等,排除C项;古巴比伦文明的主要代表是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排除D项。故
选B项。
26.(2024.江苏宿迁•三模)下图是古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它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
的拱门结合。这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建筑上()
A.注重吸收创新B.强调全盘模仿C.趋向封闭保守D.重视中西合璧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古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它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可知既
显示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也表明罗马自己的发扬与创造古罗马人在建筑上注重吸收创新,A项正
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注重吸收创新,没有强调全盘模仿和趋向封闭保守,排除BC项;题干反映的古罗马
的建筑吸收古代希腊的建筑特点,没有体现重视中西合璧,排除D项。故选A项。
27.(2024•黑龙江鸡西•三模)欧洲是较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明成果
属于欧洲人民创造的是()
①宙斯像②基督教③《十二铜表法》④帕特农神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宙斯像是古希腊艺术的杰作之一,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的巅峰之作,
①符合题意;基督教源于中东地区游牧民族以色列人的犹太教,②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也叫十二
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③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希腊雅典卫城的
主体建筑,④符合题意,排序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28.(2024.安徽芜湖・三模)图艺术作品是古希腊奥运会中的拳击和角力(摔跤)比赛,它们展现了人类生
动的运动形象,健美的身材比例。这体现了古希腊文明()
A.高超的绘画技艺B.森严的等级制度
C.朴素的人文精神D.突出的兼收并蓄
【答案】C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古希腊绘画展现了人类生动的运动形象,健美的身材比例,体现了对人本身的
描绘,反映了古希腊文明朴素的人文精神,c项正确;材料中的绘画较为简单,并不体现高超的绘画技艺,
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运动会相关的绘画,与等级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绘画信息,不体现“兼
收并蓄”,排除D项。故选C项。
29.(2024・湖南•三模)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巴勒斯坦地区”“耶稣”“罗马国教”等
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巴勒斯坦地区”“耶稣”“罗马国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容与基督教有关。1世
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其《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4世纪末,基督教被确定为
罗马国教,B项正确;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排除A项;道教是中
国的本土宗教,排除C项;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它的经典是《古兰经》,排除D项。故选B项。
30.(2024.天津和平•三模)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
生产工具。庄园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可见,西欧庄园()
A.农业和手工业发达B.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生产生活水平低下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表明庄园里的东西是自
给自足的,B项正确;庄园配备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不能说明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排除A项;西欧庄
园在9世纪到11世纪之间,资本主义萌芽13—14世纪才出现,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庄园很少出去采
购,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无法体现生活水平低下,排除D项。故选B项。
31.(2024.河南商丘•三模)“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
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还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据此可知,
西欧庄园()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呈现出自然经济的特点
C.维护奴隶阶层利益D.体现了等级制度的严格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西欧庄园内庄园主对自己的封臣和臣民拥有广泛的权力,这就形成了以庄园主为
核心的利益集团,从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A项正确;材料强调西欧庄园多个方面的自主权,而呈现出
自然经济的特点只属于其经济领域,排除B项;西欧庄园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而非奴隶阶层,排除C项;
材料并未涉及西欧庄园内各等级之间的差别,无法说明等级制度严格,排除D项。故选A项。
32.(2024•江苏徐州•三模)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
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得到了教权和王权的支持B.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复苏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城市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大学既培养了大量高等人
才,还实现了有效自治,促进了西欧中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B项正确;教权和王权的支持是西欧大学兴
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西欧大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复苏是大学兴起的
原因之一,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西欧的教育
和学术出现了新气象,但是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33.(2024・江苏宿迁•三模)1130年英王亨利一世给伦敦颁发的特许状规定:“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利任
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负责处理按照国王的法令
而提出的申诉,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伦敦人民行使司法权力。”从材料可知()
A.伦敦成为完全自治的城市B.国王获得了伦敦市民的拥护
C.英国封君封臣制度彻底解体D.伦敦自治受到国王的支持
【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从材料中“英王亨利一世给伦敦颁发特许状”“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利”
等信息可以看出,伦敦自治是受到国王支持的,D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伦敦市民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一些
权利,不能说明伦敦成为完全自治的城市,“完全自治”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
王授予伦敦市民一些权利,并没有直接表明国王获得了伦敦市民的拥护,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
纪西欧封建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封君封臣制度解体的相关信息,且这一制度在当时并
没有彻底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
34.(2024.河南南阳•三模)11世纪以来,伴随着威尼斯、佛罗伦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博洛尼亚大学率先
开展对《民法大全》研究并进行注释,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以便为实际的社会生
活服务。此举()
A.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罗马法的不断完善D.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1世纪以来,伴随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佛罗伦萨工商业城市兴起”和“博洛尼亚大学……
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以便为实际的社会生活服务”等信息可知,罗马法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西欧城市法规的制定,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A项正确;14-17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
传播人文主义,排除B项;2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体系,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
教会的文化垄断,排除D项。故选A项。
35.(2024.河南周口•三模)1158年,费德里克一世颁布法令,承认了博洛尼亚的大学地位。学生逐渐获得
各项特权,如组织行会的权利,免交市政税的权利,12世纪末的学生们甚至还赢得了在博洛尼亚建造房屋
和确保对它们的使用权的许可。这说明当时的博洛尼亚大学()
A.获得了一定特权B.摆脱了封建统治
C.促进了商业繁荣D.拥有着无上特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158年,费德里克一世颁布法令……对它们的使用权的许可''可知,12世纪博洛尼亚大
学的学生获得了各项特权,如组织行会等,且获得了建房并且拥有使用权的许可,这体现了博洛尼亚大学
获得了一定特权,A项正确;费德里克一世颁布法令大学才获得特权,体现其并未摆脱封建统治,排除B
项;大学与商业繁荣关系不大,排除C项;“无上特权”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36.(2024•广西贺州•三模)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1775年来克星顿传出了枪声
C.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D.《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可知,历史解释是历史史实的客观评判,选项中”《罗
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的论述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客观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这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1775年来克星顿传出了枪声,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
的开始,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37.(2024.福建福州•三模)《查士丁尼法典》承袭万民法,承认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他在立法
中又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杀害自己的奴隶止匕外,他还承认奴隶的财产继承权以及和自由人婚
姻的一定合法性问题等。由此可见,该法典()
A.维护奴隶主统治地位B.保护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保守性和进步性并存D.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承认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立法中又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杀害自
己的奴隶“还承认奴隶的财产继承权以及和自由人婚姻的一定合法性''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既给予了奴隶
主很大的权力,又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权益,既有保守性又有进步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法典对奴隶
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无法说明维护奴隶主统治地位,排除A项;保护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不符合材料主
旨,排除B项;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表现在维护皇帝专制权力,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38.(2024•河南驻马店•三模)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
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倒幕运动D.伯里克利改革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
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A项正确;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
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排除B项;倒幕运动是明治维新的序幕,排除C项;伯里克利改革是古希腊
的民主改革,与日本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9.(2024•江苏泰州•三模)如图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8世纪中叶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
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到8世纪中叶,将穆罕默
德创立的阿拉伯帝国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C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建
立于公元前4世纪末,当时伊斯兰教还未诞生,排除A项;东罗马帝国信仰的是东正教,排除B项;奥斯
曼土耳其帝国虽地跨欧亚非三洲I,但其建立时间是13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
40.(2024.河南南阳•三模)该古代帝国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宗教本位、承上启下、连贯东西”的特点。
以下成果与“连贯东西”有关的是()
A.佛教的传播B.造纸术的传播C.马铃薯的传播D.基督教的传播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具有宗教本位、承上启下、连贯东西的特点”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帝国是阿拉伯帝国,阿
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B项正确;阿拉伯帝国是以伊斯兰教立国,
传播的是伊斯兰教,排除A项;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后被欧洲殖民者运回欧洲I,促进了马铃
薯的传播,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
二、综合题
41.(2024•河南周口・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封铁塔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据史料记载,
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
谓之福胜塔,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
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摘编自《开封铁塔》
开封铁塔
材料二帕特农神庙是为了歌颂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供奉着雅典娜女神,帕特农是雅典娜的
别名。它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是宗教、政治的活动中心。神庙历经两千多年,庙顶已坍塌,雕像
荡然无存,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廊柱环绕,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至今,它所建立的
建筑准则依然被证明是有效的,并被全世界的人们世代仿效。
——摘编自《探寻古希腊艺术》
雅典帕特农神庙遗址
(1)按史料载体划分,两则材料反映的建筑属于什么史料?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
(2)请再举一例我省古代类似的建筑物,并谈谈对我们历史学习的启示。
【答案】(1)实物史料。研究价值:有助于研究古代宗教文化;有助于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有助于研究当
时的社会发展情况;等等。
(2)举例:白马寺、龙门石窟、大相国寺、少林寺、嵩岳寺塔等。(举出其中任意一例即可,符合题意的
其他答案也可)
启示:遗址、遗迹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要学会在参观遗址、遗迹时学习历史;树立保护文化遗产
的责任意识,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等等。
【解析】(1)史料类型:据材料“开封铁塔”“帕特农神庙遗址”并结合所学史料类型的知识可知,这两个建
筑都属于实物史料。
研究价值:据材料一“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可知,有助于研究古代宗教文化;
据材料一“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材料二“帕特农神庙是为了歌颂战胜波斯侵略
者的胜利而建”可知,有助于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据材料一“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建成于宋太宗
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材料二“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是宗教、政治的活动中心”可知,有助于研
究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等等。
(2)举例:结合所学古代建筑的知识可知,河南建筑有白马寺、龙门石窟、大相国寺、少林寺、嵩岳寺塔
等。
启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从遗址保护和利用方面展开说明,如遗址、遗迹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
要史料,要学会在参观遗址、遗迹时学习历史,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等等。
42.(2024•河南周口・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医师。他一面游历,一面行医,为了丰富医学知识,
获取众家之长,他拜请许多当地的名医为师。他提出“体液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
产生巨大影响。《希波克拉底誓言》是他警诫医生的职业道德圣典,其医学思想与医德理念深刻地影响了
人类精神文明的进程,是西方医学道德的奠基人,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
——摘编自《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材料二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搜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
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
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IT生产管理基础汇报
- 中医外科临床操作规范
- 怎样设计小学对话课件
- 安全法制教育
- 医美行业岗位介绍
- 定金保证金合同
- 拍卖展示活动器材协议
- 商品质量纠纷调解合同(2篇)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说课课件
- 小学雪天安全主题班会教育
- 2025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课件
- 新版三全新体系管理目标指标考核及分解QES
- 幼儿园中班安全《会咬人的电》课件
- (完整)ICU进修汇报ppt
- 物业项目报价表模板
-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
- 2005雷克萨斯gs430gs300原厂维修手册中文sa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煤矿机电运输培训.ppt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络课形考任务2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8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