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必修二生物下册月考试卷4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某表现正常女性的父亲为患者,该女性与人群中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孩概率是()A.1/88B.1/22C.1/44D.2/32、如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A.细胞①②表示有丝分裂,其中细胞①有8条染色体B.细胞②表明曾发生过基因突变C.如果细胞③④是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则细胞③一定是极体D.细胞②④均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细胞④表示减数分裂3、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成对的性染色体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D.所有生物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产生新性状,无法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C.Aa个体自交,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出现aa个体D.—个AaBb的卵原细胞由于基因重组,最多可以产生4种卵细胞5、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B.X表示环境、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共同影响生物性状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它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培养,经过连续的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15N的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B.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C.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7、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该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B.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该细胞产生的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该细胞的变异为可遗传变异8、基因沉默是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手段,主要分为转录前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RNA干扰技术是细胞质中双链RNA(dsRNA)诱导的靶mRNA特异性降解机制,其导致基因沉默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NA干扰技术是转录前水平的基因沉默B.基因沉默的实质是阻断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C.Dicer和RISC复合体都具有断裂磷酸二酯键的作用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了对靶mRNA降解的特异性9、药物A能诱发DNA损伤,若该损伤不能被修复则会导致细胞死亡。现有酵母菌突变体1(基因1功能缺失)和突变体2(基因2功能缺失),将其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各稀释倍数下涂布平板的培养结果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应将平板置于无空气的环境中培养B.DNA无损伤时,突变体1的细胞周期小于突变体2的C.基因2编码的产物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大于基因1编码的D.若将突变体1和突变体2混合培养,则其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的相同10、根据下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和B.和C.和D.和11、某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只表示部分染色体),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Ⅱ前期B.①与②,③与④是同源染色体C.a与b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D.该时期的细胞中的核DNA数目是精细胞的2倍12、已知果蝇的红眼、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分别为XBXb与XbW的雌雄果蝇交配生育一只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产生该果蝇的原因可能是()A.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B.雌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C.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D.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13、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该菌株的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但植株细胞中可存在同源染色体C.三倍体西瓜基本无子,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已改变,故属于染色体变异E.可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E.可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1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RNA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___________。16、DNA的复制场所:_____。17、适应具有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在降雪晚而少的冬季,雷鸟因羽毛换成白色反而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时间、人物:1928年_____,1944年_____19、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_____排列。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____片段,有着特定的______,这说明DNA中蕴涵了大量的____。20、摩尔根的推论:白眼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而____染色体上不含白眼基因的等位基因。21、_____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22、下面是DNA的结构模式图;请写出图中①~⑩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原则。
(3)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4、杂合子(Aa)自交后代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6分)25、免疫遗传学研究表明,红细胞膜上抗原实质上是一种糖蛋白。这些抗原都是以一种称做“H抗原”的物质为原料合成的。血型抗原的特异性最终不是取决于多肽而是取决于和其连接的寡糖链的种类。寡糖链的种类是由位于人类第9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IA、IB、i所决定的。这组复等位基因通过控制合成糖基转移酶来控制抗原种类,其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孟买型血型名称来源是因为第一个具有这种血型的家系是在印度孟买发现的)。下列问题只考虑基因重组,H/h基因和IA/IB/i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其他情形,血型通过基因鉴定得到):
(1)从题干中的有关信息可以看出;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
(2)孟买型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图2中Ⅰ3与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图2中Ⅲ2与Ⅲ3婚配;后代的血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
(4)假定孟买型出现的概率为1/106,则图2中Ⅱ1与Ⅱ2再生一个男孩,其血型为A型的概率为______。26、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图甲表示DNA片段的平面结构,图乙表示DNA片段的空间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的两条链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形成的。
(3)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________结构。
(4)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则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____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________对。27、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4)Ⅱ3是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若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
假设控制常染色体遗传病的一对等位基因为A;a;由题意分析可知,aa=1%,则a=1/10,A=9/10,AA=81%,Aa=18%,Aa在正常个体中的比例为18/99=2/11。
【详解】
由题可知;某表现正常女性的父亲为患者,该女性基因型为Aa,与人群中正常男性(2/11Aa)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孩概率是2/11×1/4×1/2=1/44,ABD错误,C正确。
故选C。2、D【分析】【分析】
图①为有丝分裂后期;图②为有丝分裂前期,图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A;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由题图可知细胞①有8条染色体,A正确;
B;细胞②中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A、a基因;而其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表明曾发生过基因突变,B正确;
C;如果细胞③④是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根据细胞④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细胞④为次级卵母细胞,则细胞③一定是极体,C正确;
D;细胞②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细胞④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④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别细胞分裂图象。3、A【分析】【详解】
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含有一对性染色体,A正确;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性腺细胞中,B错误;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成对的性染色体,C错误;生物的性染色体类型有XY型、ZW型等,D错误。4、B【分析】【分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详解】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
C;只有两对及两对以上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一个卵原细胞;一次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D错误。
故选B。5、C【分析】【分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的定向改变;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2;题干中的“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从图中分析可以知道,X、Y、Z分别表示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详解】
A;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可能是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X表示突变与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为提供进化的原材料,B错误;
C;Y表示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C正确;
D;Z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B:C:D【分析】【分析】
1、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再分裂一次,DNA分子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一个是N14-N14,一个是N15-N14,两个DNA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1。
2、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5N。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如果细胞进行2次有丝分裂,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1;A错误;
B、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是15N-14N,再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分子分别是15N-14N、14N-14N,中期存在于2条染色单体上,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B正确;
C、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都含有14N,因此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C正确;
D、如果进行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且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D正确。
故选BCD。
【点睛】7、B:C:D【分析】【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
A;据图可知;该细胞是个别染色体(Ⅱ)含有3条,属于三体,水稻是二倍体生物,因此该三体细胞中仍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据图可知;该细胞是个别染色体(Ⅱ)含有3条,属于三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个别染色体增多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变异,B正确;
C;该细胞属于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可见的,C正确;
D;可遗传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该细胞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BCD。8、B:C:D【分析】【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3)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RNA干扰技术使mRNA被降解,不能翻译形成蛋白质,属于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A错误;
B;基因沉默即基因不能表达;阻断细胞中遗传信息流向RNA或蛋白质,即基因沉默的实质是阻断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B正确;
C、Dicer把双链RNA切成片段;RISC复合体则把靶mRNA切断,其实质都是断裂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C正确;
D;据图可知;小片段的单链RNA与靶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实现了mRNA的特异性降解,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了对靶mRNA降解的特异性,D正确。
故选BCD。9、B:C【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药物A会诱发DNA损伤,不能修复则会导致酵母菌死亡,因此在含药物A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越多,说明其DNA损伤修复能力越强;由实验结果可知,基因2突变后的酵母菌在含药物A的培养基上生长更差,说明基因2功能缺失后,其DNA损伤修复能力较弱,因此基因2功能缺失对酵母菌DNA损伤修复的影响更大。
【详解】
A;为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应将平板置于无菌的环境中培养,而不是置于无空气的环境中培养,因为酵母菌的繁殖需要氧气,应该满足“相同且适宜”的条件,A错误;
B;在该实验中;当无药物A时,即DNA无损伤时,突变体1的菌落数比突变体2的菌落数多,说明突变体1的细胞周期短于突变体2的,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药物A会诱发DNA损伤,不能修复则会导致酵母菌死亡,因此在含药物A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越多,说明其DNA损伤修复能力越强;实验结果显示,基因2突变后的酵母菌在含药物A的培养基上生长比突变体1的酵母菌更差,说明基因2功能缺失后,其DNA损伤修复能力较弱,也即基因2编码的产物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大于基因1编码的,C正确;
D;若将突变体1和突变体2混合培养;两种酵母菌未必会发生基因的转化而成为野生酵母菌,因此,其实验结果未必会和对照组的相同,D错误。
故选BC。10、B:C:D【分析】【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A;据图可知;A/a和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据图可知,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据图可知;C/c和A/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据图可知;C/c和D/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BCD。11、A:C:D【分析】【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
A;该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之间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正处于减数分裂I前期,A错误;
B;①与②;③与④之间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所以①与②,③与④是同源染色体,B正确;
C、a、b是姐妹染色单体;一般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分离,C错误;
D;该细胞已经完成了DNA复制;因此该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目是精原细胞的2倍,精细胞的DNA数目是精原细胞的一半,所以该时期细胞中的核DNA数目是精细胞的4倍,D错误。
故选ACD。12、A:C【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分别为XBXb与XbY的雌雄果蝇交配生育了一只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可以看成是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以看成是含XB的卵细胞和含Xb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详解】
AB、如果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是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A正确,B错误;
CD、如果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是含XB的卵细胞和含Xb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C正确,D错误。
故选AC。13、A:D:E【分析】【分析】
1;遗传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不一定能遗传;如癌症)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一般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环境若导致遗物质改变也可能遗传)。
2;调查人类遗传病应该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调查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调查发病率时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详解】
A;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即由于碱基对增添、缺少或替换而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A错误;
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遗传物质是正常植株的一半,但植株细胞中可存在同源染色体,如八倍体的小黑麦,其配子发育而来的植株为单倍体,该单倍体细胞中就含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基本上没有正常配子,所以西瓜中基本无籽,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来的1.5倍,故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
D;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显性遗传病可能在家族每代人中均出现,只在一代人中出现,也可能是遗传病,可能是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生殖细胞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引起,D错误;
E;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往往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E错误。
故选ADE。14、C:D【分析】【详解】
培育a高产抗病应选用①②;对品种③仅染色体加倍速处理得不到早熟品种;需先花药离体培养,再染色体加倍处理才可能得到;诱变育种理论上都可产生所需性状,但概率很低;转基因技术能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考点定位】考查多种育种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略
【分析】【分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解析】转录16、略
【解析】细胞核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普遍性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格里菲斯艾弗里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许多很多线性DNA遗传效应遗传信息20、X:Y【分析】【分析】
【详解】
略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22、略
【分析】【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互补配对,G与C互补配对)。
【详解】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①为胞嘧啶(C);②为腺嘌呤(A)、③为鸟嘌呤(G)、④为胸腺嘧啶(T);根据试题分析;⑤为脱氧核糖、⑥为磷酸、⑦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⑧为碱基对、⑨为氢键、⑩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点睛】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属于基础题。【解析】胞嘧啶(C)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脱氧核糖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氢键一条脱氧核苷酸链23、略
【分析】【详解】
(1)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中的这种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解析】①.脱氧核苷酸②.碱基互补配对③.缺失④.种群⑤.生殖隔离⑥.基因突变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4、B【分析】略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6分)25、略
【分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孟买血型的基因型为hh__,ABO血型的基因型为H___,其中A型血基因型为IAIA或IAi,B型血的基因型是IBIB或IBi,AB型血的基因型是IAIB;O型的血基因型是ii。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这组复等位基因通过控制合成糖基转移酶来控制抗原种类”;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的。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孟买血型必须有hh,而第二对基因没有要求,因此其基因型一共有3+3×2=6种;图中Ⅰ3基因型为H_IAIB,Ⅰ4基因型为H_ii,后代生出了孟买血型ii__,则Ⅰ3与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HhIAIB和Hhii。
(3)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Ⅲ2基因型可能为HHIAi或HhIAi,Ⅲ3基因型可能为HhIAIA或HhIAi,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可能为HHIAIA、HHIAi、HHii、HhIAIA、HhIAi、Hhii、hhIAIA、hhIAi;hhii;因此后代的血型可能为A型、O型或孟买型。
(4)已知孟买型出现的概率为1/106,则h的基因频率=1/1000,则H_中杂合子的概率=(2×1/1000×999/1000)÷(2×1/1000×999/1000+999/1000×999/1000)=2/1001,则图中Ⅱ2基因型为2/1001HhIAi,又因为Ⅱ1基因型为1/3HHIAIB或2/3HhIAIB;因此他们的后代血型为A型的概率=(1-2/1001×2/3×1/4)×1/2=1501/3003。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1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的基因型,进而根据图2中亲子代的表现型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体供热安装合同范本
- 维修合同范本价格
- 相邻房屋拆除合同范本
- 劳动节之我是劳动小能手主题宣教课件
- 田地转让合同范本
- 铺路水泥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工程监理注册合同》(版)
- 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 年版)
- 第06讲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2考点+8题型)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
- 2025汽车零部件供应的特许合同
- 《Hadoop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应用(第2版)微课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手工纸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地方特色美食节活动策划
- 2024年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32-T 4987-2024 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建设规范
- 2025年苏州工业园区国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空心胶囊规格尺寸及外观质量》(T-CNPPA 3008-2020)
- 景区光伏发电与旅游结合方案
- 金属冶炼(黑色金属铸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年考试真题(300题)
-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