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医能力提升班讲解_第1页
乡医能力提升班讲解_第2页
乡医能力提升班讲解_第3页
乡医能力提升班讲解_第4页
乡医能力提升班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医能力提升班》教学安排

第一节

初级心肺复苏1.CPR2.简易呼吸器使用

3.电除颤

第四节

脊柱损伤的搬运第四节

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脊柱损伤者搬运从受伤现场至救治医院,整个搬运过程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以防骨折进一步造成神经损伤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一名救护员跪在伤病员的头侧,双手用头部固定方法(头锁)固定头颈部;其他三名救护员单膝跪在伤病员的同一侧,分别在伤病员的肩背部、腰臀部和膝踝部将双手伸到伤病员的对侧,手掌向上抓住伤病员;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3.一人指挥,四人协调动作,同时用力,保持伤病员的脊柱为一轴线,平稳抬起。如需将伤病员放下,可按相反的顺序进行。注意事项①严禁抱持、拖拽、背驮等可能使脊柱弯曲、移位的搬运方法②应采用脊柱板、门板、黑板等不变形的硬质器具搬运③先将伤员四肢伸直,双上肢放于体侧,脊柱板放于伤员一侧,由3人或4人同侧托起病人的头部、肩背部、腰臀部及双下肢,平放于硬质担架或硬板上。建议使用铲式担架④搬运过程中要求“轻柔、协调、同步”,以防躯干扭转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⑤

颈椎损伤者,最好先用颈托固定,要有专人手锁固定伤者头颈部,保持颈部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保证伤员平起平落,用沙袋、衣服卷、固定器固定在伤员的躯体两侧,或用大幅宽布将伤员与担架固定在一起,以防搬运途中因颠簸而导致肢体摆动,从而加重脊髓的损伤⑥

搬运时动作要协调一致,多人搬运可通过口令来保证步调一致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注意事项1.脊柱损伤搬运过程的要点是什么?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曲或扭转。

2.抢救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环境安全>生命体征平稳(CPR)>开放性创伤及严重骨折(创口止血、骨折固定)>搬运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常见问题:教学安排

第一节

初级心肺复苏1.CPR2.简易呼吸器使用

3.电除颤

第四节

脊柱损伤的搬运第一节

初级心肺复苏1、现场心肺复苏术(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现场心肺复苏的步骤1、确认环境是否安全2、判断意识,判断呼吸、脉搏,呼救求助3、心肺复苏(CPR)(C-A-B步骤)胸外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4、判断复苏效果现场心肺复苏术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确定环境安全现场心肺复苏术2-1判断意识轻拍重唤口述患者意识丧失现场心肺复苏术2-2判断呼吸、脉搏(同时)手触摸颈动脉搏动眼看胸部起伏现场心肺复苏术2-2判断呼吸、脉搏(同时)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呼吸、脉搏同时判断时间<10秒口述患者无呼吸及无大动脉搏动现场心肺复苏术2-3呼救求助(启动EMSS)准备抢救车、除颤仪C:胸外按压(compression)A:开放气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现场心肺复苏术3CPR首先摆放CPR体位去枕仰卧位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头、颈、躯干无扭曲,两臂放于身体两侧解开病人衣服及腰带现场心肺复苏术3CPR现场心肺复苏术3-1胸外按压(C)按压部位按压手法按压姿势按压要点现场心肺复苏术3-1胸外按压(C)—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现场心肺复苏术3-1胸外按压(C)—按压手法一手掌跟紧贴胸骨,另一只手叠放在这一只手手背上,手指翘起脱离胸壁。掌根部进行按压现场心肺复苏术3-1胸外按压(C)—按压姿势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呈一条直线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现场心肺复苏术3-1胸外按压(C)—按压要点频率:100~120次/分按压幅度:胸骨下陷5~6cm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放松时胸廓完全回弹,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壁。施救者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现场心肺复苏术3-2开放气道(A)先检查口鼻腔,清除分泌物,取下活动义齿仰头-抬颏法(颈部无损伤)托颌法(颈部有损伤)解除舌后坠效果最佳现场心肺复苏术3-3人工呼吸(B)—口对口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胸廓明显抬起→松口、松鼻→气体呼出、胸廓回落(进行2次人工呼吸)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婴幼儿可连鼻一同包住)每次吹气>1秒现场心肺复苏术按压/通气比按压/通气的比例为30︰2,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时间大约2分钟。(每2分钟更换按压人员,疲乏则缩短间隔)现场心肺复苏术4判断复苏效果大动脉可扪及搏动皮肤、粘膜色泽转为红润出现自主呼吸或呻吟瞳孔由大变小

常见问题1.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方法?

右手中指和示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2.意识,呼吸、大动脉搏动三项判断总用时是多少?

不能超过10秒。现场心肺复苏术

常见问题3.胸外按压的频率、幅度,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多少?

按压速率为100~120次/分,按压幅度为5~6cm。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现场心肺复苏术

常见问题4.开放气道有几种方法?怀疑颈椎骨折患者选哪种?

常见有两种:一种是仰头举额法,另一种是推举下颌法。怀疑颈椎骨折患者选推举下颌法。推举下颌法(双手所示置于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四指上提患者下颌角,拇指向前推下颌)。现场心肺复苏术

常见问题5.心肺复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

适应证为所有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禁忌证为肋骨骨折、心脏压塞、胸壁开放损伤。6.心肺复苏有哪些并发症?

骨折、气血胸、胃肠积气、肝脾破裂和心包压塞等。现场心肺复苏术

常见问题7.心肺复苏终止的指征有哪些?

复苏成功转入下一阶段治疗。复苏失败参考指标如下:心脏死亡(心肌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如超过30分钟,可考虑停止复苏术);脑死亡亦可终止。现场心肺复苏术

常见问题8.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自主心跳恢复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律。瞳孔变化表现为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应恢复。脑功能开始好转的迹象包括意识好转,肌张力增加;自主呼吸恢复;吞咽动作出现等。现场心肺复苏术2、简易呼吸器使用

(1)准备简易呼吸器又称复苏气囊,适用于呼吸停止或微弱的患者。1.简易呼吸器1.简易呼吸器(2)操作步骤选择合适面罩外接氧源(有氧源)开放气道固定面罩挤压球囊后续治疗1.简易呼吸器

(2)操作步骤选择合适面罩1.简易呼吸器

(2)操作步骤外接氧源(有氧源):8~10L/min开放气道:去枕、头后仰1.简易呼吸器(2)操作步骤固定面罩:EC手法

单手“E-C”双手“E-C”1.简易呼吸器(2)操作步骤挤压球囊通气量:约500~600ml(气囊1/3或2/3)通气频率:12~16次/分(4秒挤压一次)(2015版指南)

无脉搏:30:2

有脉搏:10~12次/分

建立高级气道:8~10次/分1.简易呼吸器(2)操作步骤挤压球囊通气量:约500~600ml(气囊1/3或2/3)通气频率:12~16次/分(4秒挤压一次)吸气/呼气时间:1/11.简易呼吸器

操作练习选择合适面罩外接氧源(有氧源)开放气道固定面罩挤压球囊后续治疗1.简易呼吸器(3)常见问题1.发现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如何操作简易呼吸气囊?

应按患者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挤压球体与患者的吸气同步,以免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2.简易呼吸器如何清洁消毒?

各种配件拆开放入2%戊二醛浸泡4~6小时,取出后使用灭菌蒸馏水冲洗。球囊、储气袋、面罩擦拭消毒,禁用消毒剂浸泡。3、电除颤3.电除颤(1)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4~6层生理盐水纱布)3.电除颤(2)操作步骤1)识别患者心电监护存在室颤。2)打开除颤仪。3)选择“非同步"状态,除颤能量360J。4)点击充电按钮(手柄和主机上都有)。成人单向波除颤仪为360J,双向波除颤仪为150~200J3.电除颤(2)操作步骤5)充分暴露胸部,检查有无安装起搏器。6)电极板均匀涂导电糊。7)放置电极板。3.电除颤(2)操作步骤7)放置电极板:前-侧位√胸骨右缘锁骨下2~3肋间(心底部)√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或左乳头外下方(心尖部)3.电除颤(2)操作步骤8)放电:电极板紧贴皮肤并施加一定压力,环顾患者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