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某水性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由组成,其立方晶胞嵌入和嵌出过程中,与含量发生变化;依次变为格林绿;普鲁士蓝、普鲁士白三种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鲁士蓝中与个数比为1∶2B.格林绿晶体中周围等距且最近的数为6C.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失去4s电子转化为D.若普鲁士白的晶胞棱长为apm,则其晶体的密度为2、Zn2GeO4是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新型光催化剂,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Zn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s区B.G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C.基态O原子中存在2条含成对电子的纺锤形轨道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Ge>Zn3、将溶于水配成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离子为b离子为B.溶液中含有个水合C.溶液中的和均以水合离子的形态存在D.该过程表示为4、甲酸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A.1B.2C.3D.45、绿原酸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含的碳原子采取sp2和sp3两种杂化方式B.可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官能团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分子中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B.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有气体摩尔体积C.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位素D.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短周期元素都在ⅡA族7、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H2O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B.HF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中有氢键C.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S2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MgO的熔点高于Na2O的熔点C.基态Cl原子核外有1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D.N、O、P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N9、“中国芯”的主要原材料是高纯单晶硅,反应SiCl4(g)+2H2(g)Si(s)+4HCl(g)可用于纯硅的制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iCl4为极性分子B.HCl的电子式为C.单晶硅为分子晶体D.Si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C1s22s22p2B.O2-1s22s22p6C.Cr1s22s22p63s23p63d44s2D.Al3+1s22s22p63s23p1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只得到一种或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B.氢键是一种特殊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C.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且分子组成相同,性质和用途也相同D.由酸性FCH2COOH>CH3COOH,可知酸性ClCH2COOH>CH3COOH12、各组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的是A.K、Na、LiB.P、S、OC.Si、P、OD.O、S、Cl13、下列各组结构和性质对比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Li>NaB.电负性O>FC.粒子半径F->Mg2+D.酸性H2SO3>HNO314、如图为周期表的一小部分,A,B,C,D,E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元素最高化合价是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BEC
A.D,B,E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B.电负性:C.D,B,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15、顺铂是1969年发现的第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碳铂是1;1-环丁二羧酸二氨合铂(Ⅱ)的简称,属于第二代铂族抗癌药物,结构如图所示,其毒副作用低于顺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铂中所有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B.顺铂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是杂化C.碳铂分子中杂化的碳原子与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2∶1D.1mol1,1-环丁二羧酸含有键的数目为16、邻二氮菲(phen)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邻二氮菲亚铁离子[Fe(phen)3]2+,可用于Fe2+的测定;邻二氮菲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邻二氮菲的一氯代物有4种B.[Fe(phen)3]2+中Fe2+的配位数为6C.邻二氮菲分子具有旋光性D.用邻二氮菲测定Fe2+的浓度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17、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能,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氮化铝晶体中距离铝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氮原子数目为4B.由于AlN相对分子质量比立方BN大,所以熔沸点AlN比BN高C.AlN中原子Al杂化方式为sp2,N杂化方式为sp3D.氮化铝晶体中含有配位键18、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的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并可用来制作耐火材料B.X的氢化物是分子晶体,因其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该晶体更稳定C.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D.X氢化物的水溶液与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不能相互反应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9、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的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___________晶体。
(2)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___________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___________个C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___________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___________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20、(1)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_。
(2)HF的沸点比HCl的高,原因是____;SiH4的沸点比CH4的高,原因是________。
(3)在下列物质①P4②NH3③HCN④BF3⑤H2O⑥SO3⑦CH3Cl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填序号)_______。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
CO2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SO32-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杂化,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
HCHO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
(5)试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填“>”;“<”或“=”):
HClO4_____HClO2H2CO3______H2SiO3H2SO3_______H2SO421、根据题给信息回答问题。
(1)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它属于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属于___________区元素。
(2)在1~18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按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中的元素划分成五个区域,第四周期元素中属于s区的元素有___________种;
(4)某元素原子的3p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该元素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2、氨在化肥生产;贮氢及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等领域用途非常广泛.
尿素与氰酸铵互为______;氰酸铵属于______化合物选填:“离子”或“共价”
液氨是一种贮氢材料,气态氨转变为液氨将______能量选填:“吸收”或“释放”液氨可通过图1装置释放氢气,该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
氨气可作为脱硝剂,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不定项选择
反应速率
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容器内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容器内4:5:6
②某次实验中测得容器内NO及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正与逆相等的点为______选填字母
已知:断开1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共价键释放的能量数据如表。共价键能量变化436946
则合成氨反应:______
工业上用氨水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既可消除污染又可获得等产品.若用1000kg含质量分数为的氨水吸收且全部转化为不考虑其它成本,则可获得的利润为______元参照下面的价格表。质量分数的氨水无水价格元23、试用VSEPR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并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1)H2O__形,杂化类型__;
(2)CO__形,杂化类型__;
(3)SO__形,杂化类型__;VSEPR模型__;
(4)NO___形,杂化类型__;24、硅酸盐的结构。
在硅酸盐中,Si和O构成了硅氧四面体,其结构如图所示。每个Si结合_______个O,Si在中心,O在四面体的四个顶角。许多这样的四面体还可通过顶角的O相互连接。每个O为两个四面体所共有,与_______个Si相结合。硅氧四面体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硅酸盐材料大多具有硬度_______、熔点_______,难溶于_______、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等特点。25、某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阳离子X(●)位于立方体的顶角,阴离子Y(○)位于立方体的体心,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2)在晶胞中,每个X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X有______个。26、(1)Lewis酸和Lewis碱可以形成酸碱复合物。根据下列两个反应式判断反应中所涉及Lewis酸的酸性强弱,并由强到弱排序_______。
F4Si-N(CH3)3+BF3→F3B-N(CH3)3+SiF4;
F3B-N(CH3)3+BCl3→Cl3B-N(CH3)3+BF3
(2)①分别画出BF3和N(CH3)3的分子构型_______,指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_______。
②分别画出F3B-N(CH3)3和F4Si-N(CH3)3的分子构型_______,并指出分子中Si和B的杂化轨道类型_______、_______。
(3)将BCl3分别通入吡啶和水中,会发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写出这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BeCl2是共价分子,可以以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分别画出它们的结构简式_______,并指出Be的杂化轨道类型_______。
(5)高氧化态Cr的过氧化物大多不稳定,容易分解,但Cr(O2)2[NH(C2H4NH2)2]却是稳定的。这种配合物仍保持Cr的过氧化物的结构特点。画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并指出Cr的氧化态_______。
(6)某些烷基取代的金属羰基化合物可以在其他碱性配体的作用下发生羰基插入反应,生成酰基配合物。画出Mn(CO)5(CH3)和PPh3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并指出Mn的氧化态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7、第ⅠA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同周期的第ⅡA族的强。(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有机推断题(共3题,共18分)28、Julius利用辣椒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有反应的传感器;获得了202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辣椒素(H)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①R—OHR—Br
②
(1)H分子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数目是____。
(2)写出B→C的反应类型是____。
(3)F与G反应生成H时,可能生成多种副产物,其中分子式为C18H27O3N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填化学式)。
(4)写出符合条件的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
②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无N—O键;
③1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发生反应放出1molH2(不考虑同一个碳上连2个—OH)。
(5)已知:请结合题中所给的信息,写出由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29、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无机反应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RNH2+
(1)烃A的质谱图如图所示,已知质谱图中质荷比数值最大的数据即为待测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则A的分子式是_______。
(2)物质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有机物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含有(该环状与苯结构类似)②含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为
(6)某课题研究小组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以邻氯苯乙氰为原料合成氯吡格雷。其合成路线如下:
①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②有机物N为_______(填名称),反应条件a为_______。
③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氯吡格雷分子中所含的手性碳原子有_______个。30、现有A、B两种烃,已知A的分子式为C5Hm,而B的最简式为C5Hn(m;n均为正整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烃A和烃B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烃A和烃B可能互为同系物。
b.烃A和烃B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当m=12时;烃A一定为烷烃。
d.当n=11时;烃B可能的分子式有2种。
(2)若烃A为链烃,且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任同一条直线上,则A的结构简式为__。
(3)若烃A为链烃,且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在一定条件下,1molA最多可与1molH2加成,则A的名称是__。
(4)若烃B为苯的同系物,取一定量的烃B完全燃烧后,生成物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26g,再通过足量的碱石灰,碱石灰的质量增加4.4g,则烃B的分子式为__。评卷人得分六、原理综合题(共1题,共8分)31、回答下列问题:
(1)过渡金属元素铁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和Fe(CO)x等。
①基态氧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②尿素(H2NCONH2)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③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__。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类型)。
(2)O和Na形成的一种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______c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第一电离能大小:S>P>Si
b.电负性顺序:C
c.因为晶格能CaO比KCl高;所以KCl比CaO熔点低。
d.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类似,分子结构也都呈直线形,相同条件下SO2的溶解度更大。
(4)图(a)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①图中d单质的晶体堆积方式类型是________。
②单质a、b、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中含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③图(b)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详解】
A.根据均摊原则,普鲁士蓝晶胞中含Fe:CN-数Na+数4,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可知与个数比为1∶1;故A错误;
B.根据晶胞图,格林绿晶体中周围等距且最近的数为6;故B正确;
C.Fe是26号元素,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失去4s电子转化为故C正确;
D.根据均摊原则,普鲁士白晶胞中含Fe:CN-数Na+数8,若普鲁士白的晶胞棱长为apm,则其晶体的密度为故D正确;
选A。2、C【分析】【分析】
【详解】
A.Zn的价电子排布为所以其处于ds区,A正确;
B.Ge是32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Ⅳ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B正确;
C.基态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3条纺锤形p轨道中,存在1条含成对电子,2条含单电子,C错误;
D.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及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测电负性的大小顺序为:O>Ge>Zn;D正确;
故选C。3、C【分析】【详解】
A.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由图可知,a离子的半径大于b离子,则a离子为氯离子,b离子为钠离子;故A错误;
B.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和个数,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均以水合离子的形态存在,故C正确;
D.该过程为氯化钠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出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的过程,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4、C【分析】【详解】
甲酸中,碳原子形成3个键,故价层电子对数故选C。5、D【分析】【分析】
【详解】
A.苯环上的碳原子和连双键的碳原子是sp2杂化,单键碳原子是sp3杂化;故A正确;
B.红外光谱可以测定有机物所含的官能团;故B正确;
C.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会显色,绿原酸分子中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C正确;
D.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绿原酸分子中存在4个手性碳原子,见图所示:故D错误;
故选D。6、A【分析】【详解】
A.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如硝酸铵;氯化铵等,故A正确;
B.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即任温度和压强下都有气体摩尔体积,只是在标准状况下近似等于22.4L/mol,故B错误;
C.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短周期元素除了在ⅡA族外;还有0族的He,故D错误;
故选A。7、C【分析】【分析】
【详解】
A.水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中的氢氧共价键稳定;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
B.HF分子间存在氢键;HF分子内没有氢键,故B错误;
C.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故C正确;
D.氨气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使氨气溶解度增大,所以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有关系,故D错误;
答案选C。8、B【分析】【分析】
【详解】
A.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能重合的是非极性分子,CS2为直线形分子,所以CS2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MgO、Na2O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低的比较要看离子键的强弱,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而离子键的强弱要看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离子半径越小和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2+,离子所带电荷:Mg2+>Na+,所以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序为MgO>Na2O;故B正确;
C.基态Cl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有5个能级,同一能级上电子能量相同,故有5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故C错误;
D.同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主族从下往上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故C;N、O、P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O,故D错误;
故选B。9、B【分析】【详解】
A.SiCl4和CH4的空间构型一样;都是正四面体构型,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A错误;
B.HCl的电子式为B正确;
C.单晶硅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相似;为空间网状结构,为原子晶体,C错误;
D.Si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CD【分析】【详解】
A.C是6号元素,根据能级构造原理故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A正确;
B.O是8号元素,故O2-核外有10个电子,根据能级构造原理故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B正确;
C.Cr是24号元素,根据能级构造原理结合洪特规则,故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C错误;
D.Al是13号元素,故Al3+核外有10个电子,根据能级构造原理故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D错误;
故答案为:CD。11、AD【分析】【分析】
【详解】
A.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只得到一种或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称为手性合成,故A正确;
B.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种比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故B错误;
C.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且分子组成和原子排列都完全相同,但性质和用途不相同,故C错误;
D.F和Cl都是吸电子基,F或Cl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甲基上的H,使得FCH2COOH和ClCH2COOH中羧基里的羟基的极性更大,酸性都大于乙酸,所以酸性FCH2COOH>CH3COOH,ClCH2COOH>CH3COOH;故D正确;
故选AD。12、BC【分析】【分析】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由此分析。
【详解】
A.K;Na、Li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K>Na>Li,K、Na、Li都是金属,体现较强的金属性,故A不符合题意;
B.P;S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P>S,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S>P;S和O位于同一主族,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S>O,非金属性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单质的氧化性:O>S,原子半径:P>S>O,单质的氧化性O>S>P;故B符合题意;
C.S;P、Si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Si>P>S,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S>P>Si;S和O位于同一主族,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S>O,非金属性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单质的氧化性:O>S,原子半径:Si>P>S>O,单质的氧化性O>S>P>Si;故C符合题意;
D.S;Cl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S>Cl,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l>S;S和O位于同一主族,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S>O,非金属性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单质的氧化性:O>S,Cl有三层电子,O原子有两层电子,半径:S>Cl>O,一般O没有正价,Cl有正价,单质的氧化性O>Cl>S;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C。
【点睛】
判断不是同周期或同族的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时,寻找中间元素帮助分析,为易错点。13、AC【分析】【分析】
【详解】
A.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故Li>Na,A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故O<F,B错误;
C.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粒子半径F->Mg2+;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致,H2SO3不是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故无法通过元素周期律来比较H2SO3、HNO3的酸性强弱;D错误;
故答案为:AC。14、BC【分析】【分析】
B元素最高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则B元素最高正价为+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表示为BO3,又最高氧化物中含氧60%,设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100%=60%,解得b=32;故B为S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A为O元素;C为Se、D为P元素、E为Cl元素。
【详解】
A.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P的3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P>Cl>S,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则电负性Cl>S>Se,B正确;
C.P;S、Cl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P、S、Cl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C正确;
D.非金属性:P<S<Cl,故氢化物稳定性:PH3<H2S<HCl;D错误;
故选BC。15、AC【分析】【详解】
A.根据碳铂的结构简式可知,与4个C相连的碳原子为杂化;存在四面体形结构,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A正确;
B.顺铂分子中N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因此杂化类型为杂化;B错误;
C.碳铂分子中杂化的碳原子有4个,杂化的碳原子有2个;即数目之比为2∶1,C正确;
D.由题中信息可知,1,环丁二羧酸的结构简式为补全碳环上的氢原子,可得此有机物含有键的数目为D错误;
故选AC。16、D【分析】【分析】
【详解】
A.邻二氮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A正确;
B.N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易形成配位键,在邻二氮菲分子内有2个N原子,则Fe2+和3个邻二氮菲分子形成配合物时,Fe2+的配位数为6,B正确;
C.邻二氮菲分子没有手性碳原子,因此没有旋光性,C错误;
D.用邻二氮菲测定Fe2+浓度时应控制pH在适宜范围,这是因为当H+浓度较高时,邻二氮菲中的N优先与H+形成配位键,导致与Fe2+配位能力减弱;而当OH−浓度较高时,OH−与Fe2+反应,也影响Fe2+与邻二氮菲配位,D错误;
故选CD。17、BC【分析】【详解】
A.由图知;铝原子与氮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正四面体,故氮化铝晶体中距离铝原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氮原子数目为4,A正确;
B.已知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结合结构示意图知,氮化铝(AlN)结构类似于金刚石,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熔沸点与原子间的共价键的键能有关,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所以熔沸点AlN比BN要低,B错误;
C.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类似;金刚石中的碳为sp3杂化,则Al原子和N原子也为sp3杂化,C错误;
D.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类似;金刚石中的碳形成4个共价键;Al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可以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故D正确;
答案选BC。18、BD【分析】【分析】
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所以X内层为K层,K层电子数是2,则Z最外层电子数是6,Y最外层电子数是3,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最外层电子数为14−6−3=5,X核外电子数是7,则X为N元素;N元素位于第二周期,Y和Z位于第三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则Y是Al、Z是S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A.Y的氧化物是Al2O3;氧化铝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来制作耐火材料,故A说法正确;
B.X的氢化物是NH3;氨气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氨气的稳定性与N—H键键能有关,与氢键无关,故B说法不正确;
C.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NO3、H2SO4;浓硝酸和浓硫酸都是强氧化性酸,故C说法正确;
D.X的氢化物是NH3,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NO3;氨水溶液呈碱性;硝酸溶液呈酸性,二者能相互反应,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说明熔沸点较低,所以为分子晶体;
(2)①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被3个6元环共有,每个六元环占有的C原子数是6×1/3=2;
②在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中每个碳原子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形成四个碳碳单键,最小的环为6元环,每个单键为3个环共有,则每个C原子连接4×3=12个六元环,晶胞中共平面的原子如图共4个,所以六元环中最多有4个C原子共面。【解析】分子3212420、略
【分析】【分析】
(1)根据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结合元素的要求书写相应的等电子体;
(2)分子间形成氢键会增加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根据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分析;
(3)不同的非金属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若分子排列对称是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4)根据杂化轨道数=σ键数目+孤对电子对数;确定杂化轨道,再结合孤对电子对数确定空间构型;
(5)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详解】
(1)根据等电子体的概念,由于元素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且属于共价分子,因此可能的等电子体有CO2与N2O;CO与N2;
(2)HCl、HF都是氢化物,由于F原子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HF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HF的沸点比HCl的高;C、Si是同一主族的元素,SiH4和CH4结构相似,二者都是分子晶体,由于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越大,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熔化、气化需要的能量越高,物质的沸点就越高,相对分子质量SiH4比CH4的大,所以物质的沸点SiH4比CH4的高;
(3)①P4中的P—P键是非极性共价键,分子排列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①不符合题意;②NH3中的N—H键是极性共价键;分子排列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②符合题意;
③HCN分子结构简式为H—C≡N;H—C键及C≡N都是极性共价键,由于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不对称,因此属于极性分子,③符合题意;
④BF3中的B—F键是极性共价键;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排列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④不符合题意;
⑤H2O中的H—O键是极性共价键;分子为V形,排列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⑤符合题意;
⑥SO3中的S—O键是极性共价键;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排列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⑥不符合题意;
⑦CH3Cl中的C—H键;C—Cl键都是极性共价键;分子为四面体形,分子排列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⑦符合题意。
故属于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②③⑤⑦;
(4)CO2分子中;中心原子C原子形成2个σ键;2个π键,无孤对电子,C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
SO32-中,中心S原子形成3个σ键、1个π键,无孤电子对,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HCHO分子中,中心C原子形成3个σ键、1个π键,无孤对电子,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该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5)由于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ClO4>HClO2;H2CO3>H2SiO3,H2SO32SO4。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的知识。涉及等电子体、氢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微粒的空间构型、原子的杂化等,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巩固及应用。【解析】①.N2O②.CO2③.N2④.CO⑤.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1分子间不存在氢键⑥.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就大,所以SiH4的沸点比CH4的沸点高⑦.②③⑤⑦⑧.sp⑨.直线形⑩.sp3⑪.三角锥形⑫.sp2⑬.平面三角形⑭.>⑮.>⑯.<21、略
【分析】【分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原子结构的特点,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Cu的原子序数为29,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Cu原子失去4s能级电子形成Cu+;结合元素周期表的分区方法分析解答;原子基态时3p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排布式为3p1或3p5;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某元素的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4s24p1;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ⅢA族,属于p区元素,故答案为:四;ⅢA;p;
(2)在1~18号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a,电负性最大的是F,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气态阳离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消耗的能量,原子越稳定其第一电离能越大,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F,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Cl,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故答案为:Na;F;F;3s23p5;
(3)Cu的原子序数为29,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Cu+失去最外层电子,即失去了4s轨道的电子,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s区包括第ⅠA、ⅡA族,第四周期只有K、Ca两种元素,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2;
(4)原子基态时3p轨道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或1s22s22p63s23p5,为Al或Cl元素的原子,故答案为:Al或Cl。【解析】四ⅢApNaFF3s23p5[Ar]3d102Al或Cl22、略
【分析】【分析】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氰酸铵属于盐;
气态转化为液态释放能量;电解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
达到平衡时正与逆相等;
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根据进行计算。
【详解】
)氰酸铵与尿素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属于同分异构体;氰酸铵属于盐,是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同分异构体;离子;
气态氨转化为液态释放能量;图1装置为电解装置,电解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释放;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没有指明正、逆反应速率,故a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b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说明浓度不再改变,故c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或者浓度不变,故d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bc;
达到平衡时正与逆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cd点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故答案为:cd;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946kJ/mol+3×436kJ/mol-6×390.8kJ/mol=-90.8kJ/mol,故答案为:
设无水的质量为x。根据方程式可知17g氨气可生成99g所以有解得x=990kg;990kg×1.8元/kg-1000kg×1.0元/kg=782元,故答案为:782。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热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解析】同分异构体离子释放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ccd78223、略
【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个数n=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a-xb),a指中心原子价电子个数,x指配原子个数,b指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个数。根据n值判断杂化类型:-般有如下规律:当n=2,sp杂化;n=3,sp2杂化;n=4;sp3杂化,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H2O中价层电子对个数n=2+(6-21)=4,含孤电子对数为2,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所以该分子为角型,故答案为:角,sp3;
(2)CO中价层电子对个数n=3+(4+2-3×2)=3,含孤电子对数为0,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所以该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2;
(3)SO中价层电子对个数n=3+(6+2-3×2)=4,含孤电子对数为1,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所以该分子为三角锥形,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故答案为:三角锥形,sp3;正四面体;
(4)NO价层电子对个数n=2+(5+1-2×2)=3,含孤电子对数为1,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所以该分子为角型,故答案为:角型,sp2。【解析】①.角②.sp3③.平面三角④.sp2⑤.三角锥⑥.sp3⑦.正四面体⑧.角⑨.sp224、略
【分析】【分析】
硅原子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离8电子稳定结构还差4个,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离8电子稳定结构还差2个,则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与2个Si相结合,由图可知,硅酸盐中硅氧四面体形成了空间网状结构。
【详解】
在硅酸盐中,Si和O构成了硅氧四面体,每个Si结合4个O,Si在中心,O在四面体的四个顶角。许多这样的四面体还可通过顶角的O相互连接,每个O为两个四面体所共有,与2个Si相结合。硅氧四面体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硅酸盐材料大多具有硬度高(大)、熔点高,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等特点。【解析】42高(大)高水25、略
【分析】【详解】
(1)Y位于立方体的体心;X位于立方体的8个顶角,根据均摊法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XY;
(2)在晶胞中,每个X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X有6个(上、下、左、右、前、后各1个)。【解析】①.XY②.6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BCl3>BF3>SiF4sp2、sp3sp3dsp3BCl3+3H2O=B(OH)3+3HClBCl3+C5H5N=Cl3B-NC5H5Cl—Be—Cl、sp、sp2、sp3Cr的氧化态为+4Mn的氧化态为+1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7、A【分析】【详解】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变弱;故第ⅠA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同周期的第ⅡA族的强。
故正确;五、有机推断题(共3题,共18分)28、略
【分析】【分析】
由已知①可知,A物质在PBr3作用下生成B(),B与反应生成C(),C先在强碱水溶液中反应后再酸化得到D(),D在180℃下得到E,有已知②得知,E在SOCl2作用下羧基变成酰氯基得到F,其中氯原子与G中的氨基消去HCl得到H()。
【详解】
(1)从H的结构简式分析,连接一个双键和两个单键的碳原子有苯环6个、碳碳双键2个、碳氧双键1个,共9个,即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数目是9。
(2)B→C的反应是B中的Br与中的Na结合消去;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F与G反应生时,氯原子与G中的氨基消去HCl得到H,可能生成多种副产物,其中分子式为C18H27O3N的物质为氯原子与酚羟基消去HCl得到的副产物,结构简式是
(4)G的分子式为C8H11O2N,其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②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即没有酚羟基,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无N—O键;③1mol该物质与足量Na发生反应放出1molH2(不考虑同一个碳上连2个—OH),G中只含有两个O原子,则该分子结合中含有两个—OH。符合该条件的结构为或或
(5)从题给路线图可知;羧基可与SOCl2反应生成酰氯基,有本题已知可知在AlCl3作用下酰氯基中的氯原子可以取代苯环上的氢,碳氧双键经氢气加成得到羟基,羟基与相邻碳上的氢消去水即得到目标产物。合成路线图是:
【解析】(1)9
(2)取代。
(3)
(4)或或
(5)29、略
【分析】【分析】
物质A是烃,根据物质B的分子式以及物质A的质谱图可知物质A的分子式是对比D和E的结构简式以及反应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服装店铺面房屋租赁合同
- 定制工厂出品合同范本
- 预防医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安徽中医药大学
- 伐木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委托设计合同
- 2025商业综合体中央空调系统投资合作合同
- 2024年四川阿坝州人民医院招聘紧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真题
- 新版个人租房合同范本
- 2024年佳木斯市郊区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真题
- 2024年北京协和医院后勤保障处宿舍管理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初中英语牛津深圳版单词表(按单元顺序)七年级至九年级
- 枪支安全及使用指南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MOOC】科技英语写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动汽车课件
- 原始点医学(201904第15版)
- 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 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 XF1283-2015知识培训
- 军事理论课件教学
- 《电网生产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管理典型案例》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