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A.西欧古代社会的辉煌B.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C.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D.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2、“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五代十国D.辽宋夏金4、2015年4月21日,农历三月初三,乙未年中华人文初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见右图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运河的中心城市是()A.长安B.洛阳C.江都D.开封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A.废丞相,设“三司”B.设置厂卫制度C.八股取士D.设三省六部制7、“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国南方农业生产超过北方,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正确的是()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战乱多,南方安定C.南方统治者壮大实力D.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8、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有()A.

《神曲》B.《最后的晚餐》C.

《马可•波罗行纪》D.

《天方夜谭》9、下列各项那些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A.文成公主入吐蕃B.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C.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D.唐朝封怀仁可汗10、唐朝手工业发达。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B.造船、矿冶颇具规模C.青瓷、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D.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11、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12、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A.尺带珠丹B.松赞干布C.金城公主D.文成公主13、如图是中西方近代化进程示意图;请将①②处补充完整()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2分)龙门石窟位于我国著名的古都洛阳。()15、北宋的都城是(古名),南宋的都城是(古名)。16、【题文】下图是唐朝著名画家____的代表作品____。他描绘的是____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使者求亲的场面。

17、与商同时期的其他高度发达的文明,如四川广汉西北的______。18、唐朝后期,______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攻入______,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19、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式建筑,而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式圆形房屋。20、唐朝时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史”“诗圣”的是:______。21、他先后进谏200多次,被唐太宗称为明得失的“镜子”,他是_________。22、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______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以巩固国家统治。随着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崛起,______、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1题,共2分)23、“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l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竟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刹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贫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偏《海上丝绸之路》

(1)材料一反映了古丝绸之路对罗马上层社会生活的影响。请指出汉代丝绷之路的起止点;并说明其开通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2)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它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3)比较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上的不同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欧洲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所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B2、D【分析】【分析】材料中的“行中书省”说明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郡县制是秦朝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开始在中央实行的。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3、C【分析】本题考查五代十国。结合题干中的“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可以判断是五代十国。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都出现在唐朝之前。辽宋夏金出现在916年,唐朝灭亡是907年,唐朝灭亡以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在南方和今山西地区则出现过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我国又一次陷入分裂局面。故选C。【解析】C4、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们祭祀黄帝的原因。黄帝是距今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骁勇善战的蚩尤。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共同构成今天华夏族的主体。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C。【解析】C5、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通济渠连接的是淮河和黄河。所以图中①处应该填写的运河的中心城市是洛阳。

故选:B。

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ABC【分析】略【解析】ABC7、ABD【分析】略【解析】ABD8、CD【分析】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他在艺术上的杰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两幅绘画作品.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天方夜谭》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故选CD.

本题以图片的形式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解析】CD9、AC【分析】略【解析】AC10、ABC【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手工业的发展。唐朝的手工业发达,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折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此外,唐朝的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也很发达。D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属于夏商周时期的史实。故选ABC。【解析】ABC11、ABC【分析】据所学知;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安定,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项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与史实不符,可排除.

故选ABC.

本题以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为切入点;考查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注意识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解析】ABC12、BD【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贞观十五年”“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结合所学知识: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故选BD.

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

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解析】BD13、BD【分析】读图可知;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从经济开始的,然后是政治(制度),最后是思想: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辛亥革命学习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文化,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西方是从思想开始的,刚好与中国相反: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故选项BD符合题意.

故选BD.

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不同历程;重点识记新文化运动;工业革命等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线索多,知识点复杂,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点必须有很好的记忆才行,提醒同学们理解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与西方近代化历程的不同.【解析】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试题分析: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最为有名。考点:龙门石窟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属于基础题。【解析】【答案】T15、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宋建立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后建立北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赵构建立南宋后将都城定在临安。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解析】【答案】东京临安1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阎立本绘画成就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初唐的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的代表作之一《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使者求亲的场面。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解析】【答案】阎立本、《步辇图》、唐太宗17、略

【分析】与商周时期的其他高度发达的文明;如四川广汉西北的三星堆文化.商周时期,我国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故答案为:三星堆文化.

本题考查三星堆文化.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解析】三星堆文化18、略

【分析】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故答案为:黄巢;长安.

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黄巢起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衰亡的史实、原因.【解析】黄巢;长安19、干栏半地穴【分析】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干燥;居住的房屋主要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潮湿,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房屋。

故答案为:

干栏;半地穴。

本题考查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识记相关知识。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掌握。需识记相关知识。【解析】干栏半地穴20、杜甫【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诗人,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故答案为:

杜甫。

本题主要考查杜甫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杜甫的相关史实。【解析】杜甫21、略

【分析】本题考查魏征。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他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故填写:魏征。【解析】魏征。22、宗亲齐桓公【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疆域广阔,为了巩固西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跟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给宗亲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也实行分封制;内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来维护分封制。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随着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崛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答案为:宗亲;齐桓公。

综合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史实;题目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一般。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解析】宗亲齐桓公四、材料题(共1题,共2分)23、略

【分析】

(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把握汉代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开通丝绸之路的重大历史意义。考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和它产生的重大影响;把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上的不同点。

本题以丝绸之路为线索,考查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作用,以及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并结合当今“一带一路”建设,考查了中国对外交往过程中的政策。丝绸之路是近几年的热点、常考点,应注意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