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选修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48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B.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C.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D.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2、如图表示生成澄清苹果汁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果胶酶可由某些物质吸附,不能采用包埋法固定B.为防止杂菌污染,图示装置制作完毕后应瞬间高温灭菌C.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D.固定化果胶酶不可重复使用,每次生产前应重新填装反应柱3、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源、无机盐、水等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C.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用于维持pH的相对稳定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4、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青毒素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5、伊红—美蓝培养基常用来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A.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中形成特定的菌落B.大肠杆菌能使培养基改变颜色C.大肠杆菌菌的代谢产物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黑色,并有金属光泽D.大肠杆菌能在该培养基中很好生活,其余微生物不能很好生活6、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倒平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7、关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发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气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C.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也存在于线粒体D.生产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8、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制备标准显色液是为了进行目测比色,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泡菜腌制时,随腌制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关于实验室培养和纯化酵母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制培养基、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倒平板时,打开培养皿盖,倒放于超净实验台上,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C.倒入培养基后立即将平板倒置,防止培养基污染D.用平板划线法划完线后,要在培养皿皿底上做好标记10、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是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之一,A、B、C、D四种抗生素均可治疗SAU引起的肺炎,为选出最佳疗效的抗生素,研究者将分别含等剂量抗生素A、B、C、D的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a、b、c、d置于SAU均匀分布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对该实验使用的培养皿进行灭菌B.抗生素D治疗SAU感染的效果最好C.接种涂布后的培养培养皿正向放置于37°C的恒温箱中培养D.滤纸片b周围抑菌圈中出现一个菌落,可能是形成该菌落的SAU发生了基因突变11、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B.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选用适当的包埋剂固定化酶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12、如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B.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C.本研究的自变量分别是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D.图中的纵坐标可以是污渍的残留量13、桑葚与草莓营养价值极高,口味调和。草莓中含量较高的维生素C有助于延缓桑葚天然色素的氧化;桑葚独有的花青素、白藜芦醇等物质能显著增强复合果酒的功效。下图为桑葚草莓复合果酒的工厂化制备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桑葚和草莓原料的挑选和清洗→混合搅拌→添加偏重亚硫酸钾→榨汁→调糖和调酸→灭菌→接种发酵A.在生产复合果酒的过程中,要防止桑葚天然色素被氧化B.果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能促进酵母菌繁殖,有利于加快果酒发酵C.复合果酒的制备过程中对发酵设备要进行灭菌处理D.变酸的果酒表面会形成一层菌膜,这层菌膜是由乳酸菌形成的1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较高温度和密闭环境有利于果醋的发酵B.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C.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D.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菌种不易被杂菌污染15、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等发酵条件,否则会影响菌种代谢产物的形成B.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操作会有不同C.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蒸馏水等在使用前不用灭菌D.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时,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浓度、分子大小无关16、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操作者的双手和工作台要进行灭菌处理B.用二倍体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高度不育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D.外植体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期间,每天必须进行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因为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1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以及多种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人类跨入了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代。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1)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是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来分离蛋白质。
(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_____和纯度鉴定。
(3)血红蛋白因含有_____而呈现红色,采集血液时需要预先加入柠檬酸钠,目的是_____。在血红蛋白样品处理和粗分离中需要用到很多试剂,如在红细跑的洗涤中需要用到生理盐水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在血红蛋白的释放过程中需用到蒸馏水和40%体积的_____,目的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将透析袋放入20mmol/L的_____中。
(4)本实验用的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其中“G”表示_____,“75”表示凝胶得水值,即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收水分7.5g。在装填凝胶时色谱柱内不能出现气泡的原因是_____,给色谱柱添加样品的具体操作是_____。
(5)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选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19、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____________装置,在浓缩之前,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20、血红蛋白的释放。
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________到________体积,再加40%体积的______,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10min。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下,红细胞______,释放出血红蛋白。21、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又称玻璃纸)制成的,能使______自由进出,而将______保留在袋内。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量较____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8分)22、禾本科植物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小麦的深加工过程中;以其麦芽为原料制取的胚芽油,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等高营养活性物质;以其种子秸秆为原料制取的葡萄糖,经加工可制得酒、醋等产品。下图是利用小麦为原料制备农产品的流程图(图中数字代表过程),请回答问题:
(1)预处理的小麦胚芽经低温萃取可得胚芽油;萃取过程中应采用_________加热,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
(2)流程①中需要使用纤维素分解菌;可用________法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在筛选之前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目的菌。
(3)流程②接种酵母菌前可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法对酵母菌进行纯化,流程③接种醋酸杆菌后需要改变的条件有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1题,共9分)23、玫瑰精油能使人产生愉悦感;被称为“液体黄金”,是制作高级香水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玫瑰精油适合用________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等性质。
(2)玫瑰花作为提取玫瑰精油的原料时;为提高玫瑰精油提取量,用于提炼玫瑰精油的玫瑰花要在_________________期采收,选用________(填“新鲜”或“干”)的玫瑰花更佳。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提取玫瑰精油;指出该装置中的两个错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最好存放在温度较_________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4、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利用PCR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请根据下面PCR反应原理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PCR的原理是____。
(2)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有: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Mg2+⑦缓冲液。
(3)PCR技术使DNA解链是通过____实现的,而不需要____酶。DNA的这种解链现象称为DNA的____,在一定的条件下是____(填写“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4)DNA解链后冷却的目的是让____与____相结合。
(5)当温度加热至70―75℃时,是____酶把____脱氧核苷酸,通过____键连接到引物上。如此逐渐延伸形成互补链;进而使目的基因加倍。这一点体现了该酶与DNA连接酶的不同。
(6)通过重复循环(3)、(4)、(5)过程,使目的基因以____形式扩增。25、请回答下列与玫瑰精油提取及胡萝卜素生产有关的问题: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
(4)下图是在发酵罐内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过程中;菌体生物量及β-胡萝卜素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发酵罐内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按物理形态分应为__________,在接入菌种前,应对培养基用__________法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②图1中,菌体的最快增长出现在第_________h,菌体的生物量到达最大值后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26、研究发现;长期饮酒能使大鼠小肠黏膜需氧细菌总数增加,这些菌类过度生长可增加对外源性乙醇的氧化,导致大量有害的乙酸盐和乙醛在肠道内积累,从而导致机体一系列疾病的发生。某研究小组从小鼠肠道中筛选出降解乙醛的菌株并开展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乙醛的菌株,在培养基内需要添加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等物质后,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集小鼠小肠内容物,在__________环境中接种到培养液中,并采用摇床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________法将上述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进一步纯化培养。
(4)研究小组收集到菌株TXZ-3;并研究乙醛浓度对TXZ-3的生长及乙醛降解能力的影响。
步骤1:将菌株TXZ-3以2.2%的接种量接种到不同乙醛浓度的50mL基础盐液体培养基中,置于160r/min摇床;37°C培养24h。
步骤2:分析;绘制实验结果曲线图(如下)
根据实验结果,该实验检测的指标除了吸光值之外,还对__________进行了检测。
请分析:当乙醛的浓度较低或较高时,乙醛的降解率相对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固定化酶实现了酶和底物的分离,酶可重复利用,A正确;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氧气,故固定化酶的应用不需要氧气,与溶解氧交换受阻没有关系,B错误;固定化细胞可用于生产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如分泌蛋白等,C正确;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没有化学键,不通过共价键结合,D正确。2、C【分析】【分析】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常用方法有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详解】
A;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果胶酶可由某些物质吸附;也可以用包埋法固定,只是体积小的酶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A错误;
B;图示装置瞬间高温灭菌后;会导致酶失活,B错误;
C;苹果汁流出的速率过快;会导致苹果汁中的果胶分解不彻底,苹果汁流出的速率过慢,导致果胶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故通过控制阀调节流速,可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C正确;
D;固定化果胶酶的优点是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D错误。
故选C。
【点睛】3、D【分析】【分析】
据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因微生物不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的需求也不相同,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制备特殊的选择培养基,来获得单一纯种。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详解】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A正确;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例如培养自养型的细菌,在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B正确;微生物培养基调节pH值时可以用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C正确;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错误。
【点睛】
注意:配制培养基必须按照培养微生物的营养需求进行,尤其要注意是先灭菌后倒平板。4、C【分析】【详解】
A项含碳有机物不是根瘤菌制造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稳定期能大量积累青毒素,D.不是全部都能检测到,只有部分可以。5、C【分析】【分析】
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为碱性染料。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的菌落呈黑色,并有金属光泽,是专一鉴别大肠杆菌的指示剂。
【详解】
伊红-美蓝培养基常用来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菌落被染成黑色,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以看到金属光泽。C正确。
故选C。
【点睛】6、B【分析】【分析】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微生物接种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旁边进行的;每一种细菌都有最适的生长温度,需要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详解】
培养基要先进行灭菌再倒平板;A错误;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再进行划线,以保证下一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B正确;有机废水中的微生物属于异养型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培养不需要光照,接种后的培养皿应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培养过程中观察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适宜条件下一般不超过24h,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和培养的相关知识,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培养基的制备、灭菌的方法、接种方法的选择、结果的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7、C【分析】【分析】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详解】
A;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发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气;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再进行酒精发酵,A正确;
B;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如发酵初期酵母菌大量繁殖,B正确;
CD;酒精发酵利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不存在线粒体中,C错误,D正确。
故选C。8、A【分析】【分析】
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详解】
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错误;
B;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B正确;
C;氢氧化铝乳液具有吸附作用;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C正确;
D;泡菜制作过程中;随着泡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A:B:C【分析】【分析】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4)调pH。(5)灭菌: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采用干热灭菌。(6)倒平板。
【详解】
A;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而配培养基不需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A错误;
B;倒平板时;打开培养皿盖,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然后倒放于超净实验台上,B错误;
C;倒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C错误;
D;用平板划线法划完线后;要在培养皿皿底上做好标记,D正确。
故选ABC。10、B:C【分析】【分析】
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2;抑菌圈越大;说明该菌对此药敏感性越大,反之越小,若无抑菌圈,则说明该菌对此药具有耐药性。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实验使用的培养皿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A正确;
B;由题图和分析可知;抗生素A治疗SAU感染的效果最好,B错误;
C;接种涂布后的培养培养皿应倒置于37°C的恒温箱中培养;C错误;
D、滤纸片b周围抑菌圈中出现一个菌落;可能是形成该菌落的SAU发生了抗药性基因的突变而得以存活,D正确。
故选BC。11、B: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在仿旧和去污中;纤维素酶均作用于衣物,二者作用相似,A项正确;由于纤维素酶较小,不能用包埋法固定化酶,B项错误;改变温度;酸碱度和处理时间均会影响酶作用的结果,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C项正确;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之间的糖苷键水解分解纤维素,D项错误。
考点:酶的应用12、B:C:D【分析】【分析】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他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
3;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洗衣粉的种类;因变量是洗衣粉的去污效果。
【详解】
A、加酶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而普通洗衣粉在t1时的洗涤效果没有t2时好;A错误;
B、由于温度过高,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由图可知,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B正确;
C;图中曲线显示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的种类;即洗衣粉是否加酶,C正确;
D;本实验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的残留量或污渍消失所需的时间长短等;D正确。
故选BCD。
【点睛】13、A:B:C【分析】【分析】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30℃,pH最好是弱酸性。
【详解】
A;桑葚独有的花青素等能显著增强复合果酒的功效;所以在生产复合果酒的过程中,要防止桑葚天然色素被氧化,增强功效,A正确;
B;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快速的增殖;所以果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能促进酵母菌繁殖,有利于加快果酒发酵,B正确;
C;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复合果酒的制备过程中对发酵设备要进行灭菌处理,C正确;
D;变酸的果酒表面会形成一层菌膜;这层菌膜是由醋酸菌形成的,D错误。
故选ABC。14、A:C【分析】【分析】
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3;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
【详解】
A;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好氧菌,故密闭环境不利于果醋的发酵,A错误;
B;腐乳制作过程中;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B正确;
C、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需氧型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真核生物,所以果酒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果醋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C错误;
D;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过程中利用了严格的灭菌措施,可以防止其它杂菌污染,且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正确。
故选AC。
【点睛】15、A:B【分析】【分析】
1;DNA粗提取和鉴定过程中破碎动植物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区别: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2;影响DNA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速率的因素很多;包括DNA分子大小和构型、琼脂糖浓度、所加电压、电泳缓冲液的离子强度等。
【详解】
A;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代谢产物的形成,A正确;
B;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不完全相同,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破碎细胞时需要研磨并加入食盐和洗涤剂,B正确;
C;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反应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C错误;
D;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时;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琼脂糖的浓度、DNA分子大小及构型等因素有关,D错误。
故选AB。
【点睛】
本题考查发酵技术、DNA和蛋白质技术等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需要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6、A:C:D【分析】【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详解】
A;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严格的无菌和无毒条件下进行;因此要用酒精等对操作员的手、操作的操作台、植物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等进行消毒处理;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A错误;
B;用二倍体植株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B正确;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时现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这段时间要无菌、恒温、避光,D错误。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18、略
【分析】【分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由四条肽链构成,两条α肽和两条β肽链,每条肽链围绕一个亚铁血红素基团,一个血红素基团可携带一分子氧或一分子二氧化碳。
【详解】
(1)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又叫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分子直接穿过凝胶颗粒间的空隙,路径短,移动速度快,优先可收集到;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分子进入凝胶珠的内部,路径长,移动速度慢,可在后收集。
(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3)血红蛋白因含有亚铁血红素基团而呈现红色;采集血液时需要预先加入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在血红蛋白样品处理和粗分离中需要用到很多试剂,如在红细跑的洗涤中需要用到生理盐水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在血红蛋白的释放过程中需用到蒸馏水和40%体积的甲苯,破坏细胞膜,释放血红蛋白;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将透析袋放入20mmol/L磷酸缓冲液,除去无机盐和小分子蛋白质。
(4)纯度鉴定中;用的是交联葡聚糖凝胶,其中“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和分离范围。在装填凝胶时色谱柱内不能出现气泡,气泡会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给色谱柱添加样品的具体操作是吸管吸1mL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滴加样品时,吸管管壁贴着管壁环绕移动加样,同时注意不要破坏凝胶面。
(5)经过凝胶色谱法获得的蛋白质;为了确定其是否达要求,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检测。
【点睛】
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凝胶色普的操作、异常原因分析,要求考生熟记课本相关知识,并理解运用。【解析】凝胶色谱法(又叫分配色谱法)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纯化亚铁血红素基团防止血液凝固甲苯磷酸缓冲液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气泡会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吸管吸1mL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滴加样品时,吸管管壁贴着管壁环绕移动加样,同时注意不要破坏凝胶面。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蒸馏过滤20、略
【分析】【详解】
血红蛋白的释放。
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到原血液体积,再加40%体积的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10min。在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下,红细胞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解析】蒸馏水原血液甲苯蒸馏水甲苯破裂21、略
【分析】【详解】
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小时。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又称玻璃纸)制成的,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解析】小分子大分子小缓冲液四、实验题(共1题,共8分)22、略
【分析】【分析】
依题图可知;利用小麦为原料制备农产品的流程中,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对酵母菌进行纯化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以此相关知识解答。
【详解】
(1)萃取过程中应采用水浴加热;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2)流程①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用刚果红染色法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为了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目的菌,在筛选之前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
(3)流程②接种酵母菌前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酵母菌进行纯化。依据流程③接种醋酸杆菌目的可知;接种后需要改变的条件有升高温度并通入氧气。
【点睛】
本题文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实验流程、操作要点的识记能力。【解析】水浴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刚果红染色透明圈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稀释涂布平板升高温度并通入氧气五、非选择题(共1题,共9分)23、略
【分析】【分析】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2;题图中的温度计和用于冷却的进出水口位置错误;
【详解】
(1)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所以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2)玫瑰花在盛花期玫瑰油含量高;此时采收可以提高玫瑰精油提取量,并且选用新鲜的玫瑰花更佳。
(3)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测的是蒸汽温度,应使温度计的液泡与支管口下沿相平,图中蒸馏烧瓶中的温度计的位置太靠下;冷凝管应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与蒸汽流向相反,图中蒸馏装置中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接反了。
(4)玫瑰精油易挥发;因此密封不严的瓶装玫瑰精油保存时最好存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以减少其挥发。
【点睛】
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分离油层和水层,获得芳香油;压榨法是利用机械压力将原料压紧,将原料中的芳香油挤压出来;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蒸发掉有机溶剂、获得芳香油的方法;选择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时用根据产品的性质和原料特点选取不同的提取方法。【解析】水蒸气蒸馏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挥发盛花新鲜温度计下端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位置冷凝管进水口、出水口接错(二者顺序可颠倒)低减少挥发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4、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考查对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明确体内DNA复制和PCR技术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利用PCR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请根据下面PCR反应原理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PCR技术是一项体外进行DNA复制的技术;依据的原理是DNA双链双链复制,即DNA双链均可作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
(2)PCR技术扩增DNA,需要在反应体系中加入①模板DNA、②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③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④根据模板DNA两端的部分碱基序列合成的两种引物、⑤直接能源物质和⑥Mg2+;⑦缓冲液等。
(3)PCR技术通过高温加热使双链DNA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参与。双链DNA在高温下解链的现象称为DNA的变性,在降温时,双链可以重新形成,所以DNA的热变性是可逆的。
(4)DNA解链后;冷却时两种引物可以与DNA模板链的一端结合,准备开始复制过程。
(5)当温度加热至70~75℃时;在热稳定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可以把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到引物上,使互补链逐渐延伸,进而使目的基因加倍。
(6)PCR过程中,DNADNA双链均可作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通过重复循环(3)、(4)、(5)过程,使目的基因指数形式扩增。【解析】(1)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2)引物;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能量(注:无顺序)
(3)高温加热;解旋酶;变性;可逆的。
(4)引物;互补DNA链(注:无顺序)
(5)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单个;磷酸二酯。
(6)指数25、略
【分析】【分析】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新创业区物业管理协议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4 公因数 ︳西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一 除法《练习二》(教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图形的认识 北师大版
- 2025年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化学-四川省金太阳2025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房地产 -中建科工五大类型项目成本指标库
- 2024小红书保健品行业营销通案
- 未来网络支撑下的数字身份体系: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2024年)定稿版本
- 新《卷烟营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核心素养教案电子版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境执法合作
- 肉类食品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含新能源发电接入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阻尼控制研究综述
- 财务管理学(第10版)课件 第3章 财务分析
- NB-T32019-2013太阳能游泳池加热系统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