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五恒之路_第1页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五恒之路_第2页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五恒之路_第3页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五恒之路_第4页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五恒之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五恒之路“五恒”的概念起源于“三恒”(恒温、恒湿、恒氧)“五恒”的本质: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居环境的控制要求从冷暖水平上升到舒适健康水平。“五恒”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方格教授的热舒适理论及江亿院

士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理论

对“五恒“的认识2

对“五恒“的认识•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

显热交换•

对流散热•

辐射散热•

潜热交换•

皮肤散湿•

出汗蒸发•皮肤湿扩散•

呼吸散湿3人体的热平衡及热舒适理论

热平衡方程M-W-

C-

R

-

E-

S

=

0

对“五恒“的认识方格教授4•

汗液蒸发和呼吸散热:空气温度、湿度及速度•

对流散热:空气温度及速度•

辐射散热:房间表面温度恒温恒湿控制参数:环境温湿度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参数

对“五恒“的认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室内人员健康性采用的指标是室内新风量(Ventilation

rate)及二氧化碳浓度差值(CarbonDioxide

above

outdoors)。恒氧控制参数:新风量或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参数

对“五恒“的认识6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技术可以满足“三恒”的控制要求!温湿度独立控制理论

对“五恒“的认识江亿院士7“五恒”

(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

的理论基础:人体舒适健康理论、温湿度独立控制理论、建筑传热传质理论

室内空气质量及噪声控制理论等!“五恒”户式中央空调是有理论基础的高科技暖通空调技术!

对“五恒“的认识8“恒”的水平:从环境参数能控到精准控制!“恒”的目标:满足个性化稳态舒适和动态健康需求,并实现节能减碳!

“五恒“的水平及目标9舒适等级等级描述不满意率PPD

(%)人员热舒适PMV

(-)室内体感温度夏天(℃)冬天

(℃)

A舒适水平高<6-0.2<PMV<0.224.5±1.022.0±1.0B舒适水平适中<10-0.5<PMV<0.524.5±1.522.0±2.0C可接受<15-0.7<PMV<0.724.5

±2.5

22.0±4.0D不可接受>15PMV<-0.7,PMV>0.7<22.0;>27.0<18.0;>26.0根据欧洲标准EN15251及国际标准ISO7730,不同舒适等级下人员不满

意率及室内体感温度的变化范围如下表所示。根据方格教授稳态热舒适理论,室内体感温度与热

中性温度偏差越小,室内人员感觉到不满意的比例越小!“五恒“的水平及目标10等级夏天冬天体感温度Lanet

alJenseet

alRoelofsen平均值体感温度Lanet

alJenseet

alRoelofsen平均

值A23.5~25.599.997.6100.098.821.0~23.099.999.696.298.6B23.0~26.099.997.1100.099.020.0~24.099.799.093.097.2C22.0~27.099.695.897.597.619.0~25.099.598.289.895.8D<22.0;>27.0<99.6<95.8<97.5<97.6<19.0;>25.0<99.5<98.2<89.8<95.8室内热环境舒适等级越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越高!不同舒适等级下室内人员工作效率

“五恒“的水平及目标11健康等级等级描述不满意率

PPD

(%)健康指标新风量(l/s每人)二氧化碳浓度差

值(ppm)A健康水平高<1510350B健康水平适中<207500C可接受<304800D不可接受>30<4>800根据欧洲标准EN15251,不同健康等级下人员不满意率PPD及新风

量和二氧化碳浓度差值的变化范围如下表所示。室内新风量越大,二氧化碳浓度差值越小,室内人员感觉到不满意

“五恒“的水平及目标的比例越小!12室内环境精准控制可以实现个性化动态平衡健康需求!人一天当中的体温变化曲线不同年龄人的体温变化范围

“五恒“的水平及目标13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分类

(按末端换热方式):对流型:以对流换热全部或主要方式向空调房间供冷(暖)的空调系统,

主要包括全空气空调、多联机空调、冷梁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等。辐射型:以辐射换热为主要方式向空调房间供冷(暖)的空调系统,主

要包括埋管式辐射换热末端和装配式辐射板(模块)的辐射空调。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五恒发展要求14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温发展要求汗液蒸发和呼吸散热31.1~35.4%48.2~48.3%49.1~50.0%30.5~35.3%辐射散热对流散热辐射散热对流散热对流空调房间(Tr=Ta+2)辐射空调房间(Tr=Ta-2)汗液蒸发和呼吸散热15.6~19.5%~20.7%16.3•

对流散热:空气温度•

辐射散热:房间表面温度恒温控制参数:空气温度、房间表面温度影响人体热舒适的温度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温发展要求16

Tj

-某个表面温度

Aj

-某个表面面积平均辐射温度:反映了所有房间表面温度的综合作用。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温发展要求17

Top

-体感温度Tr

-平均辐射温度Ta

-空气温度体感温度:反映了室内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综合作用。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温发展要求18s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温发展要求■空调房间室内温度动态变化曲线时间常数

辐射空调房间(金属辐射板)

对流空调房间(风机盘管)动态条件下辐射型空调房间室内体感温度稳定时间

明显小于对流型空调房间!平均辐射温度122min体感温度5min空气温度36min

16min7min体感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温度578min19对流型空调系统:为了有效控制室内体感温度及舒适度,应该适当增加辐射换热末端,并通过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实现分室精准控温;辐射型空调系统:目前辐射换热末端的传热性能不够好,热阻

小、均热性能好、热响应快才能满足精准控温要求。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温发展要求20对流型空调系统:目前送风含湿量由于温湿耦合关系难以控制,

宜通过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等实现分室精准控湿;辐射型空调系统:目前独立新风除湿加湿能力不足或能耗较高,

宜采用高性能新风除湿机和加湿装置等,并通过变风量技术

等实现分室精准控湿。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湿发展要求21对流型空调系统:目前新风难以独立控制,可通过技术手段实

现各个房间新风比或新风量精准控制;辐射型空调系统:目前各个房间新风量调节控制能力不足,可

通过变风量等技术手段实现新风量精准控制。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氧(新风)发展要求22恒洁: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能力不足或能耗较高,建议采用高性能净化过滤装置、高精度传感器及配套控制系统等。恒静:室内噪声或声环境控制能力不足,建议配合建筑结构

专业采用主动及被动结合的降噪技术等。发展限制问题:目前国内外均缺少相关设计、施工及运维标

准规范

户式中央空调技术的恒洁恒静发展要求23国家行业标准: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1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5036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